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斯海现代/末次盛冰期海洋生物碳泵演化与地质事件——分子生物标志物地层记录
1
作者 杨丹 陈文深 +9 位作者 付全有 姚子超 韩正兵 张海生 于培松 杨佰娟 乐凤凤 卢冰 武光海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9,共28页
海洋生物碳泵(BCP)与古气候的关系是碳循环研究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本文利用罗斯海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一些重要的类脂化合物所隐含的生态学特性,即那些可引起海底沉积碳库组成和海洋BCP(包括生物泵BP和微型生物碳泵MCP)效率改变的... 海洋生物碳泵(BCP)与古气候的关系是碳循环研究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本文利用罗斯海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一些重要的类脂化合物所隐含的生态学特性,即那些可引起海底沉积碳库组成和海洋BCP(包括生物泵BP和微型生物碳泵MCP)效率改变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从罗斯海现代海洋出发,追溯到末次冰期以来(27~0.6 ka BP)古海洋生物碳泵演化(重点讨论BP和MCP)及其与一些重大地质事件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罗斯海表层沉积物中相对高的TOC和较低C/N比值、以及正构烷烃色谱峰型、主峰碳、分子组合特征低碳数和高碳数比值(L/H)和(nC_(21)+nC_(22))/(nC_(28)+nC_(29))比值、低碳烃(nC_(15)+nC_(17)+nC_(19))、中碳烃(nC_(21)+nC_(23)+nC_(25))和高碳烃(nC_(27)+nC_(29)+nC_(31))、细菌(BrGDGT)和较低的陆源土壤指标(BIT)一致性表征海源有机质贡献占主导地位,通过海洋BP和MCP效应将内源有机碳输送到海底进行长期储存;Pr/Ph比值结合Ph/nC_(18)和Pr/C_(17)比值均表明表层沉积物为还原-强还原性的缺氧环境,有利于海底储存有机碳,同时还与海冰消融关系密切。(2)利用低温校正公式TEXL_(86)^(L)-SST[式(2)]反演现代的海洋表层温度(SST),并与WOA-SST(3月)表层水体温度较接近(R^(2)=0.78,p<0.01,n=15);同时利用TEXL_(86)^(L)-SST-2重建罗斯海JB03岩芯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海洋温度在-0.74~2.86℃范围(平均为1.03℃),接近现代南极罗斯海夏季温度。(3)JB03岩芯记录年代为27.27~0.6 ka BP,分为末次冰盛期(27.3~21 ka BP)、末次冰消期(21~11.7 ka BP)和全新世(11.7~0.6 ka BP)3个地质历史时期。末次冰期古海洋受冰盖和海冰限制作用的影响,初级生产力低下、沉积速率仅为0.45 cm/ka、Pr/Ph比值、Ph/nC_(18)和Pr/nC_(17)反映沉积环境氧化性较强、不利于MCP和BP储碳,在寒冷气候时段碳储量潜力降低;进入全新世暖期,冰架退缩解体,温暖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硅藻增加、浮游动物增加及影响粪便物质组成和提高沉降速率,促进有机碳向深海的输送加快,海底沉积为弱还原-弱氧化环境,有利于碳保存;硅藻生物量提高就意味着硅质泵加强,进而微生物活性增强、促进古菌和细菌生长,因而微生物总量-GDGTs、产甲烷古菌或广古菌-GDGT-0、奇古菌-Crenarchaeol生物量大大提高,显示罗斯海全新世以来古海洋BP和MCP作用大大加强,且古海洋BP与现代海洋均以硅藻/硅质泵为绝对主导。研究还发现,罗斯海末次冰期和全新世以来的古海洋BP和MCP储碳效率变化均与古海洋地质事件,即全球性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有关,这个碳库的大小与气候冷暖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罗斯海古海洋调节大气CO_(2)的能力,尤其在全新世暖期最强,这对于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海洋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初级生产力 生物 微型生物碳泵 分子生物标志 TEXL_(86)^(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壳类分子生物标志物对海水重金属的响应评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范平 高鹰 +2 位作者 赵顺顺 付海防 肖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海洋双壳类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对微量重金属具有高富集能力,诱导机体内的某些分子生物标志物(molecular biomarkers,MBMs)发生变化,可用于指示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近10年来,许多学者在双壳类MBMs对海水重金属的响应规律方面进行了研... 海洋双壳类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对微量重金属具有高富集能力,诱导机体内的某些分子生物标志物(molecular biomarkers,MBMs)发生变化,可用于指示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近10年来,许多学者在双壳类MBMs对海水重金属的响应规律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金属硫蛋白(MTs)、热激蛋白70(HSP70)、抗氧化防御系统等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本文在介绍这些MBMs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评述了各种MBMs对海水重金属的响应特征,并提出了影响双壳类MBMs应用于海水重金属监测的因素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类 分子生物标志 海水 重金属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顺顺 孟范平 +2 位作者 王震宇 肖静 付海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3-458,共6页
水体重金属污染具有持久性、高度危害性和难治理性,如何快速、准确监测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成为当今环境科学关心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水生生物体内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综述了乙酰胆碱酯酶、抗氧化... 水体重金属污染具有持久性、高度危害性和难治理性,如何快速、准确监测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成为当今环境科学关心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水生生物体内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综述了乙酰胆碱酯酶、抗氧化防御系统、腺苷三磷酸、DNA损伤以及金属硫蛋白等几种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标志物监测重金属污染的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认为分子生物标志物具有特异性、敏感性等优势,可以较快指示水体重金属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各种干扰因素。在进行野外研究时,要注重混合重金属与多途径暴露下,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规律。生物体之间差异性会导致标志物在同样暴露条件下产生不同的变化规律,需要加强"离体"标志物和"标准化"标志物的研究,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生物标志物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体内生理因素影响,可考虑综合运用多种生物标志物指示重金属污染。目前,有关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较多,但重金属对生物体的致毒机理方面研究并不深入,这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重金属 分子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中线部位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缪亦锋 王冉 +5 位作者 金义超 杨绍峰 吴慧 戴炯 李善泉 张晓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脑中线部位胶质瘤切除术的手术策略,并作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分析脑中线部位胶质瘤患者共28例,均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必要时辅助神经内镜。术后留取肿瘤标本,采用PCR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 目的探讨脑中线部位胶质瘤切除术的手术策略,并作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分析脑中线部位胶质瘤患者共28例,均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必要时辅助神经内镜。术后留取肿瘤标本,采用PCR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采用Kaplan-Meier分析对所有患者随访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7%),WHOⅡ级11例(39%),WHOⅢ级5例(19%)及WHOⅣ级10例(35%)。Kaplan-Meier分析提示,患者平均总体生存时间为15个月,其中低级别胶质瘤总体生存时间为26个月,而高级别胶质瘤的总体生存时间为9个月,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肿瘤标本应用PCR分析发现,仅有3例(11%)患者发现IDH1/2基因阳性突变,4例患者(14%)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结论联合多种技术包括神经内镜、术中导航等是改善脑中线部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脑中线部位 手术 预后 分子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微RNA:一种新型的肺癌分子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丽华 董琢 龚朝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1-658,共8页
尽管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寻找一种敏感、准确和微创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的诊断仍是一项艰巨任务。微RNA(miRNA)是一类长约21~24个核甘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细胞外miRNA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尽管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寻找一种敏感、准确和微创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的诊断仍是一项艰巨任务。微RNA(miRNA)是一类长约21~24个核甘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细胞外miRNA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在癌症诊断方面具有微创、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许多潜在特征。近年来,细胞外miRNA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就细胞外miRNA的来源、功能、检测以及作为分子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微RNA 分子生物标志 微创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许德兵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6-770,共5页
肺癌是绝大多数国家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重要条件。以胸部X片、螺旋CT、支气管内镜、痰细胞学等检查手段作为肺癌筛检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已有许多报道,但上述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适用度等均有一定局限性,近... 肺癌是绝大多数国家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重要条件。以胸部X片、螺旋CT、支气管内镜、痰细胞学等检查手段作为肺癌筛检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已有许多报道,但上述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适用度等均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受到重视并已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该领域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早期诊断 分子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孟仟祥 吉利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12期82-85,共4页
研究表明,花粉的产烃高峰在热模拟的300℃~500℃,主产烃期在350℃~450℃。200℃以前仅有微量的轻烃产出,550℃以后因强烈的热降解效应轻烃馏份也大大降低。轻烃主要由四个组份组成,最主要的组份是1~4个芳环的芳烃系列化合物,它们在45... 研究表明,花粉的产烃高峰在热模拟的300℃~500℃,主产烃期在350℃~450℃。200℃以前仅有微量的轻烃产出,550℃以后因强烈的热降解效应轻烃馏份也大大降低。轻烃主要由四个组份组成,最主要的组份是1~4个芳环的芳烃系列化合物,它们在450℃以前占总轻烃的55.17%~65.21%,500℃以后的轻烃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几乎占到100%。其次组份是正构烷烃、烷基环己(戊)烷和长链脂肪酸(酯)系列化合物。本次检出的众多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我国以陆生生物为主要母质输入类型的沉积有机质、原油及煤岩中均被检出过。因此,本次实验对研究陆相成油(气)中孢粉的贡献及孢粉的成烃、排烃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粉 热模拟 轻烃 分子生物标志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永超 王晓武 董文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40-1842,共3页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具有相似临床特点和危险性的短时间内发生的主动脉病变,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风险最高的一种,出现胸痛等症状后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文献报道AAD的发病率在每年(50~100)...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具有相似临床特点和危险性的短时间内发生的主动脉病变,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风险最高的一种,出现胸痛等症状后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文献报道AAD的发病率在每年(50~100)/10万人,大宗尸检报告提示发病率为0.2%~0.8%:统计表明AAD发病24h、48h和2周的病死率依次高达35%、50%和80%.国内有报道48h内死亡率更是高达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分子生物学标记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AORTIC 主动脉病变 发病率 临床特点 尸检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抗生素的生态毒性及其分子生物标志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皓 王淑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抗生素作为抑菌或杀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的抗生素经由畜禽排泄物直接进入环境。随着耐药基因和超级病菌的出现,抗生素产生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土壤是环境中抗生素最主要的累积场所之一,对土壤中抗... 抗生素作为抑菌或杀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的抗生素经由畜禽排泄物直接进入环境。随着耐药基因和超级病菌的出现,抗生素产生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土壤是环境中抗生素最主要的累积场所之一,对土壤中抗生素的生态毒性及其分子生物指示指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抗生素对土壤中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所产生的毒性以及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土壤抗生素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土壤环境 生态毒性 分子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与转化医学:用以癌症诊断、预后和疗效预测的分子生物标记物 被引量:9
10
作者 William CS CHO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I0003-I0006,共4页
“生物医学研究的最新技术进展使鉴定多种分子生物标记物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促进癌症筛查和检测……通过允许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来提高癌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癌症 分子生物标记 肿瘤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关于泌尿生殖道癌分子病理学诊断共识V:阴茎癌中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标志物应用的建议
11
作者 Canete-Portillo S Velazquez E F +2 位作者 Kristiansen G 魏建国(摘译) 方三高(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7-257,共1页
阴茎癌及其前驱病变在形态学和临床上存在异质性,可通过免疫组化(IHC)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来进一步分型。目前根据WHO分类,阴茎上皮内瘤变(PeI N)和浸润性阴茎癌可分为HPV相关肿瘤和非HPV相关肿瘤,此分组在临床上与病因和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阴茎癌及其前驱病变在形态学和临床上存在异质性,可通过免疫组化(IHC)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来进一步分型。目前根据WHO分类,阴茎上皮内瘤变(PeI N)和浸润性阴茎癌可分为HPV相关肿瘤和非HPV相关肿瘤,此分组在临床上与病因和预后有显著相关性。为深入了解分子检测和IHC在其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在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的会员对来自51个国家250名病理学家关于IHC/分子技术在阴茎鳞状上皮肿瘤诊断中的实践和使用情况做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病理学家 上皮内瘤变 泌尿生殖道 WHO分类 IHC 病理学会 分子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12
作者 王陈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0-422,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分子生物学标记 癌胚纤维连接蛋白 诊断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典型海域浮游生物生产力/群落结构对BP/MCP储碳影响及其年代际变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丹 付全有 +6 位作者 韩正兵 于培松 乐凤凤 韩喜彬 张海生 卢冰 武光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56,共20页
利用南极半岛(D1-7)和南奥克尼群岛附近海域(D5-6)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中所隐含的生态学关系,将重建的浮游生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变化与生物泵(BP)/微型生物碳泵(MCP)以及海洋碳汇和储碳效率联系起来研究。柱样沉积物中的... 利用南极半岛(D1-7)和南奥克尼群岛附近海域(D5-6)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中所隐含的生态学关系,将重建的浮游生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变化与生物泵(BP)/微型生物碳泵(MCP)以及海洋碳汇和储碳效率联系起来研究。柱样沉积物中的一系列分子生物标志物在近百年里发生显著变化,上层海洋浮游生物生产力/群落结构与沉积碳库储量存在较大的时空演变,实际上均与全球气候变化相联系。研究结果如下:(1)从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和色谱图峰型、主峰碳(MH)、轻烃/重烃(L/H)、菌藻类-(nC_(15)+nC_(17)+nC_(19))、大型浮游植物-(nC_(21)+nC_(23)+nC_(25))和碳优势指数-(CPI)来看,沉积碳源主要是海源生物碳,海洋生物是固碳与储碳的天然碳汇。(2)D5-6柱样的有机质高富集,主要受海洋上层水体较高初级生产力、高沉积速率(平均为0.19 cm/a)、水深较浅(385 m)和还原性沉积环境(Pr/Ph值平均为0.95)这些均有利于颗粒有机碳(POC)通过BP过程从海洋表面输送到深海,快速埋藏和储存;而D1-7柱样因水深大(1 100 m)和沉积速率低(0.07 cm/a),含碳化合物沉降过程中发生降解,又被环境氧化降解(Pr/Ph值平均为1.22),二者均不利于沉积物储碳,但相比之下控制沉积物碳保存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沉积速率。(3)近百年来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和南奥克尼群岛浮游动物总量、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硅藻和甲藻生物量趋于上升,而颗石藻生物量和所占比例呈减少趋势(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更明显),说明钙质生物泵作用在逐年下降,而硅藻主导的硅质泵作用在不断加强,这两个过程的相对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由生物泵结构(硅质泵/钙质泵)和效率、及其向海洋沉积物输送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比例大小。(4)2个柱样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均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年代际突变后(1972年),受到显著影响的是南奥克尼群岛海域浮游动物总量从(5~6 cm)1982年开始发生明显增加,特别在1997年和2012年期间浮游动物总量开始剧增,意味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快速变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的降低和浮游动物总量的剧增,二者变异使得生物泵强度(增强/削弱)变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5)相比之下,近百年来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硅藻甲藻生物量逐渐提高,而微生物生产力/古菌生物量逐渐降低,意味着微生物固碳强度减弱,即MCP储碳效率在降低,揭示了全球变暖对海域浮游生物生产力/生物量的增减起到关键作用,而浮游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组成特征直接影响南极海洋BP中上层水体有机碳的流动和MCP水柱固碳效率的强弱,作为全球海洋最大碳汇的南极,其储碳能力可能正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半岛和南奥克尼群岛 浮游生物生产力/群落结构 生物泵和微型生物碳泵 分子生物标志 生物细胞膜GDGTs 年代际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b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率与生物标记物识别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约兵 王永昕 +4 位作者 李烨 徐应明 梁学峰 王林 王朋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1-958,共8页
为验证重金属钝化修复效率与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Cd-Pb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海泡石后,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w(SP)(SP为可溶性蛋白)、CMDA(丙二醛含量)... 为验证重金属钝化修复效率与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Cd-Pb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海泡石后,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w(SP)(SP为可溶性蛋白)、CMDA(丙二醛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稻草和糙米中w(Cd)、w(Pb)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海泡石后,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SOD活性、根系POD活性均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叶片POD活性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当海泡石添加量为1.0%时,其最大增幅达33.6%;与之相反,叶片CMDA、叶片和根系w(SP)均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8.0%-30.0%、6.3%-22.3%和17.7%-25.5%.不同添加量海泡石处理下,稻草和糙米中w(Pb)分别降低20.5%-43.6%和18.7%-43.5%,w(Cd)分别降低8.3%-23.9%和21.2%-55.2%.幼苗w(Chl)(Chl为叶绿素)、w(SP)与糙米w(Cd)之间,以及叶片CMDA与糙米w(Cd)、w(Pb)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叶片POD活性与糙米w(Cd)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稻幼苗叶片w(Chl)、w(SP)、CMDA和POD活性可以作为评估海泡石钝化修复Cd-Pb复合污染钝化修复效率的分子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修复 生理生化特性 海泡石 水稻 分子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DCE-MRI参数及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洁 唐文伟 +2 位作者 田忠甫 郑金霞 王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乳腺... 目的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者DCE-MRI参数、ADC差异,并分析DCE-MRI参数、ADC与ER、PR、Ki67、A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ER、PR及AR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负相关(P<0.05),AR表达阳性表达还与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ADC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Ki67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TP、ADC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形态学参数及TTP、ADC值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子生物学标记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用于胎儿生长受限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诗明(综述) 王依闻 张拥军(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5,共6页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也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FGR的不良影响持续整个生命周期,可能增加神经发育迟缓、成年期慢性代谢性疾病和死亡的风险。目前,临床上FGR胎儿的产前诊断方法检出率较低。改善检测和有效...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也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FGR的不良影响持续整个生命周期,可能增加神经发育迟缓、成年期慢性代谢性疾病和死亡的风险。目前,临床上FGR胎儿的产前诊断方法检出率较低。改善检测和有效监测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相对无创的检测方法在早期诊断FGR方面具有较大潜力,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具有早期预测FGR的价值。文章总结了母体外周血分子生物标志物(蛋白质、代谢物或核糖核酸)在早期诊断FGR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参与FGR发生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识别FGR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筛查 分子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生物学
17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21,共9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生物 环图 中科院 邻苯二甲酸 生物降解 多环芳烃 降解率 分子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环境污染的分子诊断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尧 周启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573,共9页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分子水平的生态毒理研究,并做了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污染做出早期甄别、评价,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介绍了分子诊...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分子水平的生态毒理研究,并做了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污染做出早期甄别、评价,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介绍了分子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标志物;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土环境污染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比较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分子生物标志 环境污染 生态毒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胸/腹水游离TS、β-tubulin Ⅲ mRNA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19
作者 王立峰 胡静 +4 位作者 李茹恬 孟谊 禹立霞 钱晓萍 刘宝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 :探索恶性胸腹水上清中游离胸苷酸合成酶(TS)、β-tubulinⅢm RNA的表达,以及游离TS、β-tubulinⅢ表达和患者5-氟尿嘧啶(5-FU)、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进展期肿瘤患者的恶性胸/腹水,分离、提取游离核酸,分离... 目的 :探索恶性胸腹水上清中游离胸苷酸合成酶(TS)、β-tubulinⅢm RNA的表达,以及游离TS、β-tubulinⅢ表达和患者5-氟尿嘧啶(5-FU)、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进展期肿瘤患者的恶性胸/腹水,分离、提取游离核酸,分离肿瘤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游离上清和肿瘤细胞中TS和β-tubulinⅢm RNA表达;ATP-TCA方法检测肿瘤细胞5-FU、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TS和β-tubulinⅢm RNA在恶性胸/腹水游离上清中的检出率为98%。与配对的肿瘤细胞相比,游离上清中TS m RNA表达水平高(P=0.02)。在胃肠肿瘤患者中,游离上清中TS m RNA表达水平与5-FU药物敏感性相关(P=0.002)。尽管观察到游离上清中β-tubulinⅢm RNA高表达者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高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恶性胸腹水游离上清中可检测到游离TS、β-tubulin III m RNA的表达。在胃肠肿瘤患者中,游离上清TS m RNA表达水平与5-FU药物敏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腹水 游离核酸 TS Β-TUBULIN 分子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39
20
作者 印红 刘晓丽 +2 位作者 王彦芳 张道川 赵晓瑜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就昆虫总DNA的提取 ,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提取方法 ,此方法既可对新鲜标本进行DNA提取、也可对冷冻标本、干标本、酒精泡制标本进行DNA提取 ,均能得到较完整的大分子DNA片段 ,并且得率较高 .改进的昆虫总DNA提取方法简便、快速 ,对... 就昆虫总DNA的提取 ,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提取方法 ,此方法既可对新鲜标本进行DNA提取、也可对冷冻标本、干标本、酒精泡制标本进行DNA提取 ,均能得到较完整的大分子DNA片段 ,并且得率较高 .改进的昆虫总DNA提取方法简便、快速 ,对设备和试剂的要求都不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分类 提取方法 基因组DNA 分子生物物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 纯度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