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刀耕火种农业的火及能量效率
被引量:
1
1
作者
A.特里.拉博
江川
《农业考古》
1993年第3期32-36,共5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期间,美国农业的支持者们常常夸耀其农耕与传统的亚洲生存农耕相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他们指出,机械化已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以致于一个美国农民可以供养五十个非农业生产者,因此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以投入城市工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期间,美国农业的支持者们常常夸耀其农耕与传统的亚洲生存农耕相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他们指出,机械化已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以致于一个美国农民可以供养五十个非农业生产者,因此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以投入城市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效率
刀耕火种农业
耕作
劳动力
机械化
农业
焚烧
拖拉机
热带雨林
农耕
六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刀耕火种”个案研究,在农业发展上的意义
2
作者
胡兆华
《农业考古》
1999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
刀耕火种
”
农业
发展
个案研究
热带雨
土地利用
农作物
新垦山坡地
玉蜀黍
农业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
47
3
作者
尹绍亭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318-334,共17页
目录序言Ⅰ、基诺山区的自然环境及刀耕火种农业的地理分布Ⅱ、基诺族农村公社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Ⅲ、基诺族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变革及其问题Ⅳ。
关键词
基诺族
刀耕火种农业
基诺山
生态系统
农村公社
地理分布
生态学
山地民族
氏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续)
被引量:
17
4
作者
尹绍亭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390-408,共19页
产出结构及其功能基诺族刀耕火种生产亚系统的产出结构,是刀耕火种生产与采集、狩猎三者的有机结合。先说采集。采集活动一般由妇女在刀耕火种生产间隙进行。基诺族的采集食物,可分为块根、野菜、笋、蘑菇、果、虫六类。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基诺族
亚系统
生态系统
山地民族
农村公社
基诺山
组织控制
自然环境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森林生态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兼论刀耕火种的分类体系
被引量:
5
5
作者
杨伟兵
《农业考古》
2001年第1期49-55,共7页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刀耕火种农业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的刀耕火种——民族地理学的考察
被引量:
19
6
作者
尹绍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23,共6页
云南是我国刀耕火种农业分布最多的省份。刀耕火种农业一直是云南一些山地民族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从民族地理学的视野考察刀耕火种,主要是探求刀耕火种的地理分布、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地理分布云南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农业,从其发...
云南是我国刀耕火种农业分布最多的省份。刀耕火种农业一直是云南一些山地民族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从民族地理学的视野考察刀耕火种,主要是探求刀耕火种的地理分布、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地理分布云南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农业,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五十年代中期为界,此前为盛行期,此后为衰落期。从其分布来看,则主要是分布在从滇南到滇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的边境环形地带。滇中,滇东和滇北,历史上也有过刀耕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区域差异
休闲制
游耕
短期轮作
水田
农业
生态系统
临沧地区
栽培作物
山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兼谈犁耕和牛耕
被引量:
9
7
作者
范楚玉
《农业考古》
198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近年来,有的同志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认为我国原始农业除经历了刀耕火种(砍倒烧光)和耜耕二个发展阶段外,末期还出现了犁耕的萌芽。这一看法比较符合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刀耕火种农业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这方面的...
近年来,有的同志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认为我国原始农业除经历了刀耕火种(砍倒烧光)和耜耕二个发展阶段外,末期还出现了犁耕的萌芽。这一看法比较符合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刀耕火种农业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这方面的考古学资料比较缺乏,民族学资料也只是一些孑遗,不能视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面貌和技术内容的完整缩影。解放前,我国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农业生产中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方法。如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的佤族,在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耕地有旱地、水田、园地和轮歇地之分,旱地都是山地,耕作十分粗放。有一种刀耕火种地,耕种方法是把山坡上的树木灌丛砍倒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原始
农业
农业
生产
发展阶段
民族学资料
农业
发展
牛耕
考古学
黄河流域
犁耕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农业经济史研究理论的若干误区
8
作者
陈国生
《安徽史学》
1997年第1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农业
经济史
经济史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理论
经济史学
历史时期
刀耕火种农业
投入与产出
自然环境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傣族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史略
9
作者
杨文伟
《古今农业》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傣族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产生了农业。据傣文经书记载和民间传统傣族历史及农业起源可分“滇写沙哈”、“幕乃沙哈”、“咪乃沙哈”三个时期,最为典型的是流传至今的《金鹿的故事》,相传远古时的西双版纳,原是荒...
傣族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产生了农业。据傣文经书记载和民间传统傣族历史及农业起源可分“滇写沙哈”、“幕乃沙哈”、“咪乃沙哈”三个时期,最为典型的是流传至今的《金鹿的故事》,相传远古时的西双版纳,原是荒无人迹,天神“叭因”谁许魔王“叭呀”来此开荒,“叭呀”使从“勐阿腊峨”出发,一路游猎,遇一金鹿,援弓而射,金鹿负箭逃跑,“叭呀”追至一平坝,今景洪坝,开始了垦殖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与发展
西双版纳
刀耕火种农业
耕作制度
古代
农业
傣族先民
退耕还林还草
耕作技术
农业
起源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的历史演化规律——兼谈中国农业的特色问题
10
作者
邹德秀
《人文杂志》
1984年第2期53-58,19,共7页
农业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其演化的规律。自它产生以后,便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尽管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类型、速度、进程各不相同,但总的趋势都是一致的。 一、农业的历史演化过程 农业演化的规律必须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寻找...
农业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其演化的规律。自它产生以后,便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尽管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类型、速度、进程各不相同,但总的趋势都是一致的。 一、农业的历史演化过程 农业演化的规律必须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寻找。历史是复杂的,这里讲的农业演化的历史过程是经过了模式化的,去掉了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在比较纯碎的意义上再现的农业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发展
历史演化
工业化
农业
营养平衡
中国
农业
农业
生态经济区
畜力
刀耕火种农业
不平衡性
原始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经济形式的典型——基诺族生存经济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杜玉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6-85,共10页
一、问题的提出 云南农村占全省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与全国农民一样,正经历着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或改革时期。他们之间的发展目标一致,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也基本一致。但多民族云南农村的改革与全国的一般农村相比...
一、问题的提出 云南农村占全省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与全国农民一样,正经历着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或改革时期。他们之间的发展目标一致,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也基本一致。但多民族云南农村的改革与全国的一般农村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表现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少数民族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存在着农奴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诺族
马鹿
生存经济
铁匠
猎手
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
祭词
山地
农业
刀耕火种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农耕卷》──云南物质文化丛书之一
被引量:
1
12
作者
游修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关键词
物质文化资源
云南
刀耕火种农业
长江流域
木农具
农业
发展
考古发掘
滇西南地区
森林资源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清代鄂西土家族食物获取方式的变迁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3-35,共3页
鄂西土家族的食物获取方式在清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精耕细作农业方式取代了刀耕火种农业和渔猎采集活动而成为他的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本文分析了引起这场重大变革的原因。
关键词
鄂西土家族
作物获取方式
刀耕火种农业
渔猎采集
改土归流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的山地和民族生业
14
作者
尹绍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45,共6页
云南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地处东南亚半岛和西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学者通常以红河为界而把云南分作两个部分:红河以东叫作滇东高原,以西则称滇西南山地。滇东高原和中国内地交通比较便利,秦汉时代便有汉族移民,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相...
云南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地处东南亚半岛和西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学者通常以红河为界而把云南分作两个部分:红河以东叫作滇东高原,以西则称滇西南山地。滇东高原和中国内地交通比较便利,秦汉时代便有汉族移民,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相比之下,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民族文化,滇西南山地都远比滇东高原复杂和丰富。滇西南虽统称为山地,然而其间的地域差异也是很大的。大致划分,则有迪庆高原、怒江峡谷、南部山地、红河山地和东南山地五个地域。本文欲从地域研究的角度谈谈滇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业的情况及其变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独龙族
怒江峡谷
刀耕火种农业
云南山地民族
民族生
滇东高原
滇西南
人与自然的关系
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独龙族私有财产的产生
15
作者
宋恩常
《思想战线》
1977年第3期76-81,94,共7页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这正是全世界各国无产者争取解...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这正是全世界各国无产者争取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因为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现象,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因而也是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的。社会主义改造前云南独龙族社会经济形态,为我们研究私有制度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实例。我们研究独龙族社会私有制度的起源,对于批判“四人帮”歪曲原始社会历史,贩卖历史唯心主义,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族
消灭私有制
私有财产
家庭公社
私有土地
刀耕火种农业
生产工具
个体家庭
恩格斯
剥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刀耕火种农业的火及能量效率
被引量:
1
1
作者
A.特里.拉博
江川
出处
《农业考古》
1993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期间,美国农业的支持者们常常夸耀其农耕与传统的亚洲生存农耕相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他们指出,机械化已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以致于一个美国农民可以供养五十个非农业生产者,因此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以投入城市工业生产。
关键词
能量效率
刀耕火种农业
耕作
劳动力
机械化
农业
焚烧
拖拉机
热带雨林
农耕
六十年代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刀耕火种”个案研究,在农业发展上的意义
2
作者
胡兆华
机构
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1999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
刀耕火种
”
农业
发展
个案研究
热带雨
土地利用
农作物
新垦山坡地
玉蜀黍
农业
历史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
47
3
作者
尹绍亭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318-334,共17页
文摘
目录序言Ⅰ、基诺山区的自然环境及刀耕火种农业的地理分布Ⅱ、基诺族农村公社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Ⅲ、基诺族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变革及其问题Ⅳ。
关键词
基诺族
刀耕火种农业
基诺山
生态系统
农村公社
地理分布
生态学
山地民族
氏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续)
被引量:
17
4
作者
尹绍亭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390-408,共19页
文摘
产出结构及其功能基诺族刀耕火种生产亚系统的产出结构,是刀耕火种生产与采集、狩猎三者的有机结合。先说采集。采集活动一般由妇女在刀耕火种生产间隙进行。基诺族的采集食物,可分为块根、野菜、笋、蘑菇、果、虫六类。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基诺族
亚系统
生态系统
山地民族
农村公社
基诺山
组织控制
自然环境
采集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森林生态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兼论刀耕火种的分类体系
被引量:
5
5
作者
杨伟兵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2001年第1期49-55,共7页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刀耕火种农业
分类
分类号
S34-09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的刀耕火种——民族地理学的考察
被引量:
19
6
作者
尹绍亭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23,共6页
文摘
云南是我国刀耕火种农业分布最多的省份。刀耕火种农业一直是云南一些山地民族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从民族地理学的视野考察刀耕火种,主要是探求刀耕火种的地理分布、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地理分布云南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农业,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五十年代中期为界,此前为盛行期,此后为衰落期。从其分布来看,则主要是分布在从滇南到滇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的边境环形地带。滇中,滇东和滇北,历史上也有过刀耕火种。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区域差异
休闲制
游耕
短期轮作
水田
农业
生态系统
临沧地区
栽培作物
山地民族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兼谈犁耕和牛耕
被引量:
9
7
作者
范楚玉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8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文摘
近年来,有的同志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认为我国原始农业除经历了刀耕火种(砍倒烧光)和耜耕二个发展阶段外,末期还出现了犁耕的萌芽。这一看法比较符合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刀耕火种农业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这方面的考古学资料比较缺乏,民族学资料也只是一些孑遗,不能视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面貌和技术内容的完整缩影。解放前,我国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农业生产中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方法。如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的佤族,在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耕地有旱地、水田、园地和轮歇地之分,旱地都是山地,耕作十分粗放。有一种刀耕火种地,耕种方法是把山坡上的树木灌丛砍倒烧光。
关键词
刀耕火种农业
原始
农业
农业
生产
发展阶段
民族学资料
农业
发展
牛耕
考古学
黄河流域
犁耕
农业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农业经济史研究理论的若干误区
8
作者
陈国生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1997年第1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农业
经济史
经济史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理论
经济史学
历史时期
刀耕火种农业
投入与产出
自然环境
生态效益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傣族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史略
9
作者
杨文伟
机构
云南西双版纳林业局
出处
《古今农业》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文摘
傣族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产生了农业。据傣文经书记载和民间传统傣族历史及农业起源可分“滇写沙哈”、“幕乃沙哈”、“咪乃沙哈”三个时期,最为典型的是流传至今的《金鹿的故事》,相传远古时的西双版纳,原是荒无人迹,天神“叭因”谁许魔王“叭呀”来此开荒,“叭呀”使从“勐阿腊峨”出发,一路游猎,遇一金鹿,援弓而射,金鹿负箭逃跑,“叭呀”追至一平坝,今景洪坝,开始了垦殖耕作。
关键词
起源与发展
西双版纳
刀耕火种农业
耕作制度
古代
农业
傣族先民
退耕还林还草
耕作技术
农业
起源
农作物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的历史演化规律——兼谈中国农业的特色问题
10
作者
邹德秀
出处
《人文杂志》
1984年第2期53-58,19,共7页
文摘
农业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其演化的规律。自它产生以后,便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尽管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类型、速度、进程各不相同,但总的趋势都是一致的。 一、农业的历史演化过程 农业演化的规律必须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寻找。历史是复杂的,这里讲的农业演化的历史过程是经过了模式化的,去掉了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在比较纯碎的意义上再现的农业的历史。
关键词
农业
发展
历史演化
工业化
农业
营养平衡
中国
农业
农业
生态经济区
畜力
刀耕火种农业
不平衡性
原始
农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经济形式的典型——基诺族生存经济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杜玉亭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6-85,共10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云南农村占全省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与全国农民一样,正经历着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或改革时期。他们之间的发展目标一致,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也基本一致。但多民族云南农村的改革与全国的一般农村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表现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少数民族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存在着农奴制、
关键词
基诺族
马鹿
生存经济
铁匠
猎手
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
祭词
山地
农业
刀耕火种农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农耕卷》──云南物质文化丛书之一
被引量:
1
12
作者
游修龄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关键词
物质文化资源
云南
刀耕火种农业
长江流域
木农具
农业
发展
考古发掘
滇西南地区
森林资源
除草剂
分类号
S-6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代鄂西土家族食物获取方式的变迁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旭
机构
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鄂西土家族的食物获取方式在清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精耕细作农业方式取代了刀耕火种农业和渔猎采集活动而成为他的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本文分析了引起这场重大变革的原因。
关键词
鄂西土家族
作物获取方式
刀耕火种农业
渔猎采集
改土归流
清代
分类号
K28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F329.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的山地和民族生业
14
作者
尹绍亭
机构
云南民族博物馆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45,共6页
文摘
云南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地处东南亚半岛和西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学者通常以红河为界而把云南分作两个部分:红河以东叫作滇东高原,以西则称滇西南山地。滇东高原和中国内地交通比较便利,秦汉时代便有汉族移民,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相比之下,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民族文化,滇西南山地都远比滇东高原复杂和丰富。滇西南虽统称为山地,然而其间的地域差异也是很大的。大致划分,则有迪庆高原、怒江峡谷、南部山地、红河山地和东南山地五个地域。本文欲从地域研究的角度谈谈滇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业的情况及其变迁的过程。
关键词
哈尼族
独龙族
怒江峡谷
刀耕火种农业
云南山地民族
民族生
滇东高原
滇西南
人与自然的关系
持续利用
分类号
C95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独龙族私有财产的产生
15
作者
宋恩常
出处
《思想战线》
1977年第3期76-81,94,共7页
文摘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这正是全世界各国无产者争取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因为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现象,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因而也是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的。社会主义改造前云南独龙族社会经济形态,为我们研究私有制度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实例。我们研究独龙族社会私有制度的起源,对于批判“四人帮”歪曲原始社会历史,贩卖历史唯心主义,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独龙族
消灭私有制
私有财产
家庭公社
私有土地
刀耕火种农业
生产工具
个体家庭
恩格斯
剥削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刀耕火种农业的火及能量效率
A.特里.拉博
江川
《农业考古》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刀耕火种”个案研究,在农业发展上的意义
胡兆华
《农业考古》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
尹绍亭
《农业考古》
1988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续)
尹绍亭
《农业考古》
198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森林生态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兼论刀耕火种的分类体系
杨伟兵
《农业考古》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云南的刀耕火种——民族地理学的考察
尹绍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兼谈犁耕和牛耕
范楚玉
《农业考古》
198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农业经济史研究理论的若干误区
陈国生
《安徽史学》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傣族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史略
杨文伟
《古今农业》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农业的历史演化规律——兼谈中国农业的特色问题
邹德秀
《人文杂志》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种经济形式的典型——基诺族生存经济
杜玉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读《农耕卷》──云南物质文化丛书之一
游修龄
《农业考古》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清代鄂西土家族食物获取方式的变迁
吴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云南的山地和民族生业
尹绍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试谈独龙族私有财产的产生
宋恩常
《思想战线》
197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