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
13
1
作者
佘晨兴
仝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126-4135,共10页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是介导自然湿地甲烷循环的重要功能菌群。开展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检测研究有助于揭示微生物介导的甲烷循环以及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传统基于培养的检测方法已被证实无法充分描述产甲烷菌和甲...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是介导自然湿地甲烷循环的重要功能菌群。开展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检测研究有助于揭示微生物介导的甲烷循环以及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传统基于培养的检测方法已被证实无法充分描述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而分子检测方法为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准确和科学的工具。综述了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方法,包括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PCR),重点分析了分子检测中两类重要的标记基因,总结了不同类型自然湿地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群落多样性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今后应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湿地
产甲烷菌
甲烷氧化菌
多样性
分子生态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
29
2
作者
刘建国
刘卫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7-283,共7页
氮素是控制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循环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随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方法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推进了对氮循环的研究,使得对氮循环的机制和过程有了重...
氮素是控制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循环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随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方法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推进了对氮循环的研究,使得对氮循环的机制和过程有了重新的认识。本文从氮循环的4个关键环节(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厌氧氨氧化及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作用)入手,介绍了每个过程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未来氮循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氮循环关键过程的了解和氮素的管理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循环
固氮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分子生态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刘君寒
胡光荣
+1 位作者
李福利
李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4,共5页
各种污水或污物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厌氧条件下相互协作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成为废弃物厌氧处理的功能基础。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使大量的细菌和古菌类群在此生态系统中得以发现,但它...
各种污水或污物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厌氧条件下相互协作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成为废弃物厌氧处理的功能基础。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使大量的细菌和古菌类群在此生态系统中得以发现,但它们大多数仍未被成功培养,其生态功能也未得到阐明。总结了基质种类、有机负荷、pH、温度等各种厌氧消化反应器运行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和演化规律,以及未培养微生物的原位功能研究技术的进展,展望了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等新技术在未培养微生物功能研究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微生物群落
未培养微生物
分子生态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污泥中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与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盛
韦朝海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4-1209,共6页
阐述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强化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主要包括营养补充法、Biolog法、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手段,以及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DGGE、T-RFLP、RFLP、ARDRA、T-RFLP)、生物标记物法(脂肪酸图谱分析术、醌...
阐述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强化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主要包括营养补充法、Biolog法、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手段,以及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DGGE、T-RFLP、RFLP、ARDRA、T-RFLP)、生物标记物法(脂肪酸图谱分析术、醌类图谱分析术)的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强化后的检测策略。通过这些方法对激活前后的活性污泥中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降解COD能力提高与否进行检测。其目的是优化筛选出能激活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激活剂,最终达到提高活性污泥对废(污)水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
技术
可培养微生物
未培养微生物
激活剂
分子生态学技术
Biolog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
13
1
作者
佘晨兴
仝川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126-413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48)
福建省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文摘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是介导自然湿地甲烷循环的重要功能菌群。开展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检测研究有助于揭示微生物介导的甲烷循环以及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传统基于培养的检测方法已被证实无法充分描述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而分子检测方法为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准确和科学的工具。综述了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方法,包括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PCR),重点分析了分子检测中两类重要的标记基因,总结了不同类型自然湿地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群落多样性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今后应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
自然湿地
产甲烷菌
甲烷氧化菌
多样性
分子生态学技术
Keywords
natural wetland
methanogens
methanotrophs
diversity
molecular ecology technique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
29
2
作者
刘建国
刘卫国
机构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7-283,共7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2017D01C058)资助
文摘
氮素是控制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循环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随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方法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推进了对氮循环的研究,使得对氮循环的机制和过程有了重新的认识。本文从氮循环的4个关键环节(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厌氧氨氧化及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作用)入手,介绍了每个过程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未来氮循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氮循环关键过程的了解和氮素的管理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氮循环
固氮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分子生态学技术
Keywords
Nitrogen cycling
Nitrogen fixation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Molecular ecology technology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刘君寒
胡光荣
李福利
李力
机构
山东省能源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4,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7422-003)
文摘
各种污水或污物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厌氧条件下相互协作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成为废弃物厌氧处理的功能基础。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使大量的细菌和古菌类群在此生态系统中得以发现,但它们大多数仍未被成功培养,其生态功能也未得到阐明。总结了基质种类、有机负荷、pH、温度等各种厌氧消化反应器运行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和演化规律,以及未培养微生物的原位功能研究技术的进展,展望了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等新技术在未培养微生物功能研究中的潜力。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微生物群落
未培养微生物
分子生态学技术
Keywords
anaerobic digestion
microbial flora
un-cultured microorganisms
molecular ecological technology
分类号
Q938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污泥中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与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盛
韦朝海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4-1209,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2006AA06Z3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AA06Z378)
文摘
阐述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强化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主要包括营养补充法、Biolog法、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手段,以及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DGGE、T-RFLP、RFLP、ARDRA、T-RFLP)、生物标记物法(脂肪酸图谱分析术、醌类图谱分析术)的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强化后的检测策略。通过这些方法对激活前后的活性污泥中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降解COD能力提高与否进行检测。其目的是优化筛选出能激活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激活剂,最终达到提高活性污泥对废(污)水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
生物强化
技术
可培养微生物
未培养微生物
激活剂
分子生态学技术
Biolog法
Keywords
bioaugmentation
cultureablemicroorganism
uncultureablemicroorganism
activator
molecular ecology technique
Biolog technique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佘晨兴
仝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刘建国
刘卫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刘君寒
胡光荣
李福利
李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活性污泥中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与检测研究进展
周盛
韦朝海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