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子光谱检测法的新进展
1
作者 林章碧 苏星光 +2 位作者 胡海 张家骅 金钦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92,共5页
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单分子检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提供了大量非平衡体系中个体或平衡态脉动体系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是无法从传统的统计测量中获得的。本文主要介绍近 1 0年来 ,单分子光谱检测技术从低温到室温、从非溶液介质... 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单分子检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提供了大量非平衡体系中个体或平衡态脉动体系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是无法从传统的统计测量中获得的。本文主要介绍近 1 0年来 ,单分子光谱检测技术从低温到室温、从非溶液介质到水溶液、从固体到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检测法 分析化学 光谱法 固态介质 水溶液 活细胞 有机染料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恶英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程永友 王迪 +3 位作者 王慧文 杨啸枫 于洪侠 杨曙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是现代化合物检测的重点和难点,现在二恶英化合物的标准检测方法为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但色谱-质谱法费用昂贵、耗时,对试验设备和人员要求高,因此发展了一些其他快速、低廉的检测方法。作者着重介绍了能快速... 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是现代化合物检测的重点和难点,现在二恶英化合物的标准检测方法为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但色谱-质谱法费用昂贵、耗时,对试验设备和人员要求高,因此发展了一些其他快速、低廉的检测方法。作者着重介绍了能快速、简便、低廉及高通量检测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并将报告基因法中的化学活性荧光素酶表达法(CALUX)和体外DNA结合法中的凝胶阻滞电泳生物检测法(GRAB)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发展新的二恶英生物检测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 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AHR GRAB CAL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宏军 崔海兰 +3 位作者 倪汉文 周志强 江树人 杨逢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用种子萌发生测法和分子检测法分别检测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品种 ,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种子萌发生测法以芽长作为指标优于根长 ,草铵膦处理浓度可在 10mg/L~ 10 0mg/L之间。分子检测用引物对 5′ ACCATCGTCAACCACTACATCG 3′和 5′ G... 用种子萌发生测法和分子检测法分别检测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品种 ,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种子萌发生测法以芽长作为指标优于根长 ,草铵膦处理浓度可在 10mg/L~ 10 0mg/L之间。分子检测用引物对 5′ ACCATCGTCAACCACTACATCG 3′和 5′ GCTGCCAGAAACCCACGTCAT 3′或 5′ ACCATCGTCAAC CACTACATCG 3′和 5′ GAGGTCGTCCGTCCACTCCTG 3′均可扩增导入的bar基因的特异DNA片段。种子萌发生测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特点 ,而分子检测法则具有快速、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品种 草铵膦 除草剂抗性 快速检测方法 比较 种子萌发生测法 分子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草内生真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振江 魏学凯 +3 位作者 曹莹 田沛 赵晓静 李春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9-1433,共15页
从最初发现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引起家畜中毒到后来其携带的内生真菌被发现,以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内生真菌的存在不但导致家畜中毒而且能显著提高宿主在群落中的竞争力,也因禾草内生真菌的这种重要生... 从最初发现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引起家畜中毒到后来其携带的内生真菌被发现,以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内生真菌的存在不但导致家畜中毒而且能显著提高宿主在群落中的竞争力,也因禾草内生真菌的这种重要生理和生态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也给内生真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初期主要是借鉴病原真菌等微生物检测的一些较成熟的方法,对禾草内生真菌进行染色镜检或分离检测,但容易受宿主种类、物候期、检测部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法(realtime PCR)等现代分子技术在禾草内生真菌方面的应用和改进,使得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检测方法给予有效的补充。快速有效的确定禾草内生真菌的存在、分布规律、分类地位等,需要准确合理地选择特异性较强的检测方法,例如定性或定量检测,并结合经典的染色镜检和分离法对禾草内生真菌进行确定。本研究对以上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更深层次的借鉴和发展关于其它微生物的经典检测方法,同时开发具有禾草内生真菌特异性的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鉴定内生真菌存在与否,而且能对内生真菌进行定量和活性的检测,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热点。对内生真菌定性、定量和活性的检测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内生真菌 分离检测 显微观察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子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及饲料中二噁英类物质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永友 杨曙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6-38,共3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能快速、简便、低廉及高通量检测二口恶英类化合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为发展新的二口恶英生物检测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二噁英 食品和饲料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探究
6
作者 宫靖昊 徐佳薇 +4 位作者 刘灵帆 于玺 薛瑞奇 侯璇 张业尼 《中国乳业》 2025年第9期108-117,共10页
乳制品安全关乎公众健康,沙门氏菌作为其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其进行准确、快速检测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剖析现行四大检测体系:基于《GB 4789.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检测法虽具“金标准”地位,但存... 乳制品安全关乎公众健康,沙门氏菌作为其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其进行准确、快速检测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剖析现行四大检测体系:基于《GB 4789.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检测法虽具“金标准”地位,但存在3~7天的检测周期瓶颈;分子检测法涵盖常规PCR、衍生PCR及新型CRISPR/Cas系统等,最低检出限可达到1.00 CFU/mL,但面临活/死细菌干扰难题;免疫学检测法包括ELISA与侧流层析试纸条等,最低检出限可达到1.04×10^(2)CFU/mL,但乳制品中存在多种物质影响;生物传感器整合纳米材料与适配体技术,实现最低5.00 CFU/mL的检出限,其微型化特性适用于现场检测。当前沙门氏菌检测技术各有优劣,单一技术存在局限,而多模态联用技术可克服短板,结合前沿科技,有望为沙门氏菌检测带来变革,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国标法 分子检测法 免疫学检测法 传感器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