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客体掺杂的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材料的空间和偶极电荷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钢进 张红焰 +2 位作者 夏钟福 张冶文 祝生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62-664,共3页
以主客体掺杂型DR1/PMMA(分散红1号/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体系为例,通过表面电位等温衰减研究了材料极化后空间电荷的脱阱及异性电荷的补偿导致的衰减行为,由开路和短路的热刺激放电及电光效应实验探讨了样品内空间和偶极电荷的性质。
关键词 分子偶极聚合物 非线性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的红外和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钢进 肖慧明 +2 位作者 韩高荣 夏钟福 张冶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6-599,共4页
本文利用红外和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的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材料中偶极子的取向稳定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讨论了制备时所用的溶剂对材料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在玻璃态温度下极化时 ,引起生色团分子偶... 本文利用红外和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的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材料中偶极子的取向稳定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讨论了制备时所用的溶剂对材料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在玻璃态温度下极化时 ,引起生色团分子偶极矩沿电场方向取向 ,是建立在生色团分子共轭π体系被破坏的基础上 ,这是一种亚稳态。偶氮类分子的顺 反结构在光、热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转变 ,是引起常温下生色团分子有序取向结构松弛的主要原因。制备时所用的溶剂将影响生色团分子在聚合物基底中的存在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偶极聚合物 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 可见吸收光谱 化弛豫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薄膜的电光效应
3
作者 陈钢进 夏钟福 +1 位作者 张冶文 祝生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4-716,共3页
以主客体掺杂型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权体、分散红1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R1/PMMA)体系为例,采用偏振反射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电光效应,样品用旋涂法制备,并用恒压电晕充电法极化,讨论了电光效应产生的条件,研究了材料的特性和制备工... 以主客体掺杂型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权体、分散红1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R1/PMMA)体系为例,采用偏振反射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电光效应,样品用旋涂法制备,并用恒压电晕充电法极化,讨论了电光效应产生的条件,研究了材料的特性和制备工艺对电光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偶极聚合物 电光效应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Teflon-AF层的NLO聚合物驻极体双层膜系统的电荷衰减动态特性
4
作者 陈钢进 夏钟福 +1 位作者 张冶文 张红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9-383,共5页
采用开路热刺激放电法研究了恒压电晕充电极化的含Teflon-AF层的非线性光学聚合物驻极体双层膜系统的电荷动态特性,结合电光效应和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结果分析表明:双层膜系统中偶极分子有序取向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非线性光学... 采用开路热刺激放电法研究了恒压电晕充电极化的含Teflon-AF层的非线性光学聚合物驻极体双层膜系统的电荷动态特性,结合电光效应和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结果分析表明:双层膜系统中偶极分子有序取向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非线性光学聚合物驻极体,其原因在于Teflon-AF层中高储存稳定性的空间电荷有效地抑制了分子偶极驻极体层中偶极分子有序取向的松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分子偶极聚合物 双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