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Pi9和Bt基因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圣 倪大虎 +7 位作者 陆徐忠 李莉 王文相 章琦 赵开军 张亮 郭霞 杨剑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的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的Pi9基因、抗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Bt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病、虫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聚合了Xa23、Pi9和Bt基因的株系HB1471、HB147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的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的Pi9基因、抗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Bt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病、虫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聚合了Xa23、Pi9和Bt基因的株系HB1471、HB1473能同时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与Xa23、Pi9基因的供体材料L10相比,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谱相同、抗性水平相当;对稻纵卷叶螟抗性与Bt基因的供体亲本MH63-Bt水平相当。Xa23、Pi9和Bt三基因纯合株系可以作为水稻育种的多抗供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 Pi9和B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Stvb-i、Pi-13种抗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海波 邹美智 +4 位作者 任洪岩 王景余 闫双勇 李艳萍 冯瑞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了选育抗多种病害的水稻新品种,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378份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培育的聚合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的花培后代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实现Xa23、P... 为了选育抗多种病害的水稻新品种,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378份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培育的聚合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的花培后代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实现Xa23、Pi-1与Stvb-i抗3种病害基因的聚合,经PCR检测与抗病鉴定,培育出10份抗性遗传稳定、表达高效的粳稻新种质资源。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型的同时,仍然需要与传统的人工抗病鉴定的表现型结果相结合,才能保证选择的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花药培养 基因聚合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Xa23和bph20(t)基因 被引量:9
3
作者 毛钟警 刘丕庆 +1 位作者 蒋利和 李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35-838,共4页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聚合Xa23和bph20(t)基因的纯合植株,为水稻育种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杂交、回交和田间多代选择,在分离群体中,通过标记跟踪,结合抗性鉴定,选择具有聚合双抗基因的个体。【结果】C189标记辅助选...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聚合Xa23和bph20(t)基因的纯合植株,为水稻育种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杂交、回交和田间多代选择,在分离群体中,通过标记跟踪,结合抗性鉴定,选择具有聚合双抗基因的个体。【结果】C189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特异性好,扩增效果稳定,选择准确率接近95%,说明该标记完全可以用于标记育种实践;标记BYL7在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效率,但效率不高;通过接种鉴定,在BC2F2群体中有16株具有Xa23、bph20(t)双基因聚合个体。【结论】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标记C189,与bph20(t)紧密连锁的标记BYL7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BC2F2群体中培育出具有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双抗基因的个体。证明分子标记方法聚合是一个简单有效培育水稻多抗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xa23 bph20(t) 基因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4、Xa23和Pi9基因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海福 阎勇 +3 位作者 秦钢 唐梅 莫海玲 于松保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08-411,共4页
利用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Xa4和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Pi9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选用广西具有代表性的13个稻瘟病菌株、白叶枯病广致病型菌系P6和中国7个流行菌系... 利用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Xa4和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Pi9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选用广西具有代表性的13个稻瘟病菌株、白叶枯病广致病型菌系P6和中国7个流行菌系对杂交后代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聚合了Xa4、Xa23和Pi9基因的株系09-371、09-375能同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对白叶枯病抗谱和抗性水平与供体材料W7相当,对稻瘟病的抗性与供体亲本75-1-127水平相当。Xa4、Xa23和Pi9三基因纯合株系可以作为水稻育种的多抗供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稻瘟病 xa4 xa23 Pi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抗病基因Pigm-1和Xa23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德卫 何旎清 黄凤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5,共9页
【目的】创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新材料。【方法】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1的双抗77009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IRBB23为父本,以象牙香占为母本,利用杂交和复交方法,借助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分离世代对目标基因进行检测,结合... 【目的】创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新材料。【方法】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1的双抗77009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IRBB23为父本,以象牙香占为母本,利用杂交和复交方法,借助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分离世代对目标基因进行检测,结合田间多代选育和抗性鉴定,选育多抗、综合性状优良的5个稳定株系,分析其农艺性状;然后利用三系不育系靓香A分别与象牙香占及5个稳定株系进行杂交配组,对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并对5个稳定株系进行恢复基因检测。【结果】获得R21-1、R21-2、R21-3、R21-4和R21-5 5个均含有Xa23和Pigm-1双基因稳定聚合系,这5个改良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不育系靓香A与5个稳定株系的杂交组合中,只有组合靓香A/R21-1表现结实正常,而其余组合均表现半不育;与亲本R21-1相比,组合靓香A/R21-1的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优异亲本R21-1的特性,整精米率表现显著提高,米质可以达到二级部颁优质米标准。【结论】创制了5个稳定的Xa23和Pigm-1双基因聚合系,其中改良系R21-1含有恢复基因Rf3,可用于水稻多基因聚合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Pigm-1 xa23 聚合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PCR分子标记定位及辅助选择 被引量:82
6
作者 潘海军 王春连 +4 位作者 赵开军 章琦 樊颖伦 周少川 朱立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1-507,共7页
用Xa2 3的近等基因系CBB2 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构建了包含 2 5 6 2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通过分析 5 71个感病单株 ,找到 2个新的与Xa2 3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M187和RM2 0 6 ,它们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1cM和 1 9cM。通过筛选 ... 用Xa2 3的近等基因系CBB2 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构建了包含 2 5 6 2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通过分析 5 71个感病单株 ,找到 2个新的与Xa2 3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M187和RM2 0 6 ,它们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1cM和 1 9cM。通过筛选 12 0 0个RAPD引物 ,获得 2个与Xa2 3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RpdH5和RpdS1184 ,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0cM和 7 6cM。利用丰富占 /CBB2 3、绿油占 /CBB2 3两个实际育种F2 群体 ,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 ,测算了RpdS1184、RM2 0 6和RpdH5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对于丰富 2 3群体 ,RpdH5和RpdS1184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91 0 %和 87 3% ,如果同时使用这两个标记 ,可使MAS的准确率达 99%。对于绿油 2 3群体 ,RpdH5、RpdS1184和RM2 0 6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77 1%、81 1%和 80 8%。同时使用RpdH5、RpdS1184标记的MAS准确率为 90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的准确率为 91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RpdS1184标记的准确率为 9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白叶枯病基因 xa23 PCR分子标记 标记定位 辅助选择 人工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早稻恢复系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德卫 叶宁 +4 位作者 叶新福 郑向华 程朝平 卢礼斌 黄凤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6,共6页
利用常规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水稻材料IRBBL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早稻恢复系东南恢012的为受体材料,在低世代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在分离群体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利用常规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水稻材料IRBBL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早稻恢复系东南恢012的为受体材料,在低世代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在分离群体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高代稳定株系中采用苗期群体鉴定技术,最终获得一系列目标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早熟恢复系材料。通过白叶枯病菌株的专化强毒菌系P6对8份材料进行田间接种鉴定,筛选出7份抗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材料,并对这些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开展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白叶枯病 xa2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在选育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艳 王逸超 +5 位作者 樊继伟 卢白关 秦德荣 曹文磊 王萍 徐大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1,共4页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中野5112’为抗源,以优良水稻品种‘中稻88’和‘中粳Q-196’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EST标记C189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中野5112’为抗源,以优良水稻品种‘中稻88’和‘中粳Q-196’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EST标记C189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获得70份目标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使用鉴别菌系P6,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法,在孕穗期对44份重点株系进行抗性鉴定,所有株系在孕穗期都表现抗病。结果表明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开展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简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xa23 白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Pi-1和Pi-2基因改良两系不育系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112
9
作者 柳武革 王丰 +8 位作者 金素娟 朱小源 李金华 刘振荣 廖亦龙 朱满山 黄慧君 符福鸿 刘宜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8-1136,共9页
以含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BL122为供体,温敏核不育系GD-7S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1、Pi-2基因导入温敏核不育系GD-7S中,获得5个携带两个抗性基因的纯合改良不育株系。利用34个广东代表性稻... 以含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BL122为供体,温敏核不育系GD-7S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1、Pi-2基因导入温敏核不育系GD-7S中,获得5个携带两个抗性基因的纯合改良不育株系。利用34个广东代表性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5个改良株系的抗性频率为94.12%-97.06%,而对照GD-7S抗性频率仅为17.65%;自然病圃诱发鉴定5个改良株系的叶瘟和穗颈瘟均为0级,表现高抗。经自然条件和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改良株系与对照均为无或少花粉败育类型,自交结实率为0,说明不育起点温度与对照基本一致。统计分析表明,除剑叶长和每株穗数外,改良株系与对照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与恢复系L38杂交,改良株系的杂种F1与对照的F1大多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说明改良株系基本保持了GD-7S的农艺性状和配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Pi-1 Pi-2 两系不育系 稻瘟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上的应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裴庆利 王春连 +2 位作者 刘丕庆 王坚 赵开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实践证明,培育抗病虫品种是控制水稻病虫害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总结了目前已报道和定位的抗病虫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情况,指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不同类型抗病虫基... 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实践证明,培育抗病虫品种是控制水稻病虫害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总结了目前已报道和定位的抗病虫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情况,指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不同类型抗病虫基因到同一品种,可以提高品种抗性、拓宽抗谱,是水稻抗病虫品种培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病性 抗虫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和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 被引量:35
11
作者 姚姝 陈涛 +5 位作者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赵庆勇 周丽慧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7,共7页
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母本,具有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聚合育种。利用与Stv-bi基因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紧密连锁的CAPS功能标记对... 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母本,具有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聚合育种。利用与Stv-bi基因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紧密连锁的CAPS功能标记对其分离世代进行标记位点的检测,结合田间多代选育、抗性鉴定和籽粒胚乳外观鉴定,将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同时转育到高产品种中,筛选、培育出优质、抗病、高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系宁9108。利用与水稻优质及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不仅初步建立了优质、抗病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也为水稻优质、抗病、高产育种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和重要的中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暗胚乳突变基因 抗条纹叶枯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及其在棉花上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2
12
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1 位作者 朱协飞 潘家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3-970,共8页
修饰回交育种法是将杂种品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棉花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育种改良方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益完善地用于育种的选择中,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它以生产上推广或即将推广的品种为轮回... 修饰回交育种法是将杂种品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棉花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育种改良方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益完善地用于育种的选择中,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它以生产上推广或即将推广的品种为轮回亲本,将修饰回交育种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相结合,同时对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和具有育种目标性状的基因或QTL进行选择,从而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利用这一方法,以长江流域推广品种泗棉3号为轮回亲本,山西9424和7235品系分别为抗虫基因和优质QTL的供体亲本,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的优质QTL系统选择和外源Bt基因的表型及分子选择。在(泗棉3号×7235)BC1F4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株型稳定,且具有优质QTL的高强株系,在(泗棉3号×转Bt品系9424)BC4F1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抗棉铃虫效果明显的单株。进一步通过高世代优质和抗虫目标株系的互交,分子标记辅助目标性状选择,目标基因纯合及稳定性检测,使高强纤维QTL和Bt基因快速聚合,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抗虫棉新品系南农85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修饰回交 聚合育种 棉花 纤维强度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快速聚合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兴春 杨长登 +1 位作者 李西明 马良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以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五丰占 2号和主基因xa5控制的IRBB5为材料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和回交技术研究了主基因与微效多基因聚合的途径。经查阅GeneBank中RG5 5 6的序列 ,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3设计了一... 以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五丰占 2号和主基因xa5控制的IRBB5为材料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和回交技术研究了主基因与微效多基因聚合的途径。经查阅GeneBank中RG5 5 6的序列 ,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3设计了一条新的R引物 :5′CCAGACACCACTGCACATTC3′,克服了原引物Tm 值相差太大 ,扩增效率低的缺点 ,使PCR扩增效率提高了近 10倍。采用病斑长度与五丰占 2号相近且携有xa5基因的五丰占 2号2 /IRBB5B1 F1 植株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 30株二倍体植株 ,其中 16株携有xa5基因。携有xa5基因的植株的平均病斑长度仅 0 .1cm ,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双亲。成功地聚合了白叶枯病抗性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从配组到获得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聚合材料仅用两年时间 ,比常规育种方法缩短 1~ 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花药培养 基因聚合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携带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的水稻种质资源
14
作者 孙海波 邹美智 +3 位作者 任洪岩 王景余 李艳萍 冯瑞光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62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筛选携带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种质资源。结果表明:经PCR检测,从中选择出含两种抗病基因的材料有10个,占16.1%,其中Xa23和Pi-1呈阳性的材料有4个,Xa23和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1个,P...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62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筛选携带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种质资源。结果表明:经PCR检测,从中选择出含两种抗病基因的材料有10个,占16.1%,其中Xa23和Pi-1呈阳性的材料有4个,Xa23和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1个,Pi-1和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5个;含有一种抗病基因材料40个,占64.5%,其中Xa23呈阳性的材料有3个,占4.8%;Pi-1呈阳性的材料有17个,占27.4%;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20个,占32.3%;本试验为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抗病育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病 xa23 Stvb-i P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强度主效QTLs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聚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天抗 石玉真 +8 位作者 商海红 刘爱英 李俊文 龚举武 王涛 巩万奎 陈婷婷 黎波涛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6-403,共8页
利用2个纤维品质优异材料0-153和新陆早24与2个大面积推广品种鲁棉研28和冀棉516为亲本,配制了(冀棉516×0-153)×(冀棉516×新陆早24)(Pop1)、(鲁棉研28×0-153)×(鲁棉研28×新陆早24)(Pop2)组... 利用2个纤维品质优异材料0-153和新陆早24与2个大面积推广品种鲁棉研28和冀棉516为亲本,配制了(冀棉516×0-153)×(冀棉516×新陆早24)(Pop1)、(鲁棉研28×0-153)×(鲁棉研28×新陆早24)(Pop2)组合的双交F1群体,对3个纤维强度主效QTLs连锁的4个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并对不同QTLs的聚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标记的选择都表现出显著的遗传效应,在2个群体中纯合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单株平均纤维比强度在31.21~32.62 cN·tex^-1,杂合基因型单株平均纤维比强度在30.77-32.50 cN·tex^-1,单个标记的选择效应在0.80~1.51 cN·tex^-1;QTL^-1×QTL^-3和QTL-2×QTL^-3组合在2个群体中同时聚合该2个QTLs时单株平均纤维比强度达到33.40-34.08 cN·tex^-1,与2个QTLs均无单株相比选择效应在2.73~3.56cN·tex^-1,与只含有其中1个QTL单株相比选择效应在1.12-3.02 cN·tex^-1。此外,聚合效应分析表明,QTL-1与QTL-2可能是同一个QTL,QTL-2与QTL-3之间存在明显的上位效应。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纤维强度的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 QTL 聚合效应 纤维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抗虫抗病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玉营 李声春 李晓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19-126,共8页
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一旦发生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对于传统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到同一材料中,可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综合抗性。总结了水稻主... 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一旦发生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对于传统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到同一材料中,可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综合抗性。总结了水稻主要抗病虫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叶枯病 稻瘟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月 郭秀林 +1 位作者 赵敏 李国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66-69,77,共5页
由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已成为世界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品种携带有效抗病基因频率低,携带单一病害多个抗病基因和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严重匮乏,而且单基因抗性往往容易丧失。培育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聚... 由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已成为世界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品种携带有效抗病基因频率低,携带单一病害多个抗病基因和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严重匮乏,而且单基因抗性往往容易丧失。培育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聚合的小麦新种质,是防控白粉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品种金禾9123和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35的小麦品种普冰01为供体,以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52的小麦品种良星99为受体,通过两两杂交、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聚合抗白粉病基因Pm21、Pm35和Pm52。经鉴定,获得聚合3个抗白粉病基因(Pm21+Pm35+Pm52)的株系1个,聚合2个抗白粉病基因Pm21+Pm52或Pm35+Pm52的株系各2个。获得的聚合单株可以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三基因聚合系 被引量:68
18
作者 倪大虎 易成新 +7 位作者 李莉 汪秀峰 张毅 赵开军 王春连 章琦 王文相 杨剑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水稻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的杂交、自交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瘟病的Pi9(t)基因和抗白叶枯病的Xa21及Xa23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经多代大田或/和温室接菌鉴定、室内标记选择和田间农... 水稻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的杂交、自交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瘟病的Pi9(t)基因和抗白叶枯病的Xa21及Xa23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经多代大田或/和温室接菌鉴定、室内标记选择和田间农艺性状的筛选,获得了4个三基因聚合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L17-L20。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个稻瘟病小种、中国流行的7个白叶枯病菌系c1-c7以及安徽省流行的白叶枯病菌系进行大田或,和温室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株系L17-L20对20个稻瘟病小种均表现出抗性,抗性水平与Pi9(t)基因的供体亲本75-1-127相当,抗谱相同;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和抗谱与Xa23基因相似,不论在苗期还是在成株期均抗白叶枯病。与Xa21、Xa23基因的供体亲本M12和CBB23相比,成株期的抗性水平有所增强。利用多重PCR技术,在同一PCR反应中可同时选择Pig(t)和Xa21基因,提高了PCR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稻瘟病 Pi9(t)基因 xa21基因 xa23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9
作者 朱玉君 樊叶杨 +1 位作者 黄得润 庄杰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6-761,共6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本文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取得的主要进展,并讨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病虫害抗性 米质性状 产量性状 基因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育种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仁慧 刘炳亮 +4 位作者 寿路路 陈甜甜 王海燕 王秀娥 别同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41-1549,共9页
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V定位于不同簇毛麦种质的6VS染色体臂,对已知白粉病生理小种均表现高抗。小麦-簇毛麦小片段顶端易位系NAU421(T4VS-4DS·4DL)携带Wss1基因,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为选育兼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的育种新材料,以NA... 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V定位于不同簇毛麦种质的6VS染色体臂,对已知白粉病生理小种均表现高抗。小麦-簇毛麦小片段顶端易位系NAU421(T4VS-4DS·4DL)携带Wss1基因,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为选育兼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的育种新材料,以NAU421为亲本,分别与携有Pm21基因的品系Y16-Pm和携有PmV基因的品种扬麦22杂交,构建F2代分离群体,然后利用与Wss1和Pm21/PmV基因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CINAU301和MBH1对F2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86个NAU421/Y16-Pm的F2单株中,同时携有纯合Wss1和Pm21基因的单株有18株,比例为6.38%;在232个NAU421/扬麦22的F2单株中,同时携有纯合Wss1和PmV基因的单株有5株,比例为2.16%。细胞学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一致,说明CINAU301和MBH1可用于对Wss1和Pm21/PmV基因的高效选择。F3代株系抗病性鉴定表明,筛选出的23个双抗基因聚合体对白粉病免疫并高抗黄花叶病,可用于下一步双抗聚合品种(系)的筛选或作为抗病中间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 白粉病 基因聚合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