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实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用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的层层组装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裴仁军
崔小强
+1 位作者
杨秀荣
汪尔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使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实时监测了在链霉亲和素表面层层组装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多层膜的过程 ,结果表明 ,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 ,能够在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层膜 ,...
使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实时监测了在链霉亲和素表面层层组装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多层膜的过程 ,结果表明 ,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 ,能够在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层膜 ,并用实时 BIA技术求得了每层蛋白质的表面浓度 .对于生物素化抗体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1 .32 ng/mm2 ;对于链霉亲和素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2 .93ng/m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层层组装
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
生物
分子
相互作用
分析
技术
亲和
作用
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药理学实验研究相关技术
被引量:
14
2
作者
程肖蕊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网络药理学从生物网络的角度系统地揭示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代表了现代生物医药研究的全新哲学理念与研究模式,其实验研究涉及的环节一是基于实验结果进行网络构建所需基本数据的获取,另一个是对所建立的网络预测模型进行...
网络药理学从生物网络的角度系统地揭示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代表了现代生物医药研究的全新哲学理念与研究模式,其实验研究涉及的环节一是基于实验结果进行网络构建所需基本数据的获取,另一个是对所建立的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实验技术应具有高通量、可定量、快速、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其所涉及的实验关键技术除了组学(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糖组等)技术外,目前主要包括高通量/高内涵技术、双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技术和分子相互作用技术等。本文对这三种主要技术在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实验
技术
高通量/高内涵
技术
双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
技术
分子相互作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用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的层层组装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裴仁军
崔小强
杨秀荣
汪尔康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2 0 845 0 0 2 )资助
文摘
使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实时监测了在链霉亲和素表面层层组装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多层膜的过程 ,结果表明 ,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 ,能够在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层膜 ,并用实时 BIA技术求得了每层蛋白质的表面浓度 .对于生物素化抗体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1 .32 ng/mm2 ;对于链霉亲和素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2 .93ng/mm2 .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层层组装
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
生物
分子
相互作用
分析
技术
亲和
作用
力
Keywords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Real time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
Layer by layer assembly
Streptavidin
Biotinylated antibody
分类号
R978.12 [医药卫生—药品]
Q50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药理学实验研究相关技术
被引量:
14
2
作者
程肖蕊
周文霞
张永祥
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药和神经免疫药理研究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2012ZX09301003-002-0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29B07)
+2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4CB5189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5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562)~~
文摘
网络药理学从生物网络的角度系统地揭示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代表了现代生物医药研究的全新哲学理念与研究模式,其实验研究涉及的环节一是基于实验结果进行网络构建所需基本数据的获取,另一个是对所建立的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实验技术应具有高通量、可定量、快速、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其所涉及的实验关键技术除了组学(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糖组等)技术外,目前主要包括高通量/高内涵技术、双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技术和分子相互作用技术等。本文对这三种主要技术在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实验
技术
高通量/高内涵
技术
双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
技术
分子相互作用技术
Keywords
network pharmacology
experimental technique
high throughput/high content assay
dual high-throughput gene expression detection
molecular interaction assay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实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用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的层层组装研究
裴仁军
崔小强
杨秀荣
汪尔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网络药理学实验研究相关技术
程肖蕊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