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季节性变化的数字滤波基流分割方法评价——以伊河栾川流域为例
1
作者 冯夏婷 张佳鹏 +1 位作者 连炎清 凌牧午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数字滤波法作为估计基流最常用的自动分割方法,计算简单、易于推广,但滤波参数常采用经验取值,且固定参数难以反映基流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影响模型分析精度。以伊河上游栾川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采用4种数字滤波模型,通过分析径流退水系数(k... 数字滤波法作为估计基流最常用的自动分割方法,计算简单、易于推广,但滤波参数常采用经验取值,且固定参数难以反映基流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影响模型分析精度。以伊河上游栾川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采用4种数字滤波模型,通过分析径流退水系数(k)确定数字滤波参数,讨论滤波参数的季节性变化对模型估算基流的影响,并评估数字滤波方法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栾川流域降水径流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DVI增加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退水系数影响不明显,研究期内在夏、秋季平均径流退水系数k约在20~35 h,春、冬两季k值约在90~100 h,即流域径流退水在春冬两季较为缓慢,且考虑滤波参数季节性变化的基流分割结果比全年使用同一滤波参数的结果更符合流域基流实际特征;对4种数字滤波法所得的基流指数进行误差分析和精度评价,发现在栾川流域,Eckhardt双参数滤波模型比其他3种单参数滤波模型更为适用,所得流域平均基流占比约为33%。研究结果降低了滤波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数字滤波方法模拟基流的准确性,也为校准或验证水文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法 季节性变化 栾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基流分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彩虹 师晨 +4 位作者 刘成帅 赵栋 许营营 田露 余其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8,77,共10页
基流作为河川径流中相对稳定的一种组分,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枯水期径流的主要来源,对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环境的维护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预测流域水文过程以及探究基流变化规律有很大的影响。汾河... 基流作为河川径流中相对稳定的一种组分,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枯水期径流的主要来源,对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环境的维护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预测流域水文过程以及探究基流变化规律有很大的影响。汾河作为黄河中游重要支流,关系着整个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汾河的基流变化能有效表征黄河中游基流的变化机制,因此,选取适宜的分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流分割方法众多,数值模拟法凭借其客观性、可重复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且可对长系列冗长繁琐数据进行高效便捷处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广泛认可。基于黄河中游汾河静乐水文站2006-2014年日径流资料,采用8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基流分割计算,分析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从基流指数的不稳定系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3个角度分析其特征,并分析年基流指数的相关性,比较典型年的基流过程与径流过程,选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这3个指标来进行基流分割结果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Chapman滤波法、Chapman-Maxwell滤波法和Eckhardt滤波法是静乐水文站控制流域较为适宜的基流分割方法,计算所得的BFI值分别为0.491、0.495、0.496。研究结果为黄河中游基流分割和基流变化规律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为黄河中游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更好地建设当地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 基流分割 数值模拟法 基流指数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滤波法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基流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崔玉洁 刘德富 +2 位作者 宋林旭 肖尚斌 陈玲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3,共6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来流水质水量变化备受关注。基流分割在降雨-产流模型,水资源配置,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解析中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数字滤波原理,并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滤波法对流域径流总量进行基流分割,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来流水质水量变化备受关注。基流分割在降雨-产流模型,水资源配置,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解析中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数字滤波原理,并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滤波法对流域径流总量进行基流分割,分析滤波方程的参数和次数对基流分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波参数β越大,次数越多,分割得到的基流越小。同时将数字滤波法与平滑最小值法基流分割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最小平滑值法为基准,结合香溪河流域特征,数字滤波法中滤波参数β取值0.925时,采用正-反-正三次滤波的基流分割结果最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香溪河 数字滤波 傅立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流分割法在黄河流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林学钰 廖资生 +1 位作者 钱云平 苏小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967,共9页
为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和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方案,应用基流指数法(BFI)和直线平割法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干流13个水文断面与20条主要支流31个水文断面的基流量,并分析了基流量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对黄河... 为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和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方案,应用基流指数法(BFI)和直线平割法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干流13个水文断面与20条主要支流31个水文断面的基流量,并分析了基流量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基流变化过程、流域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及地下水资源总量。研究结果表明:花园口断面的基流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44%,流域内河水与地下水存在极其密切的转化关系,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大。黄河的径流量与基流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源区,兰州断面的年径流量与基流量分别占花园口断面径流量的59%和60%;而兰州以下到花园口之间的上、中游地区,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小。1990年前后,黄河干流与支流河段的基流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玛多以上的源头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大外(衰减率为0.38),兰州以上的干流河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小(0.08~0.20),而兰州以下的黄河干流基流量衰减率都很大(0.22~0.31)。基流量的剧烈衰减是天然和人类活动(如地下水开采)共同作用下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的结果。从流域水循环的观点考虑,黄河流域的区域地下水资源由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未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和流域地下水的开采等3大部分构成。1990年6月—2000年6月近10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平均值为353.9亿m3/a,比多年地下水资源量平均值减少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基流分割 基流 基流指数法(BFI)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基流分割法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流域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雷泳南 张晓萍 +3 位作者 张建军 刘二佳 张庆印 陈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57-64,共8页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河川基流量的多少及其变化对维持该区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窟野河流域多年实测径流资料,研究国内外常用的滑动最小值法、HYSEP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共8种自动基流分...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河川基流量的多少及其变化对维持该区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窟野河流域多年实测径流资料,研究国内外常用的滑动最小值法、HYSEP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共8种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该研究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8种方法所得年均基流指数差异较大,最大为0.651 5,最小为0.330 5,而滤波法中的F2(Chapman-Maxwell法)和F4(Eckhardt法)法估算的结果最为稳定可靠,均值分别为0.386 8和0.330 5,标准差分别为0.042 8和0.046 1;2)F2和F4法分割的基流过程线与实际更吻合,2种方法估算的年基流量与实际观测值的验证效果最好,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691和0.718,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83%和5.05%,F2和F4法估算的基流结果均能客观稳定地反映该研究区的基流状况,适合于该研究区进行基流分析;3)从F2和F4 2种方法估算值的平均值来看,窟野河流域基流量近50年来呈现减少趋势,其减少量占总径流减少量的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法 适宜性 水蚀风蚀交错区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澄碧河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莫崇勋 谢燕平 +3 位作者 班华珍 阮俞理 孙桂凯 黄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2,共7页
根据澄碧河流域平塘站1963-2017年日径流资料,采用最小滑动法、时间步长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方法进行基流分割研究。结果表明:(1)基流总量方面,数字滤波法对基流分割的结果优于最小滑动法和时间步长法,其中,Boughton-Chapman滤波法分割的... 根据澄碧河流域平塘站1963-2017年日径流资料,采用最小滑动法、时间步长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方法进行基流分割研究。结果表明:(1)基流总量方面,数字滤波法对基流分割的结果优于最小滑动法和时间步长法,其中,Boughton-Chapman滤波法分割的效果最好,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930,平均相对误差为2.406%;(2)统计特征方面,3类方法对不同水平年均有一定辨识能力,且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呈波动趋势,时间步长法偏差程度最小,最小滑动法和数字滤波法偏差程度大,整体比较平稳;(3)基流过程线方面,3类方法在汛期的表现差异较大,非汛期比较接近,数字滤波法分割出的结果较平滑缓慢,而最小滑动法和时间步长法分割出的结果拐点较多,数字滤波法中的Boughton-Chapman滤波法比较符合基流迟滞特征。综上,Boughton-Chapman滤波法在澄碧河基流分割中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碧河流域 基流分割 数值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基流分割方法在南盘江上游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蕊 王龙 韩春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7-712,共6页
基流是山区丘陵区枯水季节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稳定、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对于基流研究尤为关键。以南盘江干流上游西桥水文站1965—2009年的实测日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滤波法、BFI法和H... 基流是山区丘陵区枯水季节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稳定、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对于基流研究尤为关键。以南盘江干流上游西桥水文站1965—2009年的实测日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滤波法、BFI法和HYSEP法等3类9种方法进行基流分割,结果表明:9种方法结果相差较大,基流指数最大为0.616 7,最小为0.336 1,滤波法尤其是滤波法2(F2)方差较小、年际和年内变化较小,分割结果较稳定,是9种方法中较为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适合于南盘江上游的基流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滤波法 南盘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滤波法在锡林河基流分割中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宋小园 朱仲元 +3 位作者 焦玮 席小康 郝祥云 刘世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9-1326,共8页
以1974年锡林浩特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为例,通过Lyne-Hollick、Chapman、ChapmanMaxwell、Boughton-Chapman四种方法对其进行基流分割。一方面研究不同滤波方法滤波次数、滤波参数变化对基流分割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确定流域基流分割的... 以1974年锡林浩特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为例,通过Lyne-Hollick、Chapman、ChapmanMaxwell、Boughton-Chapman四种方法对其进行基流分割。一方面研究不同滤波方法滤波次数、滤波参数变化对基流分割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确定流域基流分割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LyneHollick、Chapman、Chapman-Maxwell、Boughton-Chapman四种滤波法在锡林河基流分割中,拥有两个滤波参数的Boughton-Chapman滤波法分割基流的模拟效果最好,这是因为拥有两个滤波参数的数字滤波器与拥有一个参数的数字滤波器相比,其对总径流序列的高频信号的平滑作用更显著,所获得的地下径流序列更稳定,变化性更小。但其相比于单参数滤波法分割次数较多。对于单参数滤波方法中,Lyne-Hollick滤波法分割基流的模拟效果较好,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较接近于1,平均相对误差均<5%,Chapman和Chapman-Maxwell滤波法分割结果偏低,平均相对误差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Lyne-Hollick滤波法 Chapman滤波法 Chapman-Maxwell滤波法 Boughton-Chapman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上游山区基流量分割及其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赵韦 李占玲 王月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1,共6页
基于黑河上游莺落峡站1954年-2011年径流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多种滤波方程对月流量资料进行基流分割;在此基础上,借助Mann-Kendall、Pettitt、流量不稳定系数、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基流和基流指数(BFI)在年内、年际以及多年时间尺... 基于黑河上游莺落峡站1954年-2011年径流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多种滤波方程对月流量资料进行基流分割;在此基础上,借助Mann-Kendall、Pettitt、流量不稳定系数、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基流和基流指数(BFI)在年内、年际以及多年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滤波法分割的基流能较好地反应出不同月份之间基流量的差异及其年内变化特征;研究区夏季基流量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基流量最小;BFI最小值出现在夏季,冬季BFI最大;基流量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基流变化相对缓和,且比较平稳;基流量序列在1979年存在显著变点,变点后基流量较变点前增加16%;多年变化中基流对径流的贡献变化幅度不大,BFI基本维持在0.2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 基流分割 基流指数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流分割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徐榕焓 王小刚 郑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352-359,共8页
[目的]针对基流分割理论和方法所存在的争议,对基流分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基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综述方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基流的定义,对基流分割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包括图解法、数值模拟法、水量平衡法以及同位素和水... [目的]针对基流分割理论和方法所存在的争议,对基流分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基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综述方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基流的定义,对基流分割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包括图解法、数值模拟法、水量平衡法以及同位素和水化学法等。[结果]重点研究和评述了基流分割方法的理论基础、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提出当前基流分割方法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研究的趋势。[结论]迄今为止,尚未找到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基流分割方法,还需进一步加强基流分割理论与方法研究,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基流,并探讨基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这将是未来基流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图解法 数值模拟法 水量平衡法 同位素和水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黄土区流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豆林 黄明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1,133,共6页
基流是河川径流在枯水季节的主要径流来源。由于难以通过实测方法获得基流量数据,选择适合的基流分割技术对于基流研究至关重要。利用黄土区6个流域的多年径流量资料,选取PART法、滤波法及滑动最小值法等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基流分割方... 基流是河川径流在枯水季节的主要径流来源。由于难以通过实测方法获得基流量数据,选择适合的基流分割技术对于基流研究至关重要。利用黄土区6个流域的多年径流量资料,选取PART法、滤波法及滑动最小值法等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对区域内河流的基流量进行了分割,以检验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本地区的适用性,并应用选定的基流分割方法对黄土区流域的基流特点做了简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获得的基流指数值有所差异,滤波法分割的基流过程与实际基流状况更为相符。因此,滤波法可作为黄土区流域基流的最优分割方法。应用滤波法得到的研究流域基流占总径流比重为37%~64%,而基流量在近50a中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PART法 滤波法 滑动最小值法 黄土区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基流分割方法在长江螺山站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冠 鲁程鹏 +2 位作者 李姝蕾 陈帅 李俊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稳定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对基流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螺山站1965-2012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基流指数法、HYSEP法(固定步长法、滑动步长法、局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5种)基流分割方法进行基流分割...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稳定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对基流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螺山站1965-2012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基流指数法、HYSEP法(固定步长法、滑动步长法、局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5种)基流分割方法进行基流分割。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所得年基流指数相差不大,但年内基流过程差别显著。BFI法和局部最小值法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对不同年份BFI值年际变化有较好的辨识度,是长江中游干流区较为适宜的基流分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BFI法 HYSEP法 数字滤波法 长江螺山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基流分割方法在黄河源区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旭东 杨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21,共4页
基于黄河源区唐乃亥水文站1961~2004年的实测逐日径流量资料,分析基流年内分配规律,分别选取典型年径流量过程单峰型(2003年)、双峰型(1963年)、多峰型(1967年)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数字滤波法、加里宁试算法和改进的经验斜割法计... 基于黄河源区唐乃亥水文站1961~2004年的实测逐日径流量资料,分析基流年内分配规律,分别选取典型年径流量过程单峰型(2003年)、双峰型(1963年)、多峰型(1967年)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数字滤波法、加里宁试算法和改进的经验斜割法计算基流过程和基流指数(BFI),并对比分析了气候、冰川(积融雪)和冻土过程对各种方法分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于其他流域;基流计算中数字滤波法计算结果稳定,加里宁试算法更贴合实测径流过程,经验斜割法在枯水年份基流分割中更为简便,应根据不同的年内径流过程及基流计算目的选择合适的基流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径流年内分配 数字滤波法 加里宁试算 经验斜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尺度下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香溪河流域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超 翟丽梅 +3 位作者 刘宏斌 张富林 刘申 陈昌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569-574,共6页
随着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通过基流分割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应用日渐广泛,合理的基流分割方法成为影响估算污染负荷的关键。研究根据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1962—2007年(共计46年)日径流数据,分析滤波平滑最小值... 随着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通过基流分割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应用日渐广泛,合理的基流分割方法成为影响估算污染负荷的关键。研究根据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1962—2007年(共计46年)日径流数据,分析滤波平滑最小值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滤波平滑最小值法不仅在起涨阶段较好地追踪了数字滤波法,而且在衰退阶段较好地追踪了平滑最小值法;滤波平滑最小值法延迟了基流过程线峰值的出现时间,显现出基流比径流汇水时间长这一水文特性;从枯水指数Q90/Q50来看,滤波平滑最小值法与数字滤波法分割结果更相近;相比数字滤波法需要向前—向后—向前3次滤波,滤波平滑最小值法的优势只需要进行一次向前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基流分割 日径流 滤波平滑最小值法 香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基流分割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权锦 马建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7,27,共4页
针对基流分割是水文预报中产汇流模型模拟、流域水文分析计算、区域水资源评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采用数字滤波法对流域的8条主要河流进行了基流分割和模型计算,分析了计算结果与流域水文特征值,探求了各指数指标的响... 针对基流分割是水文预报中产汇流模型模拟、流域水文分析计算、区域水资源评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采用数字滤波法对流域的8条主要河流进行了基流分割和模型计算,分析了计算结果与流域水文特征值,探求了各指数指标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基流值与降水、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模型计算为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分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影响因子 数字滤波 径流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表层带基流分割及其变化特征--以Velika Pasica溶洞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伟 周宏 +2 位作者 周翠英 彭稳 BRANCELJ Anton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5,共6页
以表层带岩溶洞穴Velika Pasica溶洞内两个滴水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滤波法、最小平滑值法,以及两者结合的最小平滑值滤波法,对岩溶表层带水流进行基流分割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特殊的岩溶表层带含水层,递归数字滤波法在滤波参数值(α)... 以表层带岩溶洞穴Velika Pasica溶洞内两个滴水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滤波法、最小平滑值法,以及两者结合的最小平滑值滤波法,对岩溶表层带水流进行基流分割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特殊的岩溶表层带含水层,递归数字滤波法在滤波参数值(α)为0.925和0.95时,经过正反正三次滤波处理后得到比较好的基流分割效果;经过最小平滑值法处理后再进行一次数字滤波处理,得到结果与在α=0.95时经过三次滤波得到的结果相近。表层带基流分割处理的研究为其调蓄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表层带 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 最小平滑值法 最小平滑值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流分割方法在寒旱区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文 李占玲 +2 位作者 徐宗学 赵捷 赵焕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8,共8页
基流作为寒旱区流域的重要水分补给,在维持生态系统安全和水资源合理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定适合该区环境特点的基流分割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数字滤波、滑动最小值(BFI)、时间步长(HYSEP)三类方法对我国西北寒旱区黑河流域上游莺... 基流作为寒旱区流域的重要水分补给,在维持生态系统安全和水资源合理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定适合该区环境特点的基流分割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数字滤波、滑动最小值(BFI)、时间步长(HYSEP)三类方法对我国西北寒旱区黑河流域上游莺落峡水文站1954~2012年的逐日流量进行基流分割,对三类共9种基流分割方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种方法计算所得年内基流量变化趋势均符合黑河流域特点,但不同月份降雨量的差异对基流分割结果的影响显著;(2)滑动最小值法和时间步长法对不同年份的基流过程有更好的辨识度,且滑动最小值(B1)法、滑动最小值(B2)法、时间步长(H3)法所得的多年平均基流指数与已有实验研究得到的结果相近,结果可靠,同时各法基流指数统计结果表明9种方法所得基流序列均较为平稳,年际变化平缓;(3)时间步长(H3)法得到的基流过程线符合流域汇流规律,与斜线分割法的确定性系数显著优于其它各法(R2=0.825,p<0.001)。综上,时间步长法中的局部最小值(H3)法综合考虑了年内基流量变化特征、年基流指数稳定性、径流过程线合理性三个方面,在黑河上游流域进行基流分割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黑河流域 寒旱区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基流分割法在北洛河流域的适宜性对比 被引量:14
18
作者 于艺鹏 杨亚辉 +3 位作者 蔺鹏飞 赵文慧 张亭亭 张晓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2-307,共6页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川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河川基流量及其变化对流域生态健康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确定适宜流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流分割法,在基流研究中是十分关键的工作。以北洛河流域上游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刘家河站的多年实...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川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河川基流量及其变化对流域生态健康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确定适宜流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流分割法,在基流研究中是十分关键的工作。以北洛河流域上游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刘家河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为基础,分析BFI,HYSEP、数字滤波等三类共9种基流分割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BFI法和HYSEP法分割结果比较接近,所得基流指数在0.399 4~0.428 1。尤其修正BFI法估算的基流量及过程线,能够客观反映研究流域流量过程线退水段的物理规律。综合考虑变异性、稳定性、过程线吻合程度等方面,认为修正BFI法是黄土区水文研究中进行基流分割的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基流分割 基流 数字滤波法 北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洛河上游基流分割适宜性方法及基流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珍妮 穆兴民 +3 位作者 高鹏 赵广举 孙文义 田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9,共6页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北洛河上游植被恢复效果显著,为探究该区域基流分割的适宜性方法及植被变化对基流量的影响,采用基流分割中的HYSEP法、数学滤波法、基流指数法3类方法(9种计算表达式)对吴旗水文站1971—2014年的实测径流数据进行...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北洛河上游植被恢复效果显著,为探究该区域基流分割的适宜性方法及植被变化对基流量的影响,采用基流分割中的HYSEP法、数学滤波法、基流指数法3类方法(9种计算表达式)对吴旗水文站1971—2014年的实测径流数据进行了基流分割估算,同时采用Mann-Kendall法和Pettitt法对基流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滤波中的F_1法较适宜于北洛河上游地区基流分割;北洛河上游1971—2014年基流指数呈显著增大趋势,突变年为2002年;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对涵养水源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法 基流变化 北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基流分割非参数检验方法优选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冷梦辉 白桦 +3 位作者 李二辉 向君正 黄监初 桂发亮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88,共7页
基于江西省萍乡市五丰河流域2016—2018年实测场次洪水数据和直线斜割法所得基流流量,对比分析累积距平法、Pettitt法、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应用于基流分割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选择集对分析法为优选非参数检验方法。结果表明... 基于江西省萍乡市五丰河流域2016—2018年实测场次洪水数据和直线斜割法所得基流流量,对比分析累积距平法、Pettitt法、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应用于基流分割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选择集对分析法为优选非参数检验方法。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后(2018年)相对建设前(2016年)标准退水曲线基流流量增加65.2%,地下径流量增加47.3%,地下径流量占径流总量比例增加53%。Pettitt法与直线斜割法所得基流流量相对误差最小,年均相对误差为1.7%;变差系数年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集对分析联系度最大,为0.81。Pettitt方法是检验海绵城市直接地表和地下二元径流成分转化的最适非参数检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场次洪水 海绵城市 非参数检验法 集对分析 直线斜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