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圆角相交曲面的构造和NC加工刀位数据计算 被引量:7
1
作者 桂贵生 王乾廷 梁锡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40-1243,共4页
圆角曲面的各种构造方法产生的刀位轨迹不同,使加工出的产品和设计结果有较大的偏差.从微分几何角度研究了等半径和变半径圆角面的半径变化形态、圆角面的参照几何元素、圆角面的封闭端的位置,以及封闭面的几何属性,建立了单元圆角面的... 圆角曲面的各种构造方法产生的刀位轨迹不同,使加工出的产品和设计结果有较大的偏差.从微分几何角度研究了等半径和变半径圆角面的半径变化形态、圆角面的参照几何元素、圆角面的封闭端的位置,以及封闭面的几何属性,建立了单元圆角面的方程并给出其约束条件,讨论了多圆角相交面的产生方法.针对双圆角和三圆角相交面讨论了过渡面的控制方法,用混合有理B啨zier插值方法求得了双圆角和三圆角相交面的方程,研究了圆角面数控加工中的等距面求法,据此计算出圆角面加工刀位数据.最后以一电气柜凸模圆角的加工为例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角曲面 曲面加工 刀位数据 圆角半径 球头铣 具轨迹 应用 微分几何 Bezier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NURBS曲线轮廓数控加工刀位数据计算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乾廷 桂贵生 刘全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在给定具体型值点的条件下 ,通过平方根法计算得NURBS曲线的节点矢量 ;采用deBoor -Cox递推公式分别计算得一次、二次和三次基函数 ;构造边界条件反求得控制顶点。构造出三次NURBS曲线的参数方程。采用等距离偏移计算得曲线轮廓加工刀... 在给定具体型值点的条件下 ,通过平方根法计算得NURBS曲线的节点矢量 ;采用deBoor -Cox递推公式分别计算得一次、二次和三次基函数 ;构造边界条件反求得控制顶点。构造出三次NURBS曲线的参数方程。采用等距离偏移计算得曲线轮廓加工刀位轨迹 ,为NC代码的生成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曲线 数控加工 刀位数据 曲线构造 节点矢量 NC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叶片数控砂带磨削刀位数据的计算 被引量:7
3
作者 苏高峰 张秋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在UG环境下使用Open API编程计算叶片砂带磨削刀位点的方法,并开发了磨削加工仿真模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法可省略编程建模的复杂过程,计算结果精度高,为叶片数控砂带磨削的后置处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叶片 刀位数据 砂带磨削 UG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刀架数控车床自动编程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雷 卫道柱 桂贵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7-199,共3页
采用CAD/CAPP/CAM集成技术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是当今的主流,而面向现有的CAD系统,通过二次开发,扩展CAPP、CAM功能是实现集成的主要途径。AutoCAD在我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面向对象的CAD应用软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为用户... 采用CAD/CAPP/CAM集成技术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是当今的主流,而面向现有的CAD系统,通过二次开发,扩展CAPP、CAM功能是实现集成的主要途径。AutoCAD在我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面向对象的CAD应用软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为用户提供了包括ObjectARX在内的多种开发工具,用以在其基础上进行定制和开发。以VC++.NET和ObjectARX为开发工具,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出了双刀架数控车床自动编程技术,实现了AutoCAD向CAM领域的延伸。在双刀架数控机床上加工火车车轮为研究对象,开发出一种基于AutoCAD平台及其开发工具ObjectARX的图形交互式双刀数控车床自动编程系统,在AutoCAD基础上扩展了CAPP、CAM功能,可明显降低NC编程成本,提高编程质量和速度,帮助企业更快完成订单。详细论述了图形交互工艺规划的内容,刀位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后置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编程 OBJECTARX CAM 刀位数据 参数化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位点曲线拟合中的近似弧长参数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阳春启 杨旭静 王伏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4-37,共4页
针对复杂曲面高性能数控加工的要求和刀位点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刀位点参数曲线拟合的近似弧长参数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在相等弦长和弦高时被拟合曲线与圆弧长度相近的原理,对密集离散刀位点进行参数化.拟合实例和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对... 针对复杂曲面高性能数控加工的要求和刀位点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刀位点参数曲线拟合的近似弧长参数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在相等弦长和弦高时被拟合曲线与圆弧长度相近的原理,对密集离散刀位点进行参数化.拟合实例和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对被拟合刀位点进行参数化并进行参数曲线拟合,计算简单,算法稳定可靠;曲线拟合精度高,容易实现编程,适合于自由曲面高性能数控加工中参数曲线插补刀具路径的计算与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 参数化 近似弧长 数控加工 刀位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坐标数控加工的非线性运动误差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48
6
作者 吴大中 王宇晗 +1 位作者 冯景春 杨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8-1612,共5页
分析了五坐标联动数控系统采用线性五轴插补运动时,与实际的空间非线性连续轨迹之间的理论加工误差;用空间解析几何、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双转台结构五坐标机床的运动变换数学模型,并结合五坐标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线性插补原理,建立了该... 分析了五坐标联动数控系统采用线性五轴插补运动时,与实际的空间非线性连续轨迹之间的理论加工误差;用空间解析几何、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双转台结构五坐标机床的运动变换数学模型,并结合五坐标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线性插补原理,建立了该类五坐标机床的非线性运动误差估计模型,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误差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加工对该模型和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运动误差 五坐标 数控 刀位数据 线性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旋转角的优化和选择 被引量:17
7
作者 武跃 王宇晗 毕庆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9,共5页
根据A-C双转台五轴数控联动机床的运动学模型,结合其结构及工作空间,研究了该类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旋转角优化选择策略及其优化算法,通过仿真分析和加工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为该类机床旋转角的优化选择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运动学变换 运动学误差 五轴联动 刀位数据 双转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并联机床曲面加工的运动控制与后置处理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立新 黄玉美 +2 位作者 韩旭炤 乔雁龙 王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3-645,649,共4页
以6自由度6PM2混联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独特结构及特性,指出了混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刀位数据转换和运动控制算法。给出了后置处理中刀位数据的转换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的新型... 以6自由度6PM2混联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独特结构及特性,指出了混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刀位数据转换和运动控制算法。给出了后置处理中刀位数据的转换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即混联机床的运动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数控机床 刀位数据转换 运动控制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MIKRON五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斐 王细洋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57,共4页
在UG/Post Builder通用后置处理器的基础上,针对MIKRON UCP600Vario五轴加工中心和配置的Heidenhain iTNC530数控系统,设定了机床参数、程序和刀轨参数,在程序的相应位置添加了M128/M129、M126/M127等指令,采用TCL语言编写了自定义用户... 在UG/Post Builder通用后置处理器的基础上,针对MIKRON UCP600Vario五轴加工中心和配置的Heidenhain iTNC530数控系统,设定了机床参数、程序和刀轨参数,在程序的相应位置添加了M128/M129、M126/M127等指令,采用TCL语言编写了自定义用户命令,使得开发的专用后置处理程序所生成的NC代码能够直接用于MIKRON五轴加工中心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加工中心 刀位数据文件 UG/Post BUILDER 专用后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切触线法加工曲线轮廓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乾廷 桂贵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用切触线近似表示满足正则条件的曲线,将切触线沿法向偏移刀具半径大小位置,以计算得到曲线轮廓数控铣削的刀位轨迹,简化了常用的隐式方程或参数方程形式计算刀位数据的过程。分析了误差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方法;以摆线的轮廓加工为... 用切触线近似表示满足正则条件的曲线,将切触线沿法向偏移刀具半径大小位置,以计算得到曲线轮廓数控铣削的刀位轨迹,简化了常用的隐式方程或参数方程形式计算刀位数据的过程。分析了误差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方法;以摆线的轮廓加工为例,阐述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与高效性。该方法可移植到运算能力较强的数控系统中,并可作为乘积型曲面刀位点数据计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触线法 曲线轮廓 刀位数据 数控铣削 隐式方程 参数方程 轮廓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中参数样条插值对列表曲线的逼近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智明 彭安华 王其兵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2期40-41,共2页
借助参数样条曲线图形具有几何不变性,且处理大挠度曲线时误差较小的特点,通过数学描述,给出其插值算法,计算出刀位数据,解决某些零件不适合用刀补功能而必须用刀心点才能编程的缺点。
关键词 列表曲线 参数样条 插值 刀位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自由度并联机床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魁敬 赵永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38-1241,共4页
在分析 5 UPS/PRPU 5自由度并联机床机构的基础上 ,介绍了并联机床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确定了具体的运动控制算法 ,将输入控制系统的数控刀位数据转化为驱动轴的控制指令 ,从而实现对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位姿的控制。根据该算法编制的... 在分析 5 UPS/PRPU 5自由度并联机床机构的基础上 ,介绍了并联机床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确定了具体的运动控制算法 ,将输入控制系统的数控刀位数据转化为驱动轴的控制指令 ,从而实现对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位姿的控制。根据该算法编制的数控软件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的并联机床控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五自由度 运动控制 刀位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坐标加工中非线性误差校核及超差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永桥 陈强 谌永祥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0-103,共4页
分析了非线性误差的产生机理,详细论述了非线性误差的有效估算方法;依据此方法给出了非线性误差的超差处理手段和流程图。通过编制程序,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从而为后置处理中超差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五坐标数控加工 非线性误差 超差 刀位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并联机床曲面加工的运动控制与后置处理算法
14
作者 张立新 黄玉美 +2 位作者 韩旭炤 乔雁龙 王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27-130,共4页
以六自由度6PM2混联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独特结构及特性,指出混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刀位数据转换和运动控制算法,给出了后置处理中刀位数据的转换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的新型并联... 以六自由度6PM2混联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独特结构及特性,指出混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刀位数据转换和运动控制算法,给出了后置处理中刀位数据的转换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即混联机床的运动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并联机床 刀位数据转换 运动控制 后置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花纹块模具型腔曲面构造及数控加工
15
作者 王乾廷 刘琼 梁锡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9-403,共5页
为了实现轮胎模生产中花纹块模具型腔曲面的构造和高效精加工,提出了一种型腔侧壁曲面拟合算法.分析了花纹平面轮廓展开长度不变的原理,并计算了弯曲后的花纹轮廓.结合精度要求,把胎顶、胎底轮廓和型腔侧壁斜截线离散为若干点,并应用混... 为了实现轮胎模生产中花纹块模具型腔曲面的构造和高效精加工,提出了一种型腔侧壁曲面拟合算法.分析了花纹平面轮廓展开长度不变的原理,并计算了弯曲后的花纹轮廓.结合精度要求,把胎顶、胎底轮廓和型腔侧壁斜截线离散为若干点,并应用混合有理Bézier曲面拟合算法,构造了型腔侧面参数方程.通过计算型腔曲面最小曲率半径,确定精加工时球头刀的最大允许半径;应用等距偏移曲面法计算出型腔曲面数控精加工刀位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曲面拟合算法可以控制加工精度,改善表面质量,适用于构造和加工花纹型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花纹 花纹块模具 混合有理Bézier曲面 刀位数据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数控加工非线性误差控制策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小顺 魏建峰 +1 位作者 魏红港 杨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时,数控系统的线性插补和旋转运动的非线性导致了非线性误差的产生,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非线性误差分布模型,采用工程试验验证出最大非线性误差的产生位置并提出了自适应线性法控制非线性误差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比分析...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时,数控系统的线性插补和旋转运动的非线性导致了非线性误差的产生,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非线性误差分布模型,采用工程试验验证出最大非线性误差的产生位置并提出了自适应线性法控制非线性误差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策略有效。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加工试验提出了非线性误差的影响因素,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 非线性误差 刀位数据 自适应线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