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个水稻骨干系的分子聚类及其遗传育种学意义 Ⅰ分子标记多态性与杂交亲和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松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对36个水稻骨干系进行了RFLP(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并对这些水稻材料的162个杂交组合育性进行了分组分类研究。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研究表明,亚种内杂交组合育性显著高于亚种间杂交组合育性。亚种间杂交不育性是由... 对36个水稻骨干系进行了RFLP(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并对这些水稻材料的162个杂交组合育性进行了分组分类研究。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研究表明,亚种内杂交组合育性显著高于亚种间杂交组合育性。亚种间杂交不育性是由籼粳两个亚种间深刻的遗传分化引起的。广亲和性品种为亲本之一的杂交组合多数(71.7%)具有正常的育性,RFLP分析表明,这些杂交组合的遗传基础特殊,其遗传距离大于典型的亚种内组合距离,而小于典型的亚种间遗传距离。广亲和性水稻种质的创建、改造和利用潜力是大的,广亲和基因作用及其与杂种优势表现有关的若干遗传育种学问题要协同一并去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多态性 杂交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分子标记在香菇F_1代群体中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 被引量:3
2
作者 程水明 干建平 +1 位作者 刘世旺 王蔚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22-2926,共5页
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AFLP标记在两个香菇菌株间(IB01×IB15)杂交F1代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FLP标记在该F1代群体中的多态性较高,分离位点出现的平均频率是32.55%,分离方式有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及异常分离3种方... 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AFLP标记在两个香菇菌株间(IB01×IB15)杂交F1代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FLP标记在该F1代群体中的多态性较高,分离位点出现的平均频率是32.55%,分离方式有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及异常分离3种方式,3种分离位点出现的数量与平均频率分别为602、28.86%,271、12.99%,49、2.35%,其中孟德尔分离位点占分离位点总数的53.99%。15.34%的AFLP标记表现了偏分离,偏离的方向趋于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 多态性 分离方式 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基因组计划进展篇:3.烟草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构建和重要抗病基因定位 被引量:9
3
作者 肖炳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是基因定位、图位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础[1]。普通烟草基因组较大,分子标记多态性水平较低[2],为遗传连锁图构建、基因定位等相关研究造成较大困难。近年来,Bindler等[3-4]利用美国烟草基因组测序项目的...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是基因定位、图位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础[1]。普通烟草基因组较大,分子标记多态性水平较低[2],为遗传连锁图构建、基因定位等相关研究造成较大困难。近年来,Bindler等[3-4]利用美国烟草基因组测序项目的序列数据,开发了大量SSR标记,构建了高密度烟草遗传连锁图。由于他们使用的作图群体为烤烟和晒烟品种间杂交F2群体,遗传差异相对较远,可供烤烟利用的标记数有限。在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多个项目的资助下,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行业内外相关单位,开展了烟草分子标记开发、遗传连锁图构建和抗病基因定位等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抗病基因定位 遗传连锁图 普通烟草 基因组计划 分子标记多态性 农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MSTN基因Cac8I酶切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铮铸 巩元芳 +2 位作者 伍昭龙 李祥龙 刘艳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9-412,共4页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ac8I对山羊MSTN基因的676bp扩增产物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分析,检测到三种基因型,其酶切位点分别由两种共显性基因控制;对该片段的纯合型(AA、BB)分别测序发现,BB型在3726碱基处发生了C→A的突变。上述结果为首次...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ac8I对山羊MSTN基因的676bp扩增产物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分析,检测到三种基因型,其酶切位点分别由两种共显性基因控制;对该片段的纯合型(AA、BB)分别测序发现,BB型在3726碱基处发生了C→A的突变。上述结果为首次试验证实山羊MSTN内含子二(676bp)区域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肌肉抑制素基因 遗传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EMS突变体库的构建及SCoT标记筛选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方小梅 杨文娟 +8 位作者 王于栋 唐恬 吴银环 陶建波 王艺钢 王俊珍 朱剑锋 张建 易泽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5,共12页
苦荞属于蓼科荞麦属1年生草本植物,药食两用,营养价值丰富.该研究以苦荞测序品种“品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技术构建苦荞突变体库,并利用形态观察及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分子标记对突变体进行了筛选分析,... 苦荞属于蓼科荞麦属1年生草本植物,药食两用,营养价值丰富.该研究以苦荞测序品种“品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技术构建苦荞突变体库,并利用形态观察及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分子标记对突变体进行了筛选分析,主要研究结果为:(1) 0.6%EMS处理12 h为“品苦1号”最佳诱变处理;(2)构建了包含966个株系的苦荞突变体库,M2代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得到包括籽粒大小因子、籽粒形状因子、植株产量因子、植株表型因子的4大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将M2代群体按农艺性状的差异分为4大类;(3)利用26条SCoT引物对“品苦1号”诱变M2代群体进行PCR扩增,共得到26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诱变M2代与野生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3 8~0.324 5之间,其中PKM2-803和对照“品苦1号”(CK)间的遗传距离最大,PKM2-097和CK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将966份材料分为4大类,与表型分类相似,表明EMS诱变导致苦荞在表型性状及DNA分子水平均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 突变体库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鑫祯 唐露 +2 位作者 汪雨 邵士成 罗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飘带兜兰(Paphiopedilum parishii)分布范围狭窄,仅在中国、缅甸、泰国以及老挝有少量分布。近年来,因生境破坏和人为滥采而导致飘带兜兰野生种群极度缩减。为开发种内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保护生物学研究,该研究对飘带兜兰4个野生个体... 飘带兜兰(Paphiopedilum parishii)分布范围狭窄,仅在中国、缅甸、泰国以及老挝有少量分布。近年来,因生境破坏和人为滥采而导致飘带兜兰野生种群极度缩减。为开发种内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保护生物学研究,该研究对飘带兜兰4个野生个体经测序、组装、注释获得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与已公布的飘带兜兰2个个体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差异。结果表明:(1)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环状四分体结构,基因组长度为154 403~154 809 bp,共编码129个基因,包括7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9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以及4个假基因。(2)在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中检测到103~107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位点,其中21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此外,在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中还检测到60个长序列重复,包括17~21个正向重复、18~29个反向重复、9~16个回文重复、4~9个互补重复。(3)通过比较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共发现70处变异,包括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60个插入缺失(InDels)。其中,有3个SNP位点发生了非同义替换,导致编码功能基因的氨基酸发生改变;19个插入缺失多态性较高,具有开发为分子标记的潜力。(4)通过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值(Pi)共发现8个有变异的区域,Pi值为0~0.006 32,其中变异度较大的是rps3-rpl22、trnL-UAC-rpl32、rpoB-trnC-GCA以及ycf4,这些高变区可开发为分子标记用于评估飘带兜兰遗传多样性。(5)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聚在一起,与长瓣兜兰互为姐妹群。综上表明,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SSRs、长序列重复、SNPs、InDels以及核苷酸序列呈现了足够的种内多样性,可开发成分子标记用于该种的系统演化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全基因组 飘带兜兰 序列差异 多态性分子标记 插入缺失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10个现行栽培桑树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仁志 颜新培 +1 位作者 李健 张学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7-841,共5页
利用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湖南省现行推广的10个桑树品种的指纹图谱,作为该省区桑树遗传育种辅助选择和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从36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带型丰富、多态性较高的5对引物对10份桑树品种材料进行扩增,共检测... 利用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湖南省现行推广的10个桑树品种的指纹图谱,作为该省区桑树遗传育种辅助选择和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从36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带型丰富、多态性较高的5对引物对10份桑树品种材料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4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达27.88%。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形态学方面的分类结果一致,在遗传相似系数0.79处,10个桑树品种聚为3类:三倍体品种湘桑6号单独聚为一类,其余9个品种聚为一类,其中广东桑品种苗33又单独聚为一类,8个鲁桑品种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湖南省推广品种 DNA指纹图谱 扩增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