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排球脚击球的历史及现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郑焕然
张丽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9年第2期19-19,共1页
-
文摘
谈排球脚击球的历史及现状 郑焕然,张丽随着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为争取更多的观众和商家赞助,使排球比赛在紧张激烈之余更具有观赏性,国际排联对击球范围和判罚尺度一再扩大和放宽,最后规则将击球部位扩大到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就是说排球规则允许脚击...
-
关键词
脚击球
排球比赛
排球运动员
排球队
足球运动员
排球规则
东道主
击球部位
身体重心
田径运动员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乒乓球击球技术浅析
- 2
-
-
作者
王蒲
-
机构
成都体院小球教研室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7-61,共5页
-
文摘
击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的核心内容。击球时必须把握好击球点、击球时期、击球时相、击球部位、击球方向、触拍部位、击球距离、击球用力等重要技术环节。本文从击球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出发,系统分析了上述技术环节的概念、内容和方法。
-
关键词
击球技术
击球点
技术要求
击球部位
乒乓球技术
系统分析
回球
命中率
击球力量
基本原理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谈谈用手指力量击球
- 3
-
-
作者
郗恩庭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24期33-34,共2页
-
文摘
一、手指用力的作用: 在乒乓球的各项技术运用中,手腕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运动员都知道击球时使用手腕力量的重要性,但是有些人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发挥手腕力量。这主要是不懂得如何使用手腕力量所致。
-
关键词
手指
手腕
力量
运动员
击球部位
击球动作
用力
旋转
技术运用
乒乓球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踢球技术力学原理的探讨
被引量:4
- 4
-
-
作者
何志林
-
机构
上海体院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13期19-22,共4页
-
文摘
足球运动顾名思义需要用足踢球。一场精彩的比赛,传球数可高达1000次左右,平均约二分钟就射一次门。因此不断改进踢球技术,对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踢球技术的动作方法种类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均在于要踢得准确、有力。为此本文运用力学的基本知识,分析踢球技术基本原理,依据原理提出技术上的要点,供同志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参考(涉及例举均以正脚背踢球为例)。
-
关键词
踢球技术
支撑脚
踢球动作
击球速度
基本原理
运动员
击球部位
力学因素
技术上
足球运动水平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跳发球技术的机理解析
被引量:8
- 5
-
-
作者
龚雅丽
白海波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31,17+48,共6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我国男排优秀运动员跳发球技术动作的高速摄影及数据的对比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了跳发球技术的机理,并提出了合理的助跑速度、起跳角度和身体动作。
-
关键词
跳发球技术
技术动作
影片解析
助跑起跳
击球部位
起跳速度
运动员
前冲力
起跳角
推压动作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论排球球嘴方位对发飘球的影响与运用
- 6
-
-
作者
徐宏书
-
机构
北京体院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8年第2期1-10,共10页
-
文摘
这是一篇从排球球体结构入手研究发飘球技术的专论。作者从六十年代开始确定选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并不断充实了实验数据,制做了“发球机”,还在部分优秀一线队中做了验证,证实了文中的论点。近年来,作者又充实了论据,本刊特予刊载以飨广大排球工作者.
-
关键词
飘球技术
标准排球
飞行路线
方位
击球力量
发球
球体
重心
标准球
击球部位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怪板”不怪——略論长顆粒胶皮乒乓球板
- 7
-
-
作者
刘荫沄
-
机构
广西师院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56-62,共7页
-
文摘
近些年来,乒乓球界及其爱好者常议起“怪板”——一种长颗粒胶皮乒乓球板。因为在比赛中,好些强将名手往往败在这种板下,败了还不知怎样败的?觉得自己在技术上不比对方差,在战术上又没有太大的问题,根据对方的动作、板形、击球部位,在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能等方面也没有什么错误,为什么击球频频失误而遭惨败?原因何在?一时莫名其妙,只好称“怪”,从而把这种板说成是“怪板”。
-
关键词
胶皮
上旋球
旋转性能
来球
击球部位
比赛中
下旋球
优秀运动员
战术
临场比赛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谈谈轻飘球的发法——本届毕业论文摘要
- 8
-
-
作者
唐德化
-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球类系四年级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62年第3期46-47,共2页
-
文摘
发飘球,有正面上手发飘球,側面勾手发飘球和下手发飘球。在近来的比赛中应用較多的是正面上手发飘;侧面勾手发飘球也有部分运动員应用,下手发飘球,由于击球部位低,弧度太,因此威力不大,一般不引起人的注意。不管用什么姿势发球,根据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跡,飘球大致可分为轻飘球、平直球,一般抛物线飘球。现在談談发輕飘球的问题。所谓轻飘球:就是一种冲力大,飘幌快的前进的一种球。当球的冲力减少和快消逝时。
-
关键词
正面上手发飘球
击球部位
击球手
发球
冲力作用
肘关节
自由落体
最高点
勾手
肩关节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