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钠通道的结构和与击倒抗性有关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20
1
作者 唐振华 袁建忠 +1 位作者 庄佩君 陶黎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0-836,共7页
击倒抗性 (kdr)是指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由于它们的神经系统对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抗性。电压敏感的钠通道是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靶标。已知拟除虫菊酯是通过改变位于神经膜上的这类通道而发挥其杀虫... 击倒抗性 (kdr)是指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由于它们的神经系统对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抗性。电压敏感的钠通道是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靶标。已知拟除虫菊酯是通过改变位于神经膜上的这类通道而发挥其杀虫效果的 ,钠通道基因的点突变是产生kdr抗性的主要原因。 4 0年来kdr抗性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但近 1 0年来在kdr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 1 996年以来所取得的新进展 ,着重于钠通道的结构、在 1 4种害虫中与kdr抗性相关的钠通道基因突变及其氨基酸序列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倒抗性 电压敏感的钠通道 拟除虫菊酯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对钠通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振华 袁建忠 +1 位作者 庄佩君 陶黎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该文综述了昆虫钠通道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特性、击倒抗性突变的功能和这些突变对钠通道门控的影响 ,以及钠通道基因突变与抗性表现型之间的因果关系 ;还讨论了这些突变增强击倒抗性的分子机理。
关键词 击倒抗性 电压敏感的钠通道 基因突变 功能表达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击倒抗性和钠离子通道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建军 韩召军 王荫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综述了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进展。毒理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许多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昆虫中存在击倒抗性。分子遗传学研究进一步发现 ,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位点连锁。最近的研究表明 ,昆虫神经系统对拟除虫菊酯类... 综述了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进展。毒理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许多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昆虫中存在击倒抗性。分子遗传学研究进一步发现 ,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位点连锁。最近的研究表明 ,昆虫神经系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敏感性下降的击倒抗性机制是钠离子通道结构基因突变。但仍有一些问题 ,如突变的保守性和分布 ,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神经系统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击倒抗性 钠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按蚊击倒抗性突变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武松 马尔健 +5 位作者 刘茜 陆群 仰凤桃 洪结凤 叶苗青 俞俊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击倒抗性的PCR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的拟除虫菊酯抗性中华按蚊钠离子通道蛋白(VGSC)L1014位点的突变机制,即TTG突变为TTT和TGT,设计特异AS-PCR引物,进行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抗性... 目的建立可靠的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击倒抗性的PCR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的拟除虫菊酯抗性中华按蚊钠离子通道蛋白(VGSC)L1014位点的突变机制,即TTG突变为TTT和TGT,设计特异AS-PCR引物,进行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抗性突变检测。结果设计的AS-PCR引物和建立的反应体系可以分别扩增出现已发现的中华按蚊击倒抗性的TTG(T)杂合、TTT纯合、TG(T)G(T)杂合、TG(T)T杂合,PCR电泳图结果与测序图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中华按蚊击倒抗性突变的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现场中华按蚊的击倒抗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拟除虫菊酯 击倒抗性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埃及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抗性群体的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兰学梅 杨明东 +1 位作者 杨锐 姜进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3-999,共7页
目的检测云南省登革热重点地区对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埃及伊蚊的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基因,进行基因突变分析,阐明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云南省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瑞丽市和... 目的检测云南省登革热重点地区对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埃及伊蚊的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基因,进行基因突变分析,阐明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云南省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瑞丽市和耿马县经过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测定的埃及伊蚊成蚊样本,分别提取单蚊基因组DNA,Allele-specific PCR(AS-PCR)扩增和分析其kdr部分基因片段,统计抗性与敏感表型中kdr突变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结果共580份雌性埃及伊蚊样本被用于V1016G和F1534C击倒抗性突变的检测。V1016G的突变频率为99.83%(579/580),F1534C的突变频率为46.38%(269/580)。V1016G和F1534C突变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1.338,P=0.000)。5个埃及伊蚊种群中,V1016G突变率除了瑞丽市外,其他区域均达到100.00%。F1534C突变率景洪市最高为84.16%,耿马县最低为5.66%。抗性表型与敏感表型的V1016G和F1534C突变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298,P=0.007;χ~2=14.010,P=0.000)。580份样本中,有65份样本同时存在V1016G和F1534C位点突变,突变率为11.21%;不同地区同时突变率范围为0~33.66%,景洪市同时突变率最高为33.66%。结论云南省登革热重点地区埃及伊蚊种群存在V1016G和F1534C突变,V1016G突变率高且分布广,F1534C突变以景洪市埃及伊蚊种群为最高。敏感表型与抗性表型V1016G和F1534C突变存在差异,提示抗性产生与突变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埃及伊蚊 杀虫剂 击倒抗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白纹伊蚊现场种群击倒抗性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罗菊 刘德星 +4 位作者 陈健 魏晓雅 李婷婷 邱德义 刘环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检测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现场种群的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了解其抗药性水平,探讨kdr基因突变与性别间抗药性差异的关系,为蚊虫的抗性机制研究以及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8-11月在中山市选择5个生境采集白纹伊蚊幼... 目的检测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现场种群的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了解其抗药性水平,探讨kdr基因突变与性别间抗药性差异的关系,为蚊虫的抗性机制研究以及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8-11月在中山市选择5个生境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和蛹569只,实验室饲养至成虫,提取单只成蚊基因组DNA,扩增并测序分析kdr基因突变情况,并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成蚊kdr基因突变的差异。结果共检测中山市5个生境的白纹伊蚊569只。kdr基因1532位点未发生突变,等位基因为野生型ATC/I,基因型为F/F。1534位点存在突变,有5种等位基因,分别为野生型TTC/F,突变型TTG/L、TCC/S、TCG/S、TGC/C;8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F/F,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L、F/S和F/C,突变型纯合子L/L和S/S,突变型杂合子L/S和L/C。雌雄蚊个体间kdr基因1534位点的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8,P>0.05)。结论中山市白纹伊蚊kdr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提示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雌雄蚊在kdr基因突变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击倒抗性基因 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虫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检测及抗性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 曹玉峰 +6 位作者 王常禄 徐业 李伟军 林莉 Abdul Hafiz Ab Majid 王松灌 王建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1-739,共9页
近20多年,臭虫(Cimex spp.)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常见的卫生害虫,其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很多种群发现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gene,kdr)基因突变的存在以及抗药性。监测kdr的发生频率以及不同种群对农药的抗性对臭虫有效防治很重... 近20多年,臭虫(Cimex spp.)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常见的卫生害虫,其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很多种群发现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gene,kdr)基因突变的存在以及抗药性。监测kdr的发生频率以及不同种群对农药的抗性对臭虫有效防治很重要,但我国对臭虫种群的抗药性报道很少。本试验采用点滴法测定了1个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野外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吡虫啉、噻虫嗪和高效氯氰菊酯等5种药剂的毒性及抗性水平,使用区分剂量快速鉴定抗性方法对2个温带臭虫和2个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进行了检测,此外用PCR方法检测8个臭虫地理种群(1个温带臭虫实验室种群,1个温带臭虫野外种群和6个热带臭虫野外种群)174个个体的kdr突变频率。点滴法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温带臭虫的毒性是吡虫啉和呋虫胺>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测试的野外温带臭虫种群仅对噻虫嗪无明显抗性。热带臭虫2个野外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均远高于温带臭虫。在温带臭虫的实验室种群中未检测到突变,在野外种群中检测到了V419L和L925I突变,可分为2种基因型类型(A:无突变位点;B:同时有L925I和V419L),而在热带臭虫的6个种群检测到M918I和L1014F突变,只有1种基因型类型,即M918I和L1014F双位点突变。温带臭虫1个野外种群及热带臭虫6个野外种群kdr突变的存在与臭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密切关联。基于kd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推测我国臭虫种群广泛存在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臭虫 热带臭虫 击倒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按蚊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击倒抗性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巧玲 陈梦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0期143-145,共3页
主要阐述了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总结了中华按蚊钠离子通道中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抗性相关的kdr突变及其抗性机理,为后续中华按蚊抗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钠离子通道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击倒抗性 kdr突变 中华按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在白纹伊蚊菊酯类杀虫剂抗性产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翰明 高景鹏 +3 位作者 石华 李翔宇 彭恒 马雅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2-519,共8页
目的探讨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在白纹伊蚊菊酯类抗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8月至9月分别在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公园(JN)、浙江省杭州市上茅家埠(HZ)、上海市宝山区宝山六村(BS)、上海市杨浦区共青森林公园(YP)... 目的探讨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在白纹伊蚊菊酯类抗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8月至9月分别在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公园(JN)、浙江省杭州市上茅家埠(HZ)、上海市宝山区宝山六村(BS)、上海市杨浦区共青森林公园(YP)和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居民区(HK)采集现场白纹伊蚊(生物测定均为抗性种群),检测其代谢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并与敏感品系的白纹伊蚊比较,采用分类回归树方法(CART)分析GST和MFO活性变化及kdr突变(I1532和F1534)在抗性产生中的贡献率。结果白纹伊蚊敏感品系的GST和MFO的活性基线水平均高于现场抗性种群BS和HK(P均<0.01)。BS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后与未接触杀虫剂的基线相比,GST和MFO变化不明显(P>0.05),接触氯菊酯后GST活性升高(P<0.05),MFO活性也升高(P<0.01);HK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后GST活性差异不明显(P>0.05)、MFO活性升高(P<0.01),接触氯菊酯后GST和MFO活性变化均不明显(P均>0.05)。5个现场抗性种群接触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后的GST和MFO活性与敏感品系的基线相比,变化无规律。CART分析结果显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产生中GST活性和kdr F1534突变的贡献率较大,其次是MFO活性,kdr I1532突变贡献率最小;对氯菊酯的抗性产生中,kdr F1534突变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GST和MFO活性,kdr I1532突变无贡献。结论代谢解毒酶GST和MFO活性水平不适合作为判断白纹伊蚊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单因素指标;代谢解毒酶活性变化和kdr突变可能是白纹伊蚊对菊酯类杀虫剂抗性产生中相互协同的2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除虫菊酯类 代谢 击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多斑按蚊复合体尚未发生击倒抗性突变
10
作者 刘茜 武松 +5 位作者 汤林华 周水森 黄芳 叶苗青 洪结凤 俞俊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明西藏林芝地区疟疾流行区墨脱县多斑按蚊复合体是否发生击倒抗性突变,并获得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钠离通道蛋白基因(VGSC)IIS4-S6区段基因序列信息。方法采用简并引物扩增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的VGSC基因IIS4-S6区段,... 目的探明西藏林芝地区疟疾流行区墨脱县多斑按蚊复合体是否发生击倒抗性突变,并获得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钠离通道蛋白基因(VGSC)IIS4-S6区段基因序列信息。方法采用简并引物扩增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的VGSC基因IIS4-S6区段,扩增产物双向测序拼接;PCR扩增墨脱县背崩乡、德兴乡、墨脱镇和达木乡捕获的共161只多斑按蚊复合体VGSC基因,对PCR产物双向测序,观察L1014位点是否发生突变。结果获得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VGSC基因IIS4-S6区段基因序列,5成员种L1014位点均为TTA,对墨脱县的背崩乡、墨脱镇和达木乡捕获的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进行VGSC扩增并测序,均未发生击倒抗性突变。结论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多斑按蚊复合体尚未发生击倒抗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斑按蚊复合体 钠离子通道蛋白 击倒抗性 西藏 墨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自然种群与抗拟除虫菊酯有关的L1014F突变的发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纠敏 安世恒 +3 位作者 张国彦 张蕾 郭线茹 马继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应用PCR扩增技术 ,克隆了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自然种群的部分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 .后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敏感昆虫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 ,发现在钠离子通道ⅡS6的 10 14同源位点上存在Leu(CTT)→Phe(TTT... 应用PCR扩增技术 ,克隆了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自然种群的部分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 .后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敏感昆虫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 ,发现在钠离子通道ⅡS6的 10 14同源位点上存在Leu(CTT)→Phe(TTT)点突变 ,表明该种群的抗药性可能与击倒抗性 (k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自然种群 除虫菊酯 L1014F突变 击倒抗性 钠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长管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文波 王颢 +2 位作者 李芬 尹新明 吴少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7-314,共8页
克隆获得麦长管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明确其典型特征,为研究麦长管蚜抗性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RT-PCR技术,克隆麦长管蚜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利用DNASTAR Lasergene 7.10软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克隆得到两条cDNA序列S... 克隆获得麦长管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明确其典型特征,为研究麦长管蚜抗性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RT-PCR技术,克隆麦长管蚜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利用DNASTAR Lasergene 7.10软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克隆得到两条cDNA序列SaNav1和SaNav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N176137和MN161584),SaNav1序列长3423 bp,共编码1141个氨基酸;SaNav2序列长2874 bp,共编码958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发现,SaNav1与禾谷缢管蚜和桃蚜的第一部分钠离子通道基因相似度分别高达97.81%和97.91%;SaNav2与禾谷缢管蚜和桃蚜的第二部分钠离子通道基因相似性高达97.90%和96.43%。所克隆序列包含4个同源结构域,每个结构域6个跨膜片段(S1~S6),存在钠通道选择性关键残基“DENS”。本文成功克隆了麦长管蚜中钠离子通道基因,为麦长管蚜钠离子通道抗性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钠离子通道 基因克隆 击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