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率及性比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进强 许丽月 +5 位作者 李发昌 郑燕萍 邓云湘 张永科 朱国渊 李国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6,共6页
为探明温度与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率、性比间的关系,明确繁殖时利于提高该蜂出蜂率、雌性比的温度,在18℃、21℃、24℃、27℃、30℃、33℃条件下,以橡胶盔蚧为寄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优雅岐脉跳小蜂的出蜂率及性比。结果表明:18℃-33℃,... 为探明温度与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率、性比间的关系,明确繁殖时利于提高该蜂出蜂率、雌性比的温度,在18℃、21℃、24℃、27℃、30℃、33℃条件下,以橡胶盔蚧为寄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优雅岐脉跳小蜂的出蜂率及性比。结果表明:18℃-33℃,随着温度的升高,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天数由14 d增加到22 d再降到0 d,21℃时出蜂天数最长;温度与出蜂天数呈线性关系。日出蜂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加至峰值后减少的钟形曲线,24℃的日出蜂率最高为48.44%,33℃的最低为0;单雌出蜂量也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由11.02头增加到峰值59.15头,然后减少到0,21℃时出现最大值。该蜂子代具偏雌性,18℃-30℃,雌性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由74.24%降至53.33%。33℃恒温条件下不会羽化出蜂。综合这两项指标,21℃-24℃是繁殖该蜂的适宜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雅岐脉跳小 橡胶盔蚧 温度 出蜂率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野外释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出蜂率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素华 许勤勤 +1 位作者 袁宝多 吕晓燕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对野外释放的被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的柞蚕蛹的调查和分析,认为野外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出蜂率比较高,符合人们的期望值。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 出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的适宜冷贮虫期和温度 被引量:30
3
作者 耿金虎 沈佐锐 +1 位作者 李正西 张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3-909,共7页
我国普遍利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大量繁殖和释放赤眼蜂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对赤眼蜂进行冷贮有助于其商品化生产、运输和释放应用。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作者采用柞蚕卵为寄主,以贮存温度(4℃、7℃、10℃和13℃... 我国普遍利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大量繁殖和释放赤眼蜂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对赤眼蜂进行冷贮有助于其商品化生产、运输和释放应用。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作者采用柞蚕卵为寄主,以贮存温度(4℃、7℃、10℃和13℃)、贮存虫期(卵、幼虫、预蛹和蛹期)和贮存时间(2周、4周、6周和8周)为参试因子,研究了冷贮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羽化出蜂率、单卵出蜂数、单卵雌蜂比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可单独或互作显著影响羽化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尤以贮存虫期的影响更为明显;但3个因素对单卵出蜂性比影响不大。综合各冷贮虫期对低温的反应,松毛虫赤眼蜂对10℃反应最敏感,各虫期羽化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明显降低,不适宜长期冷贮;对7℃反应相对较不敏感,最适宜长期贮存。在适宜长期冷贮温度(4℃和7℃)条件下,适宜贮存虫期有所不同,4℃下为幼虫期和蛹期,7℃下为卵期和蛹期,在这些虫期和贮存温度条件组合下羽化出峰率和单卵出蜂数相对于其他虫期受冷贮的不利影响较小。从对羽化出蜂率的影响来看,于卵期7℃下冷贮为最适宜;从对单卵出蜂数的影响来看,于蛹期在4℃和7℃冷贮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卵 松毛虫赤眼 冷贮 出蜂率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生长发育与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顾俊荣 杨代凤 +1 位作者 邓金花 董明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9-130,共2页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下,拟澳洲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出蜂率、发育历期、成蜂寿命的测定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只有约2.1%的个体能够正常羽化出蜂;在17~32℃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成蜂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相对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的...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下,拟澳洲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出蜂率、发育历期、成蜂寿命的测定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只有约2.1%的个体能够正常羽化出蜂;在17~32℃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成蜂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相对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的羽化出蜂具有明显的影响,相对湿度在33%时,羽化出蜂率为62.3%;相对湿度在62%以上时,羽化出蜂率均在80%以上。雌蜂产卵率在80%以上,单雌平均产卵量在54.5粒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澳洲赤眼 温度 湿度 出蜂率 发育历期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琼婷 张帆 李元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üenée)卵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的适合度高于对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 Matsamura的适合度,本文比较了两种赤眼蜂寄生不同龄期亚洲玉米螟卵的出蜂率,并利用...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üenée)卵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的适合度高于对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 Matsamura的适合度,本文比较了两种赤眼蜂寄生不同龄期亚洲玉米螟卵的出蜂率,并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研究了两种赤眼蜂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各个龄期的玉米螟赤眼蜂出蜂率均显著大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对应龄期寄主的出蜂率。玉米螟赤眼蜂整头雌蜂和高浓度雌蜂腹部提取液对卵龄为12 h亚洲玉米螟卵的孵化率都有显著影响,且玉米螟赤眼蜂的提取液能使亚洲玉米螟胚胎发育畸形;而松毛虫赤眼蜂整头雌蜂提取液和雌蜂腹部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玉米螟赤眼 松毛虫赤眼 显微注射 出蜂率 卵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