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血明目片治疗出血期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明利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治疗出血期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出血期眼底出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和血明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胶囊联合益脉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治疗出血期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出血期眼底出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和血明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胶囊联合益脉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治疗出血期眼底出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血明目片 出血期眼底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后大出血期应用全麻对产妇应激状态下提高生存率的研究
2
作者 齐晓敏 毕秀英 丁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54-56,共3页
围产期大出血期按WTO规定从胚胎形成至产后1周与妊娠、分娩有关的内外出血总量≥500ml者,包括异位妊娠、胎盘早剥等,其为妇产科严重并发症,是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出血期 围产后 应激状态 生存率 产妇 全麻 应用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陈汤通过调控SCF/C-kit通路介导的痰湿型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
3
作者 匡逸 鄢伟 +3 位作者 张晓菲 唐明 张增 王春燕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499-1506,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二陈汤对痰湿证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胃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痰湿型体质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及二陈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 目的通过观察二陈汤对痰湿证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胃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痰湿型体质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及二陈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0.27 mg/d)、二陈汤低剂量组和二陈汤高剂量组(217、434 mg/d),每组10只。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各组按剂量给予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于给药7天处死大鼠,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肠黏膜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胃、小肠组织中的SCF、C-ki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见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胃肠黏膜细胞结构完整、形态规则,偶见轻微充血现象;模型组见组织细胞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组织糜烂;莫沙必利组及二陈汤低、高剂量组胃肠黏膜各层次欠清晰、排列不规则,部分组织可见组织细胞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此3组中以二陈汤低剂量组胃肠黏膜表现最为严重。模型组大鼠胃肠组织中SCF、C-ki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莫沙必利组、二陈汤低剂量组、二陈汤高剂量组的表达增加(P<0.05),莫沙必利组和二陈汤高剂量组大鼠胃组织中的SCF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二陈汤高剂量组C-kit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肠组织中的SCF、C-kit mRNA含量随二陈汤浓度提高而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莫沙必利组、二陈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胃肠组织中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三组中以莫沙必利及高剂量二陈汤效果更佳(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痰湿型胃肠黏膜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与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有关,二陈汤可通过此机制进行有效干预,上调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利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急性 胃肠功能功能障碍 SCF/C-kit通路 二陈汤 痰湿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鼻出血填塞期患者出血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珺珺 武绍秀 张莹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鼻出血填塞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鼻出血填塞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鼻出血填塞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鼻出血填塞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鼻出血量、止血时间、鼻再出血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鼻出血量更少,止血时间更短,鼻再出血率更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护理5 d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更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护理2 d和5 d后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更高,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更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舒适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可减少鼻出血填塞期患者的鼻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舒适度,降低鼻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填塞 舒适护理 心理护理 炎症因子水平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建建 袁光 +2 位作者 王志兴 牛德营 翟乃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108-110,共3页
自发性脑出血临床常见,其危害主要来自脑出血的占位效应及坏死脑组织分解生成毒性物质引起的脑组织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其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开骨窗血肿清除、微创穿刺、立体定向穿刺、内窥镜与神经导航辅助微创等,发病6~24 h 手术清... 自发性脑出血临床常见,其危害主要来自脑出血的占位效应及坏死脑组织分解生成毒性物质引起的脑组织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其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开骨窗血肿清除、微创穿刺、立体定向穿刺、内窥镜与神经导航辅助微创等,发病6~24 h 手术清除血肿效果较好;非手术治疗包括镇静、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亚低温、控制血糖、止血、神经保护等综合措施。系统评估病情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急性 治疗方式 血压 亚低温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辅助治疗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10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顾俊泉 胡玲玲 +2 位作者 孔亮 王引明 桂树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208例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两组均予降颅压、平衡水电解质、营养神经、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常规治疗,此基础上观...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208例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两组均予降颅压、平衡水电解质、营养神经、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常规治疗,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为6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6个疗程。记录两组精神、神经、智能评分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精神、神经及智能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内出血 亚急性 脑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3
7
作者 林宝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出血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预防便秘发生,比较两...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出血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预防便秘发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便秘26例,轻度便秘37例,中度10例,重度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便秘的发生率,对维持颅内压正常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 出血急性 预防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洁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出血急性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亚急性期脑出血80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秀芹 朱峻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药物治疗 亚急性出血 中药制剂 血管痉挛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脑出血急性期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顺中 周仲瑛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7期16-18,共3页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瘀热阻窍"是脑出血急性期的核心病机,主张以凉血通瘀法治疗,使得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疗效得到大幅地提高。肾虚肝旺,络热血溢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基础,继而瘀热髓损,神机失用是...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瘀热阻窍"是脑出血急性期的核心病机,主张以凉血通瘀法治疗,使得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疗效得到大幅地提高。肾虚肝旺,络热血溢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基础,继而瘀热髓损,神机失用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状态,凉血通瘀法治疗本病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热 出血急性 理论基础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期脑出血引起的运动性失语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树永 李敏 张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期脑出血引起的运动性失语脑内代偿情况。方法亚急性期脑出血患者6例,男女比例2:1,平均41.5岁;正常的健康志愿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5岁,右利手。检查者均需完成图片的命名任务。用AFNI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统... 目的探讨亚急性期脑出血引起的运动性失语脑内代偿情况。方法亚急性期脑出血患者6例,男女比例2:1,平均41.5岁;正常的健康志愿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5岁,右利手。检查者均需完成图片的命名任务。用AFNI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 20.0。同一感兴奋区域(ROI)的比较用单样本的t检验。结果病灶位于左侧岛叶及左侧脑室旁白质:6例。激活脑区如下:左侧额下回(BA44/45区),激活体素较正常对照组减少明显,激活强度增大。右侧额下回(BA44/45区)激活,激活强度及体素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另右侧额中回、双颞上回、顶上小叶及辅助运动区等脑区激活。结论右侧额下回(BA44/45区)在亚急性期脑出血所致运动性失语的功能代偿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出血 运动性失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期脑出血1例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费梅 陶华露 +2 位作者 刘安 洪毅 陈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分娩出血 抢救 护理 手术配合 病情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萍 张淑敏 胡灯元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2例脑出血患者行锁骨下深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此作为快速补液通道,同时床旁安装简易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装置,依据CVP监测结...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2例脑出血患者行锁骨下深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此作为快速补液通道,同时床旁安装简易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装置,依据CVP监测结果,结合血压、心率、呼吸及意识等无创监测指标调节补液。结果正确监测CVP值,细致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救治成功赢得宝贵时机。结论中心静脉压监测适用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监测 出血急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文龙 王双琴 +3 位作者 周源 王清 李奉奇 卿晨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0期66-67,共2页
脑出血主要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脑出血急性期常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38%,该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应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控制[1]。由于传统西医治疗对脑出血... 脑出血主要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病。脑出血急性期常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38%,该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应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控制[1]。由于传统西医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故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发现,清金化痰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效果确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急性 肺部感染 清金化痰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并高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惠芬 施小英 刘泉坤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8期889-889,共1页
关键词 出血急性 高钠血症 护理报告 临床分析 救治成功率 回顾性分析 出血患者 临床资料 住院治疗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康菊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提高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1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提高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1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运用简化运动量表(FMA)评分和功能独立性检测量表(FIM)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 程序化护理干预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护理模式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抢救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琪 罗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8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急诊抢救与护理。方法:收治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2例,分为分析组与参照组。分析组采用急诊抢救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组死亡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急诊抢救与护理。方法:收治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2例,分为分析组与参照组。分析组采用急诊抢救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组死亡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急性患者 急诊抢救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加味佐治脑出血急性期5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房爱娟 《国医论坛》 2015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味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味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7%,优于对照组的64.71%;2个疗程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味可促进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急性 通窍活血汤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新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5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6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和控制癫痫发作,80例癫痫发作停止,25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呼吸衰...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6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和控制癫痫发作,80例癫痫发作停止,25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呼吸衰竭,4例死于癫痫持续状态。结论: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治疗早期癫痫发作,并早期实施脑保护治疗,预防癫痫发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急性 癫痫 诊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晓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9期182-183,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66例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入院挂号随机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康复治... 目的研究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66例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入院挂号随机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的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84.85%高于对照组的5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6,P=0.0144<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2,P=0.0161<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提升整体康复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对机体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联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后Ⅰ肩手综合征 康复治疗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