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_(60)分子振动谱力常数模型的计算
1
作者
周光文
华保盈
江少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29,共10页
利用群论方法,计算C_(60)分子在不同力常数模型下的振动谱.在参数拟合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拟合方法.计算结果与C_(60)的拉曼及红外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分子振动谱
力常数模型
碳60
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牛憨笨
陈丹妮
尹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共16页
针对复杂生物学系统的研究和观测,指出对活体细胞内的分子及其相关事件,以高时空分辨率实现可视化、跟踪和定量处理,采用远场荧光成像是目前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的主要工具.在述评的基础上,介绍该课题组在活体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中...
针对复杂生物学系统的研究和观测,指出对活体细胞内的分子及其相关事件,以高时空分辨率实现可视化、跟踪和定量处理,采用远场荧光成像是目前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的主要工具.在述评的基础上,介绍该课题组在活体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中的荧光显微成像和非标记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提高荧光显微成像分辨率,研究图像信息获取速率高的宽场成像方法,包括结构光照明和单分子定位显微.在结构光照明显微研究中,采用可编程的数字微镜器件代替需要精确移动的光栅对生物样品进行显微成像,获得了超分辨显微成像;在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研究中,搭建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系统,实测分辨率达到48nm,并获得了HeLa细胞突起中微丝束结构的纳米分辨图像;针对厚样品成像时存在的荧光串扰难题,提出利用双波长空间非相干光干涉照明,理论分析证明,其可实现厚度为35nm半高全宽的单一薄层的轴向选择性激发.在非标记检测成像技术方面,围绕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oherentanti-Stokes Ramanscattering,CARS)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为获得完整的物质分子CARS光谱,利用飞秒激光脉冲泵浦PCF获得超连续谱激光输出同时作为泵浦光和斯托克斯光,实现超宽带时间分辨CARS光谱探测和显微成像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优化超连续谱激光输出的时谱结构的实验条件,初步实现了满足实验所需的SC激光光源;通过调节探测光脉冲与SC激光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实现时间分辨CARS,达到有效抑制非共振背景噪声,提高系统探测灵敏度的目的.利用超宽带时间分辨CARS光谱探测和显微成像技术,获得多种有机溶液在387~4092cm-1范围内,光谱分辨率达14cm-1的不同分子的CARS光谱信号;通过分析探讨实现超分辨CARS显微成像技术的途径,提出利用双探测光实现纳米分辨的方案.未来研究方向,在荧光显微方面,将结合双波长空间非相干光干涉照明和轴向纳米定位,实现完整细胞三维纳米分辨荧光成像,通过发展高量子效率的小分子荧光开关材料及高灵敏度高帧频的探测器,将单分子定位显微应用到活细胞三维纳米成像和分子追踪上;在非标记成像方面,将重点发展基于CARS原理的单分子检测和纳米成像方法,尤其是基于改进后的超连续谱的超宽带CARS光谱技术和纳米分辨的CARS显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超分辨显微成像
远场荧光成像
结构光照明
单
分子
定位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
纳米分辨
分子振动谱
超连续
谱
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原子在Si(111)-7×7表面吸附的STM研究
3
作者
臧侃
于迎辉
+1 位作者
秦志辉
曹更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液氮(78K)及液氦(4.2K)低温条件下研究了H/Si(111)-7×7吸附体系。H原子易于吸附在表面增原子(adatom)以及剩余原子(rest atom)的位置,导致表面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和STM图像发生明显的变...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液氮(78K)及液氦(4.2K)低温条件下研究了H/Si(111)-7×7吸附体系。H原子易于吸附在表面增原子(adatom)以及剩余原子(rest atom)的位置,导致表面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和STM图像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扫描隧道谱技术(STS)测量获得了H吸附前后这些位置的LDOS并阐明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测量获得了表面单分子Si-H化学键的振动和摆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Si(111)-7×7
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
单
分子振动谱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_(60)分子振动谱力常数模型的计算
1
作者
周光文
华保盈
江少林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29,共10页
文摘
利用群论方法,计算C_(60)分子在不同力常数模型下的振动谱.在参数拟合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拟合方法.计算结果与C_(60)的拉曼及红外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分子振动谱
力常数模型
碳60
势能函数
Keywords
C60, molecular vibrationa spectrum, force-constant model
分类号
O635.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牛憨笨
陈丹妮
尹君
机构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78053)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06CXTD009)~~
文摘
针对复杂生物学系统的研究和观测,指出对活体细胞内的分子及其相关事件,以高时空分辨率实现可视化、跟踪和定量处理,采用远场荧光成像是目前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的主要工具.在述评的基础上,介绍该课题组在活体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中的荧光显微成像和非标记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提高荧光显微成像分辨率,研究图像信息获取速率高的宽场成像方法,包括结构光照明和单分子定位显微.在结构光照明显微研究中,采用可编程的数字微镜器件代替需要精确移动的光栅对生物样品进行显微成像,获得了超分辨显微成像;在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研究中,搭建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系统,实测分辨率达到48nm,并获得了HeLa细胞突起中微丝束结构的纳米分辨图像;针对厚样品成像时存在的荧光串扰难题,提出利用双波长空间非相干光干涉照明,理论分析证明,其可实现厚度为35nm半高全宽的单一薄层的轴向选择性激发.在非标记检测成像技术方面,围绕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oherentanti-Stokes Ramanscattering,CARS)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为获得完整的物质分子CARS光谱,利用飞秒激光脉冲泵浦PCF获得超连续谱激光输出同时作为泵浦光和斯托克斯光,实现超宽带时间分辨CARS光谱探测和显微成像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优化超连续谱激光输出的时谱结构的实验条件,初步实现了满足实验所需的SC激光光源;通过调节探测光脉冲与SC激光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实现时间分辨CARS,达到有效抑制非共振背景噪声,提高系统探测灵敏度的目的.利用超宽带时间分辨CARS光谱探测和显微成像技术,获得多种有机溶液在387~4092cm-1范围内,光谱分辨率达14cm-1的不同分子的CARS光谱信号;通过分析探讨实现超分辨CARS显微成像技术的途径,提出利用双探测光实现纳米分辨的方案.未来研究方向,在荧光显微方面,将结合双波长空间非相干光干涉照明和轴向纳米定位,实现完整细胞三维纳米分辨荧光成像,通过发展高量子效率的小分子荧光开关材料及高灵敏度高帧频的探测器,将单分子定位显微应用到活细胞三维纳米成像和分子追踪上;在非标记成像方面,将重点发展基于CARS原理的单分子检测和纳米成像方法,尤其是基于改进后的超连续谱的超宽带CARS光谱技术和纳米分辨的CARS显微技术.
关键词
信息光学
超分辨显微成像
远场荧光成像
结构光照明
单
分子
定位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
纳米分辨
分子振动谱
超连续
谱
光源
Keywords
information optics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fluorescent microscopy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single molecule localization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CARS)
nano-resolution
molecular vibrations
supercontinuum
分类号
Q631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O437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原子在Si(111)-7×7表面吸附的STM研究
3
作者
臧侃
于迎辉
秦志辉
曹更玉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0804121)
文摘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液氮(78K)及液氦(4.2K)低温条件下研究了H/Si(111)-7×7吸附体系。H原子易于吸附在表面增原子(adatom)以及剩余原子(rest atom)的位置,导致表面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和STM图像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扫描隧道谱技术(STS)测量获得了H吸附前后这些位置的LDOS并阐明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测量获得了表面单分子Si-H化学键的振动和摆动模式。
关键词
H
Si(111)-7×7
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
单
分子振动谱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Keywords
H
Si(111)-7 × 7
LDOS
molecule vibration
STM
分类号
O485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_(60)分子振动谱力常数模型的计算
周光文
华保盈
江少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胞内分子检测及成像技术研究
牛憨笨
陈丹妮
尹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原子在Si(111)-7×7表面吸附的STM研究
臧侃
于迎辉
秦志辉
曹更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