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叠氮化物几何构型和生成热的分子轨道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兆旭 宋伟红 肖鹤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3-109,共7页
用 A M1 、 P M3 、 M N D O和 M I N D O/3 四种半经验分子轨道( M O) 方法对55 种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与已有的气相实验构型进行比较,发现 A M1 法偏差较小, P M3 和 M ... 用 A M1 、 P M3 、 M N D O和 M I N D O/3 四种半经验分子轨道( M O) 方法对55 种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与已有的气相实验构型进行比较,发现 A M1 法偏差较小, P M3 和 M N D O 次之。 A M1 法计算所得生成热与基团加和法求得的结果最为接近, M I N D O/3 计算结果偏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叠氮化物 分子轨道法 分子几何构型 生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几何构型对高级别从头算能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克和 苏克和 +5 位作者 魏俊 胡小玲 岳红 吕玲 王育彬 文振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8-723,共6页
对《CRC物理与化学手册》(第77版)中第三周期以前的无机双原子分子,当其理论优化构型的相对误差大于2%时,分别在实验构型和最大偏差的理论构型下,计算了QCISD(T)/6-311+G(3df,2p)能量并作了比较.... 对《CRC物理与化学手册》(第77版)中第三周期以前的无机双原子分子,当其理论优化构型的相对误差大于2%时,分别在实验构型和最大偏差的理论构型下,计算了QCISD(T)/6-311+G(3df,2p)能量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大多数能量的差别在4.2kJ·mol^(-1)以内.由此说明,目前一般采用的构型优化理论方法,多数情况下不至于明显影响单点高级别从头算的计算精度.同时还发现,G2(QCI)的高级从头算方法 QCISD(T)/6-311+G(3df,2p),在实验构型下,并未给出最低的分子能量,MP2(full)构型优化方法未能给出优化键长普遍的好结果,特别是对CN、CP和SIN这种“4-5价电子结构”分子的偏差随基组增大而增大,导致较大的单点能量偏差.MP2(full)/6-31G(d, p)优化O_2和N_2的键长误差较大,导致单点能量偏差接近4,2 kJ·mol^(-1),而MP2(full)/6-311G(d,p)则较好地改善了它们的构型和QCISD(T)/6-311+G(3df,2p)能量.BN(^(3)∏)的实验键长 128. 1pm可能有误,有待进一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几何 高级从头算 能量 分子几何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氯和甲基取代丁二酰亚胺的结构、红外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贡雪东 肖鹤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8-922,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6-31G*基组),计算研究了丁二酰亚胺(SIM)的氟、氯和甲基取代物(SIMF,SIMCl和SIMMe)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红外光谱和热力学性质,讨论了取代基效应.结果表...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6-31G*基组),计算研究了丁二酰亚胺(SIM)的氟、氯和甲基取代物(SIMF,SIMCl和SIMMe)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红外光谱和热力学性质,讨论了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SIMF和SIMCl均为平面构型,SIMMe接近平面构型.羰基伸缩振动频率(νC=O)均分裂为两个谱带,低频带出现在1734~1771cm-1,高频带出现在1792~1822cm-1,且前者强于后者.与SIM相比,吸电子基(F和Cl)使νC=O和偶极矩增大,推电子基(CH3)的影响正相反.由校正频率计算了298~800K温度范围的热力学性质熵(S°)和热容(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甲基 丁二酰亚胺 取代物 分子几何构型 红外光谱 热力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材料分子设计——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爆速和爆压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晓娟 邱玲 肖鹤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A02期505-508,共4页
基于量子化学方法全优化分子几何构型,求得分子平均摩尔体积(V^-)和化合物的理论密度(ρ)以及生成热(△Hf),进而可按Kamlet方程估算炸药的爆速(D)和爆压(p)。以氮杂环和有机笼状化合物为例,证实了该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发现随环增大... 基于量子化学方法全优化分子几何构型,求得分子平均摩尔体积(V^-)和化合物的理论密度(ρ)以及生成热(△Hf),进而可按Kamlet方程估算炸药的爆速(D)和爆压(p)。以氮杂环和有机笼状化合物为例,证实了该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发现随环增大和羰基的引入,氮杂环类的ρ、D和p值增加。对于系列多硝基金刚烷,含相等硝基数(n)的同分异构体的ρ、D和P值相差不大;随硝基数n的增加,其ρ、D和p明显增大;当n≥7时,可能成为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 爆速 高能量密度材料 氮杂环 爆压 分子设计 分子几何构型 量子化学计算 基数 量子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多原子无机共价分子的“键类数”计算及应用
5
作者 陈天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9-44,共6页
本文提出了计算简单多原子无机共价分子中不同键型(σ键、π键和孤对电子——非键)键数目——“键类数”的方法,建议了几个计算“键类数”的简单公式,并讨论了它们在利用价层电子对排斥理论推断分子几何构型,确定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和判... 本文提出了计算简单多原子无机共价分子中不同键型(σ键、π键和孤对电子——非键)键数目——“键类数”的方法,建议了几个计算“键类数”的简单公式,并讨论了它们在利用价层电子对排斥理论推断分子几何构型,确定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和判断分子中是否可能有非定域大π键形成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数 键类数 分子几何和路易斯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Ni(Ⅲ)面和Cu(Ⅲ)面吸附乙烯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恒泰 袁维富 高国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用EHMO方法计算Ni(111)面和Cu(111)面吸附乙烯分子的几何构型、键连能和活化能。结果表明,Ni吸附的稳定构型为C-C,键长l=1.60A、C-C键与金属面距离h=1.80A,HCH面向上弯曲角θ=30°;Cu吸附的h=1.70A,l=1.94A,θ=60°。两个体系... 用EHMO方法计算Ni(111)面和Cu(111)面吸附乙烯分子的几何构型、键连能和活化能。结果表明,Ni吸附的稳定构型为C-C,键长l=1.60A、C-C键与金属面距离h=1.80A,HCH面向上弯曲角θ=30°;Cu吸附的h=1.70A,l=1.94A,θ=60°。两个体系的键连能分别为260.8和89.5kJ/mol。讨论了键连能差异并用MO自然相关法解释了不同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11) (Ⅲ) 键长 分子几何 弯曲角 稳定 活化能 金属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