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膜驱剂MD-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高芒来
孟秀霞
孟庆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1,376,共5页
为了考察MD膜驱油过程中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MD 1水溶液与大庆原油之间界面上MD 1的静态平衡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D 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平衡吸附量很小,45℃时小于15μg/g原...
为了考察MD膜驱油过程中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MD 1水溶液与大庆原油之间界面上MD 1的静态平衡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D 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平衡吸附量很小,45℃时小于15μg/g原油,水溶液pH值较高时吸附量较大;吸附动力学遵循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pH=5.84时的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活化能均高于pH=10.07时的相应值,即低pH值时吸附速率较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要克服的势能垒较低;吸附量随MD 1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浓度约75mg/L时达到平衡;在45~56℃温度范围平衡吸附量和覆盖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附过程的ΔG和ΔH均<0,是自发放热过程,吸附热达-50kJ/mol。提出了MD膜驱油的"能量场"机理。图3表2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驱油
原
油
采收率
膜
驱
剂
MD-1
原
油
界面
吸附特性
大庆
油
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D-1膜驱剂溶液的性质
被引量:
19
2
作者
高芒来
刘超
+2 位作者
孟秀霞
佟庆笑
孟庆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技术是依靠MD膜驱剂在油藏体系的各种界面上单分子层静电吸附释放热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型技术。考察了MD 1膜驱剂溶液的电导率、粘度和其在原油中的分配。结果表明,MD 1膜驱剂属表面非活性物质,其水溶液不存在...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技术是依靠MD膜驱剂在油藏体系的各种界面上单分子层静电吸附释放热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型技术。考察了MD 1膜驱剂溶液的电导率、粘度和其在原油中的分配。结果表明,MD 1膜驱剂属表面非活性物质,其水溶液不存在"胶束"状态;MD 1膜驱剂的加入不增加驱替流体的粘度,不改变油 水流度比,膜驱油机理与聚合物驱不同。随着MD 1膜驱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其相应油 水分配系数明显降低,MD 1膜驱剂质量浓度小于200mg/l时,其相应油 水分配系数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而浓度大于200mg/l时,油 水分配系数一般小于0 1;相同条件下,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越多,MD 1膜驱剂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越高。MD 1膜驱剂的油 水分配系数远小于1,说明其在油相中的溶解量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驱油
技术
MD-1
膜
驱
剂
电导率
粘度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驱剂MD-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高芒来
孟秀霞
孟庆民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1,376,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导向试验基金(B9802)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 01)。
文摘
为了考察MD膜驱油过程中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MD 1水溶液与大庆原油之间界面上MD 1的静态平衡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D 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平衡吸附量很小,45℃时小于15μg/g原油,水溶液pH值较高时吸附量较大;吸附动力学遵循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pH=5.84时的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活化能均高于pH=10.07时的相应值,即低pH值时吸附速率较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要克服的势能垒较低;吸附量随MD 1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浓度约75mg/L时达到平衡;在45~56℃温度范围平衡吸附量和覆盖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附过程的ΔG和ΔH均<0,是自发放热过程,吸附热达-50kJ/mol。提出了MD膜驱油的"能量场"机理。图3表2参18。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驱油
原
油
采收率
膜
驱
剂
MD-1
原
油
界面
吸附特性
大庆
油
田
Keywords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ing/flooding agent MD-1
organic diammonium salt
Daqing crude oil
oil/water interfaces
interfacial adsorption
adsorption from solution
kinetics
thermodynamics
oil-displac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D-1膜驱剂溶液的性质
被引量:
19
2
作者
高芒来
刘超
孟秀霞
佟庆笑
孟庆民
机构
石油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导向试验基金资助(B9802)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 01)
文摘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技术是依靠MD膜驱剂在油藏体系的各种界面上单分子层静电吸附释放热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型技术。考察了MD 1膜驱剂溶液的电导率、粘度和其在原油中的分配。结果表明,MD 1膜驱剂属表面非活性物质,其水溶液不存在"胶束"状态;MD 1膜驱剂的加入不增加驱替流体的粘度,不改变油 水流度比,膜驱油机理与聚合物驱不同。随着MD 1膜驱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其相应油 水分配系数明显降低,MD 1膜驱剂质量浓度小于200mg/l时,其相应油 水分配系数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而浓度大于200mg/l时,油 水分配系数一般小于0 1;相同条件下,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越多,MD 1膜驱剂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越高。MD 1膜驱剂的油 水分配系数远小于1,说明其在油相中的溶解量很小。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驱油
技术
MD-1
膜
驱
剂
电导率
粘度
分配系数
Keywords
Adsorption
Crude petroleum
Deposition
Electric conductivity
Electrostatics
Petroleum reservoirs
Solutions
Surface active agents
Viscosity
分类号
TE357.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膜驱剂MD-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吸附特性
高芒来
孟秀霞
孟庆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D-1膜驱剂溶液的性质
高芒来
刘超
孟秀霞
佟庆笑
孟庆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