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气单胞菌鉴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致旭 王楠楠 +3 位作者 沈广龙 吴亚锋 方光远 郭宇飞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12期14-19,36,共7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API 20NE生化鉴定法以及梅里埃(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法,对60株试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优缺点。对试验菌株进行16S r DNA特异性引物扩增和测序,确定菌株种属,并作为比较... 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API 20NE生化鉴定法以及梅里埃(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法,对60株试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优缺点。对试验菌株进行16S r DNA特异性引物扩增和测序,确定菌株种属,并作为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标准。随后用API 20NE生化鉴定法和梅里埃(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法,对试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生化鉴定法,对60株菌的检出率均为100%,而质谱仪的检出率仅为60.0%。使用分子生物学法共检出44株气单胞菌(100%),准确率为100%;使用生化鉴定法对气单胞菌的检出率为88.6%,准确率为59.1%;使用质谱仪对气单胞菌的检出率为54.5%,准确率为38.6%。3种鉴定方法对气单胞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从大到小为:分子生物学法、API 20NE生化鉴定、质谱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鉴定 分子生物学法 API 20NE生化鉴定 生物质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植物病毒病检测技术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伟 徐硕 陈德鑫 《南方农业》 2013年第12期24-28,共5页
概述了生物学检测法(Biology detection)、电镜检测技术(Technology of electron microscopy)、血清学方法(Serological detection assay)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assay)的原理、操作环节及各自优缺点,为... 概述了生物学检测法(Biology detection)、电镜检测技术(Technology of electron microscopy)、血清学方法(Serological detection assay)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assay)的原理、操作环节及各自优缺点,为生产工作中选择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检测 生物学 血清学 电子显微镜 分子生物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郑远斌 吴锦忠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4期763-765,767,共4页
关键词 指纹图谱 中药 质量控制 色谱 波谱 X-射线衍射 分子生物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心理学:路在何方——信息加工心理学诞生后的几个基本变化
4
作者 谈加林 林春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近20年来,科学心理学研究不再局限于信息加工层次上,而是扩展到包括心理的神经机制、分子机制、神经系统本质和并行分布式信息加工的多层次,而且意识问题已开始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方法上相应地由以反应时方法、出声思考方法和计算机... 近20年来,科学心理学研究不再局限于信息加工层次上,而是扩展到包括心理的神经机制、分子机制、神经系统本质和并行分布式信息加工的多层次,而且意识问题已开始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方法上相应地由以反应时方法、出声思考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等为主,变为以脑成像等神经科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方法和启动效应方法等为主,研究的指标也由意识外显的心理行为指标为主变为以物理、化学、生理指标和意识所不能直接外显的内隐指标为主,出现了新神经主义和新生物学主义的倾向;联结主义取代符号主义成为方法论思想主流;符号理论已基本被放弃,但新的理论并未建立。这其实是在“心理学科学范式”这一根本问题上发生了改变,即(智能)系统范式取代了经典的(信息加工)过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联结主义 并行分布式处理 神经系统本质 意识问题 分子生物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