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租车数据的时间序列谱聚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家瑶 李宏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116,共5页
城市空间运行的出租车产生大量的OD数据,数据的时序呈现周期性特点,客观反映人们的出行行为模式,本文采用谱聚类算法对北京五环区域内各空间单元的出行特征及其相似性进行探究。由于空间单元的时空行为特征受空间邻域和功能区划的影响,... 城市空间运行的出租车产生大量的OD数据,数据的时序呈现周期性特点,客观反映人们的出行行为模式,本文采用谱聚类算法对北京五环区域内各空间单元的出行特征及其相似性进行探究。由于空间单元的时空行为特征受空间邻域和功能区划的影响,研究添加邻域因子和功能区因子以改进时间序列的相似性度量方法,从而实现时间序列谱聚类算法的空间和功能区拓展,进而增加人们对不同时空条件下出行行为特征的了解,以便对不同空间单元提供差异性服务,如不同时段公交的发车频次、动态调整商场营业时间、不同时空环境出租车候车点的实时变换、调控和优化不同区域服务保障等,将有助于降低城市能耗,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也有助于居民实现智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数据 北京五环区域 出行行为 时间序列 谱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数据的城市流空间结构识别与特征研究——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丹 林姚宇 +1 位作者 李颖慧 龚咏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7,共7页
基于广东省珠海市2015年9月19日至25日的出租车数据,从空间交互的角度出发,应用社区发现算法对珠海城市流空间结构进行识别,并对珠海市总体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的流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珠海市东部的空间交互明显强于西部... 基于广东省珠海市2015年9月19日至25日的出租车数据,从空间交互的角度出发,应用社区发现算法对珠海城市流空间结构进行识别,并对珠海市总体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的流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珠海市东部的空间交互明显强于西部,且中心城区的空间交互最为显著。(2)中心城区的空间交互主要集中在拱北、吉大、香洲、上冲东部以及前山片区。(3)中心城区休息日受休闲购物活动影响显著,而工作日受早晚高峰、口岸开放和中小学生放学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空间 社区发现 空间交互 出租车数据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需求响应式公交线路规划方法
3
作者 刘华胜 杨莎 +3 位作者 李津 邓皓然 赵玉琦 董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5-2145,共11页
为了在缺乏公交准确需求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估算需求响应式公交(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DRT)的“潜在需求”,以便在试运营前为线路规划提供可行性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DRT线路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手段获取研... 为了在缺乏公交准确需求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估算需求响应式公交(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DRT)的“潜在需求”,以便在试运营前为线路规划提供可行性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DRT线路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手段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出租车轨迹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分析轨迹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其视为该区域内乘客出行的“潜在需求”。其次,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备选站点,将备选站点连接形成基准站点网络,并将边缘基准站点设为线路的起点和终点。根据线路长度的约束条件,采用K条最短路径(K-shortest pathes,KSP)算法生成基准链条。最后,确定基准链条的子链条集合,并根据绕行临界值的约束条件搜索子链条的需求响应站点集合。结果表明:通过多次循环以上算法,可以生成时段内的所有备选线路,并根据各备选线路的综合评价指标选择该时段内初步的最优线路。同样的线路算法可确定不同时段内的最优线路初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式公交 站点选址 线路规划 数据挖掘 出租车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租车GPS大数据的道路行车可视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贤国 孙国道 +2 位作者 高家全 郑春益 梁荣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63-2172,共10页
针对出租车GPS数据因其数据量庞大和时空信息特征复杂而带来的分析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出租车GPS大数据的道路行车可视分析方法.该方法用OpenStreetMap得到开阔道路的地图,采用离散和连续型2种编码方式对道路上的车流量、行车方向和速度... 针对出租车GPS数据因其数据量庞大和时空信息特征复杂而带来的分析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出租车GPS大数据的道路行车可视分析方法.该方法用OpenStreetMap得到开阔道路的地图,采用离散和连续型2种编码方式对道路上的车流量、行车方向和速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离散编码采用箭头图表示,并用速度区间聚类算法优化颜色布局;连续编码采用栈图表示,并用特征点提取算法加速图表绘制.最后以杭州市出租车GPS数据为样例,将数据分布式存储在云计算平台上,采用MapReduce加快数据查询和处理,应用文中的2种可视编码方式进行可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反映杭州市道路交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可视分析 云计算平台 离散编码 连续编码 箭头图 出租车GPS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GPS数据的居民出行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魏海涛 肖天聪 +2 位作者 胡宝生 王薇 王晨曦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1期69-76,共8页
居民出行模式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映射。运用北京市出租车GPS定位的轨迹大数据,揭示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通过社区发现的方法,对短距离和中距离的出行网络进行分区研究,发现北京市"北强南弱不均衡"和"... 居民出行模式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映射。运用北京市出租车GPS定位的轨迹大数据,揭示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通过社区发现的方法,对短距离和中距离的出行网络进行分区研究,发现北京市"北强南弱不均衡"和"内强外弱圈层式"的出行特征。在每个出行社区内,大多数节点的出租车流量较低,出租车流量最大的节点在区域内部发挥了中枢的作用。此外,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居民出行区中心"土地利用类型更综合,出租车流量处于较高水平,而一些位于城市拓展区的"居民出行区中心"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单一,引发了职住分离、潮汐车流等问题。建议从城市规划导向和实施上进一步完善城市次中心功能,构建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多中心城市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GPS数据 出行模式 城市结构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时序数据聚类的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福全 夏家琪 +3 位作者 宋夫才 杨晓霞 张丽霞 陈德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为了从居民活动视角挖掘城市各区域的出行模式,识别其承担的城市功能,从静态功能和动态使用角度感知城市空间。基于出租车出行数据构建各区域单元的乘客上车、下车时间序列数据集,采用时间序列相似度度量方法和基于中心点的聚类算法对... 为了从居民活动视角挖掘城市各区域的出行模式,识别其承担的城市功能,从静态功能和动态使用角度感知城市空间。基于出租车出行数据构建各区域单元的乘客上车、下车时间序列数据集,采用时间序列相似度度量方法和基于中心点的聚类算法对呈现不同出发、到达模式的单元进行分类。对同一单元的出发-到达模式进行耦合分析,提取10种典型的出行组合模式,并根据其到离时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将各单元划分为工业(产业)类、混合类、居住类、商业类、泛办公类5种功能区。采用兴趣点(POI)数据,引入POI富集指数对功能区识别结果进行校验,对于校验通过的单元,进一步标定该单元的主导POI类型,细化功能区识别结果。结果表明:市区、市郊、郊区主导功能类型不同,以市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呈现办公、居住、工业的功能区分布层级结构。同一类型的功能区,由于所处地理区位不同,在到达时序特征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数据 兴趣点 时间序列 出行模式 城市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Canopy-K-means算法和出租车轨迹数据的公交车站预测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旭 陈云波 +1 位作者 施昆 黄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3-68,共6页
公共交通轨迹的规划和站点确定是很困难的,而出租车的GPS数据用处很大,能够挖掘出人们活动的热点,因此利用出租车的GPS数据有助于规划公交站点。本文基于武汉市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公共交通站点的预测方... 公共交通轨迹的规划和站点确定是很困难的,而出租车的GPS数据用处很大,能够挖掘出人们活动的热点,因此利用出租车的GPS数据有助于规划公交站点。本文基于武汉市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公共交通站点的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Canopy-K-means改进聚类算法,得到客源地的出行热点区域,并将该区域和已有公交站点对比,分析公交站点存在的合理性;然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客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武汉市2014年7月31日—2014年8月12日2064台出租车的GPS坐标数据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判断公交站点位置的合理性,为公交车发车频率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轨迹数据 Canopy-K-means算法 公交车站 公交车的发车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运营数据和POI数据的出行目的识别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孝羚 蒋阳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6,共7页
为了有效获取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运营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的出行目的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乘客出行特征和下车所属POI点类别的乘客出行目的识别模型,该方法从出行特征及乘客下车点最终可能到达的目的... 为了有效获取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运营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的出行目的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乘客出行特征和下车所属POI点类别的乘客出行目的识别模型,该方法从出行特征及乘客下车点最终可能到达的目的地所属POI点类型两个方面确定乘客的出行目的.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对成都地区展开了出租车出行调查,并利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现有的利用出行特征推断出行目的的方法,本文提出的决策树+POI(II)能够提高最终识别准确度15.76%.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成都1周的实际运营数据中,成功地识别出219 942名乘客的出行目的,说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数据量较大的出行目的识别.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作为出行调查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租车运营数据 POI点数据 出行目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分区的出租车载客热点区域聚类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任丹萍 刘琳 陈湘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3-89,共7页
基于城市居民出行的随机性和出租车行驶的机动性,对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载客热点区域的挖掘,得到城市居民出行规律。由于出租车轨迹数据密度分布不均匀,应用一般的聚类方法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分区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求取... 基于城市居民出行的随机性和出租车行驶的机动性,对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载客热点区域的挖掘,得到城市居民出行规律。由于出租车轨迹数据密度分布不均匀,应用一般的聚类方法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分区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求取每个出租车上车点位置数据的局部密度,得到密度峰值点作为簇中心,实现对轨迹数据集基于密度的快速划分,得到不同密度的轨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识别不同密度的出租车载客热点区域,提高聚类结果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GPS轨迹数据 时空特征分析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租车优质客源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牟凤云 田甜 +2 位作者 王俊秀 张用川 何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0664-10672,共9页
针对城市出租车供需失衡、运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寻客空载与相邻载客状态的优质客源量化评价模型,利用数理统计、地理统计等时空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特征,并结合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构建多时段地理加权回归... 针对城市出租车供需失衡、运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寻客空载与相邻载客状态的优质客源量化评价模型,利用数理统计、地理统计等时空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特征,并结合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构建多时段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2019年“五一”假期4 d与后6 d工作日出租车轨迹数据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节假日优质客源整体较多于工作日,呈节假日首日和工作日末日较多的“U”形分布;23:00—次日5:00优质客源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5:00—9:00逐渐增加,此后呈波动趋势并于21:00—23:00达到峰值;优质客源在6:00—10:00聚集情况最差,其余时段主要围绕重庆市中心城区“1主、6副、21组团”的商业、娱乐及交通枢纽等区域聚集,并呈现粘连趋势;交通设施、医疗机构、休闲娱乐及宾馆酒店等是影响优质客源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节假日相比于工作日,工作、服务较规律的设施其影响强度明显降低,而提供娱乐、交通出行的设施其影响强度及时间都有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对提高出租车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客源 时空特征 出租车轨迹数据 地理加权回归 重庆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异质性建成环境对出租车与地铁竞合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启香 吕斌 +2 位作者 陈喜群 郝斌斌 何佳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5,共11页
建成环境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不同出行方式间相互关系影响的研究仍不够细致。本文以网格化的形式细化研究区域,采用土地利用属性和交通属性的六小类要素作为特征变量刻画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基于出租车行程的OD... 建成环境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不同出行方式间相互关系影响的研究仍不够细致。本文以网格化的形式细化研究区域,采用土地利用属性和交通属性的六小类要素作为特征变量刻画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基于出租车行程的OD点与地铁站点的空间关系,将出租车与地铁竞合关系表征为SCPE(Subway-competing,与地铁竞争)方式、SE(Subwayextending,延伸地铁)方式和SC(Subway-complementing,补充地铁出行)方式,并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建成环境对竞合关系(SCPE、SE、SC)的影响机理及其空间效应。针对兰州市的案例研究表明:SCPE、SE、SC方式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能够刻画SCPE、SE、SC方式与建成环境间依赖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尺度差异,其估计结果更为可靠;建成环境各要素对SCPE方式的影响较为平稳,SC方式对公交站点密度和道路密度要素非常敏感,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SE方式亦对公交站点密度要素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竞合关系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出租车GPS数据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出租车乘客出行特征可视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丹丹 段宗涛 +5 位作者 陈柘 康军 朱依水 唐蕾 葛建东 江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7-243,共7页
可视化技术通过图形表现数据的内在规律,并可利用交互的形式实现数据的层次化展示,其在分析交通数据、发现交通问题以及辅助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城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传递的信息,解决因其数据量庞... 可视化技术通过图形表现数据的内在规律,并可利用交互的形式实现数据的层次化展示,其在分析交通数据、发现交通问题以及辅助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城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传递的信息,解决因其数据量庞大和时空信息复杂而带来的分析难题,提出一种集成聚集可视化、特征可视化对出租车GPS轨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可用于可视化的特征数据,而后对乘客上下车点进行聚集可视化,并利用多视图协同交互的方法对轨迹数据进行了特征可视化;最后,根据可视化结果对城市出租车乘客出行特征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交互式可视分析系统,并通过真实数据集案例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GPS轨迹数据 出租车乘客出行特征 可视化分析 多视图协同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出租载客点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勇 樊顺 +1 位作者 周林 王舒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55-162,共8页
出租车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运行产生的轨迹数据有助于我们探究城市人口活动规律。本文首先根据研究区域内数据分布特征,对传统DBSCAN聚类算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对出租车载客点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然后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对出... 出租车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运行产生的轨迹数据有助于我们探究城市人口活动规律。本文首先根据研究区域内数据分布特征,对传统DBSCAN聚类算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对出租车载客点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然后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对出租车载客热点区域进行了热度评估;最终对热点区域进行分日期、分时段差值及可视化,分析了研究区域内出租车载客点的聚集分布状态,以及不同日期、不同时段出租车载客区域的时空分布变化。研究结果反映出了城市内居民出行的规律及变化特征,本研究不仅为出租车司机寻找顾客提供参考,而且还对分析城市功能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轨迹数据 DBSCAN k近邻距离 核密度 载客热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车数据挖掘及其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娜 李建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52-1957,共6页
公交车路径规划的传统方法主要依靠人力调查,在这期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路网频繁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收集到的巨量出租车GPS数据,提出一种夜间公交车路径规划方法。在提取有效轨迹数据的基础上,找... 公交车路径规划的传统方法主要依靠人力调查,在这期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路网频繁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收集到的巨量出租车GPS数据,提出一种夜间公交车路径规划方法。在提取有效轨迹数据的基础上,找出聚集区确定候选车站集,设定规则把复杂的候选车站集简化为有效公交车路线集,选取最理想的一条。实验结果表明,双向相关性启发式搜索算法得到的路径综合考虑候选车站间的相关性,是在规定时间内载客量最多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候选车站集 出租车GPS数据 双向相关性启发式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数据的养老机构可达性及供需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丽丽 毕硕本 +2 位作者 刘少丽 王璐烨 袁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8,共8页
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及养老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以北京市为例,结合交通数据、多级服务半径和距离衰减函数改进两步移动搜寻法,从乡镇街道尺度测度北京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和供需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养老机构规模差异较大,且机构等... 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及养老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以北京市为例,结合交通数据、多级服务半径和距离衰减函数改进两步移动搜寻法,从乡镇街道尺度测度北京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和供需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养老机构规模差异较大,且机构等级越高,集聚程度越高;(2)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综合考虑机构等级及时间成本对出行选择的影响,结果更精准客观;(3)北京市养老机构综合可达性水平空间分布不均,主城区可达性水平普遍较高,低值单元主要分布在怀柔区北部、房山区南部、大兴区东南部等地区,两种出行模式下养老机构可达性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公交—地铁换乘模式下的可达性水平整体优于出租车出行模式;(4)北京市养老机构供需关系空间分异明显,25.70%单元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主要集中在二环至六环地区,供过于求单元(16.09%)零散分布在城市远郊及近郊区,供需不匹配状态亟须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寻法 养老机构 出租车GPS数据 供需关系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交叉口通行效率评价
16
作者 吐尔逊·买买提 曲古拉·图马尔拜 +1 位作者 马洁 陈俊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857-14864,共8页
为了弥补单一评价在评价交叉口通行效率当中的缺陷,构建由排队长度、通行时间、延误和停车率组成的交叉口通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出租车GPS数据估算交叉口进口道通行效率,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方法的交叉口通... 为了弥补单一评价在评价交叉口通行效率当中的缺陷,构建由排队长度、通行时间、延误和停车率组成的交叉口通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出租车GPS数据估算交叉口进口道通行效率,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方法的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和VISSIM仿真方法分析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轨迹数据的信号交叉口4个进口道服务水平分别为F、E、F和F,分析表明,通行效率评价方法估算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的高峰时段交通流现状;排队长度、延误、通行时间和停车率等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因素在总的影响因子池中所占权重分别为0.3253、0.2313、0.2147和0.2287,揭示本文方法在量化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因素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分析表明,出租车GPS数据的坐标漂移和定位误差导致,基于轨迹数据的评价结果和基于实测数据的仿真模型结果之间的部分差异,但总体结果是一致的。同时基于轨迹数据的通行效率方法在获取交通参数的获得性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研究结果在动态分析交叉口通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叉口 出租车GPS轨迹数据 通行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小间距互通交织区交通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宽民 田甜 夏立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4,112,共6页
利用Arc GIS技术对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小间距互通上的出租车GP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小间距互通交织区纵向速度分布特性及分、合流区对主线交通流影响的范围。提出了划分单元路段连续分析的思想,并以各单元路段的平均速度及单元路段内... 利用Arc GIS技术对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小间距互通上的出租车GP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小间距互通交织区纵向速度分布特性及分、合流区对主线交通流影响的范围。提出了划分单元路段连续分析的思想,并以各单元路段的平均速度及单元路段内各样本速度的标准差为约束条件来界定小间距互通的影响范围;在西安市东三环快速路、绕城高速上选择符合条件的小间距互通,进行出租车GPS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小间距互通匝道出、入口范围内,交通流速度受交通量影响,交通量越大,交通流速度越小;分、合流区速度相对主线速度的下降幅度基本稳定,与交通量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分流区受分流车辆的影响程度要比合流区受合流车辆的影响程度大,影响程度体现在车速下降幅度、对主线车流的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出租车GPS数据 小间距互通交织区 交通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出行时长可靠性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祥夫 杨家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交通拥堵不仅延长了平均出行时长,同样增加了出行时长不确定性。研究出行时长不确定性对计算拥堵成本、帮助出行者制定出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出行时长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假设,提出90%分位数出行时长可表示为平均出行时长和变异... 交通拥堵不仅延长了平均出行时长,同样增加了出行时长不确定性。研究出行时长不确定性对计算拥堵成本、帮助出行者制定出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出行时长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假设,提出90%分位数出行时长可表示为平均出行时长和变异系数的函数。通过挖掘深圳市出租车GPS信息,发现变异系数的波动在10%以内,因此对90%分位数出行时长影响很小;而90%分位数出行时长与平均出行时长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出行时长不确定性会随着拥堵程度增加而呈线性增长,该结论为计算出行时长不确定性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拥堵 出行时长不确定性 出租车GPS数据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交通路口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沁玮 李学俊 廖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0-444,共5页
交通流量预测是建设智慧城市中一项重要性高且挑战性大的任务。准确预测需要考虑如节假日、相似节点和天气等多种影响因素组成的时空特征。为了准确捕获到路网路口的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时序算法Prophet和Pearson... 交通流量预测是建设智慧城市中一项重要性高且挑战性大的任务。准确预测需要考虑如节假日、相似节点和天气等多种影响因素组成的时空特征。为了准确捕获到路网路口的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时序算法Prophet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预测模型,以实现考虑空间结构、相似节点、节假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路口流量的准确预测。首先,为降低相似节点影响引入Pearson相关系数,改进时序算法,实现时间特征的捕捉;然后,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空间特征的捕捉;最后,通过线性回归确定图卷积网络和时序算法的融合权重,得到时空融合预测的结果。最终基于成都市出租车轨迹数据分析提取出路口流量数据,并进行了流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准确性优于大多现有的基线方法,与T-GCN、ASTGCN、AGCRN模型相比,MAE分别降低了1.623、0.724、0.161,精度分别提高了0.144、0.068、0.021,验证了该模型在交通路口流量预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预测 出租车轨迹数据 城市路网 时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和出行时间指数的道路机动性评估方法及应用——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鞠炜奇 杨家文 林雄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出租车GPS移动轨迹数据,根据道路通行速度和出行时间指数(TTI)构建一种城市道路机动性的评估方法,为居民出行提供决策支撑。以深圳市为例,将该评估方法用于测算1km×1km均分方格区内出租车的载客平均速度和道路机动性,并引入出... 采用出租车GPS移动轨迹数据,根据道路通行速度和出行时间指数(TTI)构建一种城市道路机动性的评估方法,为居民出行提供决策支撑。以深圳市为例,将该评估方法用于测算1km×1km均分方格区内出租车的载客平均速度和道路机动性,并引入出行时间指数计算道路机动性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以速度和出行时间指数评估道路机动性的空间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能为评定道路机动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通行速度 出行时间指数 出租车GPS数据 道路机动性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