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基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场发射性质研究
1
作者 钱学旻 刘辉彪 李玉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74,共13页
场发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平面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子束可寻址记忆器件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子基材料由于其结构和能带可设计,性质可调和柔性易加工等显著特点,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场发射材料。本文综述了... 场发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平面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子束可寻址记忆器件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子基材料由于其结构和能带可设计,性质可调和柔性易加工等显著特点,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场发射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基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场发射性质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分子基材料的结构和聚集态形貌和尺寸对场发射性质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分子基材料的杂化优化其场发射的性质,展望了分子基材料聚集态结构场发射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基材料 聚集态纳米结构 场发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基水下灌浆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瑞民 何岫玲 +3 位作者 孙莹 孙岳明 白银 代云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61,共9页
水下灌浆是水工建筑物修补加固的重要方法。相较于水泥基灌浆材料,高分子基灌浆材料具有黏度低、可灌性好、凝胶固化速率快和弹性好等优势,适用于细小裂缝和活动裂缝的快速修复。然而,目前常用的高分子基灌浆材料用于水下灌浆时,存在力... 水下灌浆是水工建筑物修补加固的重要方法。相较于水泥基灌浆材料,高分子基灌浆材料具有黏度低、可灌性好、凝胶固化速率快和弹性好等优势,适用于细小裂缝和活动裂缝的快速修复。然而,目前常用的高分子基灌浆材料用于水下灌浆时,存在力学性能差、黏结强度差、耐久性差和成本高等不足。文中结合常用的高分子基灌浆材料,分析了水下灌浆的难点,并从树脂主剂、固化剂和助剂3个方面归纳了水下灌浆材料的改性策略。最后,指出了水下灌浆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绿色化和自修复功能化,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水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灌浆 分子灌浆材料 力学性能 黏结强度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基高分子功能材料吸附卷烟烟气中多种有害成分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秀峰 康晓鸥 +6 位作者 霍晓晖 王玉林 何爱民 李占臣 韦丽红 路达 梅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0-252,共3页
为了寻找能同时降低卷烟烟气中甲醛、乙醛、巴豆醛和颗粒物有害成分含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材料,采用电镜扫描方法观察聚丙烯基阳离子树脂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表面特征,应用压汞法分析其平均孔径、中值孔径、比孔容和比表面积,并测试了该... 为了寻找能同时降低卷烟烟气中甲醛、乙醛、巴豆醛和颗粒物有害成分含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材料,采用电镜扫描方法观察聚丙烯基阳离子树脂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表面特征,应用压汞法分析其平均孔径、中值孔径、比孔容和比表面积,并测试了该材料的交换容量,采用环境试验舱检测法对比测试了该材料和活性炭降低卷烟烟气中甲醛、乙醛、巴豆醛和颗粒物有害成分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聚丙烯基高分子功能材料表面多斑点状突起,凹凸状明显,微孔和缝隙多,平均孔径为0.26μm,中值孔径为149.3μm,比孔容为19.23 cm3/g,比表面积为293.42 m2/g,交换容量为5.16 mmol/g,对烟气中甲醛、乙醛、巴豆醛和颗粒物的净化率分别达到79.6%、79.8%、82.8%和64.7%,而活性炭的净化率分别为20.3%、0、6.4%和54.2%。研究表明,该聚丙烯基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性能,净化卷烟烟气中多种有害成分的效果明显优于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烟气净化 卷烟烟气 聚丙烯分子功能材料 有害成分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7,共5页
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本文着重介绍了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复合法 溶液插层法 插层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尚科 母艳潇 +8 位作者 卞军 赵威 李铜 倪可扬 江兴玉 蔺海兰 陈代强 常凯军 蔡旭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凭借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围绕近几年的文献,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基聚氨酯常用的生物基多元醇和生物基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与结构特点,然后从不同结构的单体、不同扩链... 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凭借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围绕近几年的文献,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基聚氨酯常用的生物基多元醇和生物基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与结构特点,然后从不同结构的单体、不同扩链剂和复合改性等方面详细概述了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单体的设计与合成、聚合反应原理、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结构、性能以及应用等内容。最后对未来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生物分子材料 可降解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余传柏 韦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3,共4页
简述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介孔分子筛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综述了环氧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聚烯烃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它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 简述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介孔分子筛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综述了环氧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聚烯烃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它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 介孔分子 制备方法 分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酸基分子材料在图书馆清洁与用户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范新容 李成 许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74-1679,共6页
本文采用1,4-双(咪唑-1-基)丁烷(bbi)作为平衡阳离子,制备了一个新的多酸化合物,(C_(10)H_(15)N_(4))_(2)(HPW_(12)O_(40))·H_(2)O。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a=19.788(3)Å,b=13.781... 本文采用1,4-双(咪唑-1-基)丁烷(bbi)作为平衡阳离子,制备了一个新的多酸化合物,(C_(10)H_(15)N_(4))_(2)(HPW_(12)O_(40))·H_(2)O。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a=19.788(3)Å,b=13.781(3)Å,c=21.550(4)Å,α=90°,β=114.906(3)°,γ=90°,Z=4,V=5329.9(16)Å^(3)。晶体结构分析表明Keggin型(HPW_(12)O_(40))^(2)-单元,与质子化有机阳离子以及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甲醛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当甲醛初始浓度为0.4μg·mL^(-1),反应时间15 h,λ=370 nm,甲醛降解率达到71.1%。本文以实验分析、研究为手段,尝试性地研究了将其应用到图书馆环境清洁与用户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多酸分子材料 图书馆 环境保护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基辐射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秋雨 张城皓 +5 位作者 曹可 陆永俊 王连才 张秀芹 马慧玲 翟茂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41-544,共4页
随着核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核安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针对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的屏蔽材料,高分子基辐射防护材料具有密度低、易成型等优点,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X射线、γ射线和中... 随着核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核安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针对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的屏蔽材料,高分子基辐射防护材料具有密度低、易成型等优点,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的特性和屏蔽机理,分别阐述了具有X射线、γ射线和中子防护功能的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新型高分子基屏蔽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Γ射线 中子射线 分子辐射防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亚胺键香草醛二醇的生物基可降解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杨尚科 董诚 +7 位作者 江兴玉 唐钦越 张爱萍 卞军 蔺海兰 李铜 陈代强 蔡旭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4,共8页
由于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要求,依赖于石化来源的传统热塑性聚氨酯(TPU)在工业生产可持续性和使用后的废物的回收方面都面临着重大挑战。开发由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合成的生物基TPU正变得日益迫切。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香草醛(VAN)与间苯二... 由于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要求,依赖于石化来源的传统热塑性聚氨酯(TPU)在工业生产可持续性和使用后的废物的回收方面都面临着重大挑战。开发由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合成的生物基TPU正变得日益迫切。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香草醛(VAN)与间苯二甲胺反应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带亚胺键的生物基扩链剂VAN衍生二醇(VAN-OH),并与1,4-丁二醇(BDO)组成不同比例的扩链剂组分,通过两步法与聚己内酯二醇(PCL),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加成聚合制备了一种高性能、可降解的生物基热塑性聚氨酯(BTPUs)。对BTPUs的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化学降解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生物基扩链剂VAN-OH的加入增强了BTPUs分子链结构中氢键作用、结晶性能和微相分离程度,从而提高了BTPUs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当VAN-OH在扩链剂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时,BTPUs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佳,拉伸强度为33.32 MPa,断裂伸长率为823.62%,降解时间相较于未加VAN-OH的缩短了37.5%。当VAN-OH在扩链剂中的物质的量分数超过50%时,BTPUs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但降解时间进一步缩短。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含动态亚胺键生物基扩链剂的存在能改善TPU的热学、力学与降解性能,可为开发新型BTPUs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生物分子材料 可降解性 微相分离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恩翠 刘茜 +1 位作者 张超 赵小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54-64,92,共12页
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金属配合物以其结构新颖和多样性在荧光、吸附、磁性等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环状的唑基因氮给体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键合模式以及良... 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金属配合物以其结构新颖和多样性在荧光、吸附、磁性等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环状的唑基因氮给体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键合模式以及良好的与去质子的羧基协同配位能力.因此,唑基-羧基混合配体体系可以形成多核簇、螺旋链、闭合环状等多种子结构单元的金属配合物,进而诱导出新颖多样的磁相互作用能力.本文从唑基-羧基混配磁性配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类 混合配体 金属配合物 结构多样性 磁学性能 分子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表面改性对PA66/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和晋川 汪国庆 +2 位作者 于人同 王爱民 廖建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30,共6页
以CO_(2)和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了环状碳酸酯,通过环状碳酸酯与偶联剂KH–550的氨基反应制备两种新型表面改性剂,与KH–550分别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改性,得到三种改性纤维KBF,KBF–P,KBF–B。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了改性玄武岩纤... 以CO_(2)和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了环状碳酸酯,通过环状碳酸酯与偶联剂KH–550的氨基反应制备两种新型表面改性剂,与KH–550分别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改性,得到三种改性纤维KBF,KBF–P,KBF–B。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了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尼龙66(PA66)复合材料,考察其力学性能和吸水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同步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相比,纤维质量分数为20%的PA66/KBF–B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5.5%,5.9%,25.5%;随着KBF–B含量的增加,PA66/KBF–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当KBF–B质量分数达到40%时,PA66/KBF–B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A66提高了161.1%,148.7%,112.7%,且优于相同纤维质量分数的PA66/玻璃纤维复合材料;PA66/KBF–B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水率仅为3.8%且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KBF–B表面粗糙,与PA66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 玄武岩纤维 分子复合材料 偶联剂 环状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5-SSIPA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云龙 戴文利 邓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变温红外光谱(FTIR)研究结果显示,5-SSIPA能与酰胺基团形成分子间氢键,其强度、热稳定性均好于PA6中原有的分子间氢键。新的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分子链间的作...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变温红外光谱(FTIR)研究结果显示,5-SSIPA能与酰胺基团形成分子间氢键,其强度、热稳定性均好于PA6中原有的分子间氢键。新的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增大,有利于分子链排列整齐,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与结晶度。同时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也有明显提高,且随着5-SSIPA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5-(钠代磺)间苯二甲酸分子间氢键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维链状氰根桥联配合物[Eu(DMF)_4(H_2O)_2Mn(CN)_6·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冰 王诗玺 陈志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K3Mn(CN) 6,N ,N 二甲基甲酰胺和Eu(NO3) 3·6H2 O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一维链状氰根桥联配合物[Eu(DMF) 4(H2 O) 2 Mn(CN) 6·H2 O]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利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 以K3Mn(CN) 6,N ,N 二甲基甲酰胺和Eu(NO3) 3·6H2 O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一维链状氰根桥联配合物[Eu(DMF) 4(H2 O) 2 Mn(CN) 6·H2 O]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利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 =1.2 992 (3)nm ,b =1.2 76 4(3)nm ,c =1.915 4(4 )nm ,β =10 9.42 (3)°,V =2 .995 6 (12 )nm3,Dx=1.5 73Mg/m3,Z =4,R =0 .0 372 ,Rw=0 .0 96 2 ,GOF =1.0 95 .在Eu和Mn原子之间存在两个CN桥 ,配合物呈现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晶体结构 一维链状 氰根桥联配合物 DMF 分子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u_4Zn_(0.04)~ⅡFe_(0.96)~Ⅱ[Fe~Ⅲ(ox)_3](NBu_4=N(C_4H_9)_4^+)的磁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刚 黄海富 +3 位作者 何云 梁福沛 汪娟 陈少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8,共4页
合成了混合金属化合物NBu4Zn0.Ⅱ04F e0.Ⅱ96[F eⅢ(ox)3](NBu4=N(C4H9)4+),对其进行了磁性测量。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磁相变温度TC是43.9 K;在外场较小(小于0.1 T)时,发现有一个补偿温度;当温度大于50 ... 合成了混合金属化合物NBu4Zn0.Ⅱ04F e0.Ⅱ96[F eⅢ(ox)3](NBu4=N(C4H9)4+),对其进行了磁性测量。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磁相变温度TC是43.9 K;在外场较小(小于0.1 T)时,发现有一个补偿温度;当温度大于50 K时,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遵循居里-外斯定律。观测到化合物的矫顽场HC的大小是1 T,剩余磁化强度Mr的大小是759.2 cm3.G.m o-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磁性材料 补偿温度 亚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osion behavior of SiC foam ceramic reinforced Al-23Si composites in NaCl solu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诸建彬 闫洪 +1 位作者 叶何远 艾凡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934-1940,共7页
SiC foam ceramic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SFCAMCs)were prepared by squeeze casting aluminum alloy(Al-23Si)into the SiC foam ceramic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SFCAMCs was ... SiC foam ceramic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SFCAMCs)were prepared by squeeze casting aluminum alloy(Al-23Si)into the SiC foam ceramic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SFCAMCs was studied in NaCl solutions.Static immersion corro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20°C,50°C and 80°C,respectively.Corrosion morphology and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system and X-ray diffrac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osion rate of SFCAMCs increases as the temperature rising,and the bigger pore size of SiC foam ceramic reinforcement,the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FCAM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ceramic foam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corrosion N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