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建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狂犬病病毒 基因分型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公共卫生问题 分子水平 哺乳动物 临床特征 人狂犬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占清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病毒基因分型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负链RNA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属 RNA多聚酶 布尼亚病毒 病毒基因组 RNA依赖 G1和G2 病毒糖蛋白 衣壳蛋白 人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红卫 殷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9期2-3,共2页
猪瘟病毒(HC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用单克隆抗体(McAb)可以将HCV区分为不同的毒株。对能引起猪瘟暴发流行的猪瘟病毒毒株进行流行病学跟踪研究,是成功消灭猪瘟的重要前提。尽管McAb具有一定的分“型”能力,但因其仅能检出病毒的表型差异,... 猪瘟病毒(HC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用单克隆抗体(McAb)可以将HCV区分为不同的毒株。对能引起猪瘟暴发流行的猪瘟病毒毒株进行流行病学跟踪研究,是成功消灭猪瘟的重要前提。尽管McAb具有一定的分“型”能力,但因其仅能检出病毒的表型差异,而不能检测到沉默变异;再者,用于病毒分型的大部分McAb可能只对少数具有高免疫原性的位点呈现反应性,因此可能仅反复地作用于该病毒的一小部分区域,故难以应用McAb全面和深入地阐明HCV及其相关病毒的内在结构、组成和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兔化弱毒 序列分析 非典型猪瘟 同源性 野毒株 单克隆抗体 病毒株 石门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分型技术在牛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严懿嘉 朱建国 华修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5-378,共4页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牛型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技术 结核病 分子生物理论 分枝杆菌感染 公共卫生措施 人兽共患病 人类感染 直接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医学院 黎族研究
5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医 基因突变类型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分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医学院黎族研究
6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4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医 基因突变类型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分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医学院黎族研究
7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3)建立黎族永生细胞库,并载入“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由“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中心”北方组保存,是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医 基因突变类型 人类遗传资源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医学院黎族研究
8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3)建立黎族永生细胞库,并载入“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由“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中心”北方组保存,是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医 基因突变类型 人类遗传资源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医学院黎族研究
9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3)建立黎族永生细胞库,并载入“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由“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中心”北方组保存,是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医 基因突变类型 人类遗传资源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医学院黎族研究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医 基因突变类型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分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族研究
11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
关键词 海南医 基因突变类型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从患神经性疾病家猫检出波那病病毒
12
作者 邱昌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6期11-11,共1页
日本对东京地区15只患有神经性疾病的家猫(T-1-T-15)检查其发病与波那病病毒(Borna diseare virus, BDV)的关系。结果从所有病猫均未检出猫白血病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从一只猫(T-8)检出了猫免疫缺陷病毒(FIV)。
关键词 神经性疾病 波那病病毒 猫白血病病毒 免疫缺陷病毒 家猫 血清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腹膜炎 传染性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V S_1基因的RT—PCR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刘思国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7期5-5,共1页
中国农科院哈兽研所生物室的科技人员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sub>1</sub>基因的RT—PCR扩增中,摸索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含IBV鸡胚尿囊液经梯度离心浓缩后,应用SDS—蛋白酶K裂解,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吹干后... 中国农科院哈兽研所生物室的科技人员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sub>1</sub>基因的RT—PCR扩增中,摸索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含IBV鸡胚尿囊液经梯度离心浓缩后,应用SDS—蛋白酶K裂解,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吹干后用PH8.0TE溶解病毒RNA。取适量的TE溶解物用于反转录(RT),将RT产物用于PCR。PCR的循环条件为95℃5’,94℃1’,45℃1’,72℃ 2’,循环30次,最后延伸10’。该方法较为简便,省时,得到的扩增产物足够用于酶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方法 S1基因 酶切分析 支气管炎病毒 PCR扩增 鸡传染性 循环条件 病毒RNA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