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ius环并苯的分子对称性(英文)
1
作者 邢生凯 李云 +3 位作者 赵学庄 蔡遵生 尚贞锋 王贵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一般来说,点群理论认为Mbius带环分子最高的对称性只能是C2.本文讨论了由18个苯环组成的环并苯的异构体分子,包括柱面的Hückel型分子(HC-[18])和扭转180°的Mbius带环分子(MC-[18]).结果表明除了点对称性外,Mbius带环分... 一般来说,点群理论认为Mbius带环分子最高的对称性只能是C2.本文讨论了由18个苯环组成的环并苯的异构体分子,包括柱面的Hückel型分子(HC-[18])和扭转180°的Mbius带环分子(MC-[18]).结果表明除了点对称性外,Mbius带环分子还存在一种可称为环面螺旋旋转(TSR)变换的对称性,为此还引用了环面正交曲线坐标系.此外,还讨论了这些分子关于TSR对称性匹配的原子集和原子轨道(AO)集.根据TSR对称性的循环群特征,可以建立此类群的不可约表示及有关特征标.这类分子的分子轨道(MO)关于TSR群的不可约表示是纯的,然而所含的相应的原子轨道对称性匹配的线性组合(SALC-AO)成分可以是多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ius环并苯 分子对称性 环并苯 环面螺旋旋转变换 环面正交曲线坐标系 环面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积分和分子对称性——分子局部对称性在abinitio程序中实现
2
作者 揭草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对前人利用分子对称性简化分子积分计算之原理给予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并将利用分子局部对称性简化分子积分计算的方法在MQAB80 ab initio程序中实现.实算算例表明,最多可节省计算的CPU时间50%以上。该方法具有简便、有效之特点.
关键词 分子积分 分子对称性 数学证明 CPU时间 ab ini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分子对称性知识书写同分异构体 被引量:2
3
作者 盛荣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96,共6页
针对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书写中的等效氢问题,引入分子对称性知识,具体解释了旋转、反映、反演等对称操作的含义。根据所具有的对称面的数目与位置以及是否具有对称中心、是否具有3次旋转轴等不同情形,分类建构了苯的取代物的结构模型... 针对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书写中的等效氢问题,引入分子对称性知识,具体解释了旋转、反映、反演等对称操作的含义。根据所具有的对称面的数目与位置以及是否具有对称中心、是否具有3次旋转轴等不同情形,分类建构了苯的取代物的结构模型。通过几例高考试题介绍了分子对称性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并简单引述了分子对称性与分子极性等的关系,认为有必要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对称类型予以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称性 同分异构体书写 等效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竞赛中分子对称性试题的解题方法
4
作者 方钰锭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6期50-51,共2页
利用对称性原理探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化学竞赛试题阐述了该类典型赛题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 分子对称性 化学竞赛 解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
5
作者 叶世勇 湛昌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0-327,共8页
提出了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计算方案,并采用通常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INDO中完全相同的参数进行了计算,以上计算所得结果与通常的INDOLCAO-MO结果相一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提出的计算方案是可... 提出了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计算方案,并采用通常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INDO中完全相同的参数进行了计算,以上计算所得结果与通常的INDOLCAO-MO结果相一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提出的计算方案是可行的,同时,由于计算过程简单,从而更适用于大分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分子轨道 INDO近似 半经验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J(CH)和1J(CC)核自旋偶合常数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计算
6
作者 叶世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6,共4页
利用AM1级别上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法及自然杂化轨道方法,计算了系列烃类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和杂化轨道组成系数,拟合出计算C-H及C-C偶合常数的简单关系式,计算了各种烃类分子中不同的C-H键和C-C键偶合常数,计算值和实验... 利用AM1级别上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法及自然杂化轨道方法,计算了系列烃类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和杂化轨道组成系数,拟合出计算C-H及C-C偶合常数的简单关系式,计算了各种烃类分子中不同的C-H键和C-C键偶合常数,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相一致,为计算1JCH和1JCC提供了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 自然杂化轨道 AM1 核自旋偶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型染料分子羟基最优取代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颜素崟 周丽春 +1 位作者 郑庭 金福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解决染料分子设计中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指标的矛盾问题,首先将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以染料分子溶解度为优化目标函数,色谱深度函数为约束,羟基取代位置为优化变量的单目标0-1规划问题。其中染料溶解度用内... 为解决染料分子设计中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指标的矛盾问题,首先将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以染料分子溶解度为优化目标函数,色谱深度函数为约束,羟基取代位置为优化变量的单目标0-1规划问题。其中染料溶解度用内聚能表示,建立了内聚能与羟基取代位置的模型;染料色谱深度用可见光波段的最大吸收光谱强度表示,建立了最大吸收光谱强度与分子母体上的羟基数和羟基取代位置的模型。然后根据蒽醌型染料分子结构的几何特征,以分子对称性为一层启发规则,排除重复取代位置,减少可行路径;通过隐数法迭代计算出在色谱深度不低于设定值条件下,内聚能减小最多的羟基最优取代位置。最后以一种蒽醌型染料母体为实例,进行不同羟基数和羟基最优取代位置及数量溶解过程模拟实验,将其溶解度与实际相似结构染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分子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型染料 羟基 溶解度 隐数法 分子对称性 最优取代 染料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膜内基团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昌英 李家麟 《湖北化工》 2000年第6期19-21,共3页
Nafion膜由于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 ,但其溶胀性即膜内水分子的存在和含量的大小对膜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为水分子会与膜基团发生作用。在制取几种不同端基的Nafion膜的基础上 ,应用红外光谱方法比较膜的不同基团对水分子结构对... Nafion膜由于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 ,但其溶胀性即膜内水分子的存在和含量的大小对膜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为水分子会与膜基团发生作用。在制取几种不同端基的Nafion膜的基础上 ,应用红外光谱方法比较膜的不同基团对水分子结构对称性的不同影响 ,从而探讨基团与水分子的作用方式。膜内的阳离子Lewis酸性越强 ,对 -OH的亲和性越强 ,水分子不对称性越大 ,其O -H伸缩振动越困难 ,振动频率越大 ,强度越强 ;膜内的阴离子 ,Lewis碱性越强 ,水分子O -H伸缩振动越困难 ,频率越大 ,基团的这种效应与溶液中氢键的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ION膜 分子对称性 FT-IR谱 离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杂芴与噁二唑分子的p-n结与分子双光子吸收性能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丁雪霞 蒋宛莉 王筱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5-888,共4页
研究了若干个含杂芴与噁二唑分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光谱性能。分别在飞秒钛宝石激光器泵浦下,通过开孔Z-scan技术和双光子荧光法研究了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结合理论计算考察分子基态与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分子p-n结对双光子吸收的影响。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分子p-n结 含杂芴对称性分子 含噁二唑对称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_(4)N]_(3)[Mo_(2)FeS_(8)O_(2)]·CH_(3)CN原子簇络合物的合成、性质和结构
10
作者 刘喜生 徐吉庆 +1 位作者 牛淑云 李淑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钼原子含端氧配位的Mo-Fe-S原子簇络合物[Et_(4)N]_(3)·[Mo_(2)FeS_(8)O_(2)]·CH_(3)CN(Ⅰ)的合成、性质和结构,与[Et_(4)N]_(3)[Mo_(2)FeS_(8)O-2](Ⅱ)和[Bu_(4)N]_(3)[Mo_(2)FeS_(8)O](Ⅲ)对比得出:(1) ...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钼原子含端氧配位的Mo-Fe-S原子簇络合物[Et_(4)N]_(3)·[Mo_(2)FeS_(8)O_(2)]·CH_(3)CN(Ⅰ)的合成、性质和结构,与[Et_(4)N]_(3)[Mo_(2)FeS_(8)O-2](Ⅱ)和[Bu_(4)N]_(3)[Mo_(2)FeS_(8)O](Ⅲ)对比得出:(1) 三种络合物得电子能力的顺序为:Ⅰ<Ⅱ<Ⅲ.(2)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顺序为:Ⅰ>Ⅱ>Ⅲ.(3)它们的分子对称性强弱的顺序为:Ⅱ>Ⅰ>Ⅲ.(4)催化乙炔还原为乙烯的活性顺序与它们的稳定性正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称性 原子簇 络合物 FES 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苝酰二亚胺衍生物的电子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张艳艳 董玉琴 +3 位作者 郑赣鸿 戴振翔 马永青 李广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0,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从理论上研究苝酰二亚胺衍生物PTCDI-[CH2]n(n=0,2,4,6)分子体系的电子输运性质.结果表明:所有的分子结体系结构中都出现了负微分电阻现象,体系的电子输运性质取决于体系中分子的长度...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从理论上研究苝酰二亚胺衍生物PTCDI-[CH2]n(n=0,2,4,6)分子体系的电子输运性质.结果表明:所有的分子结体系结构中都出现了负微分电阻现象,体系的电子输运性质取决于体系中分子的长度.随着CH2数目的增加,分子的长度相应增加,体系的电导呈指数减少;当n≥2时,分子结呈现整流特性;当n=6时,分子结在±2.1 V时整流比高达72.6;这种整流现象归因于分子的非对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输运 整流 对称性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