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游石窟洞室围岩长达8a的风化速度及风化时限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丽慧 刘建立 +2 位作者 傅燕 杨志法 张中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6-714,共9页
本文以龙游石窟围岩表面凿痕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模法,自2004年开始,每4a一次对凿痕进行了3次测量,提取了凿痕的几何特征曲线,并量化了其几何特征。通过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对比,对洞室围岩的风化速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洞室围岩凿痕的风化趋... 本文以龙游石窟围岩表面凿痕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模法,自2004年开始,每4a一次对凿痕进行了3次测量,提取了凿痕的几何特征曲线,并量化了其几何特征。通过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对比,对洞室围岩的风化速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洞室围岩凿痕的风化趋势给出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2012年8a内的平均风化速度0.28~0.5mm.a-1,最大风化速率为0.46~0.89mm.a-1。且后4a内的平均风化速率要小于前4a的风化速率。洞室内凿痕在目前环境条件下的风化时限为30a左右,即其可保持的时间尺度在百年范围内。换句话说,在近百年后,洞室内的精美凿痕将消失殆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减缓风化的初步建议。该成果可为更好地保护龙游石窟、科学开发国家古文物、减少管理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游石窟 泥质粉砂岩 凿痕 风化速度 风化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游地下石窑群的开挖之谜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迎 金丰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65-68,共4页
简要介绍了龙游地下石窟群的工程概况及开挖技术之谜,重点阐述了龙游地下石窟群的工程科学性,提出了目前开发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龙游 地下石窑群 弧形凿痕 风化 围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酷似天籁——略说散文的自然美
3
作者 周冠群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0期50-52,共3页
读许多散文中的佳品如与亲人熟友聊谈——时而地北,时而天南,时而历史陈迹,时而今朝新事,纵谈、放谈……所有这些,似乎未按一定态势,也未按一定款式,却使人惬意,令人获益,感到分外自然——期望着继续读下去。 庄子在他的《齐物论》中说... 读许多散文中的佳品如与亲人熟友聊谈——时而地北,时而天南,时而历史陈迹,时而今朝新事,纵谈、放谈……所有这些,似乎未按一定态势,也未按一定款式,却使人惬意,令人获益,感到分外自然——期望着继续读下去。 庄子在他的《齐物论》中说,“天赖”是大自然自生的、不受任何影响的声音,因而是最美的声音;最下乘者是“人赖”。——庄子的话,自有其哲学内涵。但是,作为艺术创作,能臻于“天籁”,也即实现艺术的自然之美,无疑是令人向往的境界。 什么是艺术的自然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家 自然美 天籁 略说 自然之美 凿痕 欣赏主体 口语 散文语言 偶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4
作者 陈丽芬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2期51-53,共3页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个女词人。她善诗能文,工书画,通音乐,尤以写词著称,而被誉为“婉约’派之宗。她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艺术成就,究其原因,其一就是她的词往往“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她用的语言既浅近但不庸俗,...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个女词人。她善诗能文,工书画,通音乐,尤以写词著称,而被誉为“婉约’派之宗。她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艺术成就,究其原因,其一就是她的词往往“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她用的语言既浅近但不庸俗,既工丽但不艰深,在词家中独具一格。本文就其词的语言,作些粗浅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 语言特色 叠字 浅俗 音律 女词人 词的语言 武陵 凿痕 《声声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