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淮锐 田建艳 +1 位作者 王素钢 王晓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目的:解决地缸固态发酵工艺酒醅出缸环节自动化水平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在地缸图像预处理和缸口内点云重建等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点云求异分割算法提取酒醅点云,构建取料平面,... 目的:解决地缸固态发酵工艺酒醅出缸环节自动化水平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在地缸图像预处理和缸口内点云重建等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点云求异分割算法提取酒醅点云,构建取料平面,并求解取料安全作业距离,设计预设取料点;之后采用像素面元体素法评估预设取料点挖取量,选择最优取料点。结果:基于安全作业距离的取料点规划方法合理,可确保挖斗在不同深度取料平面对缸壁酒醅取料的同时,不与缸壁发生碰撞;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可以有效减少机器人作业时的取料次数,提高酒醅出缸效率。结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可以有效指导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地缸出醅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醅 取料复合机器人 自动出缸 机器视觉 挖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压机顶出缸进行薄板拉深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全胜 《金属成形工艺》 1997年第2期33-33,共1页
在薄板拉深过程中,当毛坯的相对厚度t/D_0较小,拉深系数m较小时,拉深毛坯的法兰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很可能发生失稳起皱现象。毛坯严重起皱后,由于不能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而被拉破,造成废品。为了解决制件在拉深过程中的... 在薄板拉深过程中,当毛坯的相对厚度t/D_0较小,拉深系数m较小时,拉深毛坯的法兰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很可能发生失稳起皱现象。毛坯严重起皱后,由于不能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而被拉破,造成废品。为了解决制件在拉深过程中的失稳起皱问题,需要在模具上设计压边装置。通常压边装置不外有两种:一种是钢性压边装置;另一种是弹性压边装置。钢性压边装置只能在双动冲床上进行,在此不予讨论。弹性压边装置最常见的是橡胶,弹簧和气垫。前两种由于压边力随冲床行程变化而变化,对于拉深较深的制件不利。而气垫虽然压边力随冲床行程变化很小,但一般较小的冲床都不加装气垫,而且这一装置比较复杂,需要附设气源。下面介绍一种利用液压机的顶出机构进行压边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动作可信且通用性好,所以,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液压机一般由主缸(上缸)和顶出缸(下缸)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顶出缸只作为顶出机构使用。现在将其稍作改进,即可进行拉深压边。如图示,只要在液压机的工作台上装设一个顶出箱,下面用压板螺丝压牢,与工作台成为一体。顶出箱内设一顶出板,该顶出板与顶出缸的活塞固定在一起。顶出箱上面紧固一个辅助工作平台,其上开设燕尾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拉深 压边装置 液压机 出缸
全文增补中
基于油缸顶出与定模拉板二次脱模机构的周转筐注塑模设计
3
作者 汪佑思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针对周转筐尺寸大,模具制造周期长、制品脱模角度小,脱模阻力大,顶出难等问题,打破常规的模具设计思维,摒弃了模具的模脚、顶针板部分,设计全新的模具结构,采用油缸顶出四面侧滑块抽芯,创新性设计使用定模拉杆拉板,通过开模距离拉出产... 针对周转筐尺寸大,模具制造周期长、制品脱模角度小,脱模阻力大,顶出难等问题,打破常规的模具设计思维,摒弃了模具的模脚、顶针板部分,设计全新的模具结构,采用油缸顶出四面侧滑块抽芯,创新性设计使用定模拉杆拉板,通过开模距离拉出产品的二次脱模的全新设计方案,解决周转筐脱模问题。全新的模具结构设计环节,为后续的工艺及制造提供了精准的抉择。设计采用油缸顶出滑块、定模开模行程距离拉出产品的结构设计,精简了模具结构,极大地缩小了模具整体尺寸,模具制造中采用了精密的数控设备加工,保证了模具制造的精度,同时也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极大地降低了模具成本。模具在实际生产运行平稳,模具结构合理可靠,制品质量稳定,在市场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转筐 注射模设计 定模 拉杆拉板 二次脱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砖压机缸动式伺服顶出机构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肖体兵 洪永 +3 位作者 温怡彰 邹大鹏 梁超寰 吴百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2-145,共4页
建立了陶瓷砖压机缸动式顶出机构的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动力机构的压力特性、速度特性、传递函数等动静态数学模型;分析了摩擦力对顶出机构压力和速度特性的影响,以及顶出机构的稳定性。利用基于AMESim建立的仿真模型和恒力泰提供的... 建立了陶瓷砖压机缸动式顶出机构的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动力机构的压力特性、速度特性、传递函数等动静态数学模型;分析了摩擦力对顶出机构压力和速度特性的影响,以及顶出机构的稳定性。利用基于AMESim建立的仿真模型和恒力泰提供的实验数据,对动静态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砖压机 动式伺服顶机构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溏心鹌鹑皮蛋的加工
5
作者 王玉田 薛剑 张玉英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10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无铅溏心鹌鹑皮蛋 加工技术 料液配制 灌料 浸制期管理 出缸 涂膜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款著名鸭食品加工技术
6
作者 汪志铮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6期32-33,共2页
一、成都耗子洞张鸭子 1.宰杀。选用肥嫩肉鸭,经宰杀、放血、褪毛、腹下开膛,除净内脏和喉管、食管,把鸭身内外洗净。2.泡制。用清水100千克,食盐10千克,花椒200克,制成盐水,盛入缸内,把鸭子放入浸泡。夏天浸泡2-3小时,冬... 一、成都耗子洞张鸭子 1.宰杀。选用肥嫩肉鸭,经宰杀、放血、褪毛、腹下开膛,除净内脏和喉管、食管,把鸭身内外洗净。2.泡制。用清水100千克,食盐10千克,花椒200克,制成盐水,盛入缸内,把鸭子放入浸泡。夏天浸泡2-3小时,冬天浸泡12~24小时,出缸。3.出坯。出缸后的鸭坯投入沸水中浸烫一下,使鸭坯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鸭子 浸泡 宰杀 小时 出缸 肉鸭 花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内外侧盖板复杂抽芯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颖 黄卫庭 +1 位作者 黄健 秦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1,共5页
针对某汽车座椅内外侧盖板塑件结构和特点,设计了一套“1+1”模腔布局的注塑模具。模具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冷流道”形式,浇口采用扇形侧浇口;为实现塑件内表面倒扣顺利脱模,设计了2个滑块结构和6个斜顶结构,两个滑块成型的倒扣部位... 针对某汽车座椅内外侧盖板塑件结构和特点,设计了一套“1+1”模腔布局的注塑模具。模具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冷流道”形式,浇口采用扇形侧浇口;为实现塑件内表面倒扣顺利脱模,设计了2个滑块结构和6个斜顶结构,两个滑块成型的倒扣部位倒扣距离较大,滑块机构采用“油缸+滑块”形式,6个斜顶中有1个斜顶角度较大,采用带有辅助导向杆的斜顶结构,其余斜顶采用常用斜顶结构。对塑件内表面较小倒扣采用直顶块强制脱模结构,模具脱模系统采用“顶针+直顶块+斜顶”联合顶出,采用油缸提供脱模动力,模具结构复杂。模具投产后,运行平稳,实践表明,结构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抽芯机构 大斜度斜顶 热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副仪表板大型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维合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7,共4页
根据汽车副仪表板盖板塑件的结构特点和成型难点,对相应模具的成型零件、浇注系统、侧向抽芯机构、温度控制系统、导向定位系统和脱模系统进行了分析,采用两点针阀式顺序阀热流道浇注系统、二次侧向抽芯与分型机构、以液压油缸为动力的... 根据汽车副仪表板盖板塑件的结构特点和成型难点,对相应模具的成型零件、浇注系统、侧向抽芯机构、温度控制系统、导向定位系统和脱模系统进行了分析,采用两点针阀式顺序阀热流道浇注系统、二次侧向抽芯与分型机构、以液压油缸为动力的顶出脱模系统和"直通式水道+倾斜式水道+水井"组合模式的温度控制系统等成功设计了一副汽车副仪表板盖板大型注塑模具。该模具尺寸合理、结构先进、安全实用,获得了满意的成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副仪表板 大型注塑模具 顺序阀热流道 二次侧向抽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制咸蛋四法
9
作者 胡存云 《农产品加工》 2010年第8期23-23,共1页
1.裹泥法 取黄土10kg、盐2kg,加水1kg制成料泥,均匀地包在蛋上,再滚上谷壳装缸封存,经30天-40天即熟,春秋季经50天左右再出缸。腌好的蛋可保存2个月~3个月。
关键词 咸蛋 腌制 裹泥法 春秋季 出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皮蛋的加工新法
10
作者 唐宇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1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鹌鹑皮蛋 加工方法 料液配制 浸制期管理 出缸 涂膜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皮蛋的加工新法
11
作者 牟水元 《农村实用技术》 2004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鹌鹑皮蛋 加工方法 料液配制 灌料 浸制期管理 出缸 涂膜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仪表罩倾斜式多种脱模机构及其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45
12
作者 欧阳波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75,共6页
针对汽车仪表罩外形不规则,型芯侧需多向脱模的特点,设计了一模一出的模具结构,针对塑料件不同部位设计了不同的脱模机构,结合塑料件在模具上布局的需要,型腔侧采用滑块抽芯脱模机构,型芯侧则分别设计了倾斜式拉料杆顶出流道废料、倒装... 针对汽车仪表罩外形不规则,型芯侧需多向脱模的特点,设计了一模一出的模具结构,针对塑料件不同部位设计了不同的脱模机构,结合塑料件在模具上布局的需要,型腔侧采用滑块抽芯脱模机构,型芯侧则分别设计了倾斜式拉料杆顶出流道废料、倒装弯销后模先抽芯,顶块+顶针二次顶出,油缸倾斜式顶针板顶出等脱模机构,模架采用标准模架改装后将顶针板倾斜16o顶出,顶出动力依靠液压油缸来完成;对应脱模机构的设计需要,模具设计时,对塑料件在模具中的布局、分型面分区设计、多向先抽芯脱模机构设计、潜伏式进浇方式设计、二次顶出机构及其控制机构设计等做了合理优化布局安排,实现了塑料件的完整脱模及自动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模具 弯销滑块抽芯 模具结构 二次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玻璃门框模具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令真 陈运胜 张世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94,共5页
一套合理的脱模机构不但能简化模具结构,还能使产品顺利脱模,也能使脱模动作稳定可靠。针对汽车玻璃门框扣位内部的筋位和镂空位的结构,设计了由大滑块带动小滑块的联动脱模结构,在开模时,油缸带动大滑块运动,而滑块座保持不动,从而使... 一套合理的脱模机构不但能简化模具结构,还能使产品顺利脱模,也能使脱模动作稳定可靠。针对汽车玻璃门框扣位内部的筋位和镂空位的结构,设计了由大滑块带动小滑块的联动脱模结构,在开模时,油缸带动大滑块运动,而滑块座保持不动,从而使小滑块在大滑块上表面滑动。在滑块座上按照镂空位的斜度方向设置T型槽,T型槽使小滑块沿扣位内部的筋位和镂空位斜度方向运动,使其脱模后,然后大滑块带动滑块座与小滑块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从而使扣位脱模。针对产品上的另一个扣位,设计了组合斜顶机构;为了克服产品的注塑瑕疵,采用热流道+冷流道,从产品上不影响外观的一端进浇;为了保证模具的顶出系统运动平衡,采用油缸顶出;根据模具结构,在定、动模具设计不同结构的冷却系统,有利于保持模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玻璃门框 热流道转冷流道 组合滑块 组合斜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robust output force tracking control of pneumatic cylinder while maximizing/minimizing its stiffness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德远 陶国良 +1 位作者 班伟 钱鹏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10-1518,共9页
The system considered in this work consists of a cylinder which i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three-way servo valves rather than a four-way one.Therefore,the cylinder output stiffness is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of the... The system considered in this work consists of a cylinder which i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three-way servo valves rather than a four-way one.Therefore,the cylinder output stiffness is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of the output force.A discontinuous projection based adaptive robust controller (ARC) was constructed to achieve high-accuracy output force trajectory tracking for the system.In ARC,on-line parameter adapt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reduce the extent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friction parameters,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was utilized to attenuate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s,unmodelled dynamics and disturbance.Furthermore,output stiffness maximization/minimization was introduced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many robotic applications.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achievabl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For tracking a 0.5 Hz sinusoidal trajectory,maximum tracking error is 4.1 N and average tracking error is 2.2 N.Meanwhile,the output stiffness can be made and maintained near its maximum/min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o-pneumatic systems output force control cylinder output stiffness 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