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中高能区电子与多原子分子散射总截面的经验公式
1
作者 王如梅 王玲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62-65,共4页
根据相关文献中实验测得的一些分子总截面与分子极化率的定量关系,利用分子的平均键长和极化率等参数拟合了一种计算中高能区电子与多原子分子散射总截面的经验公式,并对e-CH3Cl,e-CH2Cl2,e-CH3I和e-O3散射的总截面进行了计算,结果与文... 根据相关文献中实验测得的一些分子总截面与分子极化率的定量关系,利用分子的平均键长和极化率等参数拟合了一种计算中高能区电子与多原子分子散射总截面的经验公式,并对e-CH3Cl,e-CH2Cl2,e-CH3I和e-O3散射的总截面进行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原子分子 散射总截面 高能区 经验公式 分子极化率 计算方法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呋咱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天娜 汤业朋 宋华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41-645,共5页
在B3LYP/6-31++G**水平下,对氧化呋咱单体及二聚体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发现在由单体结合形成二聚体的过程中,子分子的平面构型并没有发生改变。通过振动频率分析结果推测出,分子中形成较大的π-π共轭,对C-H键的振动频率有影响,使得C-H... 在B3LYP/6-31++G**水平下,对氧化呋咱单体及二聚体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发现在由单体结合形成二聚体的过程中,子分子的平面构型并没有发生改变。通过振动频率分析结果推测出,分子中形成较大的π-π共轭,对C-H键的振动频率有影响,使得C-H伸缩频率发生了略微的红移,强度也明显增强。分子中原子(atoms in molecular,AIM)理论得出C-H共价键键临界点处电子密度的Laplacian值■2ρ具有负值。而O…H与N…H键临界点处2ρ都是大于零的,表明氧化呋咱二聚体中的O…H与N…H符合一般氢键的拓扑特点。二聚体在C-H键临界点处聚积电子的能力增强。运用渐近修正的SAPT(DFT)方法(symmetry-adapted perturbationtheory employ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对氧化呋咱二聚体分子间作用进行能量分割。其中二聚体的静电能分别为-30.10kJ.mol-1和-37.36kJ.mol-1,与总的作用能相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氧化呋咱二聚体中分子中氢键作用主要由静电能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氧化呋咱 自然键轨道 分子原子 渐近修正 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酸与2,6-二苯并咪唑的超分子自组装及氢键实验与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爱彬 潘志权 +1 位作者 程清蓉 周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5-670,共6页
在氘代的二甲基亚砜的溶剂中合成了方酸与2,6-二苯并咪唑的超分子的化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超分子是通过π-π堆积和分子之间氢键所形成的一维链状的聚合物。探讨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CCl_4溶... 在氘代的二甲基亚砜的溶剂中合成了方酸与2,6-二苯并咪唑的超分子的化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超分子是通过π-π堆积和分子之间氢键所形成的一维链状的聚合物。探讨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CCl_4溶剂对聚合物中氢键的影响。此外,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中原子理论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分子间的键能分别是135.65和49.40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氢键 变温红外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水复合物中氢键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原媛 孙乐 +2 位作者 李玉莹 王晓红 黄正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9-44,共6页
为了解对乙酰氨基酚(AP)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在MP2/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AP与水分子通过不同种氢键作用形成的6种AP-H2O复合物.首先分析这些复合物的几何结构、能量和振动频率,然后运用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TAIM)、自然键轨道理论(... 为了解对乙酰氨基酚(AP)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在MP2/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AP与水分子通过不同种氢键作用形成的6种AP-H2O复合物.首先分析这些复合物的几何结构、能量和振动频率,然后运用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TAIM)、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定域分子轨道-能量分解分析(LMO-EDA)等理论和方法对AP-H_2O复合物中的氢键相互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AP分子中的—CH基团与羰基氧原子之间形成的C8H8A···O2A分子内氢键在多数AP-H_2O复合物中被保留下来;(2)AW1和AW6中的分子间氢键强于其他氢键;(3)AP的羰基氧原子是最有可能与H_2O分子形成氢键的位点,第2个最有可能与H_2O分子形成氢键的位点是AP的酚羟基,前者中H_2O是质子供体,而后者中H_2O则是质子受体;(4)AP-H_2O的形成过程中,氢键作用与结构畸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AP-H_2O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但前者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复合物 氢键作用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 分子原子的量子理论(qta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22分子筛酸性的DFT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鲍莹 周丹红 +2 位作者 杨明媚 辛长波 武跃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71-976,共6页
本文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MCM-22分子筛上骨架Al在8个不同的T位的分布和Br觟nsted酸的落位及强度。所有计算基于分子筛的8T簇模型(H3SiO)3Si-O(H)-T(OSiH3)3(T=Si,Al),采用DFT的BLYP方法,所有原子均应用DNP基... 本文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MCM-22分子筛上骨架Al在8个不同的T位的分布和Br觟nsted酸的落位及强度。所有计算基于分子筛的8T簇模型(H3SiO)3Si-O(H)-T(OSiH3)3(T=Si,Al),采用DFT的BLYP方法,所有原子均应用DNP基组。通过计算(Al,H)/Si替代能和质子亲和势,得出推论:MCM-22分子筛中骨架Al的最有利落位在T1,T4,T3和T8位。而形成Br觟nsted-酸的最可能的位置为Al1-O3-Si4,Al4-O3-Si1,Al3-O11-Si2和Al8-O10-Si2桥基。Al1-O3H-Si4和Al4-O3H-Si1位的酸性强度接近,Al3-O11H-Si2和Al8-O10H-Si2位的酸性分别略低于和略高于前两个酸位。通过计算模板剂分子六次甲基亚胺(HMI)与B-酸中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讨了HMI对分子筛中Al落位的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22分子 计算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DFT) 量子力学 酸性强度 相互作用 Al 簇模型 DNP 模板剂 HMI 骨架 基组 原子 质子 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第22卷(1~4期)总目录
6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7-780,共4页
关键词 相干态光场 量子特性 原子分子物理学报 纠缠原子 腔场 原子 团簇结构 电子态 密度泛函理论 QED 杨向东 联苯类液晶 量子干涉 波函数 波动力学 王治文 理论计算 第一原理 张桂明 董晨钟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第26卷,第1~6期目次
7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14,共14页
关键词 团簇结构 量子 JUN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研究 原子分子物理学报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第25卷,第1~6期目次
8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I0001-I0016,共16页
关键词 团簇结构 能级 量子 分子动力学模拟 CDSE 原子分子物理学报 电子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团簇 单壁碳纳米管 密度泛函方法 双模纠缠相干光场 董晨钟 第一性原理研究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_2S与HOCl分子间的卤键和氢键相互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袁焜 刘艳芝 +1 位作者 吕玲玲 马伟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57-1263,共7页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分别求得(CH3)2S…ClOH卤键复合物和(CH3)2S…HOCl氢键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频率分析表明,与单体HOCl相比,在两种复合物中,10Cl—11O和12H—11O键伸缩振动频率发生显著的红移.经MP2/6-311++G**水平计...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分别求得(CH3)2S…ClOH卤键复合物和(CH3)2S…HOCl氢键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频率分析表明,与单体HOCl相比,在两种复合物中,10Cl—11O和12H—11O键伸缩振动频率发生显著的红移.经MP2/6-311++G**水平计算的含基组重叠误差(BSSE)校正的气相中相互作用能分别为-11.69和-24.16kJ·mol-1.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表明,在(CH3)2S…ClOH卤键复合物中,引起10Cl—11O键变长的因素包括两种电荷转移:(i)孤对电子LP(1S)1→σ*(10Cl—11O);(ii)孤对电子LP(1S)2→σ*(10Cl—11O),其中孤对电子LP(1S)2→σ*(10Cl—11O)转移占主要作用,总的结果是使σ*(10Cl—11O)的自然布居数增加0.14035e,同时11O原子的再杂化使其与10Cl成键时s成分增加,即具有与电荷转移作用同样的"拉长效应";在(CH3)2S…HOCl氢键复合物中也存在类似的电荷转移,但是11O原子的再杂化不同于前者.自然键共振理论(NRT)进行键序分析表明,在卤键复合物和氢键复合物中,10Cl—11O和12H—11O键的键序都减小.通过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了复合物中卤键和氢键的电子密度拓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硫 次氯酸 卤键复合物 自然键轨道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A分子的构象异构及其一水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志锋 李会学 +1 位作者 唐慧安 朱元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32,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G~#方法对多巴胺DA的构象异构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势能面上存在6种稳定构象和8种构象转换过渡态,构象之间主要通过C1—O7[二面角T_1:H15O7C1C6],C2—O8[二面角T_2:H16O8C2C3]和C9一C10[二面角T_3;N11...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G~#方法对多巴胺DA的构象异构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势能面上存在6种稳定构象和8种构象转换过渡态,构象之间主要通过C1—O7[二面角T_1:H15O7C1C6],C2—O8[二面角T_2:H16O8C2C3]和C9一C10[二面角T_3;N11C10C9C5]单键旋转而相互转化.频率及NBO分析表明,分子内存在红移O…H-O及蓝移N…H—C两类氢键,氢键中电子转移类型均为LP_1(X)→σ~#(H—Y)[X=O,N;Y=O,C],二级稳定化能E^((2))对稳定构象有3.6 kJ·mol^(-1)~9.3 kJ·mol^(-1)的稳定化贡献.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表明,构象中O…H一O及N…H—C键的电子密度ρ(r)和Laplacian量▽~2ρ(r)分别在0.0094~0.0171和0.0307~0.0798之间.采用极化连续模型(polarized continuum model,PCM)对体系进行了溶剂化效应计算,结果表明,DA的构象转换主要在水相中进行.应用静电势模型(electrostatic potential map,EPM)对构象的活性位点进行了预测,并以此研究了多巴胺一水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构象 密度泛函理论 自然键轨道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中O_3与HSO自由基间的氢键复合物(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焜 刘艳芝 +1 位作者 朱元成 张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65-2070,共6页
气相中O3与HSO自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在大气化学中非常重要.在DFT-B3LYP/6-311++G**和MP2/6-311++G**水平上求得O3+HSO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B3LYP方法得到了三种构型(复合物Ⅰ,Ⅱ和Ⅲ),而MP2方法只能得到一种构型(复合物Ⅱ)... 气相中O3与HSO自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在大气化学中非常重要.在DFT-B3LYP/6-311++G**和MP2/6-311++G**水平上求得O3+HSO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B3LYP方法得到了三种构型(复合物Ⅰ,Ⅱ和Ⅲ),而MP2方法只能得到一种构型(复合物Ⅱ).在复合物Ⅰ和Ⅲ中,HSO单元中的1H原子作为质子供体,与O3分子中的端基O原子作为质子受体相互作用,形成红移氢键复合物;而在复合物Ⅱ中,虽与复合物Ⅰ和Ⅲ中具有相同的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却形成了蓝移氢键复合物.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的单体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考虑了基组重叠误差(BSSE)和零点振动能(ZPVE)校正,其值在-3.37到-4.55kJ·mol-1之间.采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对单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进行了考查,并通过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了三种复合物中氢键的电子密度拓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O自由基 臭氧 氢键相互作用 自然键轨道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中开壳型(CH_3)_2S(O)…HOO红移氢键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焜 刘艳芝 吕玲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1-867,共7页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分别求得(CH3)2S…HOO和(CH3)2O…HOO开壳型氢键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频率分析表明,与单体HOO自由基相比,复合物中H10-O11键伸缩振动频率发生显著的红移,红移值分别为424.21和374.22cm-1.在MP2/6-311+...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分别求得(CH3)2S…HOO和(CH3)2O…HOO开壳型氢键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频率分析表明,与单体HOO自由基相比,复合物中H10-O11键伸缩振动频率发生显著的红移,红移值分别为424.21和374.22cm-1.在MP2/6-311++G**水平计算得到,含基组重叠误差(BSSE)校正和零点振动能(ZPVE)校正的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4.68和-31.01kJ·mol-1.自然键轨道(NBO)理论分析表明,在(CH3)2S…HOO复合物中,引起H10-O11键变长的因素包括两种电荷转移:(1)LP(S1)1→σ*(H10-O11);(2)LP(S1)2→σ*(H10-O11),其中LP(S1)2→σ*(H10-O11)占主要作用,总的结果是使σ*(H10-O11)的自然布居数增加了37.27me;在(CH3)2O…HOO中也有相似的电荷转移的超共轭作用.AIM理论分析表明,S1…H10间和O1…H10间都存在键鞍点,▽2ρ(r)分别为0.06196和0.03745,说明这种相互作用介于共价键和离子键之间,偏于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硫 氢过氧自由基 氢键复合物 自然键轨道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钼过氧配气物催化硫醚和烯烃氧化反应机理理论研究
13
作者 孙国峰 胡育 +1 位作者 曾鸿耀 唐典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55-1660,共6页
在B3LYP/Aug-cc-pvdz-pp水平下,对双过氧钼配合物Mo(O)(O2)2(pz)2(pz=pyrazolyl)氧化二甲硫醚,二甲亚砜和乙烯分别形成二甲亚砜,二甲砜和环氧乙烷的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分子中原子理论拓扑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氧化反... 在B3LYP/Aug-cc-pvdz-pp水平下,对双过氧钼配合物Mo(O)(O2)2(pz)2(pz=pyrazolyl)氧化二甲硫醚,二甲亚砜和乙烯分别形成二甲亚砜,二甲砜和环氧乙烷的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分子中原子理论拓扑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氧化反应均只经历一个过渡态,即底物中的反应中心原子(硫醚和亚砜为硫原子,乙烯为C=C双键平面)向[Mo(O)(O2)2(pz)2]中过氧的一个原子靠拢形成过渡态,从而形成产物。过渡态均为协同过渡态,由底物向[Mo(O)(O2)2(pz)2]中过氧原子转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二甲硫醚氧化反应的自发性最小,二甲亚砜和乙烯氧化反应热自发性相当,三个反应在热力学上均可行。二甲硫醚的氧化和二甲亚砜的氧化在常温下可以达到99%选择性。如果有过量氧化剂的存在,亚砜就会进一步氧化为砜。在相同条件下,硫醚和亚砜的氧化不会影响烯烃,烯烃氧化需要另外条件以降低活化能,与钼配合物和多钼酸盐氧化硫醚,亚砜和烯烃反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反应机理 化学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原子3sns能谱及寿命的研究
14
作者 梁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4-96,共3页
利用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对镁原子3sns高激发态的光谱进行了研究。首次报道了3sns1S0n>11以上的能级以及相应的寿命。
关键词 原子 能级和寿命 量子数亏损理论 能谱 能态寿命 高激发态结构 混合系数 原子分子激发态 多通道 原子分子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取代乙烯酮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从头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青林 刘思齐 +1 位作者 王艳红 于健康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在MP2/6-311++G**水平上,研究了5种复合物的几何结构型和成键特征,对能量、自然键轨道和分子中的原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锂取代3位置时,锂的电子性质突出,体系的偶极矩增加,锂的离子性质增强,通过体系共轭作用,增加了端基氧的电负性... 在MP2/6-311++G**水平上,研究了5种复合物的几何结构型和成键特征,对能量、自然键轨道和分子中的原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锂取代3位置时,锂的电子性质突出,体系的偶极矩增加,锂的离子性质增强,通过体系共轭作用,增加了端基氧的电负性,氧的电负性质增强使得氧的给电子能力增强;当锂取代1和2位置时,锂与双键形成π-Li键或者锂与氧形成六元环结构.光谱分析表明:锂取代3位置时,红外光谱发生红移;当锂取代1和2位置时,由于锂的离子性很强,光谱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键轨道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乙二胺-CF_3CO_2型质子化离子液体的分子间氢键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宇 花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54-1960,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对由N-烷基乙二胺阳离子[HAlkyl]^+(Alkyl=Hex,Oct,Et Hex)与三氟乙酸阴离子[TFA]^-形成的[HHex][TFA],[HOct][TFA]及[HEtHex][TF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ILs)的离子对进行了理论研究.通...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对由N-烷基乙二胺阳离子[HAlkyl]^+(Alkyl=Hex,Oct,Et Hex)与三氟乙酸阴离子[TFA]^-形成的[HHex][TFA],[HOct][TFA]及[HEtHex][TF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ILs)的离子对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几何优化和分子振动频率分析3种PILs均得到5种较稳定构型[HAlkyl][TFA]S1~S5.结果表明,[HAlkyl]^+与[TFA]^-间发生了质子转移形成了O—H…N型氢键.3种PILs的基组重叠误差校正后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ΔE_(int)^(BSSE))在-449.91^-522.87 kJ/mol范围内.由于分子间形成了较强的O—H…N氢键作用,引起N—H振动频率消失,在2200~2700 cm^(-1)范围内出现了较强的O—H键振动.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及分子中原子(AIM)理论计算,研究了分子间氢键作用的相对强度及其对分子构型稳定性的影响.NBO分析结果表明,其稳定化能主要源自于[HAlkyl]的氨基中孤对电子LP(N)与[TFA]中O—H反键轨道σ*(H—O)间的相互作用,即LP(N)→σ*(H—O).并探讨了阳离子部位[HAlkyl]^+的质子化位置以及烷基链长、支链的引入对[HAlkyl]与[TFA]间氢键作用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化离子液体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间氢键作用 自然轨道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承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化学键理论 发展概况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法 原子轨道 价键理论 诺贝尔化学奖 量子化学 非离子型化合物 晶体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三明治四聚吡咯铀配合物的结构设计和稳定性理论计算
18
作者 田琳飞 张春华 +3 位作者 曲宁 毕艳婷 张红星 潘清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9-757,共9页
为探索四聚吡咯配体和低价铀离子相互作用,以实验合成单层三明治结构配合物PcU~ⅥPc(Pc=酞菁)为基础,设计双层三明治型PzU^mPzU^mPz(m=Ⅲ,Ⅳ,Pz=氮杂卟啉),采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考察了其几何结构、异构体相对稳定性以及成键和轨道性质... 为探索四聚吡咯配体和低价铀离子相互作用,以实验合成单层三明治结构配合物PcU~ⅥPc(Pc=酞菁)为基础,设计双层三明治型PzU^mPzU^mPz(m=Ⅲ,Ⅳ,Pz=氮杂卟啉),采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考察了其几何结构、异构体相对稳定性以及成键和轨道性质.得到se(staggered-eclipsed)和es(eclipsed-staggered)2种类型稳定空间异构体,并进一步优化其所有可能的电子自旋态异构体.计算结果表明,这些低价铀配合物均具有五重态基态.分子中的原子量子理论(quantum theory of atoms in molecule,QTAIM)在U—N键临界点处的电子/能量密度拓扑分析显示U—N键为弱极性共价键.四价配合物拥有4个U(5f)性质高能占据轨道,与2个U4+的5f单电子数相一致;而三价配合物有很大配体参与作用.2个铀原子和中间Pz配体质心近似成线性,这与配合物具有稳定的σ(U—U)成键轨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型四聚吡咯低价铀配合物 异构体稳定性 分子原子量子理论(qtaim) 电子结构 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MDNI混合炸药分子间作用的分子动力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武春磊 成泓进 +2 位作者 苟瑞君 贾宏云 张树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2,共7页
为研究混合炸药分子间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确定两组分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最佳的混合质量比,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不同配比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CL-20)主要生长面和1-甲基-4,5-二硝基咪唑(MDNI)混合炸药的结合能... 为研究混合炸药分子间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确定两组分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最佳的混合质量比,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不同配比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CL-20)主要生长面和1-甲基-4,5-二硝基咪唑(MDNI)混合炸药的结合能、力学性能和径向分布函数(RDF)等,并计算了其理论爆轰性能。结果表明,当CL-20质量分数为60%~65%时,CL-20/MDNI的结合能最大,两组分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最好,且CL-20的(1 0 1)面与MDNI分子间作用最强;CL-20和MDNI质量比为65∶35时,混合炸药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G)和拉伸模量(E)最小,K/G值最大,此时混合炸药的力学性能最好;CL-20和MDNI分子间作用主要是CL-20中H和MDNI中O以及CL-20中O和MDNI中H形成的氢键;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进一步证明,CL-20/MDNI之间存在氢键作用。CL-20质量分数为65%时,该混合炸药理论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 382m/s和31.87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炸药 CL-20 MDNI 分子间相互作用 力学性质 分子动力学 分子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胺-TFSA型质子化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米泽豪 花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15-6030,共16页
开展了以质子化的正己胺(HHexam^(+))、己基乙二胺(HHexen^(+))及己基二亚乙基三胺(HHexdien^(+))为阳离子的TFSA[==(CF_(3)SO_(2))_(2)N^(-)]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ILs),即[HHexam][TFSA]、[HHexen][TFSA]及[HHexdien][TFSA]型PILs吸收CO_... 开展了以质子化的正己胺(HHexam^(+))、己基乙二胺(HHexen^(+))及己基二亚乙基三胺(HHexdien^(+))为阳离子的TFSA[==(CF_(3)SO_(2))_(2)N^(-)]型质子化离子液体(PILs),即[HHexam][TFSA]、[HHexen][TFSA]及[HHexdien][TFSA]型PILs吸收CO_(2)的研究。首先,选择密度泛函理论,在M06-2X/6-311G(d,p)水平下,对上述3种PILs的构型进行优化,分别得到了其较稳定构象,结果显示,PILs的阳离子中N—H和阴离子中N原子间主要形成N—H···N型较强氢键。然后,分别利用其中最稳定构象,创建并优化PILs-nCO_(2)构型,PILs和nCO_(2)分子间主要形成N—H···O型弱或中等强度氢键。主要氢键部位N—H···O中N—H键的振动频率的变化值、电子密度值及二阶微扰能的计算结果显示,[HHexam][TFSA]、[HHexen][TFSA]及[HHexdien][TFSA]分别与2、3、4分子CO_(2)结合时将不再形成氢键网络。采用COSMOtherm软件计算的CO_(2)在3种PILs中的亨利常数(kPa)大小为[HHexam][TFSA](1.91×10^(4))>[HHexen][TFSA](1.68×10^(4))>[HHexdien][TFSA](1.51×10^(4)),即3种PILs对CO_(2)的溶解能力大小为极性头部具有3个氨基的[HHexdien][TFSA]>2个氨基的[HHexen][TFSA]>1个氨基的[HHexam][TFSA]。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PILs结构中氨基数目的多少对其吸收CO_(2)的能力有较显著影响,即随着PILs结构中氨基数目的增多,其对CO_(2)的溶解能力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胺型质子化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 分子间氢键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