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若干名词与术语的辨析和厘定
被引量:
20
1
作者
王铁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本文对多年来地质学中文文献中常见的约20个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名词与术语概念上的不规范现象,提出质疑、辨析和讨论,其中有些名词与术语的使用,还不限于有机地球化学的学科范畴。笔者期望通过讨论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和厘定,防止以讹传讹...
本文对多年来地质学中文文献中常见的约20个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名词与术语概念上的不规范现象,提出质疑、辨析和讨论,其中有些名词与术语的使用,还不限于有机地球化学的学科范畴。笔者期望通过讨论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和厘定,防止以讹传讹,使某些谬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并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分子
标志物
环状萜类
甾烷
正烷烃
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极半岛东北海域表层沉积有机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
9
2
作者
韩喜彬
赵军
+5 位作者
初凤友
潘建明
唐灵刚
许冬
边叶萍
葛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38,共1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南极半岛东北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 Corg)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值高于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δ13 Corg的变化说明该海域有...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南极半岛东北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 Corg)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值高于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δ13 Corg的变化说明该海域有机碳来源呈海洋水生生物来源和陆源混合的特征。正构烷烃的峰型分布、主峰碳、饱和烃轻重比C-21/C+22和(C21+C22)/(C28+C29)、甾烷组合和藿烷组合证实研究区西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其陆源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南极半岛和南舍得兰群岛;研究区东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偏以海源为主,且以低等浮游生物、藻类及细菌生物等海源输入为主。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奇偶优势指数(Odd-even Predominance,OEP)和甾烷C29ααα20S/(20S+20R)比值显示研究区D1-7站位和D5-9沉积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D5-2和D2-4站位的有机质演化程度低,其他站位介于中间状态。饱和烃中姥鲛烷、植烷及其比值(Pr/Ph)等组合显示研究区西部以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为主,其可能是受高温低盐别林斯高晋海水流和附近火山喷发的影响所致;研究区东部以还原—强还原沉积环境为主,可能是受低温高盐的威德尔底层水(WSBW)和威德尔海深层水(WSDW)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半岛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
海底表层沉积物
生物标志化合物
有机
质母源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若干名词与术语的辨析和厘定
被引量:
20
1
作者
王铁冠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文摘
本文对多年来地质学中文文献中常见的约20个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名词与术语概念上的不规范现象,提出质疑、辨析和讨论,其中有些名词与术语的使用,还不限于有机地球化学的学科范畴。笔者期望通过讨论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和厘定,防止以讹传讹,使某些谬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并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
关键词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分子
标志物
环状萜类
甾烷
正烷烃
蜡
Keywords
molecular organic geochemistry
biomarker
molecular marker
cyclic terpenoids
steroids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半岛东北海域表层沉积有机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
9
2
作者
韩喜彬
赵军
初凤友
潘建明
唐灵刚
许冬
边叶萍
葛倩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3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202
41376193)
+7 种基金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2-01-02
CHINRE2013-01-02
CHINARE2014-01-02
CHINARE2015-01-02
CHINARE2013-04-01
CHINARE2014-04-01
CHINARE2015-04-01)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西太平洋古气候研究"(GASI-04-01-02)
文摘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南极半岛东北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 Corg)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值高于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δ13 Corg的变化说明该海域有机碳来源呈海洋水生生物来源和陆源混合的特征。正构烷烃的峰型分布、主峰碳、饱和烃轻重比C-21/C+22和(C21+C22)/(C28+C29)、甾烷组合和藿烷组合证实研究区西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其陆源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南极半岛和南舍得兰群岛;研究区东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偏以海源为主,且以低等浮游生物、藻类及细菌生物等海源输入为主。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奇偶优势指数(Odd-even Predominance,OEP)和甾烷C29ααα20S/(20S+20R)比值显示研究区D1-7站位和D5-9沉积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D5-2和D2-4站位的有机质演化程度低,其他站位介于中间状态。饱和烃中姥鲛烷、植烷及其比值(Pr/Ph)等组合显示研究区西部以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为主,其可能是受高温低盐别林斯高晋海水流和附近火山喷发的影响所致;研究区东部以还原—强还原沉积环境为主,可能是受低温高盐的威德尔底层水(WSBW)和威德尔海深层水(WSDW)影响所致。
关键词
南极半岛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
海底表层沉积物
生物标志化合物
有机
质母源
沉积环境
Keywords
Antarctic Peninsula
molecular organic geochemistry
surface sediment
biomarker
organic matter sourc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分类号
P736.4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若干名词与术语的辨析和厘定
王铁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极半岛东北海域表层沉积有机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
韩喜彬
赵军
初凤友
潘建明
唐灵刚
许冬
边叶萍
葛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