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2P和CDN的混合流媒体分发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臧运港 陈光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08-2210,2214,共4页
在CDN和P2P两种主流的流媒体分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流量的混合流媒体分发模型,根据系统中节点数量和媒体流量之间的关系,在CDN自治域内实现CDN和P2P的混合式服务,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DN和P2P相比... 在CDN和P2P两种主流的流媒体分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流量的混合流媒体分发模型,根据系统中节点数量和媒体流量之间的关系,在CDN自治域内实现CDN和P2P的混合式服务,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DN和P2P相比,新的混合模型既可以减少主干网络的流量,又能在不降低流媒体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CDN服务器压力,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网络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发网络 对等网络 流媒体 混合流媒体分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中心战的C^2BMC信息分发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勇 李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2,138,共8页
美军导弹防御的C2BMC系统是应用网络中心战思想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旨在通过建立其信息分发模型探索其成功原因,达到加深对网络中心战思想理解的目的。首先介绍了C2BMC系统的发展现状,然后对导弹防御系统信息流的类型、特点进行深入分... 美军导弹防御的C2BMC系统是应用网络中心战思想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旨在通过建立其信息分发模型探索其成功原因,达到加深对网络中心战思想理解的目的。首先介绍了C2BMC系统的发展现状,然后对导弹防御系统信息流的类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导弹防御作战信息分发系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概念级、指挥结构级和描述级的C2BMC系统信息分发模型,为获取信息优势、建设信息化装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中心战 指挥控制 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 信息分发模型 信息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设备内部存储的流媒体数据分发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俊峰 黄斌 +2 位作者 孙志刚 李韬 龚正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53-2258,共6页
当前支撑流媒体内容分发的主要技术是CDN和P2P.然而,这两种技术并没有充分利用底层网络拓扑信息,没有考虑位于网络中心的交换设备存储.基于在网络设备中增加存储的思想,本文面向流媒体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发模型-put/get模型.该模型将... 当前支撑流媒体内容分发的主要技术是CDN和P2P.然而,这两种技术并没有充分利用底层网络拓扑信息,没有考虑位于网络中心的交换设备存储.基于在网络设备中增加存储的思想,本文面向流媒体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发模型-put/get模型.该模型将网络设备中的缓冲区作为数据分发的枢纽,能够将数据分发路径与网络拓扑结构较好地匹配,更容易实现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分发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内容分发 路由器 分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流媒体分发模型及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昂 许爽 +1 位作者 李增智 李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3,共6页
针对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流媒体分发模型VCStream(videoconference stream).模型中,由数据源节点构成一个树状系统,一旦树满,新加入的节点将进入一个备选池,从而备选池中的节点与树的所有叶子节点又构... 针对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流媒体分发模型VCStream(videoconference stream).模型中,由数据源节点构成一个树状系统,一旦树满,新加入的节点将进入一个备选池,从而备选池中的节点与树的所有叶子节点又构成了一个网状系统.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循环缓冲和两阶段调度算法,以优化流媒体数据的传输,达到提高可扩展性和容错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树状分发模型和随机拓扑结构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模型减少了10%~20%的传输延时以及新节点的加入时间;鲁棒性也比随机拓扑模型高5%,从而能更好地满足视频会议系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流媒体 分发模型 视频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聚类片选内容分发模型
5
作者 董丁维 王晶 沈奇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87,共6页
设计了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中基于聚类算法和片选策略的内容分发模型,以达到适应不同内容类型和提高分发效率的目的,这种模型克服了传统内容分发模型在内容支持上的局限性,可根据模型内参数的自动调整适应不同类型(块式或者流式)内容的分发... 设计了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中基于聚类算法和片选策略的内容分发模型,以达到适应不同内容类型和提高分发效率的目的,这种模型克服了传统内容分发模型在内容支持上的局限性,可根据模型内参数的自动调整适应不同类型(块式或者流式)内容的分发,并且提高分发的效率;详细描述了这种模型的工作流程、内容传送方式、网络拓扑结构、聚类算法和片选策略等,阐述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发网络 分发模型 聚类算法 片选策略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M证书机制的数字作品分发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 李庆诚 +1 位作者 张振华 赵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34-136,共3页
针对消费者分发需求多样化与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严格限定传播范围之间的矛盾,建立分发模型描述各种分发问题,其中,用户之间的分发和设备之间的分发得以区别描述。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双证书机制的分发方案。将数字作品分割后,... 针对消费者分发需求多样化与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严格限定传播范围之间的矛盾,建立分发模型描述各种分发问题,其中,用户之间的分发和设备之间的分发得以区别描述。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双证书机制的分发方案。将数字作品分割后,通过使用独立密钥并配合相关的链型证书机制和分发权限管理,使消费者成为分发过程的参与人。分发权限的继承性赋予了消费者在分发过程中的控制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版权管理 分发模型 独立密钥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MP的RD模型研究
7
作者 马纪颖 马玉慧 +1 位作者 王军 侯建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8-140,共3页
针对网络管理时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中请求/响应模型造成的管理信息流量大、存在时滞的缺陷,提出一个注册/分发(RD)模型,给出对象属性表的概念及其组织方式,对管理信息库进行扩充,阐述为支持RD模型而增加的分发协议,解决与RR模型的... 针对网络管理时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中请求/响应模型造成的管理信息流量大、存在时滞的缺陷,提出一个注册/分发(RD)模型,给出对象属性表的概念及其组织方式,对管理信息库进行扩充,阐述为支持RD模型而增加的分发协议,解决与RR模型的兼容性问题,降低管理信息的流量,有效避免了时滞问题,从而实现SNMP协议的高效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注册/分发模型 对象属性表 分发协议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F0的末端防空战术数据链信息分发功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建文 陈有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123,共4页
概要分析了末端防空战术数据链(TADTDLS)的定义、功能和总体设想,具体分析了IDEF0方法的建模思想和特点,并采用其分别构建了在组网高炮群、配备指挥信息系统高炮群、弹炮混编群中TADTDLS信息分发功能模型。实现了对TADTDLS信息分发功能... 概要分析了末端防空战术数据链(TADTDLS)的定义、功能和总体设想,具体分析了IDEF0方法的建模思想和特点,并采用其分别构建了在组网高炮群、配备指挥信息系统高炮群、弹炮混编群中TADTDLS信息分发功能模型。实现了对TADTDLS信息分发功能和信息流关系的较为全面描述,为系统进一步地顶层设计和后续研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F0 TADTDLS 信息分发功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级数据共享研究—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南晖 王志勇 朱海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68-70,共3页
该文通过分析大型组织机构中的数据共享问题及其原因,指出造成数据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应用系统缺乏适当的体系结构。为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提出了企业级数据共享模型。重点分析了在企业级数据共享模型下对计算机应用系统体系结... 该文通过分析大型组织机构中的数据共享问题及其原因,指出造成数据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应用系统缺乏适当的体系结构。为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提出了企业级数据共享模型。重点分析了在企业级数据共享模型下对计算机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要求,并提出了权威数据分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级数据共享 体系结构 计算机应用系统 权威数据分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量子密钥分发的多实体联合身份认证研究
10
作者 杨坡 《现代电子技术》 2025年第18期34-38,共5页
为防止量子密钥分发中,由于实体遭受攻击导致密钥泄露,提出一种基于扩展量子密钥分发的多实体联合身份认证方法。首先对量子密钥分发的过程进行分析,确定量子密钥分发模型;其次为保证量子密钥的随机性,使用插值法对量子密钥库进行扩展,... 为防止量子密钥分发中,由于实体遭受攻击导致密钥泄露,提出一种基于扩展量子密钥分发的多实体联合身份认证方法。首先对量子密钥分发的过程进行分析,确定量子密钥分发模型;其次为保证量子密钥的随机性,使用插值法对量子密钥库进行扩展,增大量子密钥库;最后进行扩展量子密钥的多实体分发。在量子密钥进行多实体分发过程中,利用量子Bell态的4种形态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以及密钥生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采用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对量子的利用率达到了95%;与扩展前相比,扩张后的量子密钥库随机性有了明显提升。量子密钥分发过程的攻击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方法能够完全识别实体身份,并拒绝向攻击者分发量子密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身份认证 插值法 量子密钥库 密钥分发模型 Bell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数据并发环境下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军锋 庄怀东 +1 位作者 赵亮 杜庆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5,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监控子系统与多个业务子系统共处同一个网络环境中,具有大规模数据并发特点。首先,介绍视频监控子系统所采取的策略,然后介绍基于订阅/分发模型的视频数据规划,最后,重点研究视频分发过程中的负载均衡...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监控子系统与多个业务子系统共处同一个网络环境中,具有大规模数据并发特点。首先,介绍视频监控子系统所采取的策略,然后介绍基于订阅/分发模型的视频数据规划,最后,重点研究视频分发过程中的负载均衡技术。在多台服务器工作的条件下,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和负载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测量的负载均衡技术,实验证明,该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时延,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并均衡各个服务器的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大数据 视频监控 订阅/分发模型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approach 被引量:3
12
作者 HAN Fei ZHAO Xiang-mo CHENG 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80-197,共18页
The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TCS)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raveler’s risk-taking behaviors under uncertain... The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TCS)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raveler’s risk-taking behaviors under uncertainty, th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 is adopted. Travelers are assumed to choose the paths with the minimum perceived generalized path costs, consisting of time prospect value(PV) and monetary cost. At equilibrium with a given TCS, the endogenous reference points and credit price remain constant, an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quilibrium flow pattern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s of road sub-network. To describe such an equilibrium state, the CPT-bas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SUE) conditions can be formulated under TCS. An equivalent variational inequality(VI) model embedding a parameterized fixed point(FP) model is then established, with its propertie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 heuristic solu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model, which contains two-layer iterations. The outer iteration is a bisection-based contraction method to find the equilibrium credit price, and the inner iter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CPT-based SUE network flow pattern.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rovid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able credit schem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endogenous reference points generalized path costs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variational inequality model heuristic solu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
13
作者 牛润萍 由世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824-828,共5页
A two-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solved numerically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Two-dimension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s of air,solution and refrigerant were c... A two-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solved numerically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Two-dimension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s of air,solution and refrigerant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athematical model.The solution content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along the solution flow direction.At y/Hr=0.98(where Hr is the height of regenerator),air humidity increases from 1.99% to 2.348%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used to validate mathematical model.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well.The results not only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or,but also has great value in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heat of condensation evaporative condensing regen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