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区域主动式超前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宜清 马守龙 +2 位作者 姚强岭 范钰鑫 刘志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61,共5页
针对厚硬顶板工作面被动式超前支护劳动强度大、开采效率低等问题,以七五煤矿3217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巷道围岩内部结构现场测试,揭示了3煤层巷道顶板裂隙发育规律,并根据巷道围岩力学模型计算了超前支承压力。基于此,提出了分区域... 针对厚硬顶板工作面被动式超前支护劳动强度大、开采效率低等问题,以七五煤矿3217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巷道围岩内部结构现场测试,揭示了3煤层巷道顶板裂隙发育规律,并根据巷道围岩力学模型计算了超前支承压力。基于此,提出了分区域主动式超前支护方案,并通过支护强度校核公式,对各阶段主动式超前支护方案进行了验算,满足超前支护要求。工业试验表明,巷道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及两帮相对移近量最大分别为50mm和56mm,顶板无明显破碎或离层出现,仅在浅部出现少量横向裂隙。可见,主动式超前支护完全能够满足超前支承压力区支护质量的需要,围岩稳定性更强,能更好地控制围岩裂隙发育,而且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降低安全隐患,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回采巷道主动式超前支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域支护 主动式超前支护 围岩变形 注浆锚索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冲沟区域下沿空留巷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2
作者 邓国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9-274,共6页
以锦界煤矿古冲沟区域下的31116和31117沿空留巷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古冲沟区域下沿空留巷稳定性控制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冲沟区域下岩层软弱且易产生应力集中,原有支护强度不足,沿空留巷充... 以锦界煤矿古冲沟区域下的31116和31117沿空留巷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古冲沟区域下沿空留巷稳定性控制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冲沟区域下岩层软弱且易产生应力集中,原有支护强度不足,沿空留巷充填墙体失稳加剧。根据巷道失稳原因,提出分区域管控巷道围岩,采用主被动支护配合补强支护的围岩控制方案,现场实测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案后古冲沟区域下沿空留巷的断面最大收敛率为3.70%,满足了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围岩稳定性 分区域支护 古冲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沿空留巷充填区顶板支护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西贵 白云勃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针对深井高地应力条件下沿空留巷过程中沿空巷道直接顶顶板松散、破碎、长期大变形的现象,提出了沿空巷道充填区顶板支护成套技术。该技术包括沿空巷道围岩时间、空间非线性变化规律,充填区顶板受力特性和分区域支护。在分析深井巷道围... 针对深井高地应力条件下沿空留巷过程中沿空巷道直接顶顶板松散、破碎、长期大变形的现象,提出了沿空巷道充填区顶板支护成套技术。该技术包括沿空巷道围岩时间、空间非线性变化规律,充填区顶板受力特性和分区域支护。在分析深井巷道围岩运移规律和充填区直接顶受力特性基础上,认为充填区直接顶为顶板控制的关键区域之一。将充填区顶板细化为4部分:实体煤区域,超前撕帮区域,工作面液压支架区域和已充填区域,并分别提出针对性的支护技术。经朱集1111(1)工作面沿空留巷工业实践检验,效果良好。理论成果对于相似条件的工程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沿空留巷 充填区 顶板支护 分区域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