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分子标记图谱的构建和一些重要性状的定位 被引量:11
1
作者 倪西源 王学德 +2 位作者 程超华 王晓玲 张昭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农艺性状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DNA分子标记技术 棉花 质量性状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构建美洲黑杨×欧美杨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新叶 尹佟明 +5 位作者 诸葛强 黄敏仁 朱立煌 翟文学 邬荣领 王明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9-213,共5页
本文利用RAPD标记和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欧美杨(P.euramericana)的F1 群体 ,构建了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验过程中对1040个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共选出127个引物用于作图群体(包括双亲... 本文利用RAPD标记和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欧美杨(P.euramericana)的F1 群体 ,构建了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验过程中对1040个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共选出127个引物用于作图群体(包括双亲共92个无性系)的随机扩增 ,这127个引物产生229个多态基因座 ,其中符合“拟测交”1∶1分离的有214个。利用多点连锁分析 ,形成19个连锁群及6个三连体和14个连锁对。由19个连锁群构成的图谱含标记129个 ,总图距为1914 2cM ,覆盖杨树基因组约73 62 %。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4 84cM。本研究获得了中等密度的美洲黑杨×欧美杨的一个连锁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RAPD 美洲黑杨×欧美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Ogu CMS恢复系16C外源恢复基因染色体片段SSR标记图谱构建与比较
3
作者 俎峰 和春芳 +6 位作者 杨素娟 何晓莹 陈苇 李劲峰 张国建 张建昆 王敬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1-777,共7页
为推进Ogu CMS不育系统杂种优势利用,探知甘蓝型油菜Ogu CMS优良恢复系16C外源导入恢复基因Rfo携带的染色体片段大小并比较其与欧洲Ogu CMS恢复系R2000的异同,以Ogu CMS不育系81A与恢复系16C为双亲构建F2分离群体,结合38对依据萝卜参考... 为推进Ogu CMS不育系统杂种优势利用,探知甘蓝型油菜Ogu CMS优良恢复系16C外源导入恢复基因Rfo携带的染色体片段大小并比较其与欧洲Ogu CMS恢复系R2000的异同,以Ogu CMS不育系81A与恢复系16C为双亲构建F2分离群体,结合38对依据萝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SSR引物进行育性性状差异标记筛选,并构建Rfo基因连锁标记图谱。SSR标记筛选结果显示:12对SSR引物在F2分离群体不育与可育DNA混合池间表现出差异,其中R9SSR2416与R9SSR3326为两侧边缘标记位点;16C与R2000差异比较结果显示:11对SSR标记在16C与R2000间扩增有差异,其中R9SSR2421与R9SSR3282为16C特有标记位点,其余9对为R2000特有标记位点。综上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Ogu CMS恢复系16C外源导入恢复基因染色体片段来源于萝卜R9染色体,片段大小约为3.30 Mb(Chromosome_R9:8480586-11779992),与欧洲Ogu CMS恢复系R2000恢复基因携带的外源染色体片段大小与来源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Ogu CMS恢复系 SSR标记 分子标记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BC2000、BC2001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宋铁英 包晓东 +2 位作者 宋亚娜 林智敏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4-267,共4页
运用细菌通用16S rRNA特异的引物对,将生防菌BC2000、BC2001和对照菌株用6种内切酶进行PCR—RFLP扩增分析。结果表明,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可把7种菌分成4组:A组为BC2000、BC2001;B组为圆褐固氮菌;C组为荧光假单胞菌;D组为拮抗菌LB2... 运用细菌通用16S rRNA特异的引物对,将生防菌BC2000、BC2001和对照菌株用6种内切酶进行PCR—RFLP扩增分析。结果表明,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可把7种菌分成4组:A组为BC2000、BC2001;B组为圆褐固氮菌;C组为荧光假单胞菌;D组为拮抗菌LB2、LB3、Apb。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图谱谱带清晰,差别明显,可作为生防菌BC2000、BC2001的分子标记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BC2000 BC2001 菌株 内切酶 PCR- RFLP 酶切图谱 分子标记图谱 16S RRNA基因 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单株产量构成因素的QTL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峰 官春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1-277,共7页
采用常规品系04-1139与高产多角果品系05-1054构建的F2代群体为作图群体,运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并对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QTL分析。遗传图谱... 采用常规品系04-1139与高产多角果品系05-1054构建的F2代群体为作图群体,运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并对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QTL分析。遗传图谱包含200个分子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上,总长度1700.23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8.50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对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2个QTL:其中单株有效角果数4个QTL,分别解释表型变异为35.64%、12.96%、28.71%和34.02%;每果粒数获得5个QTL,分别解释表型变异为8.41%、7.87%、24.37%、8.57%和14.31%;千粒重获得3个QTL,分别解释表型变异为2.33%、1.81%和1.86%。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增效作用可以同时来自高值亲本和低值亲本;文章中与主效QTL连锁的标记可用于油菜产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聚合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F2家系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产量构成因素 数量性状位点(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陶红霞 张军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167,共7页
对近年来构建的苹果遗传连锁图谱和相关重要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包括苹果单一群体遗传连锁图谱、多个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物理图谱的构建,以及抗病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并讨论了相关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近年来构建的苹果遗传连锁图谱和相关重要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包括苹果单一群体遗传连锁图谱、多个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物理图谱的构建,以及抗病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并讨论了相关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遗传连锁图谱后期的展望,为苹果育种者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性状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技术在木材来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蓉 殷亚方 +1 位作者 徐魁梧 叶克林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4,50,共5页
DNA技术在木材树种鉴别和产地鉴定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提高木材合法性检验的可信度和木制品产销链跟踪,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可行性。然而由于DNA技术特点和木材特性,其实际应用尚有一定难度。未来还需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尽快建立公... DNA技术在木材树种鉴别和产地鉴定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提高木材合法性检验的可信度和木制品产销链跟踪,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可行性。然而由于DNA技术特点和木材特性,其实际应用尚有一定难度。未来还需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尽快建立公共数据库,发挥其在合法木材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技术 DNA条形码 分子标记图谱 树种鉴别 产地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易斌 陈伟 +2 位作者 马朝芝 傅廷栋 涂金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6-682,共7页
通过QTL作图分析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以甘蓝型油菜中油821和保604 F1代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由20个连锁群组成的,包括251个分子标记(2个RFLP标记,72个RAPD标记,91个SSR标记,86个SRA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 通过QTL作图分析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以甘蓝型油菜中油821和保604 F1代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由20个连锁群组成的,包括251个分子标记(2个RFLP标记,72个RAPD标记,91个SSR标记,86个SRA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10个标记没有分配到连锁群中).图谱的平均图距为6.96 cM,共覆盖油菜基因组1 746.5 cM.在此图谱基础上采取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与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QTL共17个.其中控制株高的3个分别位于第4、第9和第10连锁群上,对性状的解释率为9.42%~17.58%;与分枝部位有关的4个分别位于第4、第6和第7连锁群上,其中Bp1和Bp2均位于第4连锁群,对性状的解释率为8.13%~15.20%;与主花序有效长有关的3个分别位于第4、第10和第16连锁群上,对性状的解释率为7.49%~23.36%;与一次有效分枝有关的2个分别位于第1、第4连锁群上,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5.29%~19.58%;与角果总数和千粒重有关的分别位于第4连锁群和第9连锁群上,贡献率分别为17.42%和7.64%;与单株产量有关的3个分别位于第3、第4和第15连锁群,共解释26.60%的表型变异.部分性状的QTL在连锁群上成簇分布,对性状贡献率很大,表现主效QTLs的特点,相应的性状之间也呈显著相关,这表明一因多效或者相关的QTLs之间紧密连锁是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中与主效QTLs连锁的标记可用于油菜产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双单倍体群体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产量 数量性状位点(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