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EM-RecurDyn的三七茎秆切割刀片仿真优化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张永华 钟铭深 +3 位作者 唐玉梅 张时翠 张宏友 杨文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目的]为提高离散元法对指导三七茎秆切割装置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其根部茎秆聚合体离散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DEM-RecurDyn耦合仿真对切割刀片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3年成熟三七根部茎秆为对象,通过物理试验测定其本征... [目的]为提高离散元法对指导三七茎秆切割装置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其根部茎秆聚合体离散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DEM-RecurDyn耦合仿真对切割刀片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3年成熟三七根部茎秆为对象,通过物理试验测定其本征参数、表面接触参数及最大剪切力参数;以最大剪切力为响应值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Steepest Ascent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来标定黏结参数;基于标定参数构建切割装置EDEM-RecurDyn耦合仿真模型,以切割角、刀刃角、刀片试验试验因素,开展Box-Behnken试验优化切割刀片参数。[结果]以标定三七茎秆离散元黏结参数开展剪切仿真试验,获得的最大剪切力与实测最大剪切力平均值相对误差为1.95%;刀片最优参数组合为切割角13.05°、刀刃角44.27°、刀片厚度4.3 mm,利用EDEM-RecurDyn耦合仿真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仿真验证最大剪切力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95%。[结论]三七根部茎秆聚合体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结果可为三七茎秆切割离散元仿真提供参考,切割刀的优化设计结果可用于后续的三七收获设备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茎秆 参数标定 耦合仿真 切割刀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秸秆还田机刀片功耗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叶翠丽 王娜 +1 位作者 庞硕 闫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90-1298,共9页
为降低秸秆还田机的功耗,以秸秆还田机的刀片为研究对象,对刀片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分析刀片受力情况建立刀片功耗数学模型,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使用权威测试函数验证改进后算法的可... 为降低秸秆还田机的功耗,以秸秆还田机的刀片为研究对象,对刀片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分析刀片受力情况建立刀片功耗数学模型,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使用权威测试函数验证改进后算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最后使用改进遗传算法对刀片功耗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对优化前后的刀片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刀片的功耗值由优化前的19.3 kW下降到18.06 kW,降低了6.4%,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刀片优化后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 刀片功耗 数学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刀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场分析的某割草车节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舜酩 王一博 顾信忠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3-689,共7页
为了提高某割草车的工作效率,降低其长时间工作时的能源损耗,对其割台中的刀盘和刀片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对刀盘角区和刀片形状进行优化,达到节能的效果。首先,对割草过程中刀盘内的流场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刀片和刀盘所受的压... 为了提高某割草车的工作效率,降低其长时间工作时的能源损耗,对其割台中的刀盘和刀片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对刀盘角区和刀片形状进行优化,达到节能的效果。首先,对割草过程中刀盘内的流场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刀片和刀盘所受的压力、刀片的速度以及刀片所受扭矩;其次,基于流场分析规律,对刀盘角区和刀片的形状进行优化,提出3个优化方案;然后,以扭矩的大小作为方案是否节能的主要评价指标,并与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节能效果最优的设计方案;最后,将优化后的刀片加工成形,装在实车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小于5%,说明仿真结果正确,同时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案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刀片形状对割草机工作过程中的流场及扭矩等有重要影响,异形刀片有助于减小流场涡流与风阻,从而减小刀片上的扭矩,达到节能提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车 刀片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理谱仪高精四刀光阑机械设计与分析
4
作者 方喜峰 马欣 +1 位作者 梁泰然 李治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8-232,239,共6页
四刀光阑是多物理谱仪(MPI)光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定位精度将直接决定中子束斑分布情况从而影响中子散射实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满足高辐射、高磁场、高真空并且空间狭小的工作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 四刀光阑是多物理谱仪(MPI)光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定位精度将直接决定中子束斑分布情况从而影响中子散射实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满足高辐射、高磁场、高真空并且空间狭小的工作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需求的MPI四刀光阑系统。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一种新的四刀光阑系统,采用压电陶瓷电机为进给驱动系统、中子吸收材料碳化硼为刀片的方案。实验表明,这种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四刀光阑的重复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1.5μm,偏摆角误差4.5′,相比于现在使用的四刀光阑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套四刀光阑设计方案的提出为类似狭小空间中的高精度、大行程装置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电机 重复定位精度 刀片优化 中子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