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信标探针技术用于PCR检测诺卡氏菌SecA1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颜颜 夏茂宁 +4 位作者 明春艳 黄劲 刘涛华 周兵 康颖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将诺卡氏菌属细菌的一段特异性DNA设计成分子信标探针,用于该细菌的PCR检测。方法将诺卡氏菌属细菌、戈登氏菌属细菌及红球菌属细菌菌株分别接种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提取菌株DNA作为扩增模板;设计诺卡氏... 目的将诺卡氏菌属细菌的一段特异性DNA设计成分子信标探针,用于该细菌的PCR检测。方法将诺卡氏菌属细菌、戈登氏菌属细菌及红球菌属细菌菌株分别接种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提取菌株DNA作为扩增模板;设计诺卡氏菌属细菌基于secA1基因的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译体系中加入分子信标探针,PCR产物进行荧光信号检测。结果诺卡氏菌secA1基因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后可产生阳性荧光信号,红球菌属细菌及戈登氏菌属细菌的secA1基因、阴性对照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后不产生荧光信号,为阴性。结论 secA1作为看家基因,是用来进行种水平的鉴定及系统进化研究非常理想的靶分子,而分子信标探针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灵敏的进行诺卡氏菌secA1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氏菌属 SecA1基因 分子信标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检测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禹思宇 周宇 +3 位作者 唐连飞 孟芳 袁晓芬 梁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7期67-71,76,共6页
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HA和NA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SIV。构建重组质粒p SK-H3和p ... 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HA和NA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SIV。构建重组质粒p SK-H3和p SK-N2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达到102拷贝/μL;与其它主要相关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试验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小于3%,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强、特异性好。此方法的建立将为流感病毒H3N2亚型定型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3N2亚型 分子信标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李静怡 熊雷 +4 位作者 黄莉璎 刘晓鹏 杨盛奋 金京勋 王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2,共9页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T-qPCR检测FCV参考株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最低检测限为1×10^(2)TCID_(50)/mL,对其他相关病毒无有效响应,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应用该方法检测33份临床样本,阳性率为51.5%。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RT-qPCR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为FCV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疫病防控等提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FCV) 肽核酸(PNA)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 开放阅读框(O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油醇和α-松油醇复配对赤拟谷盗的抗虫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倩影 张佳琪 +4 位作者 刘琛 耿珠峰 尤春雪 刘鼎阔 张文娟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本研究以桉叶油醇、α-松油醇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合物单体及复配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桉叶油醇、α-松油醇对赤拟谷盗具有触杀作用,且二者4∶6复配时杀虫效果增强,LD 50为20.30μg/头;结合分子对接... 本研究以桉叶油醇、α-松油醇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合物单体及复配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桉叶油醇、α-松油醇对赤拟谷盗具有触杀作用,且二者4∶6复配时杀虫效果增强,LD 50为20.30μg/头;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赤拟谷盗解毒酶进行筛选,发现桉叶油醇、α-松油醇及复配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样蛋白(TcMGRP)结合较为稳定,结合能分别为-6.53、-6.79、-11.49 kJ/moL;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结果显示,随着桉叶油醇、α-松油醇单体及复配(4∶6)处理时间的延长,TcMGRP的基因表达量逐渐下降,呈时间依赖性,而且,在6、12 h时,桉叶油醇、α-松油醇4∶6复配作用下赤拟谷盗TcMGR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单体化合物的作用(P<0.05)。桉叶油醇、α-松油醇单体及复配(4∶6)通过抑制赤拟谷盗TcMGRP基因的表达发挥杀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醇 Α-松油醇 复配 赤拟谷盗 触杀活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阳成波 印遇龙 +3 位作者 龚建华 郁海 黄瑞林 李铁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5-399,共5页
关键词 pcr研究 应用 实时定量 分子生物学技术 定量原理 探针种类 分子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RT-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唐连飞 禹思宇 周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7-1853,共7页
试验旨在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H3和N2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数字RT-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 试验旨在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H3和N2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数字RT-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SIV。结果显示,该数字RT-PCR检测方法与其他主要相关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对猪H3N2流感病毒而言,最低可检测到106倍稀释的病毒株。数字RT-PCR方法能够对RNA模板定量分析。在H3N2SIV的鉴定上,数字RT-PCR方法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更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3N2亚型 分子信标探针 数字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灵敏性 特异性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子信标探针检测双歧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超 孟祥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根据双歧杆菌高度保守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一枚荧光分子信标探针,并对探针的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实时PCR技术对双歧杆菌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子信标设计合理,合成正确,性能稳定,S/N>20,其发卡既可以闭合也可以打开,... 根据双歧杆菌高度保守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一枚荧光分子信标探针,并对探针的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实时PCR技术对双歧杆菌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子信标设计合理,合成正确,性能稳定,S/N>20,其发卡既可以闭合也可以打开,符合实时PCR过程对分子信标的要求;该信标探针对双歧杆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特异性,通过实时PCR扩增能有效地将双歧杆菌和非双歧杆菌区别开。因此,荧光分子信标探针可用于对双歧杆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分子信标 探针 实时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ICAM-1、IL-8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袁斌 周立华 +3 位作者 徐建亚 于希忠 朱越 王爱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RSV攻击体外培养的HELF细胞后,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利巴韦林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RSV攻击体外培养的HELF细胞后,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利巴韦林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PCR)测定各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ICAM-1、IL-8 mRNA表达变化。结果:病毒感染后ICAM-1、IL-8以GAPDH为内参的△Ct值明显小于正常细胞组及生理盐水血清对照组,而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利巴韦林含药血清作用后△Ct值显著增大。结论:(1)RSV病毒作用后ICAM-1及IL-8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清肺口服液可以降低ICAM-1、IL-8的表达,缓解RSV感染后细胞的异常变化,起到间接预防RSV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8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镉胁迫相关基因UraD的特征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强 陆新江 +1 位作者 陈炯 史雨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17,22,共5页
2-氧-4-羟基-4-羧基-5-脲基咪唑啉脱羧酶(UraD)是嘌呤代谢反应酶,目前鱼类UraD基因仅在斑马鱼等少数物种得到克隆分析。从香鱼克隆获得UraD的cDNA序列,全长为967 bp,编码一个由174 aa组成的分子量为19.6kDa的蛋白,等电点为5.42。系统进... 2-氧-4-羟基-4-羧基-5-脲基咪唑啉脱羧酶(UraD)是嘌呤代谢反应酶,目前鱼类UraD基因仅在斑马鱼等少数物种得到克隆分析。从香鱼克隆获得UraD的cDNA序列,全长为967 bp,编码一个由174 aa组成的分子量为19.6kDa的蛋白,等电点为5.4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香鱼UraD位于鱼类UraD簇中,与爬行类和哺乳类的亲缘关系较远,香鱼与斑马鱼UraD的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达70%。香鱼UraD表达经过反转录PCR(RT-PCR)检测发现在香鱼肝、心和肠中具有较高表达。香鱼肝组织中UraD表达量经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发现镉胁迫下显著减少,香鱼UraD表达在盐度胁迫和鳗利斯顿氏菌感染下表达量保持不变。上述结果揭示香鱼UraD基因的基本特征,说明香鱼UraD基因表达与镉胁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分子标记 镉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羟基-4-羧基-5-脲基咪唑啉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江南地区男性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虔兮 沈月平 +5 位作者 苗茂华 高尔生 李德昆 沈维雄 梁敏红 袁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XbaⅠ和Codon3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和荧光定量PCR法对678名江南男性雌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主要来自江浙城市和湖南岳阳。结果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XbaⅠ和Codon3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和荧光定量PCR法对678名江南男性雌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主要来自江浙城市和湖南岳阳。结果江浙、岳阳两组各位点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vuⅡ和Codon32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值分别为0.012和0.011。Arlequin分析结果显示PvuⅡ和XbaⅠ两位点间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江浙:D′=0.908,岳阳:D′=0.974),但PvuⅡ或XbaⅠ与Codon325位点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结论雌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存在地区差异;PvuⅡ和XbaⅠ两位点在江南男性中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信标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