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综述
1
作者 田志强 靳欣妮 +2 位作者 王付霞 连惠 吴文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9,共13页
为了深入理解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脉络,首先分析了支撑该研究领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前景理论及广义费用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个人属性和出行方式特征如何影响旅客的出行决策过程。同时,研究了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偏... 为了深入理解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脉络,首先分析了支撑该研究领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前景理论及广义费用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个人属性和出行方式特征如何影响旅客的出行决策过程。同时,研究了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偏好,阐释了在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和分析工具,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旅客的出行选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经济状况、时间偏好、出行目的以及交通方式的特征,如便捷性和舒适度等。特别是在出行需求多样化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旅客的决策行为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模式。未来,旅客出行选择行为与其他优化目标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预测行为将会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运输组织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 行为调查 意向调查 LOGIT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服务质量对航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2
作者 廖望 曹小曙 +1 位作者 李涛 高兴川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11,共17页
文章立足于旅客心理感知,基于随机效用理论,运用SEM-Logit模型方法,探讨机场服务质量的关键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空出行选择行为并不是对行为意向的简单线性扩展,作为机场服务质量的2个关键维度,强... 文章立足于旅客心理感知,基于随机效用理论,运用SEM-Logit模型方法,探讨机场服务质量的关键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空出行选择行为并不是对行为意向的简单线性扩展,作为机场服务质量的2个关键维度,强制性流程服务是旅客在机场无可避免且耗费时间最长和最为繁琐的流程,在该过程中的优质服务水平和质量对旅客存在无形吸引力,特别对商务出行旅客在机场-航空公司方案的比选中存在显著影响;2)设施设备和环境虽然不是旅客普遍性考虑因素,但旅客对其感知差异明显表现在机场群内不同机场类型之间;3)预计起飞时间差异、机型、准点率、航班班次、航班价格等其他因素均存在显著影响,且抵达机场时间、航班飞行时间等时间成本是核心影响因素;4)旅客对航空公司类型并不存在明显偏好,但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入驻对区域机场竞争存在明显的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群 机场服务质量 航空出行选择行为 旅客心理感知 SEM-Logit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团生 毛保华 +1 位作者 高利平 岳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了解旅客的实际出行需求状况,科学地制定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考虑影响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模拟了旅客出行的选择过程。利用非集计方法,构造了旅客出发时刻和运输...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了解旅客的实际出行需求状况,科学地制定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考虑影响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模拟了旅客出行的选择过程。利用非集计方法,构造了旅客出发时刻和运输方式选择行为的双层巢式逻辑决策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在大量问卷调查基础上,收集了石太客运专线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叙述性偏好和显示性偏好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工作。利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的上下选择层的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回归得到的参数,分析了当城际之间的客运通道引入客运专线时,旅客的个人社会经济因素、时间因素、运输方式等属性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选择行为 最大似然法 客运专线 巢式逻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心理潜变量的专车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军 陈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2-327,共6页
提出了考虑心理潜变量的选择模型来分析出行者的专车选择行为。首先构建了多指标多原因模型以描述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与潜在态度变量的关系;继而结合二项Logit模型分析出行方式属性、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及潜在态度对出行者专车选择的影... 提出了考虑心理潜变量的选择模型来分析出行者的专车选择行为。首先构建了多指标多原因模型以描述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与潜在态度变量的关系;继而结合二项Logit模型分析出行方式属性、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及潜在态度对出行者专车选择的影响;并利用潜分类模型对出行者进行分类分析。以广州市为例,发现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对态度变量的构成影响较大,安全意识、服务质量及舒适性、忠诚度也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潜分类发现出行者可分为费用敏感型、舒适享受型和中立型3个典型群体,比例分别为61.6%、21.8%、16.6%,显示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选择行为 心理潜变量 多指标多原因模型 潜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内涝下公交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 被引量:5
5
作者 薄坤 滕靖 +1 位作者 俞洁 韩大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5-801,共7页
基于暴雨内涝天气对公交线路运行影响强弱的三种情形,通过实际调查(RP)和意向调查(SP)的调查结果进行效用模型估计和决策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解析暴雨内涝下公交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机理,得到公交乘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由强至弱)是... 基于暴雨内涝天气对公交线路运行影响强弱的三种情形,通过实际调查(RP)和意向调查(SP)的调查结果进行效用模型估计和决策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解析暴雨内涝下公交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机理,得到公交乘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由强至弱)是步行时间、票价、车内时间和车内拥挤程度,以及所选出行方式的主要特点(由强至弱)是零换乘、低票价、中途易更改出行意愿和运行稳定.最后根据上述结果,从调度指挥、对信息服务、交管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暴雨内涝天气下公交应急预案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选择行为 公交乘客 多项Logit模型 敏感性分析 暴雨内涝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晓燕 韩晓 +3 位作者 闫小勇 王文旭 姜锐 贾斌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理解出行者在复杂交通系统中的选择行为是交通科学的核心问题。为了观测出行者在接近真实的出行环境中对各种关键因素变化的响应,研究者们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出行选择行为。本文分别从交通网络均衡验证、经典交通悖论... 理解出行者在复杂交通系统中的选择行为是交通科学的核心问题。为了观测出行者在接近真实的出行环境中对各种关键因素变化的响应,研究者们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出行选择行为。本文分别从交通网络均衡验证、经典交通悖论验证以及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评估3个方面,对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当前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从3个方面给出了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 复杂系统 出行选择行为实验 交通网络均衡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票数据的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强丽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准确描述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选择特点,为客流分配提供依据,在分析票价、旅行时间、发到时刻等多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影响的基础上,基于离散选择问题构建旅客出行选择效用函数和旅客出行选择模型,并利用"伯克森-泰尔法"构建... 为准确描述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选择特点,为客流分配提供依据,在分析票价、旅行时间、发到时刻等多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影响的基础上,基于离散选择问题构建旅客出行选择效用函数和旅客出行选择模型,并利用"伯克森-泰尔法"构建回归方程,提出基于客票数据的高速铁路旅客出行回归分析方法与流程。最后,利用2016年3月客票数据对旅客出行行为进行回归分析,标定了部分典型OD的出行选择参数。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参数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运组织 出行选择行为 客票数据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序混合方法的活动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分析
8
作者 孙智源 韩璐 +3 位作者 王多 戚欣 李悦 陈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5-984,共10页
为研究活动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提出一种顺序混合方法,旨在捕捉更加丰富的出行行为规律。第一阶段使用均值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并研究显著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第二阶段使用XGBoost-SHAP算... 为研究活动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提出一种顺序混合方法,旨在捕捉更加丰富的出行行为规律。第一阶段使用均值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并研究显著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第二阶段使用XGBoost-SHAP算法,补充发现显著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交互性。研究表明:11个影响因素会增加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概率,其中3个是与活动属性相关的因素。5个影响因素具有随机参数,其中,与活动属性相关的因素包括:出行前活动地点与最近停车场的距离近(≤200 m)、出行后活动地点与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近(≤800 m)、出行前活动类型(不在家的娱乐性活动),并且前2个因素表现出随机参数的均值异质性。活动属性相关的因素与其他属性相关的因素交互时,会对出行方式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均值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 机器学习 活动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链的城际旅客多模式出行选择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林远 刘兰芬 刘佳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8,共8页
随着我国各种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际旅客的出行方式也变得愈加多样化,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际旅客出行更加注重出行的过程,对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城际旅客的出行需求,对城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 随着我国各种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际旅客的出行方式也变得愈加多样化,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际旅客出行更加注重出行的过程,对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城际旅客的出行需求,对城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首先,详细分析城际旅客的出行链构成、分类及城际旅客出行主要交通方式;其次,综合考虑城际旅客自身属性、出行属性及交通运输方式属性等因素,构建基于城际出行链的SEM-Logit选择模型;最后,利用算例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可以真实反映城际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基于出行链的旅客多模式出行选择模型可以方便旅客出行路径的规划,为不同旅客群体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旅客 出行 出行路径 出行选择行为 SEM-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的旅游出行链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昕 关宏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7-1210,共4页
通过对在京旅游的游客进行调查,以游客的个人属性和出游属性作为影响因素,将游客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时间分配作为前提,对游客的出行链选择行为建立了Multinomial Logit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年龄、职业、出游时间、是否本地游客、对景点是... 通过对在京旅游的游客进行调查,以游客的个人属性和出游属性作为影响因素,将游客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时间分配作为前提,对游客的出行链选择行为建立了Multinomial Logit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年龄、职业、出游时间、是否本地游客、对景点是否熟悉以及游客对活动时间的分配等均对出行链选择有显著影响;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游客出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 出行选择行为 活动时间分配 MULTINOMIAL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互动效应下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潘驰 郭志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6,共6页
将"无节制使用私家车出行"视为一种社会困境,将通勤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考虑社会互动效应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分析集体行为的多重均衡状态.利用阈值理论分析集体行为实现均衡转移的临界值,... 将"无节制使用私家车出行"视为一种社会困境,将通勤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考虑社会互动效应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分析集体行为的多重均衡状态.利用阈值理论分析集体行为实现均衡转移的临界值,进而对消除劣势均衡所应出台的政策干预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在进行出行选择时,个体之间存在着强社会互动;通过政策干预使个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效用增加量略大于0.695时,原本僵持在劣势均衡的公交出行比例(13.1%)会转移至多数人选择公交出行(72.3%)的优势均衡状态,从而缓解社会困境.研究结果对于交通管理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社会互动 阈值理论 出行选择行为 政策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勤者出行链类型与出行方式选择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孝坤 饶秋丽 +1 位作者 唐春艳 葛颖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商务中心区通勤者出行选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对采集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建立联立多元Logit模型.调查通勤者出行链类型选择和出行方式选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同时对不同月收入下通勤者的出行方式与...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商务中心区通勤者出行选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对采集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建立联立多元Logit模型.调查通勤者出行链类型选择和出行方式选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同时对不同月收入下通勤者的出行方式与出行链类型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商务中心区通勤者出行链类型选择和出行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且通勤者的个人属性、家庭属性等对其出行方式选择及出行链类型选择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虽然本研究工作是基于大连中心商务区的调查数据,但这些数据展示的通勤者的出行规律对其它城市制定交通政策和实施交通管理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链类型 联立多元Logit模型 出行方式 出行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Logit模型下胶州居民出行行为选择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金丽 周建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9期169-172,共4页
针对青岛胶州市城区交通规划中出行方式分析的复杂性问题,提出基于多项Logit模型下影响青岛胶州市居民的出行行为选择的方法,探讨模型中的交通参数,运用SPSS数据分析处理交通出行行为。根据当地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建模... 针对青岛胶州市城区交通规划中出行方式分析的复杂性问题,提出基于多项Logit模型下影响青岛胶州市居民的出行行为选择的方法,探讨模型中的交通参数,运用SPSS数据分析处理交通出行行为。根据当地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建模分析影响胶州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变量,调查统计出模型选择枝为非机动车、公交车和私家车,三种选择枝作为对数模型参数进行系数标定。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出行目的、户年收入以及出行方式属于影响胶州市民行为选择的因素;男性更倾向于私家车,户年收入与倾向私家车出行程度成正相关,胶州市居民在选择非机动车或私家车上的概率更高。模型验证结果与老城区规划定性分析结果一致,验证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行为选择 多项Logit模型 系数标定 数据处理 模型验证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ed Logit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选择行为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向 董德存 +1 位作者 王宁 张文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5,共9页
基于用户出行选择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应用Nested Logit离散选择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影响用户出行选择的因素,并计算出各种出行方式的分担率及其敏感度。结果表明:使用成本、站点距离、出行里程、驾龄、用户拥有私家车情况以及年龄等... 基于用户出行选择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应用Nested Logit离散选择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影响用户出行选择的因素,并计算出各种出行方式的分担率及其敏感度。结果表明:使用成本、站点距离、出行里程、驾龄、用户拥有私家车情况以及年龄等因素对用户是否选择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有显著影响;当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出行领域的显示性编好(revealed preference,RP)调查分担率为2.36%,使用成本对其敏感度为8.6%,站点距离对其敏感度为43.7%;陈术性编好(stated preference,SP)调查分担率为3.30%,使用成本对其敏感度为8.9%,站点距离对其敏感度为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 出行选择行为 Nested LOGIT模型 显示性偏好 陈述性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公共交通系统出行方式选择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艳妮 席与焜 +2 位作者 申媛菲 何方 李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掌握出行者选择偏好对于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和优化运营策略有重要作用,且数据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大数据的收集更加便捷.本文以北京市出行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与建模,挖掘人们在公共交通中的方式选择特性,并探讨如何为交通运... 掌握出行者选择偏好对于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和优化运营策略有重要作用,且数据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大数据的收集更加便捷.本文以北京市出行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与建模,挖掘人们在公共交通中的方式选择特性,并探讨如何为交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清洗与数据集成,获得了模型所需的数据集.然后根据效用函数理论,建立了分层多项Logit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与验证.最后,基于模型结果得出不同出行群体VOT,进行部分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中距离出行者票价敏感性最高,短途出行者速度敏感性最高,6:00-7:00的出行群体票价敏感性最高且速度敏感性最低等结论,可用于支持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制定最佳运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大数据 出行选择行为 分层多项Logit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Mixed logit模型的自动驾驶选择行为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连齐才 李涵 +1 位作者 石小林 闫章存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6-52,共7页
为准确把握自动驾驶环境下出行方式选择规律,引入面板数据Mixed logit模型分析在自动驾驶环境下表征出行者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和表征出行方式特性的出行成本、等待时间、在途时间等变量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为准确把握自动驾驶环境下出行方式选择规律,引入面板数据Mixed logit模型分析在自动驾驶环境下表征出行者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和表征出行方式特性的出行成本、等待时间、在途时间等变量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作用机理。利用新加坡自动驾驶出行意愿调研获得150位受访者在7个不同情景的1050个选择意愿有效样本数据,构建自动驾驶环境下出行选择行为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卡方检验p值小于0.000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参数估计结果显示人群中不同个体对出行成本、等待时间、出行时间存在较强异质性;边际效应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大选择自动驾驶、公交和步行出行概率增大选择网约车概率降低,当出行成本、出行时间、等待时间增加一倍将使选择自动驾驶出行概率降低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出行选择行为 面板Mixed logit 自动驾驶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人出行选择概率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亚璪 廖丁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487-10497,共11页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评价,能够有效衡量老年人出行需求与公园绿地供给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并增大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以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和公园绿地固有属性确定的出行选择概率,得到基于选择概率的两步移...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评价,能够有效衡量老年人出行需求与公园绿地供给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并增大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以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和公园绿地固有属性确定的出行选择概率,得到基于选择概率的两步移动搜索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based on selection probability,SP2SFCA),用于评估老年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用ArcGIS进行插值分析与叠加分析,确定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分布差异与重点改善区域,计算老年人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与两步移动搜索法相比,SP2SFCA更具合理性与适配性,尤其是在评价高可达性区域内部差异和边界区域的可达性计算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由SP2SFCA计算得到的可达性,增长率最高达到3 127.17%,降低率最高达到97.03%;可达性极差的区域由0.48%提高至6.27%,极好的区域由48.92%降低至35.42%;低人口密度高可达性区域占比约14%,高人口密度低可达性区域占比约21%。SP2SFCA能够分析城市公园绿地资源的供给分布,为保障老年人生活与城市公园绿地分布格局提供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老年群体 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插值分析 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质出行者的随机瓶颈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玲玲 黄海军 田丽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8,共6页
研究早高峰期内通勤者由生活区开车通过高速公路到达工作区的交通行为.假设出行者是异质的,其时间价值(VOT)按照递增的顺序排列,并假设高速公路上瓶颈的通行能力在某一区间内随机变化,基于经典瓶颈模型对出行者的均衡出发时间选择行为... 研究早高峰期内通勤者由生活区开车通过高速公路到达工作区的交通行为.假设出行者是异质的,其时间价值(VOT)按照递增的顺序排列,并假设高速公路上瓶颈的通行能力在某一区间内随机变化,基于经典瓶颈模型对出行者的均衡出发时间选择行为进行解析求解,给出了模型的均衡性质和个人出行总成本.结果显示,随着瓶颈通行能力随机性的增大,出行者的期望等价出行时间和高峰期长度增加.当瓶颈通行能力的随机性降低时,个体均衡出行成本下降,时间价值越大的出行者,其成本降低的收益越大.算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出行选择行为 瓶颈模型 随机通行能力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后悔的需求响应公交选择行为模型
19
作者 马嘉欣 陈旭梅 +2 位作者 陈琳 李培坤 席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7期61-69,80,共10页
准确把握出行者选择偏好,有助于构建需求响应公交(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DRT)可持续运营策略,为此,结合DRT服务在中国缺乏成熟实践且社会公众尚未完全熟知现状,关注了出行者在面对复杂不确定出行场景时易存在的损失规避心理,引入... 准确把握出行者选择偏好,有助于构建需求响应公交(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DRT)可持续运营策略,为此,结合DRT服务在中国缺乏成熟实践且社会公众尚未完全熟知现状,关注了出行者在面对复杂不确定出行场景时易存在的损失规避心理,引入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属性、方式属性等构建了基于混合效用与后悔的DRT选择行为模型,并以北京市15012条样本数据进行了模型标定及验证分析。结果表明:60岁及以上的出行者群体对DRT服务具有最为显著的选择意愿;女性、年龄在25岁及以上、本专科教育水平及以上、月均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具有2人及以上家庭等因素均对选择DRT服务具有积极影响。为充分发挥DRT服务对于绿色出行的促进作用,建议10 km以内出行距离下票价不应超过10元,且车辆绕行时间不宜超过总出行时间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公交 DRT 出行选择行为 后悔最小化 混合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票价水平对地铁乘客通勤出行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舒 毛保华 +2 位作者 许奇 杨茗舒 周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0068-10073,共6页
地铁是居民通勤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票价作为经济杠杆,通过影响乘客出行行为,进而影响客流量以及运营企业的效益。分析了票价对通勤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界定了票价水平的含义,即票价负担程度。然后,创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 地铁是居民通勤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票价作为经济杠杆,通过影响乘客出行行为,进而影响客流量以及运营企业的效益。分析了票价对通勤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界定了票价水平的含义,即票价负担程度。然后,创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PLS-SEM)和中介模型分析票价与通勤行为的关系。PLS-SEM模型结果表明:票价合理性会通过影响乘客的知觉价值来影响出行行为。中介模型结果表明票价负担程度在单次票价对乘客知觉价值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影响的比例在18.5%~27.68%之间,比例最高的显变量对应的问卷题目为“使用地铁通勤出行性价比比较高”。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对票价水平的范围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价水平 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 中介模型 出行行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