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玉华 琚冉 +3 位作者 傅金祥 由昆 周伟伟 李敬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609-612,共4页
目的通过降低膜负荷缓解膜污染,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方法采用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处理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并测量原水、生物反应器出水、膜分离出水的COD、NH3-N、NO... 目的通过降低膜负荷缓解膜污染,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方法采用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处理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并测量原水、生物反应器出水、膜分离出水的COD、NH3-N、NO2--N、NO3--N、TN、TMP,考察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及膜污染速率.结果试验表明,系统处理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7.9%,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3.8%,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82.5%,并且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相比膜污染速率大大降低.结论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和含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生物反应器中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进行彻底,膜污染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污染速率 硝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RMBR)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乂 金明姬 +1 位作者 陈冠群 权跃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6,70,共5页
利用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RMBR)处理了模拟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污泥负荷条件下,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RMBR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以及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阶段系统中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为97.4 %,去除率... 利用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RMBR)处理了模拟废水。通过测定不同污泥负荷条件下,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RMBR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以及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阶段系统中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为97.4 %,去除率较高。在0.22~0.27kgCOD/kgMLSS·d污泥负荷范围内,COD平均出水浓度满足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60 mg/L),而随着污泥负荷的不断增大,出水浓度超出了此标准。根据实验所得RMBR系统动力学参数Vmax为4.21 d^-1,KS为688.74mgCOD/L,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为[(So-Se)·Q]/(X·V)=4.21Se/(688.74+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式生物反应器 污泥负荷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明杰 王序驰 金明姬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223-6225,6239,共4页
采用序批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考察了不同污泥负荷条件下系统对TN、TP的处理特性,并探讨了系统TN、TP容积负荷与去除速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0.22-0.63 kg COD/(kg MLSS?d)污泥负荷范围内,系统TN、TP出水浓度均满... 采用序批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考察了不同污泥负荷条件下系统对TN、TP的处理特性,并探讨了系统TN、TP容积负荷与去除速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0.22-0.63 kg COD/(kg MLSS?d)污泥负荷范围内,系统TN、TP出水浓度均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20 mg/L与1 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3%与96.8%,表明处理效果显著。在0.22-0.63 kg COD/(kg MLSS?d)污泥负荷范围内,系统TN、TP容积负荷与去除速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工程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分体式生物反应器 污泥负荷 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间歇运行性能
4
作者 张新华 李国朝 +1 位作者 王慧娟 周子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43-5445,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的间歇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在反应器启动后1.5 h内下降较快,累计去除率可达80.0%,而在1.5 h后,COD去除速度明显变慢;NH3-N的去除曲线与COD去除曲线比较相似,反应器启动后1.5 h内N... 通过试验研究了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的间歇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在反应器启动后1.5 h内下降较快,累计去除率可达80.0%,而在1.5 h后,COD去除速度明显变慢;NH3-N的去除曲线与COD去除曲线比较相似,反应器启动后1.5 h内NH3-N累计去除率达到61.9%,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同化作用来完成。连续5 d的间歇运行试验表明,反应器传质效果良好,运行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撞击流 生物反应器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驱动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清洗再生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查璐璐 胡以松 +3 位作者 唐陆合 张敬宇 杨毅明 邓伟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构建了重力驱动式好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生活污水,比较不同物理清洗方法(空气反冲洗、表面刷洗和组合方式)对动态膜再生的影响,探究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和过滤机理,解析DMBR的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膜的形成伴随着... 构建了重力驱动式好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生活污水,比较不同物理清洗方法(空气反冲洗、表面刷洗和组合方式)对动态膜再生的影响,探究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和过滤机理,解析DMBR的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膜的形成伴随着出水颗粒物粒径的不断减少,5 min后颗粒粒径分布基本稳定,动态膜形成阶段符合滤饼过滤模型,稳定运行阶段符合标准过滤模型。DMBR对浊度、NH_(4)^(+)-N、COD和S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6%、94.0%、93.2%和82.8%。空气反冲洗辅助刷洗不仅可以去除微网表面的污染层,还可去除对DMBR长期运行有影响的污染物,五个过滤周期的初始通量恢复率均达到93.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动态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清洗再生 过滤模型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条件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海玲 董红敏 +1 位作者 朱志平 韩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9-183,共5页
为探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效果和合适的操作条件,该文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间歇曝气区曝/停比和膜出水抽/停比,根据三水平正交表安排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240~1830mg/L,BOD5为154~420mg/L时,出水... 为探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效果和合适的操作条件,该文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间歇曝气区曝/停比和膜出水抽/停比,根据三水平正交表安排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240~1830mg/L,BOD5为154~420mg/L时,出水COD(化学需氧量)为208~811mg/L,BOD5(生化需氧量)为7~13mg/L,COD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51.7%~83.2%和93.0%~97.1%。试验所选因素中HRT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大,HRT=24h与20h、15h时的COD去除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平均提高7.3%和13.4%。当水温在24~28℃时NH4+-N去除效果随水温的升高明显提高,但水温上升到28.0~35.8℃时,NH4+-N去除效果随水温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生物 反应器 运行研究 厌氧消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结构及其运行要素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玮 项海 +3 位作者 魏秀珍 张国亮 孟琴 沙如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5,共6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绿色无污染的新型废水处理资源化回用技术,其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常规污水处理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广泛应用在废水处理的各个领域。文章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各种工艺结构类型...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绿色无污染的新型废水处理资源化回用技术,其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常规污水处理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广泛应用在废水处理的各个领域。文章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各种工艺结构类型及特点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MBR工艺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运行要素,探讨了膜污染的成因及控制措施,并展望了各种新型MBR工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工艺结构 运行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气泡曝气对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运行性能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春 肖太民 +3 位作者 张晶 杨亚男 张静 杨景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93-3098,共6页
比较了微气泡曝气(MB)与传统气泡曝气(CB)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运行性能,以及生物膜形成过程与组成特性.结果表明,启动运行中,MB反应器的COD、N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3%、92.7%和43.4%,而CB反应器的COD、NH4+-N和TN平均去除... 比较了微气泡曝气(MB)与传统气泡曝气(CB)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运行性能,以及生物膜形成过程与组成特性.结果表明,启动运行中,MB反应器的COD、N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3%、92.7%和43.4%,而CB反应器的COD、N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4%、86.3%和29.3%,MB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性能优于CB反应器.同时,MB反应器的氧利用率高达94.3%,显著高于CB反应器.MB反应器中生物膜形成速率和稳定生物膜生物量均高于CB反应器,并且所形成的生物膜VSS/SS比值较高而EPS含量较低.因此,微气泡曝气能够加速生物膜形成并获得更高的活性生物量,从而提高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曝气 生物反应器 启动运行 生物形成 胞外聚合物(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质的增殖及其对运行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文钟 汤兵 +3 位作者 陈烜 黄绍松 付丰连 宾丽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99-1406,共8页
研究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生物质的增殖过程及其对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sMBR实现过程控制,在不排泥的情况下运行20-40d,生物质浓度达到9670mg/L,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但随着生物质的继续增殖,... 研究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生物质的增殖过程及其对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sMBR实现过程控制,在不排泥的情况下运行20-40d,生物质浓度达到9670mg/L,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但随着生物质的继续增殖,污泥表观黏度急剧增加,引起F/M的降低和传质困难,最终导致污泥活性降低及出水效果恶化.表观黏度与MLSS、EPS的增长趋势一致,表明这2个因素与活性污泥的表观黏度有着密切关系.采用SEM/EDS方法对不同阶段膜表面进行了观察及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膜表层污染物中有机物占主要部分,无机成分所占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生物反应器 生物质增殖 运行效能 污泥特性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工艺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英 顾平 白晓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9-213,共5页
采用中试规模的平行试验,研究了好氧式MBR和序批式MBR两种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当,由于序批式MBR提供了缺氧环境,其对总氮的去除能力优于好氧式MBR。但高溶解氧(DO)、低C/N以及缺乏机械... 采用中试规模的平行试验,研究了好氧式MBR和序批式MBR两种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当,由于序批式MBR提供了缺氧环境,其对总氮的去除能力优于好氧式MBR。但高溶解氧(DO)、低C/N以及缺乏机械搅拌装置限制了TN去除率的进一步提高。好氧式MBR的膜污染速率较序批式MBR严重,在截留有机物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二者的过膜阻力增长率分别为0.065 kPa.g-1.m2和0.037 kPa.g-1.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工艺 污染 生活污水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次临界通量运行的膜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圣散 吴志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2-514,522,共4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分离与生物反应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不可避免的膜污染限制其更广泛的应用。临界通量在膜污染控制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试验研究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在次临界通量运行下的膜污染状...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分离与生物反应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不可避免的膜污染限制其更广泛的应用。临界通量在膜污染控制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试验研究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在次临界通量运行下的膜污染状况,并结合膜污染模型进一步表征膜表面的污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在次临界通量运行的情况下,膜污染可分为膜污染缓慢发展阶段(第Ⅰ阶段)和膜污染迅速发展阶段(第Ⅱ阶段),可分别用膜孔堵塞模型和泥饼阻力模型表征膜阻力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对运行后的膜阻力分布进行分析,表明泥饼阻力和孔道吸附堵塞阻力是膜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到总阻力的73%和24%,而膜本身阻力仅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临界通量 污染 污染控制 运行 特性研究 试验研究 污染模型 阻力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运行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传义 黄霞 王丽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5,共4页
膜污染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对长期运行条件下膜污染的发展及清洗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活性污泥颗粒在膜面沉积和膜孔堵塞的机率增加,使... 膜污染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对长期运行条件下膜污染的发展及清洗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活性污泥颗粒在膜面沉积和膜孔堵塞的机率增加,使膜过滤阻力不断升高,导致膜污染达到"临界膜污染"水平,此时在线清洗(包括加大曝气强度和化学清洗)对膜污染的消除并不理想。膜污染阻力分析发现,污泥颗粒在膜表面的大量沉积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运行条件 污染特性 污泥颗粒 污染 过滤阻力 稳定运行 生活污水 试验研究 运行时间 化学清洗 曝气强度 在线清洗 阻力分析 体式 表面 沉积 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的膜污染及其控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杨宗政 顾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4,共5页
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水处理方面的优缺点及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膜污染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归纳出膜污染模型的几种形式,并从膜本身的理化性质改变、混合液理化特性改善、操作条件优化等方面论述了减缓膜污... 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水处理方面的优缺点及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膜污染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归纳出膜污染模型的几种形式,并从膜本身的理化性质改变、混合液理化特性改善、操作条件优化等方面论述了减缓膜污染的方法及措施,介绍了几种膜清洗的方法及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污染 控制 运行 研究进展 数学模型 污染模型 理化性质 理化特性 条件优化 操作过程 优缺点 水处理 国内外 混合液 清洗 减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运行参数优化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东辉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用生活杂排水对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 ,膜分离单元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试验表明 ,在适宜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条件下 ,膜的透水率可及时、有效地恢复 。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运行参数 试验 反冲洗 化学清洗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格室脱氮型膜生物反应器(HMBR)运行特性研究
15
作者 辛旺 田智勇 +1 位作者 宋永会 李法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63-372,共10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过程中对C/N的要求高于常规生物处理工艺,DO和C/N是影响MBR脱氮的重要因素。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基础上,结合多种工艺构建了多格室脱氮型膜生物反应器(HMBR),并将其与CMB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MBR与CMBR... 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过程中对C/N的要求高于常规生物处理工艺,DO和C/N是影响MBR脱氮的重要因素。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基础上,结合多种工艺构建了多格室脱氮型膜生物反应器(HMBR),并将其与CMB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MBR与CMBR在CODCr和NH+4-N去除上没有显著差异;HMBR对TN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比CMBR提高了7.1%;HMBR缩短了系统的启动时间,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且系统恢复稳定速度较CMBR快。BF填料表面生物膜相比于反应器内悬浮污泥具有更好的硝化性能和脱氢酶活性,所承载的生物量占系统总生物量的50%左右,在外界水质干扰条件下,填料上所挂生物膜比悬浮活性污泥稳定性更强,增强了HMBR对氮的去除效果和系统的稳定性。HMBR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的发生、减缓膜污染,系统胞外聚合物产量降低了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填料 生物反应器 生物 运行特性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BR反应器运行中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延 解迪 +1 位作者 梁文艳 隋丽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以进水、静置、曝气和排水作为SBBR反应器的运行周期,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和换容比条件下运行周期内生物膜EPS的产生与变化特征。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生物膜由大量丝状菌组成,菌胶团和累枝虫交联聚集在其周围,生物膜外层生物相明显... 以进水、静置、曝气和排水作为SBBR反应器的运行周期,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和换容比条件下运行周期内生物膜EPS的产生与变化特征。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生物膜由大量丝状菌组成,菌胶团和累枝虫交联聚集在其周围,生物膜外层生物相明显比内部丰富。当DO从2~3 mg/L升到3~5 mg/L时,EPS的含量从147.7μg/(mL填料)升至286.0μg/(mL填料),再升至5~6 mg/L时,EPS稍有降低至271.3μg/(mL填料)。随着换容比从1/3升高至2/3,EPS的含量逐渐从121.5μg/(mL填料)下降到86.2μg/(m L填料)。在运行周期内,进水后处于静置状态1 h的EPS产生量最大,达到148.0μg/(mL填料),此时EPS中荧光类有机物含量也最高,且以芳香性蛋白质Ⅰ(λEx/λEm(220~250)/(280~330)nm)、芳香性蛋白质Ⅱ(λEx/λEm(220~250)/(330~380)nm)和微生物沥出物(λEx/λEm(250~280)/(290~380)n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工艺条件 运行周期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晨 顾斌 +6 位作者 李荧 胡常虹 肖旷 曹建国 张华堂 朱小彪 陈吕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37-2143,共7页
以某研究院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等重要参数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试验考察了工艺... 以某研究院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等重要参数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试验考察了工艺出水水质、氮元素存在形式及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出水水质指标COD、BOD5、浊度、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 2%、96. 9%、97. 7%、99. 3%,最高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47 mg/L、2. 2 mg/L、0. 37 NTU、2. 42 mg/L。MBR对总磷去除效率相对较低,出水TP质量浓度为1. 6~3. 9 mg/L(平均为2. 2 mg/L),平均去除率为58%,总磷的去除主要依靠投加PAC混凝剂实现。进、出水中氮主要以氨氮和硝态氮形态存在,出水中亚硝态氮质量浓度为0. 09mg/L;膜通量为7. 44 L/(m2·h)条件下,MBR的跨膜压差可通过在线化学清洗维持在9~18 k Pa,而通过离线化学清洗跨膜压差可恢复至6. 04 k Pa,明显低于稳定运行期的水平。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具有抗冲击负荷、能耗低、处理量大等优点,其在小规模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活污水 生物反应器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式间歇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蓓 张小平 +1 位作者 李露 李跃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中试研究了交替式间歇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含量城市污水,考察了反应器RI(填装聚氨酯海绵填料)和RII(填装聚乙烯悬浮填料)在不同间歇周期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2组反应器运行良好。在合适的工况条件下,RI出水CO... 中试研究了交替式间歇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含量城市污水,考察了反应器RI(填装聚氨酯海绵填料)和RII(填装聚乙烯悬浮填料)在不同间歇周期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2组反应器运行良好。在合适的工况条件下,RI出水COD和NH3-N、TN、TP、SS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21.23 mg/L和3.27、5.92、0.55、9 mg/L;RI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优于RII,COD和SS处理效果与后者相当。在污水低碳源状况下,RI采用的间歇周期变水位运行模式有利于提高污水中碳源的利用率,改善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性能。交替式间歇曝气MBBR,能够在单级反应器同一物理空间内同步实现碳氮磷和SS的有效去除,降低曝气消耗,提高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曝气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磷 低COD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中试运行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建超 陶秀萍 +2 位作者 尚斌 刘璐 蔡阳扬 《中国乳业》 2021年第11期88-91,共4页
针对奶牛场污水有机物和氮磷浓度高、深度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絮凝-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考察组合工艺中试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18973.0±1589.0)mg/L、氨氮(634.0±194.0)mg/L和总... 针对奶牛场污水有机物和氮磷浓度高、深度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絮凝-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考察组合工艺中试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18973.0±1589.0)mg/L、氨氮(634.0±194.0)mg/L和总磷(213.0±64.0)mg/L的奶牛场污水原水经絮凝-MBR组合工艺处理,出水COD、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01.0±94.0)mg/L、(84.0±40.0)mg/L和(4.1±1.8)mg/L,对应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8.4%±0.5%、84.5%±10.0%和97.9%±1.1%。采用絮凝-M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场高浓度污水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奶牛场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研究结果可为奶牛场高浓度污水絮凝-MBR组合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解决奶牛场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生物反应器 奶牛场 污水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校园污水运行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玮 张磊 +2 位作者 刘春 张静 陈晓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9-793,共5页
采用臭氧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OABR)对实际校园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对MOABR运行性能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并与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OABR工艺中,臭氧微气泡曝气处理... 采用臭氧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OABR)对实际校园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对MOABR运行性能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并与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OABR工艺中,臭氧微气泡曝气处理效果优于空气微气泡曝气,臭氧投加量对MOABR运行性能有明显影响。在臭氧投加量与进水COD比值(O/C)为0.007 1时,MOABR运行性能最优,COD去除率及去除负荷分别为61.7%、2.25kg/(m^3·d),氨氮去除率及去除负荷分别为17.4%、0.32kg/(m^3·d),臭氧投加量过高对生物膜活性有抑制作用。MOABR处理能力显著高于BAF,在最优臭氧投加量条件下(O/C为0.007 1),MOABR平均COD去除负荷为BAF的2.5倍,平均氨氮去除负荷为BAF的1.7倍。MOABR中微气泡臭氧氧化的作用为改善废水可生化性,COD的去除仍主要依靠生物降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微气泡 生物反应器 臭氧投加量 运行性能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