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永坤 周继宏 +5 位作者 严维巍 钱钟 庄国宏 秦淑美 王建业 朱国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9-11,共3页
本病为雏鹅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为球形,无囊膜,直径为76~86nm大小的颗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鹅呼肠孤病毒。能在发育良好的鹅胚等禽胚内复制,致死胚胎,并具有特征性病变。患病雏鹅以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为特征性的大体病理变化和显微病... 本病为雏鹅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为球形,无囊膜,直径为76~86nm大小的颗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鹅呼肠孤病毒。能在发育良好的鹅胚等禽胚内复制,致死胚胎,并具有特征性病变。患病雏鹅以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为特征性的大体病理变化和显微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病毒 分离 鉴定 症状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新浩 陈秋英 +2 位作者 刘鸿 吴勇 黄建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65-66,共2页
番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俗称"番鸭新肝病",是近年来在我国番鸭中流行的一种主要疫病,其病原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临床上以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病变。该病是近年新发疫病,相关诊断技术目前尚未十分成熟。文章综合了... 番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俗称"番鸭新肝病",是近年来在我国番鸭中流行的一种主要疫病,其病原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临床上以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病变。该病是近年新发疫病,相关诊断技术目前尚未十分成熟。文章综合了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对国内近年来关于该病的诊断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坏死性出血性肿大性肝炎
3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5年第11期5-6,共2页
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商品蛋鸡饲养场,发生一种以肝炎、肝出血和脾肿大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被称为“肝炎—脾肿大综合症”、“坏死性出血性肝炎”或“肝炎—肝出血综合症”。发病鸡群死亡率增加,产蛋量减少。病母鸡无临床症状死亡,肉... 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商品蛋鸡饲养场,发生一种以肝炎、肝出血和脾肿大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被称为“肝炎—脾肿大综合症”、“坏死性出血性肝炎”或“肝炎—肝出血综合症”。发病鸡群死亡率增加,产蛋量减少。病母鸡无临床症状死亡,肉眼病变主要为肝脾肿大(达3倍),肝坚硬易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 出血性肝炎 出血 淀粉样蛋白 肝脾肿大 致死性疾病 商品蛋鸡 产蛋量 淀粉样变性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出现的雏鹅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永坤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3-17,共5页
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由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禽呼肠孤病毒、鹅呼肠孤病毒所致的一种新出现的小鹅疫病。肝、脾、肾、胰等器官坏死灶为本病特征性病变,该病毒能在发育鹅胚等禽胚复制并致死胚胎。
关键词 雏鹅病 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呼肠孤病毒科 流行病学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肉鸡疑似包涵体肝炎的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晓军 《家禽科学》 2008年第2期33-34,共2页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受害为主、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该病多见于3-6周龄肉仔鸡,常伴随传染性法氏囊病。2007年10...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受害为主、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该病多见于3-6周龄肉仔鸡,常伴随传染性法氏囊病。2007年10月,山东青岛某商品肉鸡场接连数批4周龄肉仔鸡出现发病,表现为病鸡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下痢、嗜睡,羽毛蓬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包涵体肝炎 商品肉鸡 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断 急性传染病 核内包涵体 出血性肝炎 禽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肉鸡疑似包涵体肝炎的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玉霞 杨金兴 王友令 《家禽科学》 2011年第4期36-37,共2页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受害为主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
关键词 鸡包涵体肝炎 商品肉鸡 防治 急性传染病 核内包涵体 出血性肝炎 禽腺病毒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石丽丽 刘树林 +1 位作者 王兴营 李永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11年第12期135-135,共1页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该病多见于3~7周龄肉仔鸡和青年产蛋鸡、常伴随传染性囊肿发生...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该病多见于3~7周龄肉仔鸡和青年产蛋鸡、常伴随传染性囊肿发生。笔者处理了一起的鸡包涵体肝炎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包涵体肝炎 诊治 急性传染病 核内包涵体 出血性肝炎 禽腺病毒 肝细胞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被引量:9
8
作者 陆新浩 陈秋英 +3 位作者 刘鸿 黄建勇 吴勇 任祖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9,共2页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能感染番鸭、半番鸭、肉鸭和鹅等多种水禽,引起番鸭和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也称为番鸭"新肝病")和肉鸭"脾坏死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能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能感染番鸭、半番鸭、肉鸭和鹅等多种水禽,引起番鸭和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也称为番鸭"新肝病")和肉鸭"脾坏死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能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是目前宁波地区流行的主要鸭病之一。本病除了能水平传播,还能垂直传播,因此,对本病的预防除了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之外,还应谨慎引进鸭苗。本病一旦发生,应尽快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深埋或焚烧死亡鸭,加强环境消毒,同时采取中药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脾坏死症 流行病学 症状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仕龙 李兆龙 +4 位作者 林锋强 王劭 程晓霞 朱小丽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61-464,共4页
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危害养鸭业的一种新传染病。为防制该病,本研究以NDRV JM85株为种毒研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并通过免疫血清学检测及攻毒保护试验评价疫苗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麻鸭二免后... 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危害养鸭业的一种新传染病。为防制该病,本研究以NDRV JM85株为种毒研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并通过免疫血清学检测及攻毒保护试验评价疫苗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麻鸭二免后28d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并能维持较长时间。种番鸭免疫后的子代雏番鸭具有一定的母源抗体,能够抵抗强毒的感染,可用于防制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禽业的新疫情
10
作者 温立斌 解建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家禽 疫情 强毒新城疫 肿头综合征 病毒性肝炎 生殖障碍综合征 出血性肝炎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细颈囊尾蚴病的解剖与诊治
11
作者 王丽娟 王洮生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3期104-104,105,共2页
绵羊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寄生在犬、狼、狐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羊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特征为幼虫移行时引起出血性肝炎、腹痛。
关键词 细颈囊尾蚴病 绵羊 诊治 解剖 寄生虫病 出血性肝炎 带绦虫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