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猝死7例尸检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殷平 董德武 于建渤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3-94,共2页
对牡丹江等城市 1986~ 1998年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猝死 7例尸检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其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生前临床诊断与病理解剖结果。结果表明因其病变不典型、不特异、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所以在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对牡丹江等城市 1986~ 1998年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猝死 7例尸检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其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生前临床诊断与病理解剖结果。结果表明因其病变不典型、不特异、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所以在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引起医疗纠纷 ,其病理变化因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可有程度不同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猝死 尸体检验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伴肾小管坏死
2
作者 龚西騟 吴继锋 +3 位作者 闵大六 王道斌 陈柯 胡闻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 探讨传染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 1例患病死亡者的尸检资料进行眼观、光镜、电镜检查 ,结合流行病学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主要表现为节段性出血性坏死性空回肠炎及肾小管上皮弥漫性变性坏死和... 目的 探讨传染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 1例患病死亡者的尸检资料进行眼观、光镜、电镜检查 ,结合流行病学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主要表现为节段性出血性坏死性空回肠炎及肾小管上皮弥漫性变性坏死和早期修复性改变 ,伴有肝、肺、脑等器官中毒性损害性病变。结论 传染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能系EHECO15 7∶H7通过其志贺样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出血坏死性肠炎 肾小管坏死 病理变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hn病并发出血坏死性肠炎死亡1例
3
作者 李艳红 王慧君 +2 位作者 乔东访 谭晓辉 王飞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2-223,共2页
1案例 1.1案情及病史 某男童,8岁。腹痛、腹泻5年,间断发热4年。1年前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发热.伴红色斑丘疹样皮疹(退烧后消失)及口腔溃疡。死亡半月前入院,查体:T36.8℃,神清,消瘦,轻度贫血貌,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1案例 1.1案情及病史 某男童,8岁。腹痛、腹泻5年,间断发热4年。1年前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发热.伴红色斑丘疹样皮疹(退烧后消失)及口腔溃疡。死亡半月前入院,查体:T36.8℃,神清,消瘦,轻度贫血貌,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电子内镜肠检示:直肠至升结肠、回盲部及回盲瓣处可见数十个深浅不一的溃疡,大小不等,底被白苔,周围黏膜肿胀隆起,无融合,溃疡灶之间黏膜正常,临床诊断炎症性肠病(未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CROHN病 出血坏死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家兔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影响
4
作者 张彩莲 呼彩莲 谢加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2期5759-5762,5794,共5页
探讨了三七总皂苷对家兔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影响。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三七总皂苷组。肠系膜动脉钳夹+浆膜下注射内毒素方法制作家兔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模型,分别于6、24h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ELLSA)法测定IL-6、肿瘤坏... 探讨了三七总皂苷对家兔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影响。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三七总皂苷组。肠系膜动脉钳夹+浆膜下注射内毒素方法制作家兔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模型,分别于6、24h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ELLSA)法测定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24h后处死家兔,观察肠管、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组与内毒素组相比,IL-6和TNF均较内毒素组有明显降低。三七总皂苷组肠管病理组织学损伤改变较内毒素组明显减轻。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LPS产生炎症介质的作用,干预家兔MODS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出血坏死性肠炎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赤大袋鼠梭菌性肠炎的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俊斌 李静 +5 位作者 丁玉林 王文龙 高娃 郑秉武 张迪 王金玲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3-408,共6页
通过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毒素实验和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确诊了1例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赤大袋鼠(Macropus rufus)梭菌性肠炎的自然病例。动物园1只成年赤大袋鼠突然精神沉郁、厌食,于20 h后死... 通过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毒素实验和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确诊了1例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赤大袋鼠(Macropus rufus)梭菌性肠炎的自然病例。动物园1只成年赤大袋鼠突然精神沉郁、厌食,于20 h后死亡,尸体角弓反张,腹围膨大。尸体剖检和组织学检查表明:胃肠道、肝脏和肾脏出现具有梭菌性肠炎证病意义的病变。小白鼠毒素实验结果显示,血样肠内容物内有急性致死性毒素。从出血的肠黏膜面分离到单一、有芽孢、粗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经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型多重PCR鉴定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研究结果可为赤大袋鼠梭菌性肠炎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大袋鼠 梭菌性肠炎 出血坏死性肠炎 A型产气荚膜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出血性肠炎2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张德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439-2439,共1页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不仅表现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因为各种具有活性的胰酶作用导致全身多个脏器损伤,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致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却很少见。笔者于临床...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不仅表现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因为各种具有活性的胰酶作用导致全身多个脏器损伤,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致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却很少见。笔者于临床工作中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急性出血肠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临床分析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急性胰腺炎 局部炎症 脏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大林羚肠毒血症的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秉武 智宇 +5 位作者 李彦军 丁玉林 高雅 刘佳利 张承天 王金玲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792,共5页
通过临床病史、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触片检查和毒素试验方法确诊了1例大林羚(Tragelaphus oryx)肠毒血症。1只15岁大林羚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尸体角弓反张,典型病变为十二指肠和空肠严重出血性肠炎,肠壁变薄,肠管内有较多黑红色... 通过临床病史、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触片检查和毒素试验方法确诊了1例大林羚(Tragelaphus oryx)肠毒血症。1只15岁大林羚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尸体角弓反张,典型病变为十二指肠和空肠严重出血性肠炎,肠壁变薄,肠管内有较多黑红色血样内容物,肠黏膜呈弥漫性暗红色与黑红色,皱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性坏死灶。特征性组织学病变为严重的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中毒性肝损伤和中毒性肾损伤。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层出血、坏死,多数区域呈均质红染;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散在坏死。在肠黏膜触片上可见散在或成簇分布的单个或成双的革兰阳性粗大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小白鼠毒素试验结果显示,接种肠内容物后13~18 h试验小白鼠均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林羚 肠毒血症 出血坏死性肠炎 中毒性肝损伤 产气荚膜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猝死并尸体迅速腐败1例
8
作者 顾晓生 薛义旗 王宝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23-123,121,144,共3页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猝死;并导致尸体迅速腐败,甚少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1案例孙某,男,58岁,工人。某年2月27日上午6时到厂医院急诊,主诉在26日晚6时吃羊肉火锅后4小时,感腹痛8小时,腹泻4-5次,大便稀,小便发红,伴...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猝死;并导致尸体迅速腐败,甚少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1案例孙某,男,58岁,工人。某年2月27日上午6时到厂医院急诊,主诉在26日晚6时吃羊肉火锅后4小时,感腹痛8小时,腹泻4-5次,大便稀,小便发红,伴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感染 产气荚膜 腐败 尸体 猝死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