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能电子被分子散射总截面的计算
1
作者 孙金锋 江玉海 +1 位作者 万凌德 杨向东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76-78,共3页
用光学势描述电子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互作用,根据可加性规则(additivityrule),对入射能量为10~900eV的电子被多原子分子C2H2散射的总截面(即弹性+非弹性截面)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与实验及其它理... 用光学势描述电子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互作用,根据可加性规则(additivityrule),对入射能量为10~900eV的电子被多原子分子C2H2散射的总截面(即弹性+非弹性截面)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与实验及其它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散射 总截面 分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与CH4和SiH4分子散射截面的理论计算
2
作者 陈其峰 蔡灵仓 王藩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77-178,共2页
用单中心球对称变分波函数和Burke等人公式分别计算了正电子与CH4和SiH4和分子相互作用静电势和极化势,在电子偶素形成阈以下,计算了低能正电子与CH4和SiH4分子散射总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和Jain理论值作了... 用单中心球对称变分波函数和Burke等人公式分别计算了正电子与CH4和SiH4和分子相互作用静电势和极化势,在电子偶素形成阈以下,计算了低能正电子与CH4和SiH4分子散射总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和Jain理论值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截面 正电子 SiH4 散射总截面 径向波函数 电子偶素 分子散射 CH4 球对称 单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被HF和HCl分子散射总截面的计算
3
作者 刘玉芳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7-80,共4页
利用光学势方法计算了能量在10eV—1000eV范围内电子被H、F和Cl原子散射的总截面,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又利用可加性规则(additivityrule)计算得到了电子被HF和HCl分子散射的... 利用光学势方法计算了能量在10eV—1000eV范围内电子被H、F和Cl原子散射的总截面,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又利用可加性规则(additivityrule)计算得到了电子被HF和HCl分子散射的总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势 散射总截面 分子散射 氟化氢 氯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原子分子散射中的动力学代数
4
作者 丁世良 燕子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82-184,共3页
(一)若求得系统的时间演变算子,就可以得到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各种物理量。这个时间演变算子是么正的,是一个李群的元素,把它在单位元素附近展开,第二项中包含系统的哈米。如果组成哈米的所有算子构成一个李代数... (一)若求得系统的时间演变算子,就可以得到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各种物理量。这个时间演变算子是么正的,是一个李群的元素,把它在单位元素附近展开,第二项中包含系统的哈米。如果组成哈米的所有算子构成一个李代数(或者再补充若干算子后构成李代数),则这些代数元素就是群的无穷小产生子。由它们来构成时间演变算子,这些算子前面的系数(群参数)满足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方程组的边界条件是确定的,这就把求解Schrodinger方程减化为求解微分方程组,这一方法是Athassid和Levine提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演变 双原子分子 分子散射 李群 边界条件 求解微分方程 列矩阵 半经典方法 对易关系 分离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球对称近似波函数计算的低能电子被NH_3,H_2O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
5
作者 袁建民 张志杰 唐荣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86-186,共1页
我们曾利用球对称近似波函数计算过CH<sub>4</sub>和SiH<sub>4</sub>分子对电子散射的截面。从分子的结构来看,NH<sub>3</sub>,H<sub>2</sub>O分子和CH<sub>4</sub>及SiH&... 我们曾利用球对称近似波函数计算过CH<sub>4</sub>和SiH<sub>4</sub>分子对电子散射的截面。从分子的结构来看,NH<sub>3</sub>,H<sub>2</sub>O分子和CH<sub>4</sub>及SiH<sub>4</sub>分子在下面是有共同特点的,即它们都是在一个重原子核周围分布着几个H核,这样我们在CH<sub>4</sub>和SiH<sub>4</sub>中曾使用过的,以重核为中心,对Hamiltonian中电子和核相互作用部分做多极展开,保留展开式中的第一项,即球对称部分,对NH<sub>3</sub>和H<sub>2</sub>O这样的分子也是适用的。在 Born—Oppenheimer近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对称 NH3 H2O 分子散射 Hamiltonian 微分截面 电子散射 多极展开 低能电子 展开式 极化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被分子散射总截面的计算
6
作者 余功奇 张莹 +1 位作者 江玉海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将光学势方法与可加性规则(additivityrule)相结合,我们计算了能量在10-1000eV范围内正电子被分子(H2,N2,HCl,NH3,CH4,SF6)散射的总截面,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正电子 分子散射 光学势 可加性 散射总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散射问题的李代数处理——关于AB+CD系统的振动-振动能量传递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希璋 丁世良 +2 位作者 马力 燕子杰 邓从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采用半经典近似方法所给出的关于AB+CD散射系统的相互作用势,构造系统的一种动力学代数h_(15), 利用这种代数计算了在非反应情况下系统的跃迁几率及势能的统计平均值,并在群参量的一次近似下探讨了跃迁过程中的选择定则。
关键词 分子散射系统 AB+CD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电子与H_2分子高振动激发散射动量迁移截面的研究
8
作者 冯灏 孙卫国 +1 位作者 王小炼 曾阳阳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84-86,101,共4页
采用体心坐标系下振动密耦合方法研究低能电子与H2分子高振动激发散射的动量迁移截面(momen-tum transfer cross section,MTCS)。通过对包含18个振动态、8个分波和16个分子对称性的研究,得到了收敛的密耦合框架下的v=0→v′=5,6,7,8,9,1... 采用体心坐标系下振动密耦合方法研究低能电子与H2分子高振动激发散射的动量迁移截面(momen-tum transfer cross section,MTCS)。通过对包含18个振动态、8个分波和16个分子对称性的研究,得到了收敛的密耦合框架下的v=0→v′=5,6,7,8,9,10等几个振动跃迁通道的动量迁移截面值,为进一步精确研究低能电子与H2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分子散射 动量迁移截面 高振动激发 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过滤瑞利散射技术测量火焰温度和密度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晟 刘晶儒 +5 位作者 胡志云 张振荣 张立荣 叶景峰 赵新艳 黄梅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01-2005,共5页
为了解决瑞利散射光易受米散射和背景杂散光干扰的问题,发展了结合窄线宽激光器、分子过滤器以及像增强器等技术的分子过滤瑞利散射技术。在图像诊断的基础上,依据测量的碘蒸气吸收光谱曲线,对CH4/air预混火焰进行了诊断,获得了密度场... 为了解决瑞利散射光易受米散射和背景杂散光干扰的问题,发展了结合窄线宽激光器、分子过滤器以及像增强器等技术的分子过滤瑞利散射技术。在图像诊断的基础上,依据测量的碘蒸气吸收光谱曲线,对CH4/air预混火焰进行了诊断,获得了密度场和温度场分布。距炉面15 mm火焰中心区域处,分子过滤瑞利散射(FRS)技术测量的温度为1 827 K±84 K,密度为0.19 kg/m3,其测温结果与CARS法的测温结果基本吻合。最后分析了FRS技术测温不确定度。实验表明FRS技术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可以定量测量温度和密度信息,有望应用于超音速燃烧流场、紊流场等复杂流场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过滤瑞利散射 激光燃烧诊断 碘蒸气过滤器 温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偏振相关极化势在低能电子散射中的应用
10
作者 袁建民 张志杰 唐荣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85-185,共1页
在Padial和Norcross所提出的一个方法里,被广泛用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相关势和极化长程热一起被应用于电子被原子分子散射的理论计算中,在我们前边的工作中把这种相关极化势和严格的交换作用一起应用在低能电子被惰性气体原子和碱土原子... 在Padial和Norcross所提出的一个方法里,被广泛用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相关势和极化长程热一起被应用于电子被原子分子散射的理论计算中,在我们前边的工作中把这种相关极化势和严格的交换作用一起应用在低能电子被惰性气体原子和碱土原子的散射计算中。结果表明,密度泛函中的相关势可以替代低能电子散射计算中常用的含参数的cut-off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势 电子散射 低能电子 密度泛函理论 散射计算 分子散射 散射过程 入射电子 开壳层 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能量对He-N_2的散射截面的影响
11
作者 王小琴 唐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和N2 体系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及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得出微分截面及总截面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He-N2 密耦方法 势模型 碰撞能量 散射截面 原子-分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组装体系中偶联单分子层膜结构的SERS光谱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晓卫 刘文华 +2 位作者 李欣然 王荣 吴霞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0-1608,共9页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电化学现场SERS光谱技术研究了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的SERS光谱随电位变化的规律.在该体系稳定的电位范围内表征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特征谱峰1011与1093 cm^(-1)、1575与1610 cm^(-1)以及1206与1215cm^(-1)这三对谱峰其强度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分析表明,偶联单分子层中吡啶环芳香性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是SERS光谱特征改变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有序膜 4 4’-二硫联吡啶 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电极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Fabry-Perot标准具在瑞利测风激光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舒志峰 唐磊 +5 位作者 王国成 董吉辉 徐文静 胡冬东 孙东松 窦贤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74-1480,共7页
描述了利用三通道Fabry-Perot(F-P)标准具作为鉴频器直接探测多普勒风场的原理。优化了三通道F-P标准具的设计参数。介绍了基于三通道F-P标准具研制的测风激光雷达接收机的结构。利用355 nm脉冲光,通过调节PZT电压来改变标准具的腔长,... 描述了利用三通道Fabry-Perot(F-P)标准具作为鉴频器直接探测多普勒风场的原理。优化了三通道F-P标准具的设计参数。介绍了基于三通道F-P标准具研制的测风激光雷达接收机的结构。利用355 nm脉冲光,通过调节PZT电压来改变标准具的腔长,对标准具的透过率曲线进行了初步测量,并分析了标准具的参数,标准具的带宽和峰值透过率较设计时分别增大了13%和10%。介绍了利用四波束反演水平风场的方法。根据标准具参数和信噪比计算的速度灵敏度较设计时下降了0.09%,风速精度在40 km以下优于5 m/s。同时,与风廓线雷达进行了比对,对163组数据的风速差进行统计,平均值为0.22 m/s,标准差为1.67 m/s,表明两者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道Fabry—Perot标准具 测风激光雷达 直接探测 分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细胞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曾敏静 马玮玮 +1 位作者 唐浴尘 高婷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6,共12页
细胞成像在生命科学与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振动光谱技术,结合非标记或探针标记技术可对细胞不同组分进行成像。由于自发拉曼光谱信号较弱,运用有效的增强手段可提高细胞成像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该文综... 细胞成像在生命科学与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振动光谱技术,结合非标记或探针标记技术可对细胞不同组分进行成像。由于自发拉曼光谱信号较弱,运用有效的增强手段可提高细胞成像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该文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相干拉曼光谱(CRS)、共振拉曼光谱(RRS)等拉曼增强方法在线粒体、溶酶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成像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上述方法在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等重要细胞生物分子成像中的应用。此外,还讨论了标记技术中拉曼探针的化学结构、增强因子、检出限等因素对细胞成像的影响,并分析了当前细胞拉曼成像的发展趋势、存在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细胞成像 拉曼探针 分子内共振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SE-COUPLING WAVE PACKET APPROACH TO Ar-N_2 SYSTEM OF NONREACTIVE SCATTERING
15
作者 Tingqi Ren, Huanwang Yang, Yici Zhang (Physics Department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70-1675,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scribe the recently developed theory of close-coupling wave packet(CCWP)method.then calculate the transition prodabilities for the Ar-N2 system in detail.The total angular momentum J=4 is cho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scribe the recently developed theory of close-coupling wave packet(CCWP)method.then calculate the transition prodabilities for the Ar-N2 system in detail.The total angular momentum J=4 is chosen,and the nine coupled channels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are calculated.Comparision with the results from close-coupling (CC) method shows that the CCWP method is not only more accurate but also faster in comp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散射 Ar-N2散射 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ORRELATION-POLARIZA TION POTENTIAL TO THE LOW-ENERGY ELECTRON SCATTERING WITH ATOMS AND MOLECULES
16
作者 Zhijie JianminYua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64-1669,共6页
Applicability of the correlation potential,which is currently used in the lo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o the low-energy electron-atom and molecule scattering is investigated with some examples of scattering proces... Applicability of the correlation potential,which is currently used in the lo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o the low-energy electron-atom and molecule scattering is investigated with some examples of scattering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原子散射 电子分子散射 关联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含时波包理论处理HD+H→H+DH,D+H_2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德胜 张庆刚 张怿慈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3-98,共6页
用含时波包(TDWP)理论计算了具有两个不同产物道的反应HD+H→H+DH,D+H2的初态确定的反应几率及生咸物的分支比。在利用分解算符法进行波包传播的过程中,采取了分立变量表象(DVR)及分立交量-有限基表象(DV... 用含时波包(TDWP)理论计算了具有两个不同产物道的反应HD+H→H+DH,D+H2的初态确定的反应几率及生咸物的分支比。在利用分解算符法进行波包传播的过程中,采取了分立变量表象(DVR)及分立交量-有限基表象(DVR—FBR)变换,这一方法降低了传播过程中需保存大变换矩阵的要求。通过应用能量投影法,可从单一波包中抽出许多能量确定的动力学信息。为了避免因所选取的格点范围有限而引起的波函数在边界点附近的反射,传播过程中还采用了光学势以吸收反射波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包传播 变换 反应几率 分支比 分子反应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佛伽德罗常数和它的测定
18
作者 罗祎存 《大学物理》 1988年第3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伽德 盖-吕萨克 实验事实 微观现象 玻尔兹曼常量 粘滞系数 分子散射 佩林 物理规律 氢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Silica-Dispersed NiMo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被引量:2
19
作者 Liu Di Liu Lihua +1 位作者 Li Guangci Liu Chengu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eavy Oil Processing,CNPC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266555)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
Silica-dispersed NiMo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deposi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comparative purposes, bulk NiMo catalysts were obtained by co-precipitation. The silica-dispersed NiMo ... Silica-dispersed NiMo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deposi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comparative purposes, bulk NiMo catalysts were obtained by co-precipitation. The silica-dispersed NiMo catalyst had highly active metals content. Silica was employed to disperse active metals for full utiliz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The BE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ilica-dispersed NiMo catalysts had a high surface area (147.0 m2/g) and pore volume (0.27 mL/g), whereas the bulk NiMo catalysts exhibited a very low surface area (87.5 m2/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active components were dispersed on the SiO2 substrat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the silicadispersed NiMo catalyst and the bulk NiMo catalyst were indexed to NiMoO4. The hydro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of silicadispersed NiMo catalyst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reference catalysts and could be up to twice greater than those of commercial NiMo alumina-supported systems per gram of catalyst. The activity testing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silica-dispersed NiMo catalyst was an effective hydrodesulflarization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DESULFURIZATION NIMO SIO2 GEL Surface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