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肉瘤临床预后相关分子因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建达 施鑫 吴苏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94-2196,共3页
骨肉瘤作为一种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具有高度恶性、血运丰富、高转移率、预后差等特点。虽然已经使用了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但总的5年无瘤生存率大约也只有65%。
关键词 骨肉瘤 分子因素 预后相关 恶性骨肿瘤 临床 新辅助化疗 无瘤生存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因素及其影像医学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琳娜 吕申 陈福刚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因素 影像医学 肺癌 术前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技术 人类健康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分子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平 周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47-253,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er,NSCLC)占肺癌的80%,确诊时多为晚期。虽然手术、化疗、放疗技术在不断提高,但NSCL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小于20%。近年来一些针对肿瘤特定分子靶点的抗肿瘤靶向药物显示了一...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er,NSCLC)占肺癌的80%,确诊时多为晚期。虽然手术、化疗、放疗技术在不断提高,但NSCL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小于20%。近年来一些针对肿瘤特定分子靶点的抗肿瘤靶向药物显示了一些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生物学因素 吉非替尼 疗效 治疗 5年生存率 cell lu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有水热解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薛莲 李东 +1 位作者 刘建平 陈传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直接采用泥岩岩屑进行有水热解,测定实验后水溶液中几种常见低分子量有机酸。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水溶液中检测到了丰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组成上主要为一元羧酸,其中又以乙酸占优势。讨论了不同热解条件对有机酸产率以及组成的影响。实验... 直接采用泥岩岩屑进行有水热解,测定实验后水溶液中几种常见低分子量有机酸。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水溶液中检测到了丰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组成上主要为一元羧酸,其中又以乙酸占优势。讨论了不同热解条件对有机酸产率以及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总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且溶液中不同有机酸相对组成也发生变化。当温度高于100℃,部分有机酸,主要为草酸和乙酸,开始脱羧。加热时间超过240 h(10 d)后,有机酸的产率增加不大。水溶液pH≥9可以减少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挥发损失,并可促进有机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分子量有机酸 有水热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治疗隐睾的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魏中南(综述) 詹江华(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98-500,共3页
隐睾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畸形,其病因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迄今为止,隐睾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推测可能与下列两大因素有关:①内分泌及分子因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损害[2-3];②解剖因素:与胚胎期将... 隐睾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畸形,其病因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迄今为止,隐睾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推测可能与下列两大因素有关:①内分泌及分子因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损害[2-3];②解剖因素:与胚胎期将睾丸向下牵拉的睾丸引带异常或缺如有关.此外,还与患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其自身基因有关[4].由于睾丸未及时下降,导致隐睾患者睾丸生殖细胞结构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发生恶变[5],睾丸易出现扭转、易受外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患者 激素治疗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生殖系统畸形 睾丸引带 儿童时期 发病机制 分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mmonia-water nanofluids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柳 杜垲 张小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22-1628,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nanoparticles enhanc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the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process,several types of binary nanofluids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Al2O3 nanoparticles with p...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nanoparticles enhanc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the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process,several types of binary nanofluids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Al2O3 nanoparticles with polyacrylic acid(PAA),TiO2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PEG 1000),and TiN,SiC,hydroxyapatite(noodle-like) with PEG 10000 to ammonia-water solution,respectively.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 KD2 Pro thermal properties analyzer.The influences of surfactant and ammonia on the dispersion stabilities of the binary nanofluid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light absorbency ratio index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ype,content and size of nanoparticles,the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are the key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anofluids.For the given nanoparticle material and the base fluid,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of the nanofluid to the ammonia-water liquid increases as the nanoparticle content and the temperature are increased,and the diameter of nanoparticle is decreased.Furthermore,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by improving the stabilities of nanofluids,which is achieved by adding surfactants or performing the proper ammonia content in the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ry nanofluids AMMONIA-WATER thermal conductivity size effect dispersion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