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ius环并苯的分子对称性(英文)
1
作者 邢生凯 李云 +3 位作者 赵学庄 蔡遵生 尚贞锋 王贵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一般来说,点群理论认为Mbius带环分子最高的对称性只能是C2.本文讨论了由18个苯环组成的环并苯的异构体分子,包括柱面的Hückel型分子(HC-[18])和扭转180°的Mbius带环分子(MC-[18]).结果表明除了点对称性外,Mbius带环分... 一般来说,点群理论认为Mbius带环分子最高的对称性只能是C2.本文讨论了由18个苯环组成的环并苯的异构体分子,包括柱面的Hückel型分子(HC-[18])和扭转180°的Mbius带环分子(MC-[18]).结果表明除了点对称性外,Mbius带环分子还存在一种可称为环面螺旋旋转(TSR)变换的对称性,为此还引用了环面正交曲线坐标系.此外,还讨论了这些分子关于TSR对称性匹配的原子集和原子轨道(AO)集.根据TSR对称性的循环群特征,可以建立此类群的不可约表示及有关特征标.这类分子的分子轨道(MO)关于TSR群的不可约表示是纯的,然而所含的相应的原子轨道对称性匹配的线性组合(SALC-AO)成分可以是多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ius环并苯 分子对称 环并苯 环面螺旋旋转变换 环面正交曲线坐标系 环面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积分和分子对称性——分子局部对称性在abinitio程序中实现
2
作者 揭草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对前人利用分子对称性简化分子积分计算之原理给予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并将利用分子局部对称性简化分子积分计算的方法在MQAB80 ab initio程序中实现.实算算例表明,最多可节省计算的CPU时间50%以上。该方法具有简便、有效之特点.
关键词 分子积分 分子对称 数学证明 CPU时间 ab ini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分子对称性知识书写同分异构体 被引量:2
3
作者 盛荣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96,共6页
针对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书写中的等效氢问题,引入分子对称性知识,具体解释了旋转、反映、反演等对称操作的含义。根据所具有的对称面的数目与位置以及是否具有对称中心、是否具有3次旋转轴等不同情形,分类建构了苯的取代物的结构模型... 针对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书写中的等效氢问题,引入分子对称性知识,具体解释了旋转、反映、反演等对称操作的含义。根据所具有的对称面的数目与位置以及是否具有对称中心、是否具有3次旋转轴等不同情形,分类建构了苯的取代物的结构模型。通过几例高考试题介绍了分子对称性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并简单引述了分子对称性与分子极性等的关系,认为有必要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对称类型予以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称 同分异构体书写 等效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竞赛中分子对称性试题的解题方法
4
作者 方钰锭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6期50-51,共2页
利用对称性原理探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化学竞赛试题阐述了该类典型赛题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 分子对称 化学竞赛 解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场驱动不对称分子产生超短X射线光源 被引量:18
5
作者 冯立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数值研究了不对称分子He H2+在两束激光场形成的组合驱动场下发射高次谐波以及阿秒脉冲的特点.为了有效的展宽谐波的截止能量,基频场选择为5fs/800nm的啁啾激光场.计算结果表明,当啁啾参数和分子核间距分别选择为β=0.4和R=8.0a.u.时,... 数值研究了不对称分子He H2+在两束激光场形成的组合驱动场下发射高次谐波以及阿秒脉冲的特点.为了有效的展宽谐波的截止能量,基频场选择为5fs/800nm的啁啾激光场.计算结果表明,当啁啾参数和分子核间距分别选择为β=0.4和R=8.0a.u.时,不仅谐波波谱变得非常平滑而且其截止能量得到了有效的展宽.随后通过加入并且优化第二束控制激光场,谐波截止能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宽,形成了一个600e V的超平滑连续区.最后分别叠加280次到330次和330次到380次谐波可获得脉宽为78as的两个孤立阿秒X射线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谐波 阿秒脉冲 对称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陀螺分子PH_30010-0000跃迁带的高温线强度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晓书 余春日 +1 位作者 吕兵 令狐荣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3-849,共7页
通过直接计算分子配分函数并将常温下的无转动跃迁偶极矩平方近似为一常数应用到高温,计算了对称陀螺分子PH_30010-0000跃迁的高温线强度.在296K,计算的分子总配分函数与HITRAN数据库的结果符合很好,只有-0.075%的百分误差.计算的跃迁... 通过直接计算分子配分函数并将常温下的无转动跃迁偶极矩平方近似为一常数应用到高温,计算了对称陀螺分子PH_30010-0000跃迁的高温线强度.在296K,计算的分子总配分函数与HITRAN数据库的结果符合很好,只有-0.075%的百分误差.计算的跃迁线强度在2000K和3000K的高温与HITRAN数据库的结果也吻合较好,表明分子配分函数和线强度的高温计算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更高温度4000和5000K的跃迁线强度,报道了对称陀螺分子PH_3 0010-0000跃迁在极端高温4000和5000K的模拟光谱.计算结果对大气分子高温光谱的实验测量和理论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陀螺分子 磷化氢 线强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氘、氚)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与低能氦原子(E=0.1eV)碰撞分波截面研究和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晓林 杨向东 +1 位作者 蒋德琼 冯一兵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6-380,共5页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E =0 .1eV时 ,用密耦方程 (CloseCouplingEquation)研究和计算了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HD、TD、DT—He碰撞。首先考虑了非对称同位素替代时质心偏移量对势能函数的影响 ,得到在新质心坐标系中势能函数表达式 ,并计算...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E =0 .1eV时 ,用密耦方程 (CloseCouplingEquation)研究和计算了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HD、TD、DT—He碰撞。首先考虑了非对称同位素替代时质心偏移量对势能函数的影响 ,得到在新质心坐标系中势能函数表达式 ,并计算了E =0 .1eV时弹性碰撞 0 0 - 0 0分波及非弹性碰撞激发 0 0- 0 1、0 0 - 0 2、0 0 - 0 3、0 0 -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 分波截面 低能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官能团分子质谱的研究(Ⅴ)──不对称分子的化学电离正离子谱(i-C_4H_(10))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占旺 李益圩 +1 位作者 丁适跃 马建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7-71,共5页
测定了5个不对称型多官能团分子2,4[(CnH2n+1)2NCH2](n—C12H25)C6H39OH(n=1、2、3、4、5)的化学电离正离子谱,主要结论如下:(1)M+多有10%以上丰度,且多随烷链(CnH2n+... 测定了5个不对称型多官能团分子2,4[(CnH2n+1)2NCH2](n—C12H25)C6H39OH(n=1、2、3、4、5)的化学电离正离子谱,主要结论如下:(1)M+多有10%以上丰度,且多随烷链(CnH2n+1)的增长(n增加)而减小;(2)质子化分子离子峰多为基峰,且可用通式320+28(n—1)表示,其中n=1、2、3、4;(3)5种化合物的均有弱丰度(≤5%)的M—H峰;(4)峰强比随CnH2n+1中n的增加呈良好的线性递减特征;(5)I%[m/z(M+αH)]~α曲线表明,质子化数目愈多(α增多),相应质子化峰愈弱,愈不稳定;(6)测得弱丰度2M+αH1+峰,α=1、2、3,表示相应峰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官能团分子 化学电离 对称分子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对称萘酞菁分子二次谐波产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文军 张山彪 +4 位作者 李淑红 刘云龙 王立英 王恭明 王文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研究了三种萘酞菁化合物LB膜的制备 ,并通过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研究了单个对称取代的萘酞菁化合物及双 (四叔丁基萘酞菁 )铒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并对它们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单个对称取代的萘酞菁化合物 ,它们的二次谐波产... 研究了三种萘酞菁化合物LB膜的制备 ,并通过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研究了单个对称取代的萘酞菁化合物及双 (四叔丁基萘酞菁 )铒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并对它们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单个对称取代的萘酞菁化合物 ,它们的二次谐波产生机制为磁偶极子耦合机制 ,双(四叔丁基萘酞菁 )铒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起源于电四极子模型 ,且它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 χ( 2 )(或超极化率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产生 Langmuir—Blodgett膜 中心对称的萘酞菁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型染料分子羟基最优取代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素崟 周丽春 +1 位作者 郑庭 金福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解决染料分子设计中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指标的矛盾问题,首先将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以染料分子溶解度为优化目标函数,色谱深度函数为约束,羟基取代位置为优化变量的单目标0-1规划问题。其中染料溶解度用内... 为解决染料分子设计中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指标的矛盾问题,首先将染料溶解度与色谱深度2个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以染料分子溶解度为优化目标函数,色谱深度函数为约束,羟基取代位置为优化变量的单目标0-1规划问题。其中染料溶解度用内聚能表示,建立了内聚能与羟基取代位置的模型;染料色谱深度用可见光波段的最大吸收光谱强度表示,建立了最大吸收光谱强度与分子母体上的羟基数和羟基取代位置的模型。然后根据蒽醌型染料分子结构的几何特征,以分子对称性为一层启发规则,排除重复取代位置,减少可行路径;通过隐数法迭代计算出在色谱深度不低于设定值条件下,内聚能减小最多的羟基最优取代位置。最后以一种蒽醌型染料母体为实例,进行不同羟基数和羟基最优取代位置及数量溶解过程模拟实验,将其溶解度与实际相似结构染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分子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型染料 羟基 溶解度 隐数法 分子对称 最优取代 染料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官能团分子质谱的研究(Ⅵ)──对称分子的正离子化学电离谱(i-C_4H_(10))
11
作者 张占旺 谢亚雄 +2 位作者 李益圩 丁适跃 马建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3-57,共5页
本文测定并解析了对称型多官能团分子2,6-二甲胺甲基-4-烷基(CnH2n+1)苯酚〔n=2(Ⅰ)、4(Ⅱ)、8(Ⅲ)、10(Ⅳ)、12(Ⅴ)]同系物的正离子化学电离谱,结果发现,由质子转移反应产生的(M+H)+准分子峰都为基峰[(Ⅰ)~(Ⅴ... 本文测定并解析了对称型多官能团分子2,6-二甲胺甲基-4-烷基(CnH2n+1)苯酚〔n=2(Ⅰ)、4(Ⅱ)、8(Ⅲ)、10(Ⅳ)、12(Ⅴ)]同系物的正离子化学电离谱,结果发现,由质子转移反应产生的(M+H)+准分子峰都为基峰[(Ⅰ)~(Ⅴ)],扣除同位素丰度后,随着羟基对位上烷链(CnH2n+1)长短的变化,(M+H)+峰的相对风度仍无明显的变化,M+,(M-H)+峰为较弱丰度且与C4位上烷链(CnH2n+1)的长度变化无关,测得某些多质子离子如(M+3H)+其相对丰度随C4位上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对称分子 化学电离谱 苯酚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
12
作者 叶世勇 湛昌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0-327,共8页
提出了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计算方案,并采用通常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INDO中完全相同的参数进行了计算,以上计算所得结果与通常的INDOLCAO-MO结果相一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提出的计算方案是可... 提出了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计算方案,并采用通常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INDO中完全相同的参数进行了计算,以上计算所得结果与通常的INDOLCAO-MO结果相一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提出的计算方案是可行的,同时,由于计算过程简单,从而更适用于大分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分子轨道 INDO近似 半经验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场中对称三原子分子多光子振动激发的动力学李代数计算
13
作者 王晓艳 王鹏程 +2 位作者 纪绪财 谢晋东 邱建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8-674,共7页
用分子的内坐标给出的动能加上用动力学代数方法给出的用内坐标表示的分子势能得出对称三原子分子的总的能量表达式,给出了时间演化算子并计算了对称三原子分子在强激光场中振动激发.作为例子,计算了H2O分子在频率wF=3652 cm-1的激光场... 用分子的内坐标给出的动能加上用动力学代数方法给出的用内坐标表示的分子势能得出对称三原子分子的总的能量表达式,给出了时间演化算子并计算了对称三原子分子在强激光场中振动激发.作为例子,计算了H2O分子在频率wF=3652 cm-1的激光场中的激发,通过讨论可以发现H2O在激光场中的跃迁几率随时间的变化是周期性的,水分子从激光场中吸收的能量由吸收的平均光子数确定,被吸收的平均光子数随时间的变化也是周期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三原子分子 振动 激发 李代数 多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陀螺分子转动反对称极化率
14
作者 郑仁慧 陈东明 +2 位作者 韦文美 何天敬 刘凡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13-16,共4页
使用半经典微扰理论和角动量理论 ,研究了对称陀螺分子转动磁能级的共振反对称极化率 ,结果表明磁能级反对称极化率不仅存在而且同对称极化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以NH3 为例 ,计算了这些量。
关键词 对称极化率 分子转动效应 对称陀螺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HD、HT和DT分子与氦原子(E=0.1eV)碰撞角分布计算
15
作者 唐钰 周晓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E =0 .1eV时 ,用密耦方程 (CloseCouplingEquation)计算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HD、DH -He碰撞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的角分布。
关键词 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 HD HT DT 氦原子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J(CH)和1J(CC)核自旋偶合常数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计算
16
作者 叶世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6,共4页
利用AM1级别上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法及自然杂化轨道方法,计算了系列烃类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和杂化轨道组成系数,拟合出计算C-H及C-C偶合常数的简单关系式,计算了各种烃类分子中不同的C-H键和C-C键偶合常数,计算值和实验... 利用AM1级别上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法及自然杂化轨道方法,计算了系列烃类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和杂化轨道组成系数,拟合出计算C-H及C-C偶合常数的简单关系式,计算了各种烃类分子中不同的C-H键和C-C键偶合常数,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相一致,为计算1JCH和1JCC提供了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重迭对称分子轨道 自然杂化轨道 AM1 核自旋偶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小分子催化合成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晓阳 王子昱 +2 位作者 王永超 戴振亚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201,共9页
近年来,数以千计新型手性小分子催化剂的出现为不对称催化开辟了新的通道和途径,尤其在手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新药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基于手性小分子催化剂与底物的结合方式,对目前的手性小分子催化反应进... 近年来,数以千计新型手性小分子催化剂的出现为不对称催化开辟了新的通道和途径,尤其在手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新药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基于手性小分子催化剂与底物的结合方式,对目前的手性小分子催化反应进行了总结和分类,阐述了手性小分子催化的最新进展以及目前手性小分子催化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而更好地研究和探索手性小分子催化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分子催化 对称催化 对称合成 手性药物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和不对称分子谐波辐射与其结构的内在关系
18
作者 于术娟 刘竹琴 +2 位作者 曹冬梅 刘艳峰 李雁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通过数值和解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对称和不对称分子谐波辐射与其结构的内在关系。首先应用虚实演化法得到了对称分子H^(+)_(2)和不对称分子HeH^(2+)的基态波函数的数值表达式,从基态波函数出发,计算了束缚-连续态跃迁偶极矩,并与纯解... 通过数值和解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对称和不对称分子谐波辐射与其结构的内在关系。首先应用虚实演化法得到了对称分子H^(+)_(2)和不对称分子HeH^(2+)的基态波函数的数值表达式,从基态波函数出发,计算了束缚-连续态跃迁偶极矩,并与纯解析方法得到的跃迁偶极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对称分子H^(+)_(2),用虚实演化方法计算得到的基态波函数显著改善了奇次偶极矩和奇次谐波谱的一致性;对于不对称分子HeH^(2+),得到的基态波函数显著改善了奇偶偶极矩最小值和奇偶谐波极化最大值之间的一致性;结果验证了高次谐波谱与跃迁偶极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跃迁偶极矩可重构分子轨道,从而深入了解对称分子高次谐波与对称分子轨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对称分子奇偶高次谐波与不对称分子轨道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谐波 跃迁矩阵元 数值法 解析法 对称分子 对称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绕丹宁和噻唑烷-2,4-二酮为端基的不对称结构有机受体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构性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阳 蒋秀 +1 位作者 占肖卫 陈兴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分别以绕丹宁和噻唑烷-2,4-二酮单元为端基、IDT为中心核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不对称结构的有机小分子受体IDT-2,并通过与两端均以绕丹宁或噻唑烷-2,4-二酮受体单元的对称小分子受体IDT-1和IDT-3进行对比,探讨了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别以绕丹宁和噻唑烷-2,4-二酮单元为端基、IDT为中心核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不对称结构的有机小分子受体IDT-2,并通过与两端均以绕丹宁或噻唑烷-2,4-二酮受体单元的对称小分子受体IDT-1和IDT-3进行对比,探讨了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IDT-1到IDT-3,随着两端的绕丹宁基团被噻唑烷-2,4-二酮基团逐步取代,这类小分子受体的吸收光谱显著蓝移,光学带隙E_g^(opt)逐步增大,LUMO和HOMO能级也逐渐抬升。随后我们分别以这三个小分子为受体、P3HT为给体共混构建活性层而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果表明,以两端均为绕丹宁单元的对称结构小分子受体IDT-1构建的电池器件具有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相应的J_(sc)和FF值也最大,而V_(oc)则最低;而以两端均为噻唑烷-2,4-二酮基团的对称结构小分子受体IDT-3的电池器件,其V_(oc)最高,但其J_(sc)和FF则最低,PCE值也最小。对于IDT-2而言,由于分子只有一个绕丹宁单元被噻唑烷-2,4-二酮所取代,其V_(oc),J_(sc)和PCE均介于IDT-1与IDT-3之间。由此说明,尽管噻唑烷-2,4-二酮基团的引入能有效提升器件V_(oc),但却不利于改善其J_(sc)和FF,因此受体的分子设计中如何平衡电池器件的几种光伏性能参数而获得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仍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结构分子 绕丹宁单元 噻唑烷-2 4-二酮单元 有机受体分子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两嵌段高分子在选择性壁面识别吸附的Monte Carlo模拟
20
作者 陈厚样 孙蕾 +2 位作者 叶贞成 彭昌军 刘洪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1-1347,共7页
采用自由空间的MonteCarlo(MC)方法研究了两嵌段非对称高分子在选择性壁面上的吸附与识别。研究表明,非对称嵌段高分子同对称嵌段高分子一样,在选择性壁面的吸附可分为吸附和识别两个过程。对高分子构型研究的结果发现,无论条纹宽度如... 采用自由空间的MonteCarlo(MC)方法研究了两嵌段非对称高分子在选择性壁面上的吸附与识别。研究表明,非对称嵌段高分子同对称嵌段高分子一样,在选择性壁面的吸附可分为吸附和识别两个过程。对高分子构型研究的结果发现,无论条纹宽度如何变化,高分子在垂直于z方向的均方回转半径总是小于其垂直另两方向的值。在条纹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尾式构型比率随链节B与白色条纹壁面作用能ΨB-white增加先增加然后趋于不变。在ΨB-white不变的情况下,尾式构型比率则随条纹数的增加而增加。环式构型比率在条纹较宽时会随ΨB-white有一小的下降趋势,而在条纹较窄时下降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分子 识别 选择性壁面 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