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区控氨技术在炼油厂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晓霞 齐慧敏 +4 位作者 王明星 李欣 李勇 姜阳 王昊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0,共5页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器同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导致NO_x浓度分布不均,严重影响脱硝效果,采用传统的均匀喷氨方式无法有效解决脱硝率低、局部氨逃逸的问题,以炼油厂自备锅炉SCR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在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烟气NO_x...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器同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导致NO_x浓度分布不均,严重影响脱硝效果,采用传统的均匀喷氨方式无法有效解决脱硝率低、局部氨逃逸的问题,以炼油厂自备锅炉SCR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在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烟气NO_x浓度分布不均的情况下,采用分区喷氨的控氨方式,提高脱硝率的同时改善反应器出口截面NO_x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有效控制了氨逃逸。分区喷氨与均匀喷氨实验数据相比,分区喷氨后脱硝率提高11.5百分点,氨耗量减少5kg/h,氨逃逸浓度降低77.5%。根据温度和浓度的关系估算,均匀喷氨时反应器入口同截面温度最高处和最低处温差应不超过30℃,否则需考虑分区喷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分区喷氨 NOx分布 逃逸 脱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截面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喷氨方式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大周 王传奇 +1 位作者 司风琪 徐治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7,共5页
以某660 MW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以模拟分析反应器内流场分布的特点,并对比了分区喷氨和线性喷氨2种方式对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气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反应器存... 以某660 MW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以模拟分析反应器内流场分布的特点,并对比了分区喷氨和线性喷氨2种方式对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气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反应器存在2个变截面烟道,从而使得喷氨格栅处的烟气流场分布极不均匀,烟气速度相对偏差系数为27.5%;采用线性喷氨方式时,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气分布相对偏差系数高达25.3%;对于分区喷氨方式,采用10区喷氨方式时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气分布相对偏差系数为8.9%,30分区喷氨方式可使氨气分布相对偏差系数降低至5.6%,分区喷氨的效果显著优于线性喷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系统 变截面 栅栏 分区喷氨 线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H/J级重型燃气轮机变负荷运行下余热锅炉内流场特性与优化
3
作者 肖永清 林德阳 +3 位作者 周刚 韩奎华 齐建荟 赵建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988-5999,I0019,共13页
H/J级重型燃机新型余热锅炉(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HRSG)内在结构复杂性将会降低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前流场均匀性,为实现全负荷工况下的高效脱硝,本研究旨在优化不同负荷下余热锅炉内烟气... H/J级重型燃机新型余热锅炉(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HRSG)内在结构复杂性将会降低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前流场均匀性,为实现全负荷工况下的高效脱硝,本研究旨在优化不同负荷下余热锅炉内烟气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系统研究100%、75%、50%和30%负荷余热锅炉内的烟气流动特性;揭示凹陷结构诱导涡流的生成机制,并提出“整流格栅+分区喷氨”的复合优化策略。结果显示,负荷提高使涡流强度增强,烟气流动均匀性更加恶化。50%负荷下,余热锅炉较高的进气温度和结构引发换热管束局部存在±25 K局部温差。优化后,整流格栅有效消除了涡流,使速度标准偏系数降低至3.36%;分区喷氨策略使氨气浓度标准偏差系数降低3.31%,同时降低喷氨量减少氨逃逸。所提方法在不改HRSG结构条件下,创造了有利于脱硝反应的条件,解决了变负荷与流动均匀性的矛盾,可为新型HRSG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整流格栅 分区喷氨 标准偏差系数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CFD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周智健 王信 +2 位作者 常剑 陈宏刚 牛玉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688-6698,共11页
为探究流场和组分浓度分布对SCR装置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的影响进而提升脱硝性能,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耦合多孔介质模型和E-R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国内某660 MW燃煤机组SCR系统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不同负荷下烟气速... 为探究流场和组分浓度分布对SCR装置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的影响进而提升脱硝性能,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耦合多孔介质模型和E-R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国内某660 MW燃煤机组SCR系统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不同负荷下烟气速度分布、组分浓度分布、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等流动反应特性;进而针对分区喷氨和静态混合器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进行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当顶部导流板倾角与楔形弯头倾角相同时,流场分离现象消失,速度分布更加均匀。较之于均匀喷氨方式,分区喷氨可使NH3浓度均匀性提高55%、出口NO浓度偏差降低50%。采用平板型混合器结合分区喷氨策略,催化剂入口截面NH3浓度偏差系数小于2.5%,出口截面NO浓度偏差系数小于8%,局部最大氨逃逸为1.82mg/m3,脱硝效率提高了7%,实现SCR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分区喷氨 静态混合器 导流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燃煤机组SCR装置超低排放改造流场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妍 姚宣 +2 位作者 王冬生 陈训强 李晓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217,共6页
基于燃煤机组SCR系统普遍出现的性能不稳定、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某66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SCR脱硝系统为例,拟结合喷氨格栅和驻涡型喷氨混合器特点,进行多维度的驻涡脱硝喷氨混合装置优化改造研究,并分析了烟气在烟道各位置... 基于燃煤机组SCR系统普遍出现的性能不稳定、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某66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SCR脱硝系统为例,拟结合喷氨格栅和驻涡型喷氨混合器特点,进行多维度的驻涡脱硝喷氨混合装置优化改造研究,并分析了烟气在烟道各位置流动、变化和相互混合的过程,提出了基于分级多效混合、多排分区、强制整流的优化方案。依据CFD模拟计算结果,提出的SCR脱硝系统的流场优化方案可以充分实现流场分布和NH_(3)/NO_(x)混合分布均匀的要求,即反应器内第1层催化剂入口截面NH_(3)/NO_(x)混合不均匀性低于5%;烟气气流速度不均匀性低于15%;烟气到达第1层催化剂的入射角小于10°。对原脱硝装置进行相应改造后,脱硝装置出口NO_(x)浓度总体分布均匀,平均浓度低于超低排放限值,且氨逃逸浓度远低于设计值3×10^(-6),现场实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靠性。流场升级的改造方法对于指导大型燃煤机组SCR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多排分区驻涡 CFD模拟 分级多效混合 强制整流 逃逸 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