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Miccoli术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传伟 刘兆芳 刘兆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改良Miccoli术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菏泽市立医院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9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Miccoli术组48例与经腋窝... 目的:探究并分析改良Miccoli术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菏泽市立医院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9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Miccoli术组48例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VAS评分)、炎症因子、美学效果(V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组,改良Miccoli术组展现出更短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颈部恢复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VAS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改良Miccoli术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7 d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P<0.05);且改良Miccoli术组升高降低程度优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组(P<0.05)。改良Miccoli术组美学效果评价中,厚度得分、血管分布得分、色素沉着得分、柔韧度得分、VSS总分均高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组(P<0.05),其美学效果不佳。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改良Miccoli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但其美学效果不佳,两者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改良Miccoli术 经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周会 彭俊华 吴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前15 min,两组心率、收缩压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护理后,两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服务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指标,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根治 手术室护理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浩 项敬哲 孙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但仍有5%~20%的患者在初次治疗后出现复发,造成患者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给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癌的诊疗带来困难。与初始治疗方案不同,对复发甲状腺癌的处理应综合考虑风险与获益等因素。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但仍有5%~20%的患者在初次治疗后出现复发,造成患者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给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癌的诊疗带来困难。与初始治疗方案不同,对复发甲状腺癌的处理应综合考虑风险与获益等因素。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对具有摄碘功能的复发病灶推荐放射性碘治疗,而体积较小的复发病灶可暂行主动监测,热消融治疗应仅限于不适合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当其他治疗方案无效时,可考虑辅助性外照射治疗或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复发 治疗 手术 放射性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甲状腺根治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小兵 陈慰慰 +1 位作者 刘小莉 吴鹏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131-134,162,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入路甲状腺根治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收治的8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行改良Micc...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入路甲状腺根治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收治的8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行改良Miccoli术,对照组经乳晕入路行甲状腺癌根治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颈部恢复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VAS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及术后12、24、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QLQ-C30各项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改良Miccoli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少患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腔镜手术 改良Miccoli术 安全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子探针PE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于丽硕 詹华英 李伟龙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44-1150,共7页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PET/CT在DTC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也备受瞩目,其将解剖学与功能学成像相结合,实现了分子水平可视化。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已被证实为细胞代谢的标志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ET放射性...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PET/CT在DTC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也备受瞩目,其将解剖学与功能学成像相结合,实现了分子水平可视化。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已被证实为细胞代谢的标志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ET放射性药物。除18F-FDG外,多种新型分子探针也有望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用于DTC显像并指导治疗。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型PET分子探针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分子探针在DTC诊疗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PET分子探针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郑鲁明 贺青卿 +6 位作者 庄大勇 范子义 朱见 周鹏 侯蕾 于芳 赵国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原因,探讨甲状腺癌首次及再次手术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为残留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原因,探讨甲状腺癌首次及再次手术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为残留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是否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或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腺体肿瘤残留率51.2%(22/43),转移淋巴结残留率57.9%(33/57)。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3/57)及1.8%(1/57)。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14.0%(8/57),无永久性甲状腺旁腺损伤。结论:对怀疑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应予残余甲状腺切除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和(或)颈侧区淋巴结清除,首次手术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最好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或加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 甲状腺肿瘤 再次手术 手术方式 淋巴结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海瑞 石野宽 +2 位作者 黄晓红 杨凡慧 游金辉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作为一种不具备摄取碘能力的甲状腺癌类型,因其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需要早期诊断并制定相关治疗方案。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各种医学影像... 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作为一种不具备摄取碘能力的甲状腺癌类型,因其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需要早期诊断并制定相关治疗方案。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各种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各有所长,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简要综述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为优化其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案,尽早选择相关有效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分化甲状腺 氟脱氧葡萄糖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9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向阳 丁友宏 +2 位作者 邱亮 严士光 闫坤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0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其次是初次手术不当。再次手术的5年生存83.9%,10年生存73...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其次是初次手术不当。再次手术的5年生存83.9%,10年生存73.7%。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如初次手术不当或者复发,再次手术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外科手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瑞敏 张鹏飞 +3 位作者 白艳霞 姚小宝 李宏慧 邵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01~2013-05收治的110例首次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资料。结果本组110例患者临床淋巴结阴性(c N0)86例,临床淋巴结阳性...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01~2013-05收治的110例首次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资料。结果本组110例患者临床淋巴结阴性(c N0)86例,临床淋巴结阳性(非c N0)24例。所有患者均行患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18例非c N0患者行颈侧选择性淋巴结清扫。110例患者Ⅵ区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7.27%(52/110),c N0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4.19%(38/86),非c N0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8.33%(18/24),18例非c N0患者颈侧淋巴结转移率为100%(18/18)。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患侧颈Ⅵ区淋巴结预防性清扫应作为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式。对于术前临床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颈侧淋巴结清扫,从而为甲状腺癌的术后疗效提供更确切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昕 李秉璐 +1 位作者 郑朝纪 何小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再次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再次手术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组织病理阴性组和组织病理阳性组。比...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再次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再次手术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组织病理阴性组和组织病理阳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首次手术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前超声声像特征及再次手术术式差异。结果共纳入218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再次手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148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43.7±12.7)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临床诊断肿瘤复发转移,其中组织病理阴性组27例,组织病理阳性组191例。与组织病理阳性组相比,组织病理阴性组患者年龄较大[(49.3±12.6)岁比(42.9±12.5)岁,P=0.013],首次手术为多中心病灶的比率较低(7.4%比24.6%,P=0.045),两组在性别、首次手术术式、肿瘤大小、再次手术前超声声像特征及再次手术术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病例并不少见。患者年龄及首次手术是否为多中心病灶可能与再次手术组织病理是否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多中心病灶 再次手术 组织病理 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腔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腹腔镜 手术治疗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切除术 开放手术 颈部手术 手术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明明 陈志峰 +2 位作者 郑向欣 杨鹏 朱小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738-741,共4页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对比。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1例,分别予以不同甲...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对比。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1例,分别予以不同甲状腺切除术。对比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VAS评分、T3、FT3、T4等指标影响。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的T3、FT3、T4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6%比15.69%,P=0.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会对VAS评分(OR=2.697,95%CI:1.071~6.794,P=0.035)、T3(OR=50.118,95%CI:9.448~265.853,P<0.001)、FT3(OR=20.682,95%CI:5.780~74.001,P<0.001)、T4(OR=1.079,95%CI:1.041~1.118,P<0.001)、并发症(OR=10.714,95%CI:1.304~88.049,P<0.001)指标产生有益影响。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相比,更能改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且手术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 开放式手术 甲状腺切除 分化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湃 张浩 +1 位作者 张云生 梁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性甲...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性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颈部功能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5.17±8.55)min及住院时间(6.58±0.88)d长于对照组的(75.59±7.18)min、(5.39±0.58)d,术中出血量(19.41±2.55)ml少于对照组的(33.18±3.59)ml,引流液总量(90.39±5.66)ml多于对照组的(53.29±6.87)ml(P<0.05);两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及术后半年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吞咽障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吞咽障碍指数(1.29±0.17)分低于对照组的(1.79±0.33)分(P<0.05)。观察组术后CD3+(67.79±5.18)%、CD4+(40.11±5.12)%高于对照组的(59.49±5.09)%、(36.34±5.11)%,CD8+(27.67±4.69)%低于对照组的(32.21±5.22)%(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能减轻其免疫抑制,与开放性甲状腺癌根治术相比具有缓解患者吞咽障碍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 开放性甲状腺根治 颈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文 吴雄辉 黄锦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研究与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治疗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对照组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复发、... 目的研究与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治疗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对照组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复发、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发病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术可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病率,同时对喉返神经的影响较小,因此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选择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术,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甲状腺全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与规范化手术治疗 被引量:22
15
作者 尚培中 张进权 枊勇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6期44-47,共4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DTC占甲状腺癌的80%~95%,恶性程度低,患者生存期较长,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DTC占甲状腺癌的80%~95%,恶性程度低,患者生存期较长,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1-2]。规范的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国内外对其手术方式仍缺乏统一认识,尤其对颈部淋巴结的处理争议较多,本文就其诊断和规范化手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诊断 手术治疗 颈淋巴结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大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所选的5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甲状腺癌肿的范围大小、甲状腺癌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所选的5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甲状腺癌肿的范围大小、甲状腺癌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切除方式。本组患者中,21例患者实施患侧手术切除;25例患者实施患侧切除、峡部切除术和对侧大部分甲状腺切除手术方式;10例患者患者实施双侧甲状腺切除,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本组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共2例,发生率为3.6%,1例患者为术后出血,1例患者出现后喉返神经损伤。上述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4.2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5±0.7)年,乳头状甲状腺癌33例患者中再次手术治疗2例,滤泡状甲状腺癌患者13例中1例患者死亡(发生肺转移)。结论手术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可根据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肿瘤范围大小、是否有颈部转移等来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分化 手术治疗 手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宏钧 邹寿椿 +1 位作者 张静霞 姜蔚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0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甲状腺癌再次手术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例首次手术前均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疾病;首次手术方式肿物切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8例,甲状...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甲状腺癌再次手术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例首次手术前均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疾病;首次手术方式肿物切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3例,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颈淋巴结切除3例。再次手术原因主要为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率低、首次手术方式不当及肿瘤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结论由于甲状腺癌的术前误诊或首次手术方式不当,致术后的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是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对于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复发或淋巴结转移者,应积极作合理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术 冰冻切片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前ps-Tg水平对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与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叶挺 郑阿莲 +1 位作者 靳水 易贺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1022-1023,1026,共3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对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2年8月86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31)I治疗前ps-Tg水平,分为高ps-Tg组和正常组,比较... 目的探讨^(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对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2年8月86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31)I治疗前ps-Tg水平,分为高ps-Tg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131)I治疗剂量,分析血清Tg水平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131)I治疗前ps-Tg值与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s-Tg组在治疗后1年Tg水平高于正常组。正常组结构性疗效不佳(SIR)率为21.8%,高ps-Tg组为77.4%,随访期间正常组新发转移10例,治疗前ps-Tg水平为34.87 ng/mL,高ps-Tg组新发转移3例,ps-Tg水平为304.5 ng/mL。结论^(131)I治疗前ps-Tg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儿童及青少年DTC复发、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 儿童 青少年 碘放射性同位素 分化甲状腺 疗效 预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张金风 李继秀 +2 位作者 马成军 蔡丽 吕景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伴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收治的DTC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征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并给予碘[^(131)I]化钠... 目的:探讨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伴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收治的DTC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征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并给予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治疗,分析^(131)I治疗DTC伴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60例患者疗效满意10例(16.67%),疗效不确切/生化反应不全40例(66.67%),结构性反应不全10例(16.67%),治疗总有效率为83.3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胸片和(或)CT显示阳性、淋巴结转移数目≥3处、术前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0.5 mg/m L、术后甲状腺组织残留量>1 g是^(131)I治疗DTC伴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55岁、胸片和(或)CT显示阳性、淋巴结转移数目≥3处、术前Tg水平≥0.5 mg/m L、术后甲状腺组织残留量>1 g是^(131)I治疗DTC伴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风险因素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淋巴结转移 ^(131)I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行手术治疗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碘131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莉 侯海霞 余惠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5期231-232,共2页
目的:分析为行手术治疗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碘131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或次切除术的9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在术后使用碘131进行清甲治疗,... 目的:分析为行手术治疗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碘131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或次切除术的9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在术后使用碘131进行清甲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在本组92例患者中,进行清甲治疗成功的患者有66例,成功率为71.74%。在本组进行首次清甲治疗失败的26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术后肿瘤组织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5例发生术后肿瘤组织肺转移的患者,有1例发生术后肿瘤组织骨转移的患者。在对这26例患者再次使用碘131进行治疗后,有13例患者治愈,占50.00%;有10例患者治疗有效,占38.46%;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占11.54%。对本组中行清甲治疗成功的66例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异常情况,其远期疗效良好。结论 :为行手术治疗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碘131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 术后 常规碘1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