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物理-生物协同诱变联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李俊华 姬汉轩 +9 位作者 关世丽 桑世飞 朱红彩 王思维 王棋文 丰柳春 袁金红 郑阳阳 王书玉 姬生栋 《种业导刊》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传统育种技术因遗传基础狭窄、周期长等问题,难以满足高产、优质、抗逆协同提升的需求。通过整合物理诱变、生物诱变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成功构建了物理-生物协同诱变联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基于该体系成功培育出宏稻59、玉... 传统育种技术因遗传基础狭窄、周期长等问题,难以满足高产、优质、抗逆协同提升的需求。通过整合物理诱变、生物诱变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成功构建了物理-生物协同诱变联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基于该体系成功培育出宏稻59、玉稻518等4个新品种,为解决水稻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物理诱变 生物诱变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高抗白叶枯病恢复系 被引量:41
2
作者 邓其明 王世全 +2 位作者 郑爱萍 张红宇 李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通过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将来自IRBB24的2个抗白叶枯病基用,Xa21和Xa4,聚合到感病的杂交稻恢复系绵恢725中。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目标基因和亲本遗传背景差异分析快速获得了4个高机白叶枯病的恢复系姊妹系R207-1、R... 通过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将来自IRBB24的2个抗白叶枯病基用,Xa21和Xa4,聚合到感病的杂交稻恢复系绵恢725中。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目标基因和亲本遗传背景差异分析快速获得了4个高机白叶枯病的恢复系姊妹系R207-1、R2072、R207—3和R207~4。采用与目标抗性基凼相应的菲律宾菌系P1、P6和7个中国病原型代表菌系(CⅠ~CⅦ)对4个姊妹系及其杂交组合进行田间接种。结果表明,这些姊妹系及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抗病性强、抗谱广,其中杂交组合G46A/R207—2具有良好的产量潜力,将R2072定名为蜀恢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抗性 基因聚合 杂交水稻 恢复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美凤 王晓峰 +3 位作者 夏莲红 曹月琴 顾明飞 杨建芳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49-51,共3页
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水稻育种的重要辅助工具并已得到迅速发展。为提高水稻育种能力,加快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与研究进程,现重点介绍3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如水稻遗传图谱的构建、图位克隆... 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水稻育种的重要辅助工具并已得到迅速发展。为提高水稻育种能力,加快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与研究进程,现重点介绍3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如水稻遗传图谱的构建、图位克隆与基因定位、辅助育种等,并对目前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DNA分子标记技术 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探究
4
作者 郭洋 丁军莉 +1 位作者 苏洋 李旭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77-79,共3页
家禽养殖业发展中,家禽育种是提高家禽品质的关键。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辅助育种技术,具备快速、精准、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家禽育种领域,能够起到基因定位、辅助选择、辅助导入的效果,提高受体群目标性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 家禽养殖业发展中,家禽育种是提高家禽品质的关键。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辅助育种技术,具备快速、精准、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家禽育种领域,能够起到基因定位、辅助选择、辅助导入的效果,提高受体群目标性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的遗传背景,搭配转基因技术的情况下,还可以依照市场需求,创造出全新的家禽品种。该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的内涵,探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并对家禽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标记辅助育种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菌核病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希吏 李玲 +3 位作者 杨倩 安小敏 王玥 李文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1-84,88,共5页
我国是向日葵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种植区有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甘肃。然而,长期种植向日葵导致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目前,国内对于菌核病的防治措施主... 我国是向日葵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种植区有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甘肃。然而,长期种植向日葵导致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目前,国内对于菌核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生物菌剂、化学农药、土肥管理、农艺措施等方面。然而,要根治菌核病,最关键的手段仍在于培育抗性品种。为了提高向日葵抗病性,通过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向日葵菌核病抗病育种资料,分析了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HR)、根腐型菌核病(BSR)和茎腐型菌核病(MSR)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现状,以期为选育抗性品种和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生物学特性 抗性品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助力辣椒育种创新
6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5期17-17,共1页
据安徽省辣椒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总结会消息,经过4年攻关,安徽省已建立并优化了单性结实细胞核雄性不育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高效分子标记育种新技术,选育出16个具有优质、抗病、产量表现突出等特点的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其中包括高品质薄... 据安徽省辣椒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总结会消息,经过4年攻关,安徽省已建立并优化了单性结实细胞核雄性不育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高效分子标记育种新技术,选育出16个具有优质、抗病、产量表现突出等特点的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其中包括高品质薄皮椒品种3个、螺丝椒品种4个、线椒品种2个、牛角椒品种3个、羊角椒品种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雄性不育 辣椒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Pi2和Xa23基因改良广恢1002抗病性
7
作者 孔乐 徐琳 +7 位作者 姜文静 于咏梅 符恭震 李金华 霍兴 刘迪林 王丰 柳武革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3-1413,共11页
【目的】通过聚合Pi2和Xa23抗性基因改良广恢1002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为保持优异恢复系及深入挖掘强优势杂交稻组合潜力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华南稻区应用面积最大的迟熟弱感光恢复系广恢1002为改良对象,结合传统育种手段与分... 【目的】通过聚合Pi2和Xa23抗性基因改良广恢1002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为保持优异恢复系及深入挖掘强优势杂交稻组合潜力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华南稻区应用面积最大的迟熟弱感光恢复系广恢1002为改良对象,结合传统育种手段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稻瘟病基因Pi2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一次性导入广恢1002,对筛选出的5个抗性改良系进行抗性鉴定、农艺性状测定和稻米品质考察,并将其与吉丰A进行组配,分析其杂种优势。【结果】根据分离群体的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综合田间农艺性状的表现,从BC4F4代群体筛选出5个纯合抗性改良系(R1002-1、R1002-2、R1002-3、R1002-4和R1002-5)。经考察发现,5个抗性改良系与广恢1002遗传相似性达97.62%以上,在主要农艺性状(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方面与广恢1002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稻瘟病抗性频率从61.5%增至79.5%~94.9%。白叶枯病抗性大幅增强,对Ⅲ、Ⅳ、Ⅴ和Ⅸ型白叶枯菌均表现为高抗,其中R1002-1和R1002-3米质较好,达部优二等。5个抗性改良系与吉丰A组配杂种F1代与吉丰优1002在主要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产量)方面无显著差异,米质等级均为普通。【结论】5个广恢1002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改良系的遗传背景回复达到预期,在不减产的前提下各改良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大幅增强,且部分改良系稻米品质有所提升,实现了改良目的。后续可代替现有广恢1002组配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更好的杂交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辅助标记选择 弱感光恢复系 抗稻瘟病 抗白叶枯病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房元瑾 孙子淇 +4 位作者 齐飞艳 刘华 黄冰艳 董文召 张新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736,共9页
花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高产优质抗病是花生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以传统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高密... 花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高产优质抗病是花生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以传统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高密度的基因型数据是花生产量、品质、抗病性状QTL定位和开发分子标记的基础。2019年我国花生骨干亲本狮头企和伏花生以及美国匍匐型花生品种Tifrunner的基因组序列相继公布,极大推动了花生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近年来,花生籽仁油酸含量、脂肪含量等品质性状,根结线虫病、锈病、叶斑病、青枯病等抗病性状,以及荚果、籽仁大小等产量组成性状的分子标记相继被开发。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功选育出了高油酸且高含油量、高油酸且抗病花生新品种或新种质。未来花生分子标记的开发利用需要重视优异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精准鉴定,建立高通量表型及基因型检测平台,以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策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病虫害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何鸟飞 赵绪涛 +1 位作者 李开祥 杜德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除用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用油外,油菜还可以作饲料、绿肥、生物柴油等多功能用途。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油菜选育效率,加快...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除用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用油外,油菜还可以作饲料、绿肥、生物柴油等多功能用途。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油菜选育效率,加快了油菜产业的育种进程,使得我国油菜育种进入高速稳步发展的状态,对油菜高产、抗逆及高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为主要内容,比较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传统育种的优缺点,介绍了常见的分子标记的类型及特点,分别从油菜产量、品质、抗逆育种、适宜生育期、适应机械化收割、油菜观花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品种选育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给油菜育种提供的便利,同时分析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方面的局限性,展望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一步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为后续我国油菜高效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DNA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改良水稻恢复系粤恢826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维 何秀英 +5 位作者 廖耀平 程永盛 卢东柏 陆展华 陈钊明 陈粤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48-1754,共7页
【目的】改良杂交稻恢复系粤恢826,以提高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米质,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方法】以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及蜡质基因Wx的中间材料Z1103为供体亲本,杂交水... 【目的】改良杂交稻恢复系粤恢826,以提高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米质,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方法】以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及蜡质基因Wx的中间材料Z1103为供体亲本,杂交水稻强恢复系粤恢826为受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和系谱选育方法,聚合4个外源基因以改良粤恢826的抗病性和米质,并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鉴定。【结果】经SSR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病性及米质鉴定,获得以粤恢826为遗传背景且含有目标基因的6个改良株系,通过农艺性状筛选与恢复力测试,优选到一个含有Pi1、Xa23和Wx基因的纯合株系,其恢复力好,农艺性状优良,2014年早造定名为粤恢88,其田间鉴定稻瘟病抗性3级,白叶枯病抗性1级,米质为软米。2014年晚造与两系不育系Y58S配制杂交稻组合Y两优88,其在品比试验中产量达6543 kg/ha,比对照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4.97%,未达显著水平(P>0.05),且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国优3级和省优3级。【结论】MAS技术可有效聚合多基因(Pi1、Xa23和Wx基因),使粤恢826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明显改良,获得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米质为软米的新恢复系粤恢88,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米质 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文滨 韩英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7-925,共9页
分子标记、QTL的研究和辅助选择应用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批与大豆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态性状、抗生物胁迫性状相关的QTL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但近年来分子标记和QTL研究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转向功能标记(FM s:EST-SSR、SN... 分子标记、QTL的研究和辅助选择应用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批与大豆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态性状、抗生物胁迫性状相关的QTL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但近年来分子标记和QTL研究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转向功能标记(FM s:EST-SSR、SNP和候选基因)的研究,相继启动大豆EST计划和大豆功能基因组计划,以期使功能基因和性状直接联系起来,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我国目前分子标记和QTL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利用随机标记(RM s:RAPD、SSR和AFLP)对性状进行研究。该文就国内外大豆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分子育种技术发展动态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配套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婷 苏淑钗 +2 位作者 王倩 刘万平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85-10187,10222,共4页
[目的]研究板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配套育苗技术,以期节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苗木培育成本、缩短育种年限。[方法]按照板栗的横径和纵径,采取1/2、1/3、1/4等切取比例以及横切、竖切、斜切、双边竖切等切取方法,共计10个处理。测定各处理... [目的]研究板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配套育苗技术,以期节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苗木培育成本、缩短育种年限。[方法]按照板栗的横径和纵径,采取1/2、1/3、1/4等切取比例以及横切、竖切、斜切、双边竖切等切取方法,共计10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发芽率、成活率及苗木形态指标,分析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3斜切为最佳切取方式,不仅可以保证高发芽率、成活率,且经其处理后的幼苗生长状况与对照的板栗幼苗无明显差异,苗木质量较高。[结论]该套育苗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育苗成本,缩短育种年限,还可促进板栗提前发芽,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辅助蔬菜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廉勇 陈源闽 +4 位作者 王勇 张艳萍 赵彦 李敬起 王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78-79,111,共3页
遗传标记先后经历了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4个发展阶段.目前分子标记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它是以生物大分子物质核酸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与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等遗传标记相比.分子标记... 遗传标记先后经历了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4个发展阶段.目前分子标记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它是以生物大分子物质核酸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与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等遗传标记相比.分子标记具有以下优点:(1)直接以DNA形式表现,不受组织类别、发育时期和环境条件等干扰;(2)数量多,可遍及整个基因组;(3)多态性高;(4)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的连锁遗传现象。从发展进程上.可把它们分成3个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技术 蔬菜育种 遗传标记 形态标记 细胞标记 生化标记 目标性状 分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研究动态 被引量:2
14
作者 卓仁英 陈益泰 陆志群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7-13,共7页
总结了国内外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对标记座位——连锁关系的统计方法,利用标记资料进QTL 行数量性状参数的估计方法和育种值的计算以及育种的相对效率,对目前林木应用技术存在的问 MAS MAS 题、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研究动态 林木育种 综述 MA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育种技术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东天 胡红霞 《中国水产》 201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是分子育种手段中的一种,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育种过程中形态学标记数目少、受...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是分子育种手段中的一种,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育种过程中形态学标记数目少、受环境影响大、选择准确性较低的不足,而且可以进行早期选择,大大提高育种效率。鲟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鲟鱼浑身上下都是宝,其卵做成的鱼子酱更有“黑色黄金”的美誉。鲟鱼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而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由于鲟鱼性成熟晚,繁殖周期长,育种的世代间隔很长,仅通过传统手段开展鲟鱼育种周期太长,从而限制了优良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现代育种技术 鲟鱼 DNA分子标记 展望 应用 目标性状 形态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娜 曹凯鑫 +1 位作者 刘小东 李宜璇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80-84,共5页
羊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加快羊育种进程、促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传统育种方法,D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标记数量多、多态性高、遗传稳定等优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 羊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加快羊育种进程、促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传统育种方法,D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标记数量多、多态性高、遗传稳定等优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概述其在羊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选育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羊育种改良研究及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羊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技术 育种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宏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8-10,共3页
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上的应用现状,主要从单个基因的转移、多个抗病基因的聚合两个方面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 稻瘟病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富 唐梅 +2 位作者 卢宏琮 何聪 廖张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开展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鉴定,为育成持久、广谱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提供优异的遗传资源和技术参考。【方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育种技术,将持久、广谱的抗稻瘟病基因Pi1、Pi2和Pigm导入恢... 【目的】开展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鉴定,为育成持久、广谱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提供优异的遗传资源和技术参考。【方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育种技术,将持久、广谱的抗稻瘟病基因Pi1、Pi2和Pigm导入恢复系桂R1703,获得了单基因、双基因和三基因导入系,并对其进行稻瘟病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分析不同抗稻瘟病基因间的抗性效应及抗性基因导入对受体亲本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杂交后代和回交群体的Pi1、Pi2和Pigm基因相关分子标记检测,发现抗稻瘟病基因Pi1、Pi2和Pigm已成功导入到桂R1703中,筛选获得7个携带有抗稻瘟病基因且抗性和农艺性状综合表现优良的导入株系,表现出较强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导入系中,抗稻瘟病基因的抗性效应排序为为Pigm>Pi2>Pi1;双基因和三基因导入系的稻瘟病抗性均强于单基因导入系,尤其以三基因导入系抗性最强,不同基因聚合的抗性效应排序为Pi1+Pi2+Pigm>Pi2+Pigm>Pi1+Pigm>Pi1+Pi2。7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株系与桂R1703在穗长和千粒重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有2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株高显著高于桂R1703(P<0.05,下同);有1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株有效穗显著高于桂R1703;有3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穗总粒数显著高于桂R1703;有5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结实率显著低于桂R1703;有2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株产量显著低于桂R1703;有4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桂R1703。【结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可有效聚合多基因(Pi1、Pi2和Pigm基因),使恢复系桂R1703的稻瘟病抗性得到明显提升,获得一系列抗稻瘟病且与亲本其他性状相近的遗传材料,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芳萍 曹世勤 +8 位作者 郭莹 杜久元 鲁清林 吕迎春 白斌 周刚 张文涛 马瑞 何瑞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 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及的抗病性、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方法和定位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涉及技术的现状、局限性及优势,从而为后续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多基因聚合和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布局提供技术指导,以降低西北麦区和小麦主产区条锈病流行的频率,进一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条锈基因 分子标记 连锁和关联分析 测序技术 育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立训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2期11-12,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水稻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新途径,重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和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策略...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水稻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新途径,重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和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策略,并着重介绍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质量性状改良、数量性状改良、基因聚合、基因渗入和回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初步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水稻 育种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