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改转 修建华 +2 位作者 魏兰芳 姬广海 李凡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6,共5页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sub sp.carotovora(Ecc)是引起魔芋和马蹄莲软腐病的主要病原细菌.本研究根据细菌L-氨基酸渗透酶同源基因设计URP核苷酸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普通PCR、巢式PCR,同时采用细菌16S-23S rDNA间...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sub sp.carotovora(Ecc)是引起魔芋和马蹄莲软腐病的主要病原细菌.本研究根据细菌L-氨基酸渗透酶同源基因设计URP核苷酸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普通PCR、巢式PCR,同时采用细菌16S-23S rDNA间的ITS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对样品中存在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进行检测,并比较了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样品,其中存在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最低菌悬液浓度可达10 cfu/mL;巢式PCR灵敏度也可检测到10 cfu/mL;而用普通PCR最低可检测到103cfu/mL.用实时荧光PCR和巢式PCR方法检测病菌,其灵敏度都比常规PCR提高了100倍,且实时荧光PCR方法更快速、简便、安全、准确,不需PCR的后续处理.实时荧光PCR方法适用于种苗、种球等检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特异性引物 分子检测技术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溃疡病菌分子检测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鹏 郭亚辉 +1 位作者 张晓梅 郭坚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对中国三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进行PCR检测方法的研究。利用1对特异性引物ClaF1ClaR2,对5个番茄溃疡病菌进行特异性扩增,得到了一段长250bp的PCR产物,参试的其他棒形细菌以及其... 对中国三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进行PCR检测方法的研究。利用1对特异性引物ClaF1ClaR2,对5个番茄溃疡病菌进行特异性扩增,得到了一段长250bp的PCR产物,参试的其他棒形细菌以及其他属的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扩增产物。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在50pg的模板DNA浓度下还能检测到很强的条带。利用此引物可以检测到1×105个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病菌 分子检测技术 番茄 检疫性有害生物 PCR检测方法 植物病原细菌 特异性引物 特异性扩增 PCR产物 DNA浓度 扩增产物 sp. sub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病毒病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袁青 殷幼平 王中康 《中国马铃薯》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快速、准确地定性或定量检测马铃薯植株中病毒、类病毒的种类和数量是有效地控制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需要 ,也是马铃薯种薯品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病毒病 分子检测技术 马铃薯 病毒 RT-PCR 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汤坚 陈凤毛 +1 位作者 叶建仁 苏胜荣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由于松材线虫病引起松树的毁灭性危害,松材线虫的准确、快速鉴定工作被认为是松材线虫病防控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针对松材线虫形态鉴定存在的不足,一系列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特异引物PCR、... 由于松材线虫病引起松树的毁灭性危害,松材线虫的准确、快速鉴定工作被认为是松材线虫病防控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针对松材线虫形态鉴定存在的不足,一系列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特异引物PCR、实时定量PCR、核酸杂交检测等技术相继被开发利用。其中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与SCAR标记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准确性高。该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分子检测技术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分子检测技术应用 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力科 晋芳 +1 位作者 刘丰泽 任雪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2,共2页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战略,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种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源头活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种业必须超前谋划,主动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处于...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战略,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种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源头活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种业必须超前谋划,主动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套牌侵权等现象仍然突出,严重影响种子市场秩序,束缚种业原始创新。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检测技术在种子质量监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打击套牌侵权违法行为、维护种子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分认识分子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理清当前分子检测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强化分子检测技术在种子质量监管中的应用,对维护市场秩序,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检测技术 质量监管 种业发展 应用 强化 市场秩序 生物技术 违法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评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功能
6
作者 王冬梅 潘洪生 +4 位作者 李海强 丁瑞丰 阿克旦·吾外士 刘建 李号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61-2667,共7页
【目的】利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评价新疆棉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作用,为有效发挥捕食性天敌在棉田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支撑。【方法】田间系统调查棉蚜种群数量,运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分析的捕食性天敌中肠棉蚜检出率... 【目的】利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评价新疆棉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作用,为有效发挥捕食性天敌在棉田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支撑。【方法】田间系统调查棉蚜种群数量,运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分析的捕食性天敌中肠棉蚜检出率并分析相关性,以棉蚜检出率为依据研究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基于棉田和邻近苜蓿条带采集捕食性瓢虫的中肠对棉蚜和三叶草彩斑蚜的检出率分析捕食性瓢虫的取食偏好习性。【结果】2019~2021年,棉田棉蚜种群数量和捕食性天敌中肠棉蚜检出率均密切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和0.839;多异瓢虫是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2019年当捕食性瓢虫采自苜蓿条带时,三叶草彩斑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52.50%、73.70%和27.95%,棉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0、21.10%和38.71%;当捕食性瓢虫采自棉田时,棉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18.11%、75.52%和49.53%,三叶草彩斑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92.12%、29.60%和5.61%。当棉蚜种群数量较少时,捕食性瓢虫以取食苜蓿条带的三叶草彩斑蚜为主,当棉蚜和三叶草彩斑蚜同时发生时,捕食性瓢虫以取食栖息生境的蚜虫种类为主。【结论】利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可以定量评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作用。邻近棉田的苜蓿条带可以为捕食性天敌提供替代食物,对其具有重要的保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检测技术 定量分析 捕食性天敌 检出率 棉田 苜蓿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森 鲁雁秋 +1 位作者 孙凤 陈耀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77-181,共5页
纳米孔因其纳米级特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需标记和无需扩增等优点,为单分子级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该技术是在外部电压的驱动下,尺寸略小于孔径的分子通过纳米孔,监测分子易位时产生的电... 纳米孔因其纳米级特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需标记和无需扩增等优点,为单分子级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该技术是在外部电压的驱动下,尺寸略小于孔径的分子通过纳米孔,监测分子易位时产生的电流变化以分析分子性质。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发展迅速。纳米孔检测技术现已应用于包括核苷酸、DNA、药物、聚合物和多肽在内的单个分子检测,也已扩展到医疗诊断和DNA测序。本文重点介绍纳米孔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几种应用良好的生物纳米孔、几种应用较广的固态纳米孔,讨论了生物和固态纳米孔优缺点,概述了该技术在疾病诊断、DNA测序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 分子检测技术 DNA测序 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分子检测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茂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82,共5页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以引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毒性物质 ,是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用常规的分析技术难以准确测定。利用...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以引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毒性物质 ,是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用常规的分析技术难以准确测定。利用蛋白质组定量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从蛋白质组和mRNA水平上比较转基因植物食品和非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基因表达差异 ,是检测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有效手段。文中对利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中外 外源基因 转基因食品 含量 MRNA水平 基因表达差异 预期效应 非转基因 分子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小分子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9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5-575,共1页
著译者刘云国等ISBN 978-7-03-030120-8/Q.2632定价$45.00开本16开装帧平装营销分类生物科学出版时间2011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分七章介绍了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焦磷酸测序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 著译者刘云国等ISBN 978-7-03-030120-8/Q.2632定价$45.00开本16开装帧平装营销分类生物科学出版时间2011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分七章介绍了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焦磷酸测序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肽核酸探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检测技术 DNA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应用 凝胶电泳技术 核酸探针技术 PCR技术 ISB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 系列分子检测技术
10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松材线虫(Bursaphe/enchus xylophilus)是引起松树枯萎病的病原。因其危害严重且防治非常困难而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自1982年以来,该病相继在我国+多个省(区)发生,面积已达8.7万hm^2,累计枯死松树5000万株,损失... 松材线虫(Bursaphe/enchus xylophilus)是引起松树枯萎病的病原。因其危害严重且防治非常困难而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自1982年以来,该病相继在我国+多个省(区)发生,面积已达8.7万hm^2,累计枯死松树5000万株,损失巨大。由于缺乏有效的检疫检验方法使得该病在我国还在以每年6000hm^2的速度扩散蔓延,对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分子检测技术 检疫对象 检验方法 松林资源 环境构成 自然景观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分子检测技术获美国专利授权
11
作者 刘吉平 《蚕学通讯》 2020年第1期56-56,共1页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团队基于对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序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新发现的家蚕微孢子虫性别相关位点的基因HMG作为家蚕微孢子虫检测的分子靶基因,并建立了基于HMG1基...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团队基于对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序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新发现的家蚕微孢子虫性别相关位点的基因HMG作为家蚕微孢子虫检测的分子靶基因,并建立了基于HMG1基因及其在微孢子虫分子检测中的应用技术《HMG1 GENE AND USES THEREOF IN MICROSPORIDUM MOLECULAR DETECTION》,历经5年的努力获得美国专利授权,专利号为US10435759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分子检测技术 微孢子虫 HMG 专利授权 专利号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3项目“农林有害生物调控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在南京农业大学启动
12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第7期12-12,共1页
2012年6月29月,“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主题项目“农林有害生物调控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启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蒋丹平、高技术处处长葛毅强以及... 2012年6月29月,“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主题项目“农林有害生物调控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启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蒋丹平、高技术处处长葛毅强以及项目五个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首席科学家、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凤权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农业大学 分子检测技术 生物调控 863项目 农林 国家863计划 学术交流 农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SCAR标记与系列分子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制”项目通过鉴定
13
《湖南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2006年5月,由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叶建仁教授主持完成的“松材线虫SCAR标记与系列分子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制”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研究对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特异片段进行了系统筛选,共获得了7个... 2006年5月,由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叶建仁教授主持完成的“松材线虫SCAR标记与系列分子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制”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研究对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特异片段进行了系统筛选,共获得了7个松材线虫DNA特异片段与5个拟松材线虫DNA特异片段,为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首次将2个松材线虫与2个拟松材线虫的DNA特异片段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丰富了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分子标记方法。首次采用SCAR标记方法成功构建了松材线虫检测试剂盒,PCR检测过程仅需2.2小时。首次成功标记了一个可用于检测松材线虫的非放射性探针DIG-F2/R1。用该探针对线虫基因组DNA点杂交,松材线虫均表现有较强的杂交信号,而拟松材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大核滑刃线虫、长尾属线虫等均无杂交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R标记 拟松材线虫 分子检测技术 科技成果鉴定 检测试剂盒 基因组DNA 分子标记方法 伞滑刃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为基础的分子技术检测沃尔巴克氏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龚鹏 沈佐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7-210,共4页
沃尔巴克氏体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生殖组织内的一类共生细菌。这些细菌通过卵的细胞质传播并参与多种调控其寄主生殖活动的机制。由于Wolbachia的重大科学意义和Wolbachia在生物防治和遗传工程领域的潜在用途 ,近年来迅速... 沃尔巴克氏体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生殖组织内的一类共生细菌。这些细菌通过卵的细胞质传播并参与多种调控其寄主生殖活动的机制。由于Wolbachia的重大科学意义和Wolbachia在生物防治和遗传工程领域的潜在用途 ,近年来迅速成为国际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其中 ,Wolbachia检测技术 ,尤其是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是Wolbachia研究蓬勃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对Wolbachia的研究及其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BACHIA 共生细菌 分子检测技术 PCR 沃尔巴克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技术在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分子检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朱珺 王尚 +2 位作者 刘洋荧 冯凯 邓晔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氮循环是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之一,而微生物是驱动自然环境中氮循环最重要的动力。应用宏基因组技术来研究自然环境中直接参与氮循环的功能微生物类群的总量和多样性是近年来环境微生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最新氮循环功能微... 氮循环是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之一,而微生物是驱动自然环境中氮循环最重要的动力。应用宏基因组技术来研究自然环境中直接参与氮循环的功能微生物类群的总量和多样性是近年来环境微生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最新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类群的研究发现,聚焦各转化过程中(包括固氮、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氮同化/异化还原、氨化和同化作用等)分子标记基因的选择,重点介绍通过这些标记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在自然环境中检测到的微生物功能类群的分布状况,最后指出分子检测技术的革新和完善的数据分析平台的建立对未来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功能基因 氮循环 分子检测技术 功能微生物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HPV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比较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冰冰 肖长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6-1110,共5页
已知HPV病毒型别众多且易发生高频突变,故临床检验很难做到完全、准确的检出.现已上市的多种检测HPV的方法,优劣各异,而目前唯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获得了国内外临床使用许可。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本身又具有一些问题,如引物的结合... 已知HPV病毒型别众多且易发生高频突变,故临床检验很难做到完全、准确的检出.现已上市的多种检测HPV的方法,优劣各异,而目前唯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获得了国内外临床使用许可。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本身又具有一些问题,如引物的结合区段、检测通量及检测成本等,这些问题使检测设计难以顾全,同时它也没能解决检测HPV型别全覆盖和型别绝对特异等问题。下面就HP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宫颈HPV感染 HPV型别 生物学检测 二代杂交捕获 HPV病毒 检测试剂盒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膏药病病原菌的鉴定与检测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7
作者 刘吉平 《蚕学通讯》 2024年第1期76-76,共1页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团队在桑树膏药病原菌Septobasidium sp.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专利号:ZL202110034437.7)。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发明专利授权 分子检测技术 华南农业大学 专利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分子的高通量检测技术
18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1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分子检测技术 生物分子 高通量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电子学 生物电子学 多学科交叉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植物源成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旭婉 高东微 +2 位作者 王菊芳 李志勇 刘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0-346,共7页
植物性食品是人类膳食主要组成部分,其掺假现象刺激了植物源性成分鉴别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基于体外扩增的基因检测技术和基于免疫的特定蛋白检测技术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植物源成分鉴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实例与研究进展,... 植物性食品是人类膳食主要组成部分,其掺假现象刺激了植物源性成分鉴别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基于体外扩增的基因检测技术和基于免疫的特定蛋白检测技术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植物源成分鉴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实例与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植物源性成分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金娟 《江西农业》 2018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较传统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和便捷等优点。基于此,本文综述PCR法、ELIS...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较传统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和便捷等优点。基于此,本文综述PCR法、ELISA法、分子免疫技术、酶抑制法和生物传感器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农兽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残留和细菌污染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