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半胱氨酸分子印迹介孔硅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小兰 周芸 +1 位作者 黄世杰 朱晓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采用表面印迹法在介孔材料SBA-15表面合成对N-乙酰半胱氨酸分子具有较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小棒,对该聚合物的形貌进行了光学表征,并用XRD和13 C NMR对其识别机理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表面存在对印迹分子选择性识别... 采用表面印迹法在介孔材料SBA-15表面合成对N-乙酰半胱氨酸分子具有较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小棒,对该聚合物的形貌进行了光学表征,并用XRD和13 C NMR对其识别机理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表面存在对印迹分子选择性识别的官能团,此项研究为N-乙酰半胱氨酸分子的分离富集提供一种新型识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分子印迹介孔硅聚合物 SBA-15 表面印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分析奶粉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6
2
作者 臧顺平 吕云辉 +3 位作者 苗文凯 陈浩 刘国一 陈立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67-70,75,共5页
以灭蝇胺为虚拟模板分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灭蝇胺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将MIP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奶粉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对该聚合物进行了吸附等温线测定以及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 以灭蝇胺为虚拟模板分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灭蝇胺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将MIP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奶粉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对该聚合物进行了吸附等温线测定以及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三聚氰胺有两种结合方式。计算得到的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Qmax1=14.96 mg/g,Kd1=1.85 mg/L;Qmax2=26.16 mg/g,Kd2=27.03 mg/L。最后应用合成的MIP对2 g奶粉样品提取液中痕量三聚氰胺进行净化和富集,回收率为94.73%~98.5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检出限为0.015μg/g。此方法快速、选择性高,为三聚氰胺的残留分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三聚氰胺 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粮食中的乙酰甲胺磷 被引量:5
3
作者 谭钰清 孙梦谣 +3 位作者 刘宇婷 张伽宜 李智昊 陈立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1-816,共6页
以乙酰甲胺磷为模板分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胺(DDA)为介孔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乙酰甲胺磷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Scatchard分析表明,该聚合... 以乙酰甲胺磷为模板分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胺(DDA)为介孔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乙酰甲胺磷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Scatchard分析表明,该聚合物对乙酰甲胺磷有两种结合方式,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47.03mg/g,Qmax2=90.31mg/g;平衡解离常数kd1=57.14mg/L,kd2=188.68mg/L。吸附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吸附为放热过程。将该聚合物用于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粮食中乙酰甲胺磷,最佳条件为:聚合物与样品的质量比为1∶1,研磨时间为8min,淋洗剂为乙醇-水(2∶1,体积比),洗脱剂为乙腈-乙酸溶液(19∶1,体积比)。所得洗脱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测得乙酰甲胺磷的线性范围为0.03~0.3μg/g,检出限为0.015μg/g,回收率为92.5%~97.1%,相对标准偏差为2.9%~3.7%。该方法兼具介孔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如和MSPD技术的快速分离性,为乙酰甲胺磷残留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胺磷 分子印迹聚合物 粮食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介孔分子筛掺杂的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作锋 姜艳霞 +2 位作者 庄全超 董全峰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介孔分子筛MCM-41作填料,丙酮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为溶剂,用直接造孔成膜的方法制备了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膜.该法避免使用造孔增塑剂,既简化了制膜工序,又减少电池中副反应的发生,使电池性能得以提高.MCM-41分子筛具有六方有序排列... 以介孔分子筛MCM-41作填料,丙酮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为溶剂,用直接造孔成膜的方法制备了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膜.该法避免使用造孔增塑剂,既简化了制膜工序,又减少电池中副反应的发生,使电池性能得以提高.MCM-41分子筛具有六方有序排列的单一柱状孔道结构和纳米级的粒子尺度,其骨架结构单元与一般聚合物电解质常用的纳米SiO2填料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该分子筛堆积时形成的表面空隙及其独有的一维介孔孔道对聚合物电解质微孔的形成与连通、电导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新型无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PVDF-HFP MCM-41分子 聚合物电解质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有序介孔硅表面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龚伟 陈少珠 徐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7-422,共6页
以多巴胺(DA)为模板,氨基修饰的介孔硅为载体,制得对多巴胺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将所得的MIP制成碳糊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多巴胺进行检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1.0×10-7~2.0&... 以多巴胺(DA)为模板,氨基修饰的介孔硅为载体,制得对多巴胺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将所得的MIP制成碳糊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多巴胺进行检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1.0×10-7~2.0×10-6mol/L和2.0×10-6~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5和0.996 9,检出限为1.3×10-9mol/L。该传感器对D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将其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逊 孙立波 +3 位作者 郑玉华 苏慧娟 李菲菲 裴园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25,共3页
详细介绍了多种聚合物/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共混法、原位聚合法、表面引发聚合法等,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简述了其在催化领域、电学领域、材料学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 分子 纳米颗粒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余传柏 韦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3,共4页
简述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介孔分子筛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综述了环氧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聚烯烃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它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 简述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介孔分子筛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综述了环氧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聚烯烃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它树脂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 分子 制备方法 分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的Pb(Ⅱ)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双莉 封扬 党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1-205,210,共6页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酸度为pH=5~6;最佳静置吸附时间为4~6h,最佳Pb2+初始浓度为160~240mg/L;吸附动力学结论表明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用2.0mol/L硝酸溶液进行洗脱,洗脱率达到99.60%;常见干扰离子基本不干扰吸附富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Ⅱ)印迹聚合物 SiO2纳米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烷雌酚分子印迹介孔硅的制备及识别机制
9
作者 唐菲 朱晓兰 +2 位作者 杨俊 高芸 周裔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8-963,共6页
本文基于半共价印迹技术,采用热可逆共价键构键分子识别位点,预先合成共价键合的己烷雌酚印迹前体物,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己烷雌酚纳米分子印迹介孔硅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确认了分子印迹介孔硅的有序结构。红外光谱和13C... 本文基于半共价印迹技术,采用热可逆共价键构键分子识别位点,预先合成共价键合的己烷雌酚印迹前体物,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己烷雌酚纳米分子印迹介孔硅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确认了分子印迹介孔硅的有序结构。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波谱研究表明,介孔硅表面和内部均存在可与印迹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半共价印迹 已烷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聚合物门控的介孔二氧化硅基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星火 汤钧 杨英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43,共1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聚合物体系作为门控构筑的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药物控释体系,并根据聚合物类别将门控体系分为聚合物刷、聚合物交联网络和聚合物包裹层三类.根据聚合物“阀门”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共价或非共价连接方式...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聚合物体系作为门控构筑的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药物控释体系,并根据聚合物类别将门控体系分为聚合物刷、聚合物交联网络和聚合物包裹层三类.根据聚合物“阀门”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共价或非共价连接方式,综述了这些杂化材料在不同外界刺激作用下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并给出该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药物递送系统 分子 聚合物 聚合物交联网络 聚合物包裹层 纳米阀门 分子化学 靶向给药 二氧化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MCM-41介孔硅铝分子筛担载Pd和Pt制备加氢脱硫催化剂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林英 王安杰 +2 位作者 李翔 周峰 胡永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0-387,共8页
将ZSM-5溶于偏硅酸钠水溶液,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用水热合成法自组装合成了具有较强酸性和不同SiO2/Al2O3摩尔比(n(SiO2)/n(Al2O3))的ZSM-5/MCM-41介孔硅铝分子筛(记为ZM(x),x=n(SiO2)/n(Al2O3))。以二苯并噻吩(DBT)质量分... 将ZSM-5溶于偏硅酸钠水溶液,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用水热合成法自组装合成了具有较强酸性和不同SiO2/Al2O3摩尔比(n(SiO2)/n(Al2O3))的ZSM-5/MCM-41介孔硅铝分子筛(记为ZM(x),x=n(SiO2)/n(Al2O3))。以二苯并噻吩(DBT)质量分数为0.8%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Si-MCM-41和ZM(x)担载的Pd和Pt催化剂催化加氢脱硫(HDS)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担载Pt和Pd不会破坏ZM(x)的介孔结构;DBT在Pd催化剂上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脱硫,而在Pt催化剂上则直接脱硫和加氢2条反应路径并重;Si-MCM-41为载体的催化剂HDS活性较低并且失活较快,以ZM(x)为载体的Pd和Pt催化剂加氢活性、加氢脱硫活性、加氢裂化活性及稳定性都有显著提高;ZM(x)担载的Pt和Pd催化剂催化HDS反应的活性可能与其活性组分分散度以及载体的B酸和L酸比例(B/L)有关,具有较好的活性组分分散度和较高B/L比例的ZM(60)担载的Pd和Pt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硫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MCM-41 ZSM-5 分子 PD 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源对纯硅MCM-41介孔分子筛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雷 张高勇 +1 位作者 董晋湘 冯尚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7,118,共4页
分别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气相法白炭黑、硅溶胶为硅源,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EAB)为结构导向剂,在100℃用水热晶化法在碱性(NaOH)介质中反应5d,合成出MCM-41介孔分子筛样品。通过XRD、N2吸附-脱附测试手段对不同硅源合成的样品进... 分别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气相法白炭黑、硅溶胶为硅源,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EAB)为结构导向剂,在100℃用水热晶化法在碱性(NaOH)介质中反应5d,合成出MCM-41介孔分子筛样品。通过XRD、N2吸附-脱附测试手段对不同硅源合成的样品进行了对比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TEOS作为硅源,气相法白炭黑和硅溶胶制得的MCM-41具有较大的孔径(>4nm)和孔容(>1cm3/g)以及高的比表面积(1000m2/g),在制备大孔径的介孔MCM-41时,气相法白炭黑和硅溶胶是两种比较好的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MCM-41 水热合成 模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摩尔比对Al-SBA-15介孔分子筛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闯 韩果 +1 位作者 孙晓艳 王继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18,共5页
在盐酸介质中、以异丙醇铝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出Al-SBA-15介孔分子筛,采用N2吸附-脱附、XRD、TEM和NH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n(Si)∶n(Al)对Al-SBA-15分子筛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当n(Si)∶n(Al)=10时,Al-SBA-15... 在盐酸介质中、以异丙醇铝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出Al-SBA-15介孔分子筛,采用N2吸附-脱附、XRD、TEM和NH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n(Si)∶n(Al)对Al-SBA-15分子筛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当n(Si)∶n(Al)=10时,Al-SBA-15分子筛的(110)和(200)晶面的衍射峰消失;与SBA-15分子筛相比,Al-SBA-15分子筛的滞后环形状和介孔分布未发生明显改变;n(Si)∶n(Al)=30,25,20,15的Al-SBA-15分子筛均保持了SBA-15分子筛的六方相介孔结构,当n(Si)∶n(Al)=10时,六方相介孔结构遭到一定的破坏,晶体形貌发生明显变化;n(Si)∶n(Al)越小时,合成出的Al-SBA-15分子筛的酸性越强,n(Si)∶n(Al)=15的Al-SBA-15分子筛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铝 盐酸 铝摩尔比 Al-SBA-15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铝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裂化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师希娥 翟尚儒 +5 位作者 戴立益 单永奎 何鸣元 魏伟 吴东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采用低温晶化法一步合成了纳米硅铝介孔分子筛(记为Z-1),并通过XRD、BET、N2吸/脱附曲线和TEM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筛具有类似MCM-41的六方结构,较好的介孔特征,孔分布狭窄,纳米级晶粒(40~50nm).用氨气... 采用低温晶化法一步合成了纳米硅铝介孔分子筛(记为Z-1),并通过XRD、BET、N2吸/脱附曲线和TEM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筛具有类似MCM-41的六方结构,较好的介孔特征,孔分布狭窄,纳米级晶粒(40~50nm).用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法测试了其酸强度;并采用脉冲法,以异丙苯和1,3,5-三异丙苯的催化裂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该分子筛的催化裂化性能和水热稳定性.Z-1与后嫁接法制得的AlMCM-41相比,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蒸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分子 合成 催化裂化性能 低温晶化法 水热稳定性 工业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剂对全硅MCM-41介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雷 张高勇 董晋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9,共5页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作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用水热晶化法在碱性(NaOH)介质中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样品.通过XRD、N2吸附-脱附、TG-DTA、IR等测试手段对这两种样品进行了对比表征分析.考察了两种不...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作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用水热晶化法在碱性(NaOH)介质中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样品.通过XRD、N2吸附-脱附、TG-DTA、IR等测试手段对这两种样品进行了对比表征分析.考察了两种不同模板剂对其晶体结构、比表面及孔径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模板剂,采用大头基的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可以合成较大孔径和孔容(分别为4.72nm和1.14cm3·g-1)的MCM-41介孔分子筛,而且具有较窄的孔径分布,因此对于合成大孔径的介孔分子筛MCM-41,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是一种很好的模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分子 晶体结构 模板剂 比表面 催化剂 水热合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钛硅分子筛表面功能膜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铅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应明 王榕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水饱和处理的介孔钛硅分子筛表面自组装作用的影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巯基乙酰氧基功能膜.用XRD、IR、TGA、元素分析、XRF、13CCP/MAS和29SiCP/MASNMR谱...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水饱和处理的介孔钛硅分子筛表面自组装作用的影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巯基乙酰氧基功能膜.用XRD、IR、TGA、元素分析、XRF、13CCP/MAS和29SiCP/MASNMR谱对功能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组装膜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选择甲苯作溶剂,控制在110℃加热,硅烷化24h.实验表明,功能膜对水体中的Pb2+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TI-MCM-41 水处理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源对介孔分子筛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瑞玉 徐永强 +2 位作者 殷长龙 赵会吉 刘晨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6,150,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气相白炭黑(fumed-silica)、硅溶胶为无机组装源,以CTAB为模板剂分别于碱性与酸性介质中组装介孔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测试、29Si MAS NMR等分析方法对所合成介孔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无机硅源对...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气相白炭黑(fumed-silica)、硅溶胶为无机组装源,以CTAB为模板剂分别于碱性与酸性介质中组装介孔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测试、29Si MAS NMR等分析方法对所合成介孔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无机硅源对所组装的介孔结构的有序度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性介质中所组装的介孔结构的有序度与水热稳定性由高到低顺序为硅溶胶,fumed-silica,TEOS;晶化温度从120℃提高到150℃,fumed-silica为硅源的介孔结构从六方相转化为立方相,而硅溶胶为硅源的则不变;酸性介质中3种硅源均可以组装出有序度较高的介孔材料,其有序度由高到低顺序为硅溶胶,fumed-silica,TEOS,并且fumed-silicae有序度远高于TE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分子筛原位改性功能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建华 吴正颖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5-432,共8页
综述了介孔硅分子筛原位改性功能化的研究进展,选择将金属盐加入到酸性的合成溶液中和在介孔材料微粒形成时对其进行沉积镀饰,再经焙烧分解生成覆盖细密的强碱性表面层。该方法突破"后处理"改性的传统思路,在试样合成时实施改... 综述了介孔硅分子筛原位改性功能化的研究进展,选择将金属盐加入到酸性的合成溶液中和在介孔材料微粒形成时对其进行沉积镀饰,再经焙烧分解生成覆盖细密的强碱性表面层。该方法突破"后处理"改性的传统思路,在试样合成时实施改性,直接在强酸性体系中制备强碱性介孔材料和碱强度达到27的介孔超强碱。还综述了含氧酸盐的种类、添加方式对产物的形貌、孔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弱酸性和盐效应合成出具有双螺旋Ia3d对称性并经原位改性的立方相材料,采用原粉研磨法新技术,利用介孔材料里胶束与孔壁之间的超微空间,提供了介孔功能化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原位改性 固体超强碱 新型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乙二醇为软模板制备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玲 秀芝 +4 位作者 王帆 刘智慧 高博禧 白雪 张鹏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3-747,共5页
以硅铝溶胶前驱体,与聚乙二醇软模板剂混合,水热处理后制备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表征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的理化性质.... 以硅铝溶胶前驱体,与聚乙二醇软模板剂混合,水热处理后制备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表征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的理化性质.将所得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作为苯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利用苯酚的转化率测试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作为软模板产生介孔结构,且聚乙二醇加入量可影响硅铝分子筛的结晶度;当聚乙二醇的加入量不同时,苯酚的转化率受影响;当聚乙二醇用量为8 g时,苯酚转化率最高,可达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软模板法 苯酚叔丁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硅基介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修成 叶文豪 +3 位作者 宋宇鹏 关新新 苏运来 王向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135-138,共4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硅基介孔分子筛材料,较系统地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并利用N2吸附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能明显影响硅基介孔材料的结构,而过高的焙烧温度易导致介孔结...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硅基介孔分子筛材料,较系统地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并利用N2吸附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能明显影响硅基介孔材料的结构,而过高的焙烧温度易导致介孔结构的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分子 N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