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用于合成产率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巧霞 李志良 +3 位作者 杨修明 景举华 彭传友 康丽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4-728,共5页
应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MEIV)建立了42种Wittig反应产率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考察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合成产率的内在影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变量筛选方法和QSAR建模技术,得到7... 应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MEIV)建立了42种Wittig反应产率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考察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合成产率的内在影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变量筛选方法和QSAR建模技术,得到7参数QSAR模型,交互校验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73;选用外部集对模型健壮性、预测能力进行考察,亦获得良好结果:R=0.984、R=0.965。模型稳定性良好,预测能力颇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WITTIG反应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多元线性回归 逐步多元回归 化学拓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法用于取代芳烃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仝建波 李云飞 +2 位作者 刘淑玲 李改仙 孟元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9-843,共5页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V)表征取代芳烃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V)表征取代芳烃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5个取代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结构与呆鲦鱼(Pimephales Promelas)96h半数致死浓度1gl/(LC50)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2)、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2)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926、0.870和0.875.表明用MEIV袁征取代芳烃类有机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T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芳烃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定量结构毒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法用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仝建波 李云飞 +3 位作者 刘淑玲 王平 车挺 石强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0-1044,共5页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MEIV)表征硝基苯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MEIV)表征硝基苯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5个硝基苯类化合物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与其结构间的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2)、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b)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927、0.872和0.908.表明用MEIV表征硝基苯类有机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T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毒性关系 硝基苯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用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研究
4
作者 仝建波 李云飞 +1 位作者 刘淑玲 张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76,共5页
基于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QSBR)研究芳香族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V)表征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QSB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60个芳香族化... 基于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QSBR)研究芳香族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V)表征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QSB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60个芳香族化合物生物降解最大去除率(QTOD)与其结构间的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um)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891、0.809和0.877。表明用MEIV表征芳香族有机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B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芳香族化合物 生物降解 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Q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有机物蝌蚪麻醉活性的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仝建波 车挺 +2 位作者 李云飞 石强强 王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49种有机化合物结构与其蝌蚪麻醉活性的内在定量关系.首先应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MEIV)表征49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49种有机化合物结构与其蝌蚪麻醉活性的内在定量关系.首先应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MEIV)表征49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相应的QSAR预测模型,最后对所建模型分别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所建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_(cum))、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_(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_(ext))分别为0.9415、0.9127和0.9253,证明该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定量构效关系 麻醉活性 蝌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非共轭聚合物折射率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仝建波 徐夏梦 +2 位作者 陈洋 程芳玲 杜经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0-52,61,共4页
对部分非共轭聚合物折射率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表征各个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单体,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同时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各个聚合物分子的... 对部分非共轭聚合物折射率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表征各个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单体,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同时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各个聚合物分子的折射率与其结构间的模型方程.另外使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这类聚合物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16、0.884、0.923.表明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表征非共轭聚合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P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非共轭聚合物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质子化蛋白质肽段结构表达及其离子迁移谱碰撞截面定量预测
7
作者 曾晖 李志良 +5 位作者 赵娜 张巧霞 梅虎 周原 杨善彬 李经纬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4-89,共6页
基于分子二维图形特征提出一种新型结构参数化方法: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应用于考察107个单质子化肽段样本集结构表征及离子迁移谱碰撞截面模拟和预测及严格检验,所得3个模型回归建模及留一法交叉验证复相关系数(R和Q)分别为:R=Rcu=0.... 基于分子二维图形特征提出一种新型结构参数化方法: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应用于考察107个单质子化肽段样本集结构表征及离子迁移谱碰撞截面模拟和预测及严格检验,所得3个模型回归建模及留一法交叉验证复相关系数(R和Q)分别为:R=Rcu=0.983,0.981,0.980和Q=Rcv=0.979,0.979,0.978。MEI对复杂有机分子结构表达准确且性质预测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离子迁移谱 碰撞截面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玻璃化转移温度QSPR的研究
8
作者 仝建波 徐夏梦 +2 位作者 车挺 陈洋 程芳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3-586,共4页
对聚丙烯酸酯的定量构性关系(QSPR)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MEIV)表征聚丙烯酸酯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定量结构玻璃化转移温度相关(QSP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2个聚... 对聚丙烯酸酯的定量构性关系(QSPR)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MEIV)表征聚丙烯酸酯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定量结构玻璃化转移温度相关(QSP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2个聚丙烯酸酯玻璃化转移温度(T_g)与其结构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_(cum))、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_(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_(cxt))分别为0.982、0.971和0.922.表明用MEIV对聚丙烯酸酯分子结构信息表达较好,所建QSP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玻璃化转移温度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基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廖立敏 卿东红 +3 位作者 李建凤 朱俊 谢永红 雷光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99,共5页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3D-MEIV).利用该矢量对41种烃基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达,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2变量毒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438,均方根误差(RMS)为0.2541.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9349,均方根误差(RMS(CV))为0.2728.结果表明3D-MEIV能较好地表征烃基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 结构描述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烃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