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电路的分块分析
1
作者 高言 李海量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8-23,共6页
本文讨论用拓扑和分块的方法求得大电子网络函数。将图分块后,用Coates图分析各子块并求得各子块的网络函数,用码表示;然后根据代码的特征将各子块合成,得到整个网络的输入与输出间的网络函数。
关键词 电子电路 分块分析 电路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的分块分析方法
2
作者 王中谦 樊文林 《国外桥梁》 1989年第3期15-31,共17页
绪言任意的一个大型结构都可以分割为若干部分,即所谓子结构进行分析。这样一种物理上的构思,在数学上有一种分块矩阵的形式与之对应。本文讨论有关被分割结构的各种矩阵的分块和集合的各种分析方法,从中选用了“串联消去法”。利用这... 绪言任意的一个大型结构都可以分割为若干部分,即所谓子结构进行分析。这样一种物理上的构思,在数学上有一种分块矩阵的形式与之对应。本文讨论有关被分割结构的各种矩阵的分块和集合的各种分析方法,从中选用了“串联消去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编制电子计算机程序(这方面从略)。本文还以手算的方法分析了一个简单结构的算例,以说明串联消去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分块分析 串联消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PCA鉴别特征抽取能力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伏兵 谢永华 +1 位作者 严云洋 杨静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5-159,共5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本文提出了分块 PCA 人脸识别方法。分块 PCA 从模式的原始数字图像出发,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采用 PCA 方法进行特征抽取,从而实现模式的分类。新方法的特点是... 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本文提出了分块 PCA 人脸识别方法。分块 PCA 从模式的原始数字图像出发,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采用 PCA 方法进行特征抽取,从而实现模式的分类。新方法的特点是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此类模式区别于彼类。在 Yale 人脸数据库上测试了该方法的鉴别能力。实验的结果表明,分块 PCA 在识别性能上优于通常的 PCA 方法,也优于基于 Fisher 鉴别准则的鉴别分析方法:Fisherfaces 方法、F-S 方法、组合鉴别方法,识别率可以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鉴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特征抽取 分块主成分分析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独立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万扣 王建国 +1 位作者 任明武 杨静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4,47,共4页
提出分块独立成分分析的特征抽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分块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然后对所有图像子块联合进行独立成分分析,构造特征空间;最后把图像所有的子块投影到特征空间提取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其特点是可... 提出分块独立成分分析的特征抽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分块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然后对所有图像子块联合进行独立成分分析,构造特征空间;最后把图像所有的子块投影到特征空间提取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其特点是可以有效降低图像维数和有效提取图像局部特征。在YALE和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块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明显优于独立成分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成分分析 分块独立成分分析 特征抽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鉴别特征抽取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伏兵 韦相和 +1 位作者 严云洋 杨静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69-72,75,共5页
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文章提出了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人脸识别方法。M2DPCA从模式的原始数字图像出发,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采用2DPCA方法进行特征抽取,从而实现模式的分类。新方法的特点是能有效地抽... 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文章提出了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人脸识别方法。M2DPCA从模式的原始数字图像出发,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采用2DPCA方法进行特征抽取,从而实现模式的分类。新方法的特点是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此类模式区别于彼类。在ORL人脸数据库上测试了该方法的鉴别能力。实验的结果表明,M2DPCA在鉴别性能上优于通常的2DPCA和PCA方法,也优于基于Fisher鉴别准则的鉴别分析方法:Fisherfaces方法、F-S方法和J-Y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鉴别分析 特征抽取 二维主成分分析 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核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检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锦冰 韩冰 +4 位作者 冯守渤 张佳冬 李宇 钟凯 韩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7-854,共8页
针对工业系统监测数据为非线性,且难以辨识复杂工作过程中故障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核主成分分析(BK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集成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系统监测变量进行分块,使用KPCA对每个分块在特征空间中建立T2和... 针对工业系统监测数据为非线性,且难以辨识复杂工作过程中故障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核主成分分析(BK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集成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系统监测变量进行分块,使用KPCA对每个分块在特征空间中建立T2和平方预测误差(SPE)统计量来实时监测系统健康状态,并使用LS-SVM对上述过程检测出来的故障数据进行再次判断.随后计算出现故障后计算每一分块的故障贡献率,进而确定发生故障的分块.由于采用了并行分块算法,可以较简单的确定故障发生位置,提高计算效率,同时LS-SVM方法的应用也可以提升故障检测的精度.使用田纳西-伊斯曼化工(TE)过程数据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分块核主成分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主成分分析的人体运动合成
7
作者 李妙洋 蓝荣祎 孙怀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40-244,共5页
在高维运动数据处理中,传统降维方法过度关注于保护拓扑结构和重构信息,导致低维子空间参数具有不可理解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主成分分析的运动合成方法。对根据人体骨骼结构特点分组的运动数据进行分块主成分分析,获得具有... 在高维运动数据处理中,传统降维方法过度关注于保护拓扑结构和重构信息,导致低维子空间参数具有不可理解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主成分分析的运动合成方法。对根据人体骨骼结构特点分组的运动数据进行分块主成分分析,获得具有特定语义的低维子空间参数。以跳跃运动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直观地改变具有语义的运动参数,可实时合成满足要求的运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动画 运动捕获数据 运动合成 主成分分析 分块主成分分析 动态时间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威 陈后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9期232-23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能量图和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进行步态特征的算法。首先对图像序列预处理提取运动轮廓,通过分析区域分布直方图检测出运动周期,生成步态能量图描述步态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继而使用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提取步态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能量图和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进行步态特征的算法。首先对图像序列预处理提取运动轮廓,通过分析区域分布直方图检测出运动周期,生成步态能量图描述步态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继而使用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提取步态特征用以分类,最后在USF步态数据库上测试,并与其它几个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步态能量图 二维主成分分析 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非参数特征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9
作者 程强 陈伟琦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117,共6页
基于非参数特征分析NFA方法,提出了分块NFA算法,并将其应用到人脸识别上。分块NFA算法首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再应用NFA进行图像特征提取。这样做有两个优点:(1)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对人脸表情和光照条... 基于非参数特征分析NFA方法,提出了分块NFA算法,并将其应用到人脸识别上。分块NFA算法首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再应用NFA进行图像特征提取。这样做有两个优点:(1)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对人脸表情和光照条件变化较大的图像表现尤为突出;(2)与NFA相比,由于使用子图像矩阵,分块NFA可以避免使用奇异值分解理论,过程简便,并且克服了小样本问题。此外,NFA是分块NFA算法的特殊情况。在ORL和YALE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要优于NF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非参数特征分析 分块非参数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形桥梁断面颤振的流场驱动机理及气流能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祖军 杨詠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6,141,共8页
应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观测H形断面风致振动过程中模型表面的旋涡演化过程,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模型周期性振动与旋涡规律性演化之间的关系。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获得振动模型表面的压力场,并采用正交特征分解(POD)分... 应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观测H形断面风致振动过程中模型表面的旋涡演化过程,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模型周期性振动与旋涡规律性演化之间的关系。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获得振动模型表面的压力场,并采用正交特征分解(POD)分析模型表面压力的模态特征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处于振动状态时的表面平均压力分布是不对称的,主要体现在上表面压力的分布是反对称的,下表面的压力是正对称的,平均压力的这种非对称分布产生了作用在结构的逆时针力矩,造成这种结构的气动稳定性相当差。根据POD分析结果对模型表面进行合理分区,利用分块分析的思想研究颤振过程气流能量输入特点。在一个周期内气流输入到H形断面的总能量具有波动变化的特点,当气流输入到系统的能量为正并且达到峰值后将持续较长时间,然后再缓慢降低,最后气流开始消耗系统能量。气流输入能量的这种波动变化特性决定了H形断面颤振前多表现为较长时间的大幅振动,而不是突然性的发散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机理 粒子图像测速 H形断面 POD分解 分块分析 相位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桥梁断面风致振动的气动能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祖军 杨詠昕 周冰凌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单箱的颤振性能,基于流固松耦合的计算策略和动网格技术,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模拟了单箱的颤振过程,并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了颤振临界状态下模型尾部旋涡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尾部风嘴上下侧旋... 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单箱的颤振性能,基于流固松耦合的计算策略和动网格技术,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模拟了单箱的颤振过程,并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了颤振临界状态下模型尾部旋涡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尾部风嘴上下侧旋涡的交替作用对结构周期性振动产生较强的驱动作用。利用分块分析的思路研究颤振过程中气流能量在模型表面不同区域的输入特性,以及模型尾部旋涡的演化规律对模型表面气动力空间分布和气流能量输入特性的影响。分块分析的结果表明单箱发生颤振时将通过迎风端风嘴从气流中吸收大量的能量,并且在一个完整的振动周期内气流输入到振动系统的能量不断增加,造成单箱的颤振多为结构稳定性的突然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能量 分块分析 相位平均 旋涡演化规律
全文增补中
基于分块PCA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鑫 刘兵 刘本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80-82,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块主分量分析(Block-PCA)的人脸识别方案。预处理阶段,首先将一幅脸像按不同方位划分为大小相同的数个子块,对各子块进行能量归一化和傅氏变换,以消除部分光照影响并估算子块的频谱。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块PCA,提取各子块... 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块主分量分析(Block-PCA)的人脸识别方案。预处理阶段,首先将一幅脸像按不同方位划分为大小相同的数个子块,对各子块进行能量归一化和傅氏变换,以消除部分光照影响并估算子块的频谱。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块PCA,提取各子块主分量特征,再将子块的主分量特征整合为整体特征,最后采用最近邻判决准则进行分类识别。对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傅氏变换 能量归一化 分块主分量分析 最近邻判决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推广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伏兵 陈秀宏 +1 位作者 高秀梅 杨静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767-1770,共4页
提出了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分块2DPCA)的人脸识别方法。分块2DPCA方法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直接进行鉴别分析。其特点是:能方便地降低鉴别特征的维数;可以完全避免使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特征抽取方便;与2DPCA方... 提出了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分块2DPCA)的人脸识别方法。分块2DPCA方法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直接进行鉴别分析。其特点是:能方便地降低鉴别特征的维数;可以完全避免使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特征抽取方便;与2DPCA方法相比,使用低维的鉴别特征矩阵,而达到较高(至少是不低)的正确识别率。此外,2DPCA是分块2DPCA的特例。在ORL和NUST603人脸库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2DPC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鉴别分析 特征抽取 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 特征矩阵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帧分析的视频文本分割和增强
14
作者 许剑峰 黎绍发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9-210,共2页
提出了一种将垂直颜色边缘与分块多帧分析的文本定位与增强的方法。根据文本的垂直颜色边缘特征进行粗筛选,获得和跟踪文本候选区;然后通过分块多帧分析对文本进行增强。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复杂背景,提高视频文本的识别率。
关键词 文本定位 文本增强 分块多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KPCA集成的人脸民族特征提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文辉 许瑞 +1 位作者 刘华咏 马光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94-296,319,共4页
为了实现人脸图像民族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分块集成KPCA的特征提取方法。考虑到利用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的互补性能够更好地反映信息的本质,先以KPCA提取整体图像特征,然后使用KPCA对各个分块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再组合为民族特征,最后使... 为了实现人脸图像民族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分块集成KPCA的特征提取方法。考虑到利用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的互补性能够更好地反映信息的本质,先以KPCA提取整体图像特征,然后使用KPCA对各个分块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再组合为民族特征,最后使用设计的Boosting-RBF分类器进行民族分类识别。实验以构建的少数民族人脸样本库为研究对象,对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的人脸图像进行民族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人脸民族特征,可以对人脸图像进行较准确的民族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脸特征 特征提取 分块核主元分析 民族识别 径向基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PCA与端元提取的壁画线条增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锦程 吕书强 +1 位作者 侯妙乐 汪万福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433,共9页
线状特征是壁画中的重要元素。然而受到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壁画的部分线条常常变得模糊,人眼难以辨别。因此,提出一种利用高光谱影像分块主成分分析(PCA)与端元提取相结合的线状特征增强方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壁画的合成... 线状特征是壁画中的重要元素。然而受到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壁画的部分线条常常变得模糊,人眼难以辨别。因此,提出一种利用高光谱影像分块主成分分析(PCA)与端元提取相结合的线状特征增强方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壁画的合成真彩色影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得到壁画标签数据,实现高光谱影像同质区域的分块数据。其次,对各分块影像进行顶点成分分析(VCA)得到候选端元集,通过构造投影矩阵合并相似端元确定最终端元集。然后,利用非负最小二乘算法解混得到线条丰度图。最后,将分块PCA的第一主成分影像归一化后与线条丰度图进行波段加权平均获取线状特征增强影像,将其与合成真彩色影像进行HSV图像融合得到线状特征融合影像。以瞿昙寺壁画局部高光谱影像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增强壁画中的线状特征,且较PCA增强法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线状特征 分块主成分分析 图像解混 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小波变换与分块PCA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宪 陆友桃 +2 位作者 宋书林 平雪良 许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期176-178,231,共4页
由于Gabor小波描述的人脸特征维数太高,直接将Gabor小波提取的特征进行识别时出现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bor小波变换与分块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新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得到人脸图像特征,然后用分块... 由于Gabor小波描述的人脸特征维数太高,直接将Gabor小波提取的特征进行识别时出现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bor小波变换与分块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新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得到人脸图像特征,然后用分块主分量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降维、提取特征向量,最后用最近邻分类器分类识别。在ORL和NUST603人脸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优于传统PCA、分块PCA、Gabor小波变换与PCA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GABOR小波 分块主分量分析(PCA)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局部二元模式的鉴别特征抽取方法及人脸识别
18
作者 崔美琳 陈才扣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657-6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局部二元模式(LBP)的鉴别特征抽取方法。该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再对分块后的子图像矩阵采用LBP算子抽取LBP特征。由于LBP是利用一串二进制码表征较小图像块的局部纹理,这有助于提高人脸识别的性能。采用主分量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局部二元模式(LBP)的鉴别特征抽取方法。该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再对分块后的子图像矩阵采用LBP算子抽取LBP特征。由于LBP是利用一串二进制码表征较小图像块的局部纹理,这有助于提高人脸识别的性能。采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对由所有分块后子图像的LBP特征向量构成的新训练集进行维度缩减,最后以Fisher线性鉴别分析(LDA)对缩减后的PCA特征进行鉴别特征提取。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PCA和LD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二元模式 分块主分量分析 线性鉴别分析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断面颤振过程中能量输入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明晓 刘祖军 杨詠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5-140,共6页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流线型较好的平板断面颤振性能,基于流固松耦合的计算策略,应用CFD数值方法,模拟平板颤振过程。并用相位平均方法研究颤振临界状态下模型尾部旋涡的演化规律,分析表明模型尾部风嘴处呈直线排列的涡街规律性摆动主导结...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流线型较好的平板断面颤振性能,基于流固松耦合的计算策略,应用CFD数值方法,模拟平板颤振过程。并用相位平均方法研究颤振临界状态下模型尾部旋涡的演化规律,分析表明模型尾部风嘴处呈直线排列的涡街规律性摆动主导结构振动直至模型振动发散。利用分块分析思路研究颤振过程中气流能量在模型表面不同区域的输入特性及模型尾部旋涡演化过程对模型表面气动力分布与能量输入特性影响。分块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模型通过迎风端风嘴从气流中吸收大量能量,且在一完整振动周期内气流输入到振动系统的能量不断增加,造成平板颤振多为结构稳定性突然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分块分析 相位平均 能量特性 旋涡演化规律 平板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口单箱颤振的流场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祖军 贾明晓 杨詠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7,共6页
应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测试了闭口单箱颤振过程中尾部风嘴附近的旋涡变化过程,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模型周期性振动与旋涡规律性演化之间的关系。当风速低于颤振临界风速时,模型尾部风嘴附近下侧的旋涡控制结构运动状态,结构振动... 应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测试了闭口单箱颤振过程中尾部风嘴附近的旋涡变化过程,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模型周期性振动与旋涡规律性演化之间的关系。当风速低于颤振临界风速时,模型尾部风嘴附近下侧的旋涡控制结构运动状态,结构振动幅度较小;当风速接近颤振临界风速时,尾部风嘴上侧的旋涡尺度明显增大并达到与下侧旋涡相匹配的程度时,结构振幅明显增加,尾部风嘴处上下侧旋涡的交替作用主导了结构的振动。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数值计算方法获得颤振时刻模型表面的压力场。通过对模型表面进行合理分区,并利用分块分析的思想研究了颤振过程中气流能量输入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振动中的模型通过迎风端风嘴从气流中吸收了大量的能量。在颤振临界风速下,一个完整的振动周期内气流输入到振动系统的能量不断增加,造成单箱的颤振多为结构稳定性的突然性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流场机理 粒子图像测速单箱断面 分块分析 相位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