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牛灿杰 叶素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2,共13页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兼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可设计性、功能多样性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定性、选择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兼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可设计性、功能多样性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定性、选择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应用于构建食品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荧光传感器;一方面作为样品前处理材料应用于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前处理技术,并对该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分子印迹聚合物 食品检测 传感器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2
作者 马晓东 赵佳琪 +2 位作者 饶青青 袁炳楠 况燚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以柚皮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了一种温度响应型柚皮素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Nar/TSMIPs),并对其化学结构、微观... 以柚皮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了一种温度响应型柚皮素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Nar/TSMIPs),并对其化学结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磁响应性、吸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分析。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柚皮素质量浓度、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实验,探寻Nar/TSMIPs对柚皮素的最佳吸附条件,实现从复杂的天然产物体系中快速有效地分离柚皮素。实验结果表明,Nar/TSMIPs对温度变化响应灵敏,在30℃时吸附量最大,这种在临界温度附近的最大吸附能力体现了温度响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优越性;Nar/TSMIPs在pH为9时对柚皮素的吸附量最高,而pH进一步上升后,吸附量仅出现细微的下降,表明Nar/TSMI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柚皮素质量浓度为450μg/mL,吸附时间为20 min时,Nar/TSMIPs对柚皮素的最大吸附量为24.62 mg/g,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与多分子层吸附兼备的化学吸附模式;Nar/TSMIPs对柚皮素的印迹因子为2.01,远高于香叶木素(1.08)、白杨素(0.86)和茜素(0.9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经过8次吸附⁃解吸循环后,Nar/TSMIPs对柚皮素的吸附量仍达17.95 mg/g,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加标回收率为88.53%~95.88%。本研究中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成功合成,为柚皮素的高效提取分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活性物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柚皮素 选择性吸附 磁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岩 何启贤 +1 位作者 雷玉办 莫江敏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其高选择性、速效性、低成本的分离优势,在蛋白质分离纯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计算方法优化和实验参数精细控制是获得高效分离产物的关键。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分子量模型蛋白的分离,很少转化为复杂样... 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其高选择性、速效性、低成本的分离优势,在蛋白质分离纯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计算方法优化和实验参数精细控制是获得高效分离产物的关键。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分子量模型蛋白的分离,很少转化为复杂样品的检测。文章从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来源及特点出发,指出传统蛋白质分离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并就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综述,以期为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分子印迹聚合物 蛋白质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硼亲和分子印迹策略的MOF/MIPs对沙丁胺醇的选择性吸附和计算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欣 周颖 +3 位作者 王鼎南 裴勇 武斌 张宜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为了探索所构筑的硼酸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MOF)表面印迹材料(FSU-BA@MIP)对底物的亲和识别能力,对FSU-BA@MIP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BA)中的3-羧基苯硼酸配体与沙丁胺醇间的硼亲和作用进行计算,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FSU-BA@MI... 为了探索所构筑的硼酸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MOF)表面印迹材料(FSU-BA@MIP)对底物的亲和识别能力,对FSU-BA@MIP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BA)中的3-羧基苯硼酸配体与沙丁胺醇间的硼亲和作用进行计算,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FSU-BA@MIP材料对沙丁胺醇的选择性机理进行模拟,最后进行选择性实验.计算结果表明,离子化的3-羧基苯硼酸与沙丁胺醇间存在的氢键作用使得这两种物质有较强的作用力,更容易形成硼酸环酯;与竞争物质相比,UiO-66-BA与沙丁胺醇的结合能与反应能最低,说明所形成的FSU-BA@MIP印迹材料对底物沙丁胺醇具有特异性吸附.分析结果与实验得到的沙丁胺醇的最高吸附量一致,说明UiO-66-BA是一种可用于分析顺式二醇化合物的理想硼酸功能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亲和 分子印迹聚合物 金属有机框架 沙丁胺醇 计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法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殷勤红 杨黎华 +2 位作者 王浩 王维之 朱艳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41,共8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拥有特定的印迹位点,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模板匹配,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越来越引起关注。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样品前处理、分离纯化和传... 分子印迹聚合物拥有特定的印迹位点,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模板匹配,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越来越引起关注。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样品前处理、分离纯化和传感。为了解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法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分子印聚合物在法医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复合材料 法医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烷类化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的筛选及MIPs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荣 原陇苗 +2 位作者 刘艳红 王之语 吴应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7-548,共12页
为了制备对甾烷类化合物具有特异性选择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紫外光谱法对预聚合体系进行筛选,确定功能单体的种类、配比及其作用方式。将3种模板分子(胆固醇、β-谷固醇、去氧胆酸)分别与4种功能单体,即丙烯酸(AA)、甲基丙... 为了制备对甾烷类化合物具有特异性选择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紫外光谱法对预聚合体系进行筛选,确定功能单体的种类、配比及其作用方式。将3种模板分子(胆固醇、β-谷固醇、去氧胆酸)分别与4种功能单体,即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酰胺(AM)的相互作用强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功能单体AA均可与3种模板分子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预聚合体系,从而优选出AA为MIPs的功能单体。另外,通过不同比例AA紫外光谱吸光度变化和差示紫外光谱分析,显示3种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AA的最佳浓度比均为1∶4,且形成的稳定配合物构型分别为胆固醇-1AA、β-谷固醇-1AA及去氧胆酸-3AA。同时,以EDG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成功合成了MI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MIPs制备良好。因此,此方法可用于对甾烷类化合物具有特异性选择能力的MIPs功能单体的筛选及其制备,并为深层—超深层烃源岩油源对比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烷类化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 紫外光谱 模板分子 功能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可排阻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选择性分离和检测牛奶中痕量四环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军杰 王悦 +3 位作者 吴秋含 沈如泉 刘涵 段新华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251-257,共7页
关注牛奶安全这一国计民生问题,将分子印迹前沿技术引入本科实验课堂,设计了一个综合实验。融合分子印迹、蛋白质排阻、磁性分离等技术制备得到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其性能,并以其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直接选择... 关注牛奶安全这一国计民生问题,将分子印迹前沿技术引入本科实验课堂,设计了一个综合实验。融合分子印迹、蛋白质排阻、磁性分离等技术制备得到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其性能,并以其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直接选择性检测牛奶样品中痕量四环素的新方法。本实验涉及材料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印迹材料的设计和磁性分离过程富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整个实验过程成本低廉、易操作、安全性高。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分子印迹前沿技术,学习新检测方法的建立,巩固实验基础操作,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组分-性能-应用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牛奶 四环素 综合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印迹技术的双酚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峰 赵秋瑞 +3 位作者 耿春辉 孙琛 靳雅楠 高学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95-203,共9页
目的制备双酚A(bisphenol A,BP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MIPs)并研究其吸附性能和在奶粉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 triethoxysilane,APTES)为... 目的制备双酚A(bisphenol A,BP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MIPs)并研究其吸附性能和在奶粉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 triethoxysilane,APTES)为功能单体,采用反向微乳法和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核壳型SiO2包裹Fe3O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SiO2 MMIPs),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并研究Fe3O4@SiO2 MMIPs的吸附性能和在奶粉检测中的应用。结果制备出的双酚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好,吸附性能好,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应用于奶粉中双酚A的检测。双酚A在5~200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为1.67μg/kg,回收率为89.9%~92.3%,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4.0%。结论Fe3O4@SiO2 MMIPs是一种较好的双酚A富集材料,可用于奶粉中双酚A检测的前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双酚A 表面印迹技术 反向微乳法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牛奶中四环素的选择性富集
9
作者 商健 马林智 +4 位作者 雷超 苏新科 刘宇 王悦 高瑞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7-1125,共9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单位质量吸附容量是评价印迹材料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受红细胞双凹圆碟形貌比表面积大和优异稳定性的启发,合成了对四环素具有高选择性、大吸附容量、较快传质速率的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RBC-SMIPs)。本工... 分子印迹聚合物单位质量吸附容量是评价印迹材料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受红细胞双凹圆碟形貌比表面积大和优异稳定性的启发,合成了对四环素具有高选择性、大吸附容量、较快传质速率的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RBC-SMIPs)。本工作首先以SiO_(2)作为初始载体,广谱抗生素四环素作为模板分子,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将廉价易得的多巴胺功能单体包覆在SiO_(2)载体表面,然后通过牺牲载体刻蚀技术将SiO_(2)初始载体刻蚀去除,并调节多巴胺印迹层用量和包覆时间,调控所制备印迹材料的形貌,最终制备出大比表面积和优异选择性吸附性能的RBC-SMIPs。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解吸附等表征手段以及动力学、热力学、选择性、重复利用性等吸附实验证明该材料成功包覆聚多巴胺印迹层,所制备材料粒径均一、比表面积大、传质速率快(15 min)、重复利用性好、单位质量吸附容量和印迹因子分别高达76.16 mg/g和3.62。此外,将RBC-SMIPs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该方法在0.01~200μg/mL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5),在3个加标水平下(0.01、0.05和0.1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2.1%~95.3%,实现了对牛奶样品中四环素的高效吸附、富集和检测。本工作所开发的类红细胞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红细胞状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印迹 四环素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石榴皮中白藜芦醇的选择性富集 被引量:1
10
作者 热阳古·阿布拉 热萨莱提·伊敏 吴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39,共7页
本实验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磁芯、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molecularly imprinting polymer,Fe_(3)O_(4)@MIP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 本实验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磁芯、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molecularly imprinting polymer,Fe_(3)O_(4)@MIP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基团、颗粒形状、骨架结构及磁化强度进行表征,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Fe_(3)O_(4)@MIPs对白藜芦醇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MIPs具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和较稳定的形态结构,当吸附时间为150 min、白藜芦醇初始质量浓度为40μg/mL时,最高吸附量达35.101μg/mg,说明该材料对白藜芦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综上,以Fe_(3)O_(4)@MIPs为吸附剂,固相萃取石榴皮中白藜芦醇时,能够达到选择性识别及富集目标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白藜芦醇 吸附性能 石榴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对水中阿司匹林的吸附
11
作者 仝海娟 范方方 +2 位作者 仝仲凯 左卫元 欧阳辉祥 《化学世界》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β-环糊精(β-CD)和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4-VP)制备了基于阿司匹林的超分子印迹聚合物β-CD/4-VP-MIP,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脱附仪,对所合成β-CD/4-VP-MIP的组成、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阿... 以β-环糊精(β-CD)和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4-VP)制备了基于阿司匹林的超分子印迹聚合物β-CD/4-VP-MIP,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脱附仪,对所合成β-CD/4-VP-MIP的组成、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阿司匹林的吸附选择性、等温吸附线及动力学。结果表明:所合成的β-CD/4-VP-MIP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道结构;对阿司匹林的等温吸附过程遵从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42.918 mg/g;吸附动力学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为0.0028 g/(mg·min);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自发、熵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阿司匹林 Β-环糊精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及其对5α胆甾烷吸附性能研究
12
作者 原陇苗 马荣 +2 位作者 陈建珍 邵媛媛 吴应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8-1109,共12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胆固醇、去氧胆酸、β-谷固醇为虚拟模板,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甾烷类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空白分子印迹聚合物(NIP)。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胆固醇、去氧胆酸、β-谷固醇为虚拟模板,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甾烷类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空白分子印迹聚合物(NIP)。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BET)表征聚合物形貌和结构,并考察其对甾烷类物质的吸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甾烷类分子印迹聚合物尺寸均一、分散性好,是表面密布孔穴的球形纳米颗粒。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5α-胆甾烷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P,且三种MIPs相比,去氧胆酸、β-谷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5α-胆甾烷的吸附强于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MIPs对5α-胆甾烷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MIPs和NIP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Scatchard模型,表明MIPs对5α-胆甾烷具有特异选择性吸附能力,且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0.735 mg/g。表明胆固醇、去氧胆酸、β-谷固醇三种虚拟分子印迹聚合物均对5α-胆甾烷具有较高的分子识别能力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烷类化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性能 模板分子 功能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核桃青皮中目标分子的选择性富集
13
作者 热萨莱提·伊敏 热阳古·阿布拉 买买提·吐尔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0-47,共8页
本实验利用表面印迹技术,以氨基功能化Fe_(3)O_(4)纳米粒子为磁核,按胡桃醌、功能单体、交联剂物质的量比为1∶8∶40,采用一步法制备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Fe_(3)O_(4)-NH_(2)@MIP)。通过... 本实验利用表面印迹技术,以氨基功能化Fe_(3)O_(4)纳米粒子为磁核,按胡桃醌、功能单体、交联剂物质的量比为1∶8∶40,采用一步法制备核壳磁性胡桃醌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Fe_(3)O_(4)-NH_(2)@MIP)。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多种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磁强度等进行表征;通过动力学吸附、等温吸附实验探究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Fe_(3)O_(4)-NH_(2)表面成功包裹厚度约为75 nm的印迹层,形状为类球状,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为48.50 emu/g,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5 s迅速得以分离;当吸附时间100 min、胡桃醌质量浓度为100μg/m L时,吸附性能较好,吸附量为32.89μg/mg,动力学吸附过程更接近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Fe_(3)O_(4)-NH_(2)@MIP可以高效地从核桃青皮提取液中分离富集胡桃醌。本研究对胡桃醌更多生物活性的开发以及拓展其在食品、药业等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胡桃醌 分子印迹聚合物 磁相应性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莉 郭秀兰 《胶体与聚合物》 2024年第4期193-197,共5页
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一种常用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含氯代谢中间产物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是典型的“三致”污染物。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功能的复合高分子材料。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2,4-D... 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一种常用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含氯代谢中间产物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是典型的“三致”污染物。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功能的复合高分子材料。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2,4-D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对于环境污染物中2,4-D分离检测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 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印迹 制备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mSiO2@MIP)的制备及四溴双酚A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费贵强 白浩 +2 位作者 邵彦明 王海花 李璐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96-102,共7页
在四溴双酚A作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别作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条件下,通过在磁性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了其对四溴双酚A的特异性吸... 在四溴双酚A作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别作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条件下,通过在磁性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了其对四溴双酚A的特异性吸附性能.透射电镜(TEM)显示,印迹聚合物为多层包覆的核壳型结构.氮气吸-脱附实验表明,所制备载体为介孔结构.吸附实验表明,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TBBPA表现出良好的结合能力,最大吸附量为55.59 mg/g,并且薄的印迹层使之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在TBBPA与其结构类似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印迹聚合物仍然表现出对TBBPA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同时,由于磁性核的存在,使得印迹聚合物可以借助外磁场的作用方便的从检测体系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 RAFT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氟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性质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卢春阳 马向霞 +3 位作者 何锡文 李文友 陈朗星 何海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56-1359,M008,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氟哌酸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膜的表面形貌.混合底物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由形状... 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氟哌酸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膜的表面形貌.混合底物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由形状和功能基团均与模板分子氟哌酸相互补的孔穴组成的通道,该通道可选择性地富集底物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紫外光谱滴定 膜渗透 氟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3-羧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对底物的结合及渗透选择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马向霞 何锡文 +2 位作者 张茉 李文友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37-1241,共5页
在光照和引发剂的作用下,模板分子香豆素-3-羧酸、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或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TR IM)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表面聚合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分别以T... 在光照和引发剂的作用下,模板分子香豆素-3-羧酸、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或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TR IM)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表面聚合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分别以TR IM和EDMA为交联剂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不同溶剂中对混合底物的结合和渗透选择性.结果表明,以TR IM为交联剂的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具有更高的结合和渗透选择性.另外,以乙腈或乙腈/水作为溶剂对分子印迹膜所作的实验和讨论有助于为从复杂样品中分离模板分子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技术 复合膜 香豆素-3-羧酸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卢彦兵 梁志武 +1 位作者 项伟中 徐伟箭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 ,以 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合成出以奎宁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荧光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 ,和化学组成相同的空白聚合物相比 ,印迹聚合物具有...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 ,以 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合成出以奎宁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荧光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 ,和化学组成相同的空白聚合物相比 ,印迹聚合物具有高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与奎宁分子的离解常数达 1 .0 8× 1 0 - 3mol/L,表观最大吸附量为 1 31 .8μmol/g,为理论值的 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奎宁 印迹聚合物 选择性识别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系列化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渗透特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茉 卢春阳 +2 位作者 何锡文 李文友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以香草醛(Van)或邻香草醛(o-Van)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分别制备了以尼龙和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材料的分子印迹复合膜,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板分子及竞争物的混合溶液渗透实验... 以香草醛(Van)或邻香草醛(o-Van)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分别制备了以尼龙和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材料的分子印迹复合膜,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板分子及竞争物的混合溶液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支撑材料对膜选择性传输趋势基本没有影响,但选用合适的支撑材料会得到更理想的分离效果;当竞争物尺寸小于模板分子时,尺寸效应起主要作用,竞争物优先传输;当模板分子与竞争物尺寸相近时,尺寸效应不起作用,模板分子的选择性识别位点及与其相匹配的孔穴起主要作用,模板分子优先传输;当竞争物尺寸大于模板分子时,则尺寸效应和模板分子的选择性识别位点及与其相匹配的孔穴同时起作用,故模板分子优先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膜分离 香草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有芹 徐莉 +1 位作者 颜芸 徐悦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0-454,共5页
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历史发展、制备方法、聚合体系的选择、性能表征及作用机理。主要介绍了其作为传感器敏感膜方面的应用,并对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制备 作用机理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