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电距矢量对竹叶挥发油成分的色谱保留时间的估计和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世容 聂金媛 +1 位作者 孙冠芸 李志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5-818,836,共5页
用分子电距矢量描述子(MEDV)对24个从慈竹叶中分离出的挥发油成分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结构描述子MEDV与这些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的定量相关模型。对9参数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 995,但交互... 用分子电距矢量描述子(MEDV)对24个从慈竹叶中分离出的挥发油成分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结构描述子MEDV与这些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的定量相关模型。对9参数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 995,但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为-3 019。对此模型进行改进,采用逐步回归5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93,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RCV值提高到0 984,表明5参数模型对样本具有良好的估计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距矢量 挥发油 色谱保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距矢量对山矾花中头香成分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估计和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聂金媛 廖春阳 +1 位作者 吴世容 李志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78,共6页
用分子电距矢量(MEDV)描述子对22个从山矾花中分离出的头香成分的分子进行结构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时间之间建立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线性回归10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达到了0 972,逐步回归5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 ... 用分子电距矢量(MEDV)描述子对22个从山矾花中分离出的头香成分的分子进行结构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时间之间建立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线性回归10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达到了0 972,逐步回归5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 952,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RCV值为0 882,表明模型对样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距矢量 山矾花 头香成分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距矢量对酚类物质色谱保留值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力玫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71,共5页
用MEDV描述子对102个酚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之间建立了分子结构-色谱保留值定量关系(QSRR)。多元线性回归十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9436,逐步回归九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36,交互检验的RCV值为0... 用MEDV描述子对102个酚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之间建立了分子结构-色谱保留值定量关系(QSRR)。多元线性回归十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9436,逐步回归九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36,交互检验的RCV值为0.8448,表明模型对样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距矢量(MEDV) 酚类 分子结构-色谱保留定量关系(QS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距矢量对醇类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傅世平 王远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109,123,共5页
用MEDV描述子对55个醇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之间建立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借助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和交互检验建立了分子电距矢量和55个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值之间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相关模... 用MEDV描述子对55个醇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之间建立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借助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和交互检验建立了分子电距矢量和55个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值之间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相关模型(QSRR),线性回归十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9950,逐步回归七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896,交互检验的RCV值为0.9700,表明模型对样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距矢量 醇类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结构表征和保留时间的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廖立敏 梅虎 +2 位作者 郑怀礼 李建凤 李志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840,共3页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个变量和5个变量模型,两种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个变量和5个变量模型,两种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7和0.931;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01和0.90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分子电距矢量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望子挥发性组分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娟 梅虎 +3 位作者 舒茂 廖立敏 朱万平 李志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86,共3页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罗望子挥发油各组分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罗望子挥发油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变量和5变...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罗望子挥发油各组分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罗望子挥发油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变量和5变量模型,两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和0.974;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和0.96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子 分子电距矢量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罗望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EDV描述法对氨基喹啉类抗疟药活性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丽平 李志良 余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研究氨基喹啉类化合物抗疟原虫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应用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描述40个氨基喹啉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其抗疟原虫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两组抗疟原虫活性数据所得结果... 目的:研究氨基喹啉类化合物抗疟原虫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应用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描述40个氨基喹啉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其抗疟原虫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两组抗疟原虫活性数据所得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和0.910。结论:说明所建立的多参数模型稳定并具有良好的估计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定量构效关系 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 抗疟原虫活性 氨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前胡挥发油的多种组分的结构表征及其保留时间的估计和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兰玉坤 聂金媛 李志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2-348,360,共8页
用分子电距矢量(MEDV)对紫花前胡挥发油的62种组分在GCMS中的保留时间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相关系数R=0 958。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7个变量进行建模,相关系数R=0 957,再用留一法(Leave one out,LOO)交互... 用分子电距矢量(MEDV)对紫花前胡挥发油的62种组分在GCMS中的保留时间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相关系数R=0 958。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7个变量进行建模,相关系数R=0 957,再用留一法(Leave one 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得到的相关系数RCV=0 933。所以此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距矢量 紫花前胡 结构与保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酚类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永红 廖立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根据非氢原子类型分类、基于非氢原子相对电负性和非氢原子间距离等进行计算得到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为描述子,对16种氟化酚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研究并建立了氟化酚类化合物定量结构与生物毒性关... 根据非氢原子类型分类、基于非氢原子相对电负性和非氢原子间距离等进行计算得到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为描述子,对16种氟化酚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研究并建立了氟化酚类化合物定量结构与生物毒性关系的5变量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为0.914.上述模型对16种氟化酚类化合物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吻合,留一法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856.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酚类化合物 描述子 分子电距矢量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定量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10
作者 谢永红 廖立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1-563,共3页
本文采用了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H-MEDV)对19个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毒性关系(QSAR)的5变量模型;上述模型对19个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毒性预测与实验值较... 本文采用了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H-MEDV)对19个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毒性关系(QSAR)的5变量模型;上述模型对19个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毒性预测与实验值较好的吻合,其复相关系数(R)为0.918,标准偏差(SD)为0.382,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苯类化合物 按氢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 多元线性回归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