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公共自行车出行质量实证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玮
庞宇琦
王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7-1081,共5页
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调查获得人们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之后出行方式的转换,采用离散选择模型解释这种转换下的决策机制.发现公共自行车特征、出行时耗以及服务点可达性是出行方式转换的重要影响要素.应用模型发现公共自行...
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调查获得人们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之后出行方式的转换,采用离散选择模型解释这种转换下的决策机制.发现公共自行车特征、出行时耗以及服务点可达性是出行方式转换的重要影响要素.应用模型发现公共自行车使用者的出行质量显著提升,而出行总质量提升最多的集中于较为功利性的出行目的.转换自公交方式的出行获得质量提升最多,转换自小汽车的出行质量提升最少.预估并比较服务站点密度增加和公共电动自行车两种服务方式的竞争力发现,后者对出行质量提升的效果明显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
出行
方式转换
出行质量
离散选择模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合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构建及在上海市公园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朱玮
简单
张乔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近年来的规划实践越来越重视自行车的出行环境,且愈加关注自行车的出行品质。文章在传统的时空可达性概念基础上,提出融合自行车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园为实证案例,从可达性的供需视角(即公园角度和交叉口视...
近年来的规划实践越来越重视自行车的出行环境,且愈加关注自行车的出行品质。文章在传统的时空可达性概念基础上,提出融合自行车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园为实证案例,从可达性的供需视角(即公园角度和交叉口视角出发)分析公园的15分钟和30分钟骑行质量可达性,并与传统可达性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上海中心城区公园周边地区的骑行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无论在供给视角还是需求视角,公园的骑行质量可达性均与传统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出行质量
可达性
指标构建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轨道出行质量对城郊轨道站客流吸引力的影响
3
作者
吴娇蓉
胡雨辰
+1 位作者
邓泳淇
田子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1433-1443,共11页
采用轨道站每日进出站客流量和轨道站域人群选择轨道出行的比例共同表征轨道站客流吸引力。为探究轨道站点客流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从出行链角度提出“门到站+站到门”和“站到站”的轨道出行质量测度方法。以上海主城区和郊区为例,分别...
采用轨道站每日进出站客流量和轨道站域人群选择轨道出行的比例共同表征轨道站客流吸引力。为探究轨道站点客流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从出行链角度提出“门到站+站到门”和“站到站”的轨道出行质量测度方法。以上海主城区和郊区为例,分别以轨道站客流量和站域人群的轨道出行比例为因变量,建立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轨道出行质量对轨道站点客流吸引力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主城区站点客流受“门到站+站到门”出行质量的影响较大;郊区站点客流量主要受站域建成环境和“站到站”出行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小汽车与轨道“站到站”的出行时间比;郊区人群的轨道出行比例主要受用地功能混合度和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部分偏远站点受轨道出行质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轨道
出行质量
轨道站点客流吸引力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共自行车出行质量实证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玮
庞宇琦
王德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7-108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108323)
文摘
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调查获得人们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之后出行方式的转换,采用离散选择模型解释这种转换下的决策机制.发现公共自行车特征、出行时耗以及服务点可达性是出行方式转换的重要影响要素.应用模型发现公共自行车使用者的出行质量显著提升,而出行总质量提升最多的集中于较为功利性的出行目的.转换自公交方式的出行获得质量提升最多,转换自小汽车的出行质量提升最少.预估并比较服务站点密度增加和公共电动自行车两种服务方式的竞争力发现,后者对出行质量提升的效果明显高于前者.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
出行
方式转换
出行质量
离散选择模型
实证研究
Keywords
public bicycle
travel mode shift
quality of travel
discrete choice model
empirical study
分类号
U121 [交通运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合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构建及在上海市公园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朱玮
简单
张乔扬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大数据与城市空间分析实验室(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1083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168)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KY-2013-E02)
文摘
近年来的规划实践越来越重视自行车的出行环境,且愈加关注自行车的出行品质。文章在传统的时空可达性概念基础上,提出融合自行车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园为实证案例,从可达性的供需视角(即公园角度和交叉口视角出发)分析公园的15分钟和30分钟骑行质量可达性,并与传统可达性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上海中心城区公园周边地区的骑行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无论在供给视角还是需求视角,公园的骑行质量可达性均与传统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自行车
出行质量
可达性
指标构建
上海
Keywords
Bicycle
Travel quality
Accessibility
Indies framing
Shanghai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轨道出行质量对城郊轨道站客流吸引力的影响
3
作者
吴娇蓉
胡雨辰
邓泳淇
田子立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1433-144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226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文摘
采用轨道站每日进出站客流量和轨道站域人群选择轨道出行的比例共同表征轨道站客流吸引力。为探究轨道站点客流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从出行链角度提出“门到站+站到门”和“站到站”的轨道出行质量测度方法。以上海主城区和郊区为例,分别以轨道站客流量和站域人群的轨道出行比例为因变量,建立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轨道出行质量对轨道站点客流吸引力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主城区站点客流受“门到站+站到门”出行质量的影响较大;郊区站点客流量主要受站域建成环境和“站到站”出行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小汽车与轨道“站到站”的出行时间比;郊区人群的轨道出行比例主要受用地功能混合度和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部分偏远站点受轨道出行质量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轨道
出行质量
轨道站点客流吸引力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Keywords
rail transport
rail trip quality
passenger attraction of rail stations
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分类号
U293 [交通运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公共自行车出行质量实证研究
朱玮
庞宇琦
王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融合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构建及在上海市公园中的应用
朱玮
简单
张乔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轨道出行质量对城郊轨道站客流吸引力的影响
吴娇蓉
胡雨辰
邓泳淇
田子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