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预接车分区控制的京沪高铁车站通过能力分析及优化
1
作者 杨伊帆 杨儒冬 +1 位作者 吕彪 费振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86-2896,共11页
京沪高铁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的标杆,开通以来已经成为行车密度最大的高铁线路之一,高峰时段大型车站的通过能力已接近饱和,成为制约线路或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为提升京沪高铁通过能力,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南站... 京沪高铁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的标杆,开通以来已经成为行车密度最大的高铁线路之一,高峰时段大型车站的通过能力已接近饱和,成为制约线路或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为提升京沪高铁通过能力,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南站京沪场不同通过类型列车到达间隔的计算分析,提出预接车分区控制思想,基于系统工程思想将接近区段与车站视为整体,通过在接近区段设置预接车信号机以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通过改变预接车分区长度和划分关键道岔节点,建立预接车分区优化模型,比较不同预接车分区长度下的列车追踪间隔和分区占用时间关系,确定瓶颈分区的所在位置;通过设计进路占用时间推算算法对进路集合中不同车次序列的组合对比它们预接车前后的接车占用总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以一接近、二接近和三接近分区进行预接车作业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到达追踪间隔,其中一接近预接车对到达追踪间隔的压缩效果最为显著,通过能力瓶颈随预接车分区距离的增加逐渐从进站信号分区向咽喉分区转移,车次序列进行预接车作业的接车占用总时间对比预接车前有较大的提升,相同时间周期内车站的通过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结果对拓展车站分区理论模型及改进高铁线路大型车站通过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预接车分区控制 预接车信号机 分区优化模型 到达追踪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