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块对角矩阵的二维压缩感知数据采集和重构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涛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5,共6页
针对遥感中线阵推扫数据采集模式和现有方法重构能力的不足,提出基于分块对角矩阵和TV(Total Variation)算法的二维压缩感知模型和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压缩感知的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同时包含完整的图像二维信息,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二维... 针对遥感中线阵推扫数据采集模式和现有方法重构能力的不足,提出基于分块对角矩阵和TV(Total Variation)算法的二维压缩感知模型和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压缩感知的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同时包含完整的图像二维信息,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二维压缩感知。在不改变传统数据采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块对角矩阵的后处理,实现二维压缩感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图像的重构效果获得极大改善,SNR提高约8dB。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OMP(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和BP(Basis Pursuit)算法。该方法促进了定向遥感的发展,如与其他模型和方法结合,能进一步提高重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压缩感知 定向遥感 线阵推扫 分块对角矩阵 全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尔米特梁单元的分块对角与高阶质量矩阵
2
作者 王东东 吴振宇 侯松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5,共8页
埃尔米特梁单元常用的集中质量矩阵,是由挠度自由度对应的一致质量矩阵元素通过行求和或节点积分构造.然而,数值结果表明该集中质量矩阵在求解包含自由端的梁振动问题时,会出现频率精度掉阶现象.本文首先从保障质量矩阵最优收敛性的数... 埃尔米特梁单元常用的集中质量矩阵,是由挠度自由度对应的一致质量矩阵元素通过行求和或节点积分构造.然而,数值结果表明该集中质量矩阵在求解包含自由端的梁振动问题时,会出现频率精度掉阶现象.本文首先从保障质量矩阵最优收敛性的数值积分精度出发,分别针对三次和五次梁单元,发展了质量矩阵的梯度增强节点积分方案.利用梯度增强节点积分方案,可以得到具有分块对角形式的单元质量矩阵,而其组装的整体质量矩阵除边界节点外仍然呈现对角形式.对于两种单元,其分块对角质量矩阵分别具有4阶最优精度和6阶次优精度.再者,将标准一致质量矩阵和具有同阶精度的梯度增强节点积分质量矩阵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具有超收敛特性的高阶质量矩阵.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系统验证了三次和五次单元的分块对角与高阶质量矩阵的频率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尔米特梁单元 振动频率 集中质量矩阵 分块对角质量矩阵 高阶质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五对角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芳 陆全 袁志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04-1907,共4页
分块五对角矩阵出现在数学的很多分支中并且被广泛的研究,例如在用差分方法或有限元方法求解离散后的偏微分方程、线性规划、网络分析及结构分析等问题中,经常需要求解以分块五对角矩阵为系数矩阵的线性方程组;文章利用分块五对角矩阵... 分块五对角矩阵出现在数学的很多分支中并且被广泛的研究,例如在用差分方法或有限元方法求解离散后的偏微分方程、线性规划、网络分析及结构分析等问题中,经常需要求解以分块五对角矩阵为系数矩阵的线性方程组;文章利用分块五对角矩阵的特殊结构,给出了求分块五对角矩阵逆矩阵的快速算法,最后通过算例来说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对角矩阵 矩阵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对角和共享分块对角转换矩阵的快速说话人自适应方法
4
作者 丁国宏 徐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09-1712,1719,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两种在最大似然线性回归 (MLLR)框架下实现快速说话人自适应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本文中分别称为Log 谱域下基于三对角转换矩阵的说话人自适应 (SATD)和倒谱域下基于共享分块对角转换矩孟加拉国说话人自适应 (SASBD) .这两种... 本文提出了两种在最大似然线性回归 (MLLR)框架下实现快速说话人自适应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本文中分别称为Log 谱域下基于三对角转换矩阵的说话人自适应 (SATD)和倒谱域下基于共享分块对角转换矩孟加拉国说话人自适应 (SASBD) .这两种方法在一定先验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较少的参数来描述说话人间的差异 ,因而只需要少量的自适应数据就可以得到参数的鲁棒估计 .在以整词建模的孤立词识别系统和以三音子建模的孤立词识别系统上分别进行的测试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传统的MLLR自适应方法有较快的自适应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自适应 转换矩阵 MLLR 对角矩阵 分块对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分块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新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永恩 陆全 徐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7期41-43,共3页
根据分块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特殊结构,利用其LU和UL分解,并使用Sheman-Morrison-Woodbury公式,得到一个求分块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新算法,并由该算法得到求周期三对角矩阵和对称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新算法。新算法比传统算法的计... 根据分块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特殊结构,利用其LU和UL分解,并使用Sheman-Morrison-Woodbury公式,得到一个求分块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新算法,并由该算法得到求周期三对角矩阵和对称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新算法。新算法比传统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计算时间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三对角矩阵 对称周期三对角矩阵 分块周期三对角矩阵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分块五对角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芳 徐仲 陆全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6-820,共5页
本文根据分块五对角矩阵的一种特殊分解给出了求解分块五对角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算法-变参数追赶法。
关键词 分块对角矩阵 追赶法 变参数追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动态仿真中大型线性方程组的分块求解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新立 陈英时 +3 位作者 王成山 叶小晖 汤涌 吴国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快速求解算法是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的难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利用仿真中矩阵结构特点的分块快速直接求解算法,并开发实现了大型电力系统线性方程组稀疏求解器(ESS)。该算法首先将稀疏矩阵分为4个分块矩阵,然后将其中规模最大的对角块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更小的对角分块矩阵,并利用部分小分块具有相同结构的特点进行矩阵LU符号分解和数值分解,最后根据分块矩阵进行前代和回代求解计算。与现有其他求解器进行的算例对比表明,ESS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求解速度优势,特别是在矩阵LU分解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线性方程组 分块对角矩阵 分块直接求解算法 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谱聚类算法在高维数据上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雪丽 赵学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1-319,共9页
提出一种新的稀疏谱聚类算法——基于PAM算法的HSSPAM聚类(high-dimensional sparse spectral clustering based on 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该算法先用高相关系数过滤及主成分分析降维方法以有效减小甚至消除维度灾难对高维数据... 提出一种新的稀疏谱聚类算法——基于PAM算法的HSSPAM聚类(high-dimensional sparse spectral clustering based on 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该算法先用高相关系数过滤及主成分分析降维方法以有效减小甚至消除维度灾难对高维数据处理的影响,再采用Minkowski距离指数变换函数及稀疏化算法来构建分块对角矩阵以重新解释样本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构造新颖的拉普拉斯矩阵以实现进一步压缩数据矩阵,进而结合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PAM)算法取代传统谱聚类中的K-means算法对特征向量聚类以提高算法的聚类稳定性;最后引入高维基因数据设计了实验,并以不同的聚类评价指标来衡量该研究算法的聚类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更精确、更稳定地对基因数据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数据聚类 稀疏谱聚类算法 降维方法 分块对角矩阵 聚类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窗正交时频空检测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梁 袁正道 +3 位作者 蔡豪 赵恒 刘飞 周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3-1079,共7页
针对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采用矩形窗函数时,信道矩阵结构复杂导致的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处理和酉近似消息传递的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添加循环前缀,将时域信道转换为分块对角矩阵;... 针对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采用矩形窗函数时,信道矩阵结构复杂导致的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处理和酉近似消息传递的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添加循环前缀,将时域信道转换为分块对角矩阵;然后应用酉变换和近似消息传递建立迭代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检测算法能够在不增加复杂度的条件下有效提升检测精度和鲁棒性,特别是存在信道编码的条件下表现出2 dB的性能增益,使得该算法更适用于杂散多径、高速移动等环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调制 近似消息传递 迭代检测算法 循环前缀 分块对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二次PE方法和二次PE_k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凯院 王自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0-343,共4页
建立了求解系数矩阵为大型分块三对角矩阵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二次 PE方法和二次 PEk方法。对系数矩阵为 Hermite正定矩阵的情形 ,通过研究迭代矩阵的拟三角分解与特征值表示 ,证明了二次 PE方法和二次 PEk
关键词 线性代数方程组 分块对角矩阵 二次PE方法 二次PE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和错位叠加的高速压缩成像
11
作者 程涛 涂鑫 李晓妮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25年第4期182-187,共6页
尽管高速相机和条纹相机的帧速率很高,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工业和科研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出使用毛玻璃对目标图像逐帧编码,然后通过硬件或软件将编码后的图像帧错位叠加,从而极大提高数据压缩比和帧速率。基于逐帧编码和错位叠加后的图像... 尽管高速相机和条纹相机的帧速率很高,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工业和科研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出使用毛玻璃对目标图像逐帧编码,然后通过硬件或软件将编码后的图像帧错位叠加,从而极大提高数据压缩比和帧速率。基于逐帧编码和错位叠加后的图像分别构建错位循环子块矩阵、分块对角矩阵和压缩感知模型。在不改变数据采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处理分块对角矩阵和测量数据,进一步改善了解码重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即使压缩比为3.33时,也可实现0.54的SSIM和13.98 dB的SNR;当压缩比为2时,就可获得很好的重构效果。SNR不能完全反映图像质量的改善,SSIM是比SNR更好的客观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毛玻璃 高速摄影 分块对角矩阵 全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